浅谈文化广场设计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文化广场是集休闲、娱乐、观赏为一体的公众场所,是一个城市风貌、历史、文化的体现,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内涵。城市广场的设计涉及到各个领域,如空间设计、文化设计、主题设计等,从整个广场到各个局部细节均要考虑。本文基于对文化广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文化广场设计时应考虑的“四要素”和“三原则”,明确广场的文化内涵、主题,协调统筹周边环境与效益,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塑造可持续发展的,人、自然、文化和谐一体的人文景观。
  一、文化广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的文化广场,其中不乏精品,但随着广场数量的增多,文化广场的质量越来越低,设计雷同已经成为文化广场的通病。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广场设计严重脱离了周边环境,不能因地制宜。在设计过程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广场,造成了广场在建设过程中资源浪费。二是广场主题思想不明确,缺乏特色,互相模仿,导致广场大同小异。三是未考虑周边交通组织,或存在噪声污染或交通不便捷,导致广场功能低,吸引力下降。
  二、文化广场设计要素
  (一)明确且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统一周边环境格调、因地制宜
  1.协调交通组织、互不干扰。广场的交流便利直接关系到人流的多少,因此在设计时要保证噪声、空气质量等因素对广场干扰,既要保证人流和车流集散的方便性,也要考虑到在欣赏文化、休憩、娱乐的正常进行。
  2.标志物突出且辨识度高。标志物要能明确突出主题,辨识度高且具有独特性。辨识度强的标志物将增强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
  三、 广场设计原则
  (一)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文化广场的使用要体现人文关怀,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注重用户体验,设计时充分把握现场的实际情况,协调硬地、草地的比例,注意色彩搭配,公众服务设施配套齐全。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设计形式新颖、环境舒适、功能齐全、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的广场。注重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与统一也是广场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
  (二)统筹规划,效益兼顾
  文化广场除了要体现“人文关怀”之外,更要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不仅要满足人的需要,也要综合考虑对环境的问题,设计时要统筹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广场设计与建设是一项涉及建筑、环境、园林绿化、交通、文化的系统工程,在设计过程中要牢牢把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
  (三)主题鲜明,特色突出
  城市文化广场无论面积、规模大小,都有其建设的目标、主题。围绕其主题、目标,广场的设计才不会跑题,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文化广场中的“文化”特色和主旨思想,广场才能形成内聚力和外引力。在主题明确下,突出城市的自然和社会特色,从而使各广场风格迥异,避免似曾相识的感觉。
  四、阜康市法制广场实际案例
  (一)因地制宜、巧妙布置
  阜康市法制广场原来是破旧的住宅和小商铺,拆除后地形存在一米左右的高差问题。为了合理地、巧妙地运用高差,采取了以下方式解决:广场东西两侧设计了两条车行道,车行道运用了缓坡路,能顺利地到达主楼;广场中间运用了九个台阶与建筑前广场衔接,台阶两侧做斜坡绿化,绿化池可种值花卉图案,调节空气质量。
  (二)法制主题突出,标志物寓意明显
  阜康市法制广场以主入口分为东西两个景观节点,每个景观节点通过园路、小品、雕塑都能体现透露出法制的氛围,同时又能为人提供休闲和休憩的场所。
  (三)自然与人造景观结构合理
  整个广场的景观规整自然,景观有主有次结构合理,园路规整中有自由,苗木配置丰富合理,充分做到四季有景四季常绿。斜坡绿化南面设计了树阵,整齐自然。林荫下设计了条形石凳,充分为人提供休憩的场所。左右两处景观相对自由,可供人们在里面观赏和休憩。在雕塑和小品的烘托下整个景观透露出法制气氛。
  五、总结
  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文化广场已经成为城市中的重要景观,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因此,在文化广场的设计中需要注重历史、文化主题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根据广场周边的具体情况,整体规划、设计,统筹建筑群、交通,以打造人、自然、社会和谐一体的广场景观。
  [作者单位: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其他文献
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人多地少、城镇化水平低,一直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近年来,河南省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抓手和切入点,使广大农民在不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实现就地城镇化,探索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  农民上楼 “巴掌村”变身新社区  七月酷暑,洛阳市寇店镇李家村。空调里吹出阵阵凉风,74岁的赵铁银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边喝着茶水,一边看着电视。  “我家以前住
期刊
摘 要:不论是视觉艺术或听觉艺术,怪诞风格都是创作者乐于使用的创作形式。怪诞风格也延伸到服装设计领域,亚历山大麦昆、UNVESNO等品牌佐证了怪诞艺术风格在新生代服装中的兴起与茁壮成长。在21世纪的今天,怪诞元素与服装的结合使服装行业绽放绚丽夺目的异彩,其风格尤受“90后”“00后”的喜爱,不论是从艺术的意义出发,还是落实于实用或现实,怪诞元素都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越来越多的新生代服装设计师将怪诞
期刊
摘 要: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为标志的数字文化时代,技术的革命与创新使国产电影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当前国产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在技术加持下得到了很好的呈现。本文将从符号、观念以及文化层面出发,对近年国产热议影片中的中国元素进行剖析,探讨数字电影时代下国产影片如何通过对中国元素的有效运用,更好地实现自我表达与自我呈现。  关键词:中国元素;数字电影;国产电影  中华文明作为四大古老文化体系之
期刊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浪潮席卷全球,由城市化浪潮带来的新的社会现象和“城市病”也日益突出。如城市环境与自然的冲突;城市环境与历史的错位;城市缺乏市民家园的氛围感;城市自身缺乏鲜明个性等。在这一情势之下,有关“城市”的人文学科群应运而生,其中包括“城市美学”。“城市美学”作为世界新兴学科,是从美学角度宏观地研究城市兴衰的哲理,城市与人的关系,包括城市的物质建设、环境建构、风尚变迁,市民生活方
期刊
摘 要:参照皮尔斯的符号学三分法对古典园林建筑符号的类型进行研究,对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参与设计的江南建筑构件技艺传承体验中心进行分析阐述,以期加深学生对建筑非遗文化的理解和感知,将传统的民族文化精髓融进设计方案,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活力,实现动态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建筑符号;主题空间;非遗文化;传承创新  基金项目:本文系苏州市2019年姑苏教育人才资助
期刊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人们提高生活品质的需要。我们现在不需要考虑是否要推进城镇化,而是应考虑如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碳的方式来完成城镇化进程。”近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办的城市中国网在京举办了第十三期“城市会客厅”活动,在关于“绿色城镇看欧洲”的话题讨论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发表了上述看法。  潘家华认为,相对于欧洲国家来说,我
期刊
摘 要: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动画短片创作”课程中,将齐鲁民俗艺术中的经典角色进行提炼与设计,探索传统民俗角色在动画故事中的再塑造和动画形式的新转化,以期通过动画课程教学实践,加强学生对动画造型的领悟及开发设计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意识。  关键词:动画短片;齐鲁民俗角色;实践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滨州学院2019年度校级实验技术项目“开放工作室模式下Flash动画课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
期刊
摘 要:文化是扬州最为显著的城市标识,也是名城魅力的发散之源。因此,扬州应以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目标,大力推进数字媒体文创战略,向海内外展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世界名城风貌。数字媒体艺术将让丰富多彩的扬州旅游文化占有更加充足的展示空間,唤醒游客们的城市记忆,产生强烈的精神共鸣,使扬州优秀的地方文化符号得以广泛传播与发扬。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文化旅游;影响力;扬州  基金项目
期刊
城市代表了人类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力量与向往,以及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积累和变迁。比较各地域历史文化的特点不难发现,历史脉络下的城市空间体现着社会各阶段的世界观和社会伦理。  伴随着城市的产生,人们便有了城市规划的意识。城市规划从最初的体现权威、等级、希波丹姆斯方格网、中世纪广场文化,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再到后现代城市规划中空中城市、拼贴城市、紧缩城市,城市规划从最初的至上而下、个人
期刊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教育水平逐渐提高,招生人数大量增加,校园的配套设施——宿舍的建设也越来越被社会、学校和学生重视。优化学生宿舍设计,创造更加舒适、人性化的空间,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悠久,校园里现有宿舍大多是七八十年代建造的老宿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传统型宿舍凸显出诸多不便,大体表现为居住人数过多、空间布局不当、家具设施陈旧、采光通风不佳、使用功能单一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