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目标、个性、思维、课堂这四个方面论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之林。这种创新能力就是在知识经济竞争中制胜的法宝。知识经济向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革要求,尤其对于我们的基础教育而言,其意义在于要求我们从现在就用新的眼光去审视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充分认识知识经济所引发的一系列教育的新观念、新规律、新变革。作为最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更应该最充分的推进素质教育,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实施创新教育——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创新是人才的本质内涵,培养创新人才更是新世纪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当今教育阵线正进行着一场大的变革:医治多年来积淀而成的沉疴,加大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创新作为素质在课堂中的一种重要理念,也就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广大教师在实施创新的途径、方式等方面所感到的困惑,笔者从确立目标、发展个性、激励思维、开放课堂这四个方面论述课堂创新策略。
1.有的放矢 确立目标
要达到创新目标,就必须制定一个明确的、具体的目标。确立这种目标的策略,主要是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主要是使学生具有以下三种性质:
(1)发展性。发展性的宗旨,是促进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它重视过程,尤其是思维过程和实践,扩大思维范围,提高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素养。
(2)主体性。主体的发展只有通过主体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因此,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三维方式,并要在遵循规律的同时,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认识能力安排教学程序。它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主体地位的条件和根本保证;但它同时认为,“主导”不是“主宰”,反对像传统那样,教师完全以权威者的身份和冷冰冰的面孔对待学生,要求师生平等、民主,营造愉快和谐的氛围。
(3)动态性。创新需要一种动态性。动态性程序往往是“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样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部分到整体,由继承到创新,同中求异,异中求新,新中求优。
2.注重自我 张扬个性
我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忽视了对创造力的培养,甚至扼杀了的创新精神,而学生的创新求变、灵活多样、具有个性化恰恰是滋生创造力的土壤。“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根本目的,是使素质作为一种理念和价值取向,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身需要,并使之得以充分的发展和展现。为此,必须采取以下两种策略来发展学生的个性:
(1)培养创造性个性倾向。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好奇、进取、探究、专注、自信、坚韧、自制、敢于挑战和冒险心理品质,培养创造性人格,这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和前提。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服务精神。
(2)采用个性化方式。在课堂中,内容和活动应注重学生的不同认知方式和个性特征,由此从适应学生的不同认知方式和个性特征来调整教师自己的策略,将正确的知识和观念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系统和观念系统。为此,要求既要有统一性,又要有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目标分层、课堂训练分层、作业练习分层、个别辅导分层、评价分层。这种分层,既有效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让学生充分地披露灵性,展现个性,发挥主体作用。
3.挑战传统 激励思维
应试下的课堂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常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提供新颖的、有价值的成果的思维。因此,素质下的课堂应当在培养常规性思维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创新的目标之一。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激励学生的思维:
(1)培养批判精神。人的思维是受观念支配的。在美国,各个学院乃至整个社会最忌讳因循守旧,崇尚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而我国学生的传统观念是被动性的接受,“唯书”、“唯师”成了提倡和奖励的标准,他们缺乏批判质疑的精神。学会批判是学会创新的前提,没有对现有知识的批判,便没有知识的创新。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保护和鼓励学生的批判精神;一方面要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鉴别知识,将批判精神有机地融合到知识的传授过程之中,这样才有可能将知识变成创新的源泉;一方面还应当让学生学会将批判精神建立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之上,不故弄玄虚。
(2)引导质疑问难。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教师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鼓励主动地质疑问难,引导学生于平淡无奇之处生疑,于深层蕴意之处生疑,于新旧比较之处生疑……“真正做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朱熹语)。教师要以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敢问、乐问和善问,在提问和答问的过程中迸放出思维的火花。
(3)鼓励标新立异。标新立异是一种创新,它蕴藏着灵性和创造。而传统的教育规则要求学生中规中矩,服从教师,服从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的一般是求同思维的训练。为此,教师应该鼓励破除“唯书”、“唯师”的传统观念,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使之善于标新立异。
4.打破常规 开放课堂
要实现创新,就必须打破传统所形成的“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状态,实行开放性,使学生得到主动和谐、生动活泼的发展。制定开放性的策略,主要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更新观念。教师必须明确,需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以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为衡量成败的最高标准。针对“三个中心”,教师要有现代的观念,实行由“以书本为中心”向“以实践为中心”的观念转变,由“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发展智力、提高素养为中心”的观念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全面发展为中心”的观念转变,牢固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学观和教师观。
(2)开拓内容。现今的教学,有的教师是“教教材”,就课文讲课文,而不是“用教材教”,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这样难以提高课堂效率。教师的教学是要凭借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而应该超越教材。以“超越教材”的方式来开拓教学内容。主要的方式有以下三种:将课外读物与教材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将相关学科与教材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将生活与教材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
(3)拓宽空间。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但不是惟一的阵地。内容的丰富性、求知领域的广泛性、生活的多彩性要求我们必须拓宽空间,创设开放的、多维互动的空间,为创新提供“硬环境”。我们可以根据内容和要求,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从一个封闭的空间走进一个令人大开眼界的领域,在生活中学习。
综上所述,策略是实现创新目标的关键。以上从“确立目标”、“发展个性”、“激励思维”、“开放课堂”这四个方面论述课堂创新策略,旨在从改变教师观念、发展学生个性和改革教学方式等方面来解决目前课堂实现创新所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而将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落到实处。
收稿日期:2013-06-01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之林。这种创新能力就是在知识经济竞争中制胜的法宝。知识经济向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革要求,尤其对于我们的基础教育而言,其意义在于要求我们从现在就用新的眼光去审视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充分认识知识经济所引发的一系列教育的新观念、新规律、新变革。作为最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更应该最充分的推进素质教育,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实施创新教育——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创新是人才的本质内涵,培养创新人才更是新世纪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当今教育阵线正进行着一场大的变革:医治多年来积淀而成的沉疴,加大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创新作为素质在课堂中的一种重要理念,也就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广大教师在实施创新的途径、方式等方面所感到的困惑,笔者从确立目标、发展个性、激励思维、开放课堂这四个方面论述课堂创新策略。
1.有的放矢 确立目标
要达到创新目标,就必须制定一个明确的、具体的目标。确立这种目标的策略,主要是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主要是使学生具有以下三种性质:
(1)发展性。发展性的宗旨,是促进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它重视过程,尤其是思维过程和实践,扩大思维范围,提高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素养。
(2)主体性。主体的发展只有通过主体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因此,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三维方式,并要在遵循规律的同时,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认识能力安排教学程序。它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主体地位的条件和根本保证;但它同时认为,“主导”不是“主宰”,反对像传统那样,教师完全以权威者的身份和冷冰冰的面孔对待学生,要求师生平等、民主,营造愉快和谐的氛围。
(3)动态性。创新需要一种动态性。动态性程序往往是“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样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部分到整体,由继承到创新,同中求异,异中求新,新中求优。
2.注重自我 张扬个性
我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忽视了对创造力的培养,甚至扼杀了的创新精神,而学生的创新求变、灵活多样、具有个性化恰恰是滋生创造力的土壤。“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根本目的,是使素质作为一种理念和价值取向,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身需要,并使之得以充分的发展和展现。为此,必须采取以下两种策略来发展学生的个性:
(1)培养创造性个性倾向。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好奇、进取、探究、专注、自信、坚韧、自制、敢于挑战和冒险心理品质,培养创造性人格,这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和前提。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服务精神。
(2)采用个性化方式。在课堂中,内容和活动应注重学生的不同认知方式和个性特征,由此从适应学生的不同认知方式和个性特征来调整教师自己的策略,将正确的知识和观念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系统和观念系统。为此,要求既要有统一性,又要有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目标分层、课堂训练分层、作业练习分层、个别辅导分层、评价分层。这种分层,既有效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让学生充分地披露灵性,展现个性,发挥主体作用。
3.挑战传统 激励思维
应试下的课堂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常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提供新颖的、有价值的成果的思维。因此,素质下的课堂应当在培养常规性思维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创新的目标之一。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激励学生的思维:
(1)培养批判精神。人的思维是受观念支配的。在美国,各个学院乃至整个社会最忌讳因循守旧,崇尚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而我国学生的传统观念是被动性的接受,“唯书”、“唯师”成了提倡和奖励的标准,他们缺乏批判质疑的精神。学会批判是学会创新的前提,没有对现有知识的批判,便没有知识的创新。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保护和鼓励学生的批判精神;一方面要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鉴别知识,将批判精神有机地融合到知识的传授过程之中,这样才有可能将知识变成创新的源泉;一方面还应当让学生学会将批判精神建立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之上,不故弄玄虚。
(2)引导质疑问难。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教师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鼓励主动地质疑问难,引导学生于平淡无奇之处生疑,于深层蕴意之处生疑,于新旧比较之处生疑……“真正做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朱熹语)。教师要以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敢问、乐问和善问,在提问和答问的过程中迸放出思维的火花。
(3)鼓励标新立异。标新立异是一种创新,它蕴藏着灵性和创造。而传统的教育规则要求学生中规中矩,服从教师,服从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的一般是求同思维的训练。为此,教师应该鼓励破除“唯书”、“唯师”的传统观念,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使之善于标新立异。
4.打破常规 开放课堂
要实现创新,就必须打破传统所形成的“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状态,实行开放性,使学生得到主动和谐、生动活泼的发展。制定开放性的策略,主要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更新观念。教师必须明确,需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以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为衡量成败的最高标准。针对“三个中心”,教师要有现代的观念,实行由“以书本为中心”向“以实践为中心”的观念转变,由“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发展智力、提高素养为中心”的观念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全面发展为中心”的观念转变,牢固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学观和教师观。
(2)开拓内容。现今的教学,有的教师是“教教材”,就课文讲课文,而不是“用教材教”,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这样难以提高课堂效率。教师的教学是要凭借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而应该超越教材。以“超越教材”的方式来开拓教学内容。主要的方式有以下三种:将课外读物与教材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将相关学科与教材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将生活与教材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
(3)拓宽空间。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但不是惟一的阵地。内容的丰富性、求知领域的广泛性、生活的多彩性要求我们必须拓宽空间,创设开放的、多维互动的空间,为创新提供“硬环境”。我们可以根据内容和要求,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从一个封闭的空间走进一个令人大开眼界的领域,在生活中学习。
综上所述,策略是实现创新目标的关键。以上从“确立目标”、“发展个性”、“激励思维”、“开放课堂”这四个方面论述课堂创新策略,旨在从改变教师观念、发展学生个性和改革教学方式等方面来解决目前课堂实现创新所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而将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落到实处。
收稿日期:201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