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温家宝总理指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政府要更好地履行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权益。”这表明党中央、国务院从民族复兴的高度确立了文化的深远影响力。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列出的5项文化事业重点工程中,第一项便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这预示着我国文化建设已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文化繁荣的春天来临。“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更是文化部门的首要任务、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是文化需求旺盛、文化消费增长、文化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的重要机遇期。从文化建设的外在环境看,人们的文化需求和利益诉求日益呈现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文化热点难点增多,协调各方利益、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紧迫性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手段,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找寻具体对策、办法和措施,解决实践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1.树立民生理念
就当前社会事业领域而言,文化的发展总体相对薄弱,无论是设施、队伍,还是基本的保障都与其他公共服务的发展存在差距。要克服这条“短腿”,就要研究其背后的原因。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在所有的社会事业中,唯有公共文化是没有可以衡量其发展状况的指标的。教育有入学率、覆盖率等指标,卫生有人均寿命、床位等要求,计划生育也有出生率指标,文化却拿不出一个“硬碰硬”可衡量的指标。没有“硬指标”,就容易成为“软任务”,容易被忽视。这种状况,与经济发展的状况有关,也与保障民生的轻重缓急有关,但从根子上,是与对文化的认识有关,说到底,还是没有把群众的文化需求当作民生问题来对待。
其实,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生活方式。人是有思想,有精神生活需求的,因此,民生问题也就应该包括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只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这种需求表现得不那么强烈、那么突出罢了。现在,经济发展了,老百姓富裕起来了,休闲的时间多起来了,文化的需求也就突现出来了。有研究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因为“富而思文、富而思乐”,富裕起来的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快速增长,而且呈多元、多变、多样的趋势。我们现在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如果说,过去文化还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一种“点缀”,或者是群众满足基本温饱后的一道“点心”,那么现在,文化需求正越来越成为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日三餐”。因此,解决文化民生,也就变得十分突出和迫切。
文化所以是民生问题,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关乎人的思想、品位、情操,关乎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说,办教育,主要是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知识素养,那么办文化,则是开发人的情商,提高人的精神素养。从这个意义讲,办教育与办文化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教育人,培养人,落脚点都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因此,至少应当像办教育一样来办文化。社会的文明进步,说到底是人的教养和文明水准的提高,而文化则是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培养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式。在许多文明水准比较高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那里正是象重视教育一样在兴办各种公共文化事业。于是,人们在图书馆里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在音乐厅懂得了音乐欣赏,在博物馆明白了许多的道理,在随处可见的文化陈设中接受了人文精神的熏陶,在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提升自己的情趣。这就是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力量。
2.着力解决公共文化建设思路转变及均衡发展问题
“十二五”期间要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软件工程”建设为重点,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研究作为重要内容予以推进。工作思路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实践推动向理论建设和实践推动并重转变。要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也为立法做好理论准备。二是从硬件建设向软硬件建设并重转变。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科学管理,创新服务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管好”“用好”阵地设施,推动可持续发展。努力探索建立人才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和绩效评估的长效机制。三是从抓“点、线”为主向抓“点、线、面”并重转变。通过创建示范区和文化先进县这个抓手,调动基层党委、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投入力度,整合文化资源,创新服务方式,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实践示范和制度经验,实现科学发展上水平。
文化发展不能只“重点”在大城市,不能只是“热”在表皮,只“繁荣”在一些大城市,很多中小城市、农村的公共文化资源的布局在空间上和数量上都显得不足。物质生活的丰裕性和精神生活的单调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特别是健康向上,能陶冶人、引导人、鼓舞人的文化生活都很缺乏,其中阵地少、平台少、活动少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应该引导大城市相对过剩的文化资源、文化要素,向中小城市、农村流动,结合城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带动基层文化的发展。相比发达地区,我们四川省秦巴山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文化建设还很滞后,百姓的文化诉求还很强烈,一些经济不很发达的老城市,文化需求、文化消费、文化品位,胜过一些从县城迅速发展而成的中等城市。我国有2000多个县,都能找到自己独特的民族民间艺术和文化遗产,搭建好公共文化事业的服务平台,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从而带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形成文化产业“精加工”和“深加工”基地,既能增加就业和收入,带动一方百姓致富,也能增强当地百姓的文化自信,让中小城市有“故事”、有个性、有吸引力。 3.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3.1制定可操作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要制定和完善我市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并将其纳入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中,同时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制订好各文化门类发展的规划,确保规划的权威性、连续性和实效性。要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统筹安排项目和资金,逐年增加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文化投入机制,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化、高品位、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3.2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冲破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革除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为文化的繁荣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提供强大动力。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变“养人”为“养事”,变“输血”为“造血”,打破“政事不分、管办不分”体制壁垒,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要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组建广电传媒产业集团、报业发行集团,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实现市艺术剧院等经营性文化单位“真转、真换、真活”;要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市博物馆、图书馆等要面向群众、强化服务,保障“文化民生”。建设文化强市,必须提升文化保障力。
3.3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市级文化事业的发展,光靠市级财政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争取国家、省政府加大对市级文化的经济投入力度。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文化政策支持。要充分利用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加强地市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简称“三馆”)建设的机遇,提出“三馆”建设方案。强化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推进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等惠民工程,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4打造特色品牌,提升文化竞争力
要推出主导产业、优势项目,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业、音像图书业、电影电视业、文化旅游业等文化产业,逐步提高文化产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把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开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打响地方旅游文化品牌。
没有文化就没有健康民生,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文化是民生之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任重道远,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才能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收稿日期:2013-08-01
温家宝总理指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政府要更好地履行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权益。”这表明党中央、国务院从民族复兴的高度确立了文化的深远影响力。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列出的5项文化事业重点工程中,第一项便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这预示着我国文化建设已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文化繁荣的春天来临。“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更是文化部门的首要任务、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是文化需求旺盛、文化消费增长、文化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的重要机遇期。从文化建设的外在环境看,人们的文化需求和利益诉求日益呈现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文化热点难点增多,协调各方利益、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紧迫性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手段,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找寻具体对策、办法和措施,解决实践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1.树立民生理念
就当前社会事业领域而言,文化的发展总体相对薄弱,无论是设施、队伍,还是基本的保障都与其他公共服务的发展存在差距。要克服这条“短腿”,就要研究其背后的原因。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在所有的社会事业中,唯有公共文化是没有可以衡量其发展状况的指标的。教育有入学率、覆盖率等指标,卫生有人均寿命、床位等要求,计划生育也有出生率指标,文化却拿不出一个“硬碰硬”可衡量的指标。没有“硬指标”,就容易成为“软任务”,容易被忽视。这种状况,与经济发展的状况有关,也与保障民生的轻重缓急有关,但从根子上,是与对文化的认识有关,说到底,还是没有把群众的文化需求当作民生问题来对待。
其实,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生活方式。人是有思想,有精神生活需求的,因此,民生问题也就应该包括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只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这种需求表现得不那么强烈、那么突出罢了。现在,经济发展了,老百姓富裕起来了,休闲的时间多起来了,文化的需求也就突现出来了。有研究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因为“富而思文、富而思乐”,富裕起来的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快速增长,而且呈多元、多变、多样的趋势。我们现在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如果说,过去文化还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一种“点缀”,或者是群众满足基本温饱后的一道“点心”,那么现在,文化需求正越来越成为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日三餐”。因此,解决文化民生,也就变得十分突出和迫切。
文化所以是民生问题,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关乎人的思想、品位、情操,关乎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说,办教育,主要是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知识素养,那么办文化,则是开发人的情商,提高人的精神素养。从这个意义讲,办教育与办文化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教育人,培养人,落脚点都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因此,至少应当像办教育一样来办文化。社会的文明进步,说到底是人的教养和文明水准的提高,而文化则是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培养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式。在许多文明水准比较高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那里正是象重视教育一样在兴办各种公共文化事业。于是,人们在图书馆里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在音乐厅懂得了音乐欣赏,在博物馆明白了许多的道理,在随处可见的文化陈设中接受了人文精神的熏陶,在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提升自己的情趣。这就是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力量。
2.着力解决公共文化建设思路转变及均衡发展问题
“十二五”期间要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软件工程”建设为重点,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研究作为重要内容予以推进。工作思路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实践推动向理论建设和实践推动并重转变。要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也为立法做好理论准备。二是从硬件建设向软硬件建设并重转变。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科学管理,创新服务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管好”“用好”阵地设施,推动可持续发展。努力探索建立人才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和绩效评估的长效机制。三是从抓“点、线”为主向抓“点、线、面”并重转变。通过创建示范区和文化先进县这个抓手,调动基层党委、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投入力度,整合文化资源,创新服务方式,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实践示范和制度经验,实现科学发展上水平。
文化发展不能只“重点”在大城市,不能只是“热”在表皮,只“繁荣”在一些大城市,很多中小城市、农村的公共文化资源的布局在空间上和数量上都显得不足。物质生活的丰裕性和精神生活的单调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特别是健康向上,能陶冶人、引导人、鼓舞人的文化生活都很缺乏,其中阵地少、平台少、活动少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应该引导大城市相对过剩的文化资源、文化要素,向中小城市、农村流动,结合城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带动基层文化的发展。相比发达地区,我们四川省秦巴山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文化建设还很滞后,百姓的文化诉求还很强烈,一些经济不很发达的老城市,文化需求、文化消费、文化品位,胜过一些从县城迅速发展而成的中等城市。我国有2000多个县,都能找到自己独特的民族民间艺术和文化遗产,搭建好公共文化事业的服务平台,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从而带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形成文化产业“精加工”和“深加工”基地,既能增加就业和收入,带动一方百姓致富,也能增强当地百姓的文化自信,让中小城市有“故事”、有个性、有吸引力。 3.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3.1制定可操作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要制定和完善我市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并将其纳入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中,同时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制订好各文化门类发展的规划,确保规划的权威性、连续性和实效性。要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统筹安排项目和资金,逐年增加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文化投入机制,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化、高品位、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3.2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冲破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革除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为文化的繁荣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提供强大动力。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变“养人”为“养事”,变“输血”为“造血”,打破“政事不分、管办不分”体制壁垒,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要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组建广电传媒产业集团、报业发行集团,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实现市艺术剧院等经营性文化单位“真转、真换、真活”;要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市博物馆、图书馆等要面向群众、强化服务,保障“文化民生”。建设文化强市,必须提升文化保障力。
3.3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市级文化事业的发展,光靠市级财政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争取国家、省政府加大对市级文化的经济投入力度。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文化政策支持。要充分利用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加强地市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简称“三馆”)建设的机遇,提出“三馆”建设方案。强化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推进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等惠民工程,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4打造特色品牌,提升文化竞争力
要推出主导产业、优势项目,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业、音像图书业、电影电视业、文化旅游业等文化产业,逐步提高文化产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把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开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打响地方旅游文化品牌。
没有文化就没有健康民生,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文化是民生之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任重道远,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才能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收稿日期:201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