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更是如此。教师一定要明确教材知识内容的要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自身的业务水平情况,创新使用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关的数学知识为切入点,把数学教学融入生活。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使学生亲近数学并学会数学知识。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不断创新,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学习方式
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是建立在教师不断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基础之上的,教师应该树立服务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创新是学习数学的新的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小学生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通常会产生许许多多的“为什么”,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我们经常看到小孩子对自己的玩具车为什么会自动行走感到好奇时,不惜破坏自己心爱的玩具一探究竟,那是孩子们探索的“天性”,是一种求知“欲望”。小学生学习数学更需要自主探索,不断创新,小学数学教师要创造研究探索的氛围,开展各种观察、实验、猜想、推理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地发现数学,创造数学。“不会创新,就没有进步”。在教学中,除了教师需要进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之外,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相互倾听、解释、思考、交流,让学生在这多元性、丰富性和生动性的学习交流中,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作为老师,我们只需要适时点拨、评价就可以了。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摘几条《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目标的阐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的第三条要求是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数学思考的第三条要求是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演绎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解决问题的要求是“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我在听课时发现不少学生善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敢于质问权威(有的学生与教师的意见不一致时,跟老师争得面红耳赤的情景是常有的),作为平等的一员主动参与学习,课堂变得活起来,充满生命活力,学生兴致勃勃、情趣盎然。
三、创新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是分组学习的深化,其倡导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分组很重要,教师应该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组。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之前,要对教学目标进行简单的讲解,学生在明确了学习目标之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四、创新师生关系
由于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教学内容比较多,教学任务比较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给学生传授知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教师的形象是严肃的,学生觉得数学学科是枯燥的。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定要改变这种状态,转化传统的教师角色,教师放下身段,和学生做朋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创新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教学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应试教育阶段,考试是唯一的评价方式,比较片面,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综合考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坚持平等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这个评价模式可以是成体系发展的,尽量规避单一的评价方式,尽量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就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创设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比如我在讲“循环小数”这一部分内容时出示:蜗牛4分钟可爬行7米,蜘蛛3分钟行驶5米。让学生自己提出想知道哪些数学问题。当提出想比较两种动物谁跑得比较快,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循环小数的问题时,学生出于好奇心自己依靠课本这位“老师”找到答案。在讲“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出示课件,让学生帮助农民伯伯计算不同图形的菜地的面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七、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造条件,重视从学生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程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我在讲“圆的周长”时,让学生帮助农民伯伯设计圆形的牛栏,激发学生的兴趣,用不同的方法求得篱笆的总长度。又如:公园的门票每张10元,50张可以购买团体票,每张8元,我们班一共有45人,该如何购票?学生通过计算、思考得出多种解法,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
“知识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使知识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而不单单为学习而学习,从而了解数学课程的价值,培养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学习方式
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是建立在教师不断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基础之上的,教师应该树立服务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创新是学习数学的新的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小学生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通常会产生许许多多的“为什么”,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我们经常看到小孩子对自己的玩具车为什么会自动行走感到好奇时,不惜破坏自己心爱的玩具一探究竟,那是孩子们探索的“天性”,是一种求知“欲望”。小学生学习数学更需要自主探索,不断创新,小学数学教师要创造研究探索的氛围,开展各种观察、实验、猜想、推理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地发现数学,创造数学。“不会创新,就没有进步”。在教学中,除了教师需要进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之外,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相互倾听、解释、思考、交流,让学生在这多元性、丰富性和生动性的学习交流中,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作为老师,我们只需要适时点拨、评价就可以了。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摘几条《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目标的阐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的第三条要求是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数学思考的第三条要求是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演绎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解决问题的要求是“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我在听课时发现不少学生善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敢于质问权威(有的学生与教师的意见不一致时,跟老师争得面红耳赤的情景是常有的),作为平等的一员主动参与学习,课堂变得活起来,充满生命活力,学生兴致勃勃、情趣盎然。
三、创新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是分组学习的深化,其倡导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分组很重要,教师应该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组。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之前,要对教学目标进行简单的讲解,学生在明确了学习目标之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四、创新师生关系
由于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教学内容比较多,教学任务比较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给学生传授知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教师的形象是严肃的,学生觉得数学学科是枯燥的。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定要改变这种状态,转化传统的教师角色,教师放下身段,和学生做朋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创新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教学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应试教育阶段,考试是唯一的评价方式,比较片面,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综合考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坚持平等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这个评价模式可以是成体系发展的,尽量规避单一的评价方式,尽量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就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创设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比如我在讲“循环小数”这一部分内容时出示:蜗牛4分钟可爬行7米,蜘蛛3分钟行驶5米。让学生自己提出想知道哪些数学问题。当提出想比较两种动物谁跑得比较快,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循环小数的问题时,学生出于好奇心自己依靠课本这位“老师”找到答案。在讲“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出示课件,让学生帮助农民伯伯计算不同图形的菜地的面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七、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造条件,重视从学生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程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我在讲“圆的周长”时,让学生帮助农民伯伯设计圆形的牛栏,激发学生的兴趣,用不同的方法求得篱笆的总长度。又如:公园的门票每张10元,50张可以购买团体票,每张8元,我们班一共有45人,该如何购票?学生通过计算、思考得出多种解法,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
“知识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使知识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而不单单为学习而学习,从而了解数学课程的价值,培养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社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