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生物学特性
(1)外形及分类。锦鲤体侧扁,呈纺锤形,基本与鲤鱼相似,口角生长有两对吻须,体表被鳞片覆盖,具有丰富多彩的体色。对于不同品种的锦鲤,体表的色彩、花纹也有所不同。锦鲤属于鲤鱼的一个变种,也是鲤科鲤属,一般根据体表斑纹、色彩等情况可分成13个品系,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昭和三色、大正三色、红白等。
(2)生活习性。锦鲤常适宜在池塘、湖泊、水库、江河等水域中的中下层生活,性情温顺,往往呈群游摄食,主要是摄食藻类、水生植物、软体动物、面食、米饭等。锦鲤养殖过程中,对水质、水温等条件没有严格要求,在水温为2~30℃的条件下都能够养殖,但20~26℃是其最适水温。但要注意的是,锦鲤对温度突变敏感,当温差突然达到2~3℃时,就易发病。
(3)年龄与生长。锦鲤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一般一龄鱼种体重超过50克,体长为10~20厘米。另外,锦鲤寿命也比较长,通常能够存活几十年。
(4)繁殖习性。在自然条件下,锦鲤在2冬龄达到性成熟,亲鱼初次达到性成熟的体重通常为500~600克。锦鲤产黏性卵,从而能够在水草或者其他动物上黏附,并在此完成胚胎发育,最终孵出鱼苗。锦鲤通常在每年的4—6月份且水温超过18℃时繁殖,其具有很强的繁殖力,且年龄、个体状况以及营养条件都会影响怀卵量,正常情况下一尾体长在30~40厘米的雌鱼每次能够产30万~40万粒卵。
2.挑选幼鱼
孵出的仔鱼到二龄的过程中需要经过4~5次的挑选,从而选出优良品质的个体,用于育成高品质锦鲤,其余的可进行淘汰或者出售。第一次挑选通常在仔鱼孵化后大约3个月进行,其中95%左右被淘汰,只有5%用于选育,也就是将色彩不鲜艳、畸形的全部清除,然后根据每个品种所具有的特征进行挑选,如具有不明显特征的也要淘汰。再经过1个月进行第二次挑选,其中90%左右被淘汰,只有10%左右留下。养殖1年后,需要将大约50%的中级品淘汰,余下的50%左右则为优良或者优等品种。通常经过这样多次淘汰,不仅能够选育出品质优良的锦鲤,还能够缩小养殖空间,减少饲料浪费,降低饲养成本投入。
3.成鱼养殖
(1)放养密度。锦鲤具有较大的食量,因此放养密度要适当,不能过密。通常规格超过10厘米的苗种每平方米放养2~5尾,还要注意随鱼体的增长适当降低养殖密度。
(2)饲料投喂。目前,锦鲤养殖主要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饲料中要求蛋白质含量超过35%。投喂时通常采取驯化的方式,从而使锦鲤养成上浮抢食的习性。驯化完成后,要根据鱼体大小、水质条件及气候情况投放适量的饵料,确保每次在30分钟左右吃完,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的5%~6%。春、秋季,每天分别在7~8时和14~15时投喂;夏季,每天分别在6~7时和15~16时投喂;冬季,通常减少投喂次数或者停止投喂。
(3)水质调控。为确保锦鲤健康生长,要求水质必须保持良好,水质最好保持清、嫩、爽、绿。定期清污和换水,一般每天都要进行巡池,并在此过程中及时将剩饵残渣捞出。夏季温度较高,一般5~7天换水1次,春、秋季10~15天换水1次,一般每次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3~1/2。池塘内移植适当的水浮莲、水葫芦,不仅能够为锦鲤提供栖息遮阴处,还能够净化水质。如果条件允许,夏季还可在池塘上遮盖塑料遮阳网,避免阳光直射鱼池导致水温升高,进而绿藻、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水质变差,且紫外线还会影响锦鲤体表增色。另外,池内要适时进行增氧,确保每升水的溶氧量超过5毫克,还要定期对池水进行pH值调节,通常使用生石灰,每月进行一次即可。池塘中还可定期泼洒微生物制剂,如EM菌、光合细菌等,改善水质。8月到9月上旬,气候比较凉爽,是锦鲤生长最旺盛的时间,此时可增加饵料投放量,确保其吃饱,且饵料中所含的动物性蛋白质比例要适当提高。冬季,当温度低于0℃时,要及时转移锦鲤进入室内鱼池饲养,确保安全越冬,要求水温稳定在2~10℃,注意加强保温,适当减少投饵,着重保膘防病,11月份至第二年3月份要保证锦鲤安全越冬。
4.疾病防治
(1)肠炎病。病鱼食欲减退,行动迟缓,往往独自离群游动,体表发黑,腹部明显膨大,肛门红肿且外凸,对腹壁进行挤压会流出黄红色腹水。此时可按每公斤体重在饵料中添加100毫克磺胺甲恶唑,连续使用5天,注意第一天用药量可加倍,或者飼喂添加大蒜粉的饲料。
(2)水霉病。病鱼鳍条或者体表上存在如棉絮状的灰白色菌丝。此时可按每公斤体重给鱼口服0.4~0.6克维生素E,能够提高其抵抗力。病鱼可用由1%碳酸氢钠溶液和1%食盐溶液组成的混合液药浴10分钟。
(辽宁省新民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王新革 于海波 于洪 邮编:110300)
(1)外形及分类。锦鲤体侧扁,呈纺锤形,基本与鲤鱼相似,口角生长有两对吻须,体表被鳞片覆盖,具有丰富多彩的体色。对于不同品种的锦鲤,体表的色彩、花纹也有所不同。锦鲤属于鲤鱼的一个变种,也是鲤科鲤属,一般根据体表斑纹、色彩等情况可分成13个品系,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昭和三色、大正三色、红白等。
(2)生活习性。锦鲤常适宜在池塘、湖泊、水库、江河等水域中的中下层生活,性情温顺,往往呈群游摄食,主要是摄食藻类、水生植物、软体动物、面食、米饭等。锦鲤养殖过程中,对水质、水温等条件没有严格要求,在水温为2~30℃的条件下都能够养殖,但20~26℃是其最适水温。但要注意的是,锦鲤对温度突变敏感,当温差突然达到2~3℃时,就易发病。
(3)年龄与生长。锦鲤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一般一龄鱼种体重超过50克,体长为10~20厘米。另外,锦鲤寿命也比较长,通常能够存活几十年。
(4)繁殖习性。在自然条件下,锦鲤在2冬龄达到性成熟,亲鱼初次达到性成熟的体重通常为500~600克。锦鲤产黏性卵,从而能够在水草或者其他动物上黏附,并在此完成胚胎发育,最终孵出鱼苗。锦鲤通常在每年的4—6月份且水温超过18℃时繁殖,其具有很强的繁殖力,且年龄、个体状况以及营养条件都会影响怀卵量,正常情况下一尾体长在30~40厘米的雌鱼每次能够产30万~40万粒卵。
2.挑选幼鱼
孵出的仔鱼到二龄的过程中需要经过4~5次的挑选,从而选出优良品质的个体,用于育成高品质锦鲤,其余的可进行淘汰或者出售。第一次挑选通常在仔鱼孵化后大约3个月进行,其中95%左右被淘汰,只有5%用于选育,也就是将色彩不鲜艳、畸形的全部清除,然后根据每个品种所具有的特征进行挑选,如具有不明显特征的也要淘汰。再经过1个月进行第二次挑选,其中90%左右被淘汰,只有10%左右留下。养殖1年后,需要将大约50%的中级品淘汰,余下的50%左右则为优良或者优等品种。通常经过这样多次淘汰,不仅能够选育出品质优良的锦鲤,还能够缩小养殖空间,减少饲料浪费,降低饲养成本投入。
3.成鱼养殖
(1)放养密度。锦鲤具有较大的食量,因此放养密度要适当,不能过密。通常规格超过10厘米的苗种每平方米放养2~5尾,还要注意随鱼体的增长适当降低养殖密度。
(2)饲料投喂。目前,锦鲤养殖主要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饲料中要求蛋白质含量超过35%。投喂时通常采取驯化的方式,从而使锦鲤养成上浮抢食的习性。驯化完成后,要根据鱼体大小、水质条件及气候情况投放适量的饵料,确保每次在30分钟左右吃完,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的5%~6%。春、秋季,每天分别在7~8时和14~15时投喂;夏季,每天分别在6~7时和15~16时投喂;冬季,通常减少投喂次数或者停止投喂。
(3)水质调控。为确保锦鲤健康生长,要求水质必须保持良好,水质最好保持清、嫩、爽、绿。定期清污和换水,一般每天都要进行巡池,并在此过程中及时将剩饵残渣捞出。夏季温度较高,一般5~7天换水1次,春、秋季10~15天换水1次,一般每次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3~1/2。池塘内移植适当的水浮莲、水葫芦,不仅能够为锦鲤提供栖息遮阴处,还能够净化水质。如果条件允许,夏季还可在池塘上遮盖塑料遮阳网,避免阳光直射鱼池导致水温升高,进而绿藻、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水质变差,且紫外线还会影响锦鲤体表增色。另外,池内要适时进行增氧,确保每升水的溶氧量超过5毫克,还要定期对池水进行pH值调节,通常使用生石灰,每月进行一次即可。池塘中还可定期泼洒微生物制剂,如EM菌、光合细菌等,改善水质。8月到9月上旬,气候比较凉爽,是锦鲤生长最旺盛的时间,此时可增加饵料投放量,确保其吃饱,且饵料中所含的动物性蛋白质比例要适当提高。冬季,当温度低于0℃时,要及时转移锦鲤进入室内鱼池饲养,确保安全越冬,要求水温稳定在2~10℃,注意加强保温,适当减少投饵,着重保膘防病,11月份至第二年3月份要保证锦鲤安全越冬。
4.疾病防治
(1)肠炎病。病鱼食欲减退,行动迟缓,往往独自离群游动,体表发黑,腹部明显膨大,肛门红肿且外凸,对腹壁进行挤压会流出黄红色腹水。此时可按每公斤体重在饵料中添加100毫克磺胺甲恶唑,连续使用5天,注意第一天用药量可加倍,或者飼喂添加大蒜粉的饲料。
(2)水霉病。病鱼鳍条或者体表上存在如棉絮状的灰白色菌丝。此时可按每公斤体重给鱼口服0.4~0.6克维生素E,能够提高其抵抗力。病鱼可用由1%碳酸氢钠溶液和1%食盐溶液组成的混合液药浴10分钟。
(辽宁省新民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王新革 于海波 于洪 邮编:1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