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一定程度上,课程是由课堂上无数个细节共同组成的。所以,关注现场与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新课程教学改革,最终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上实践和体现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教学细节的把握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
关键词:细节 效率 课堂理念与实践 反思和审视
许多教学细节过去并不是受到了每一个教师的重视,也没有系统的理论对它们的必要性和规范性给予深入的探讨。但自从新课程教学改革开始,教师们对细节的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教学细节也开始被当作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去认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观,延伸着细节的力量,并将其从潜移默化的微妙影响转化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清晰引导。
细节可以体现一位教师的实力和功力,细节的变化则标志着课堂理念与实践的变化。新课程改革理念已经被多次地复述、转述,但如果在细节上没有更新,课程改革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课程是由课堂上无数个细节共同组成的。所以,关注现场与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新课程教学改革,最终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上实践和体现。重视细节的改造,正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举轻若重。”最近出版的《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教育科学出版社《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之一)一书中如是说。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以及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具有品位的教学新境界的体现。
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能够深切体会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从理论到实践,从观念到行动的推进过程中带给自身和学生的欣喜变化。经过培训、观摩和研讨等活动,应该看到,改革过程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正在被很多教师理解和接受,并开始影响教学方式,改变教学实践。
如在新课程实施中,一位教师所创造的“举左手,举右手”的教学细节,就是教师与成绩较差的学生之间的一种约定:如果能够回答问题举右手,如果没有把握则举左手,教师根据学生举手提供的信息来决定是否请他回答问题。既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心,又鼓励了他积极参与课堂交流。
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做起: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是化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中能教好化学。然而,想真正上好一节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细节一:把每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关于元素化合物学习过程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
在元素化合物学习期间,每次上课拿出5分钟写化学方程式:
听写→自查→互查→改错→上交
听写→自查→展示正确答案(多媒体或小黑板)→改错→上交
在整个环节中,改错是关键的一步,也是学生知识落实的一步。“改错”要用红笔。“上交”后老师可以在上面写上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或者给学生得个分数,让其有成就感、收获感,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我认为,尽管我们听写的目的是要检查学生化学方程式掌握的情况,但是我们最根本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这些化学方程式。所以,在听写过程中,不要怕学生看别人的,或者“偷偷”看书。这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时候,作为老师要“睁一眼,闭一眼。”即所谓“想要看得清楚,就要看的朦胧”。
另外,也可以尝试印成小纸条,每节课都写。但是“改错”仍然是关键的一步。
老师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尝试一下,把每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细节二:课堂延伸
2课时下的化学课堂教学,都喊时间紧课时少,进度完不成,学生练习的强度不够,更谈不上实验探究了。你想办法了吗?
做法一:型化、家庭化、生活化
例如:盐类的水解、电解食盐水、电解氯化铜等
做法二:实验开放化
例如:溶液酸碱性的测定、溶液之间的一些试管反应等均可放在课下让学生自己做,上课时老师只需要收集信息即可。
细节三:作业常态化,批改要及时
每天都布置15分钟的书面作业,不管今天是否有化学课。精选习题,甚至是簡单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目的是让学生每天都能想到化学。批改要及时,讲评要到位。可利用课间及零散时间进行作业讲评,或者,让该课代表进行作业讲评。
这些细节可能大家都知道,也都曾经做过。关键是你坚持下来了吗?把每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细节虽小,却不能小看。在看似“应该”和“正常”的地方,在有意无意的忽视和漠视的地方,正存在着教师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都应该努力去避免的非教育和反教育的现象,教学细节具有的对学生心理、行为的深刻“教育性”警示了一个严谨的教师。因而应分析和反思惯常的教学细节,从中清理出由不合规律、不讲科学、不重人道所导致的问题,从打造全新的教学细节入手,改变原有教学行为,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才能以此来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体现出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充分重视,体现出对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自觉,体现教学技巧、教学艺术和教师素质,体现出先进教育理念下教师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细节 效率 课堂理念与实践 反思和审视
许多教学细节过去并不是受到了每一个教师的重视,也没有系统的理论对它们的必要性和规范性给予深入的探讨。但自从新课程教学改革开始,教师们对细节的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教学细节也开始被当作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去认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观,延伸着细节的力量,并将其从潜移默化的微妙影响转化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清晰引导。
细节可以体现一位教师的实力和功力,细节的变化则标志着课堂理念与实践的变化。新课程改革理念已经被多次地复述、转述,但如果在细节上没有更新,课程改革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课程是由课堂上无数个细节共同组成的。所以,关注现场与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新课程教学改革,最终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上实践和体现。重视细节的改造,正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举轻若重。”最近出版的《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教育科学出版社《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之一)一书中如是说。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以及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具有品位的教学新境界的体现。
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能够深切体会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从理论到实践,从观念到行动的推进过程中带给自身和学生的欣喜变化。经过培训、观摩和研讨等活动,应该看到,改革过程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正在被很多教师理解和接受,并开始影响教学方式,改变教学实践。
如在新课程实施中,一位教师所创造的“举左手,举右手”的教学细节,就是教师与成绩较差的学生之间的一种约定:如果能够回答问题举右手,如果没有把握则举左手,教师根据学生举手提供的信息来决定是否请他回答问题。既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心,又鼓励了他积极参与课堂交流。
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做起: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是化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中能教好化学。然而,想真正上好一节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细节一:把每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关于元素化合物学习过程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
在元素化合物学习期间,每次上课拿出5分钟写化学方程式:
听写→自查→互查→改错→上交
听写→自查→展示正确答案(多媒体或小黑板)→改错→上交
在整个环节中,改错是关键的一步,也是学生知识落实的一步。“改错”要用红笔。“上交”后老师可以在上面写上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或者给学生得个分数,让其有成就感、收获感,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我认为,尽管我们听写的目的是要检查学生化学方程式掌握的情况,但是我们最根本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这些化学方程式。所以,在听写过程中,不要怕学生看别人的,或者“偷偷”看书。这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时候,作为老师要“睁一眼,闭一眼。”即所谓“想要看得清楚,就要看的朦胧”。
另外,也可以尝试印成小纸条,每节课都写。但是“改错”仍然是关键的一步。
老师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尝试一下,把每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细节二:课堂延伸
2课时下的化学课堂教学,都喊时间紧课时少,进度完不成,学生练习的强度不够,更谈不上实验探究了。你想办法了吗?
做法一:型化、家庭化、生活化
例如:盐类的水解、电解食盐水、电解氯化铜等
做法二:实验开放化
例如:溶液酸碱性的测定、溶液之间的一些试管反应等均可放在课下让学生自己做,上课时老师只需要收集信息即可。
细节三:作业常态化,批改要及时
每天都布置15分钟的书面作业,不管今天是否有化学课。精选习题,甚至是簡单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目的是让学生每天都能想到化学。批改要及时,讲评要到位。可利用课间及零散时间进行作业讲评,或者,让该课代表进行作业讲评。
这些细节可能大家都知道,也都曾经做过。关键是你坚持下来了吗?把每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细节虽小,却不能小看。在看似“应该”和“正常”的地方,在有意无意的忽视和漠视的地方,正存在着教师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都应该努力去避免的非教育和反教育的现象,教学细节具有的对学生心理、行为的深刻“教育性”警示了一个严谨的教师。因而应分析和反思惯常的教学细节,从中清理出由不合规律、不讲科学、不重人道所导致的问题,从打造全新的教学细节入手,改变原有教学行为,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才能以此来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体现出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充分重视,体现出对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自觉,体现教学技巧、教学艺术和教师素质,体现出先进教育理念下教师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