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不尽艾草香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医卅载,尝尽百草,我竟也有患疾之时。阴雨天最是厉害。风湿入骨,腿痛得不听使唤。老了,落日残阳了……
  想起一张家传老方。煨一卷陈艾,觅筋络以炯灸之,淤塞自通。百草里最令我倾心的还是家乡特产的艾蒿。蕲州老艾,能熏灸旅人的浮生。
  取出老爷子留下的家方来,一页页地拨,漫溯在药香里。芍药,薏苡,当归,丁公藤,藜芦,紫苏……百草在我眼前曳动,耳畔立刻回响起老爷子诫训的絮语。哪里是一册子药方,这是老中医留给后辈的满满一簿家书呵。翰墨舒卷,一字一意,风动花香。
  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草,通十二经,具回阳……
  真喜欢艾草。凛然正气,遍野可见,而妇孺皆需。驱寒镇邪,普济众生,够风雅。
  抿着甜丝丝的热风,竟眼饧耳热起来。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茫茫渺渺,不知所如矣。
  想起随老爷子行医的日子。老夫子是中医世家,神貌清癯,风骨嶙峋;我是毛头伢子,勤恳敦实,满面春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老爷子带我四处诊访,春风骀荡,驱邪扶正,为寻常巷陌,华府庙堂投下一片暖暖的光和影。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一卷偏方,是祖辈们跋涉千山万水,寻访千家万户,躬身以尝,才得以编撰的。字里行间里透露着清寂、风雅、温暖,又浩荡、阳刚、风骨。无愧家风,如今这簿子上也已占有父亲与我的汗血了。
  家风清美。望聞问切,端正儒雅。生命无论贵贱,在老爷子眼中都只是一株株花草,剔透的叶脉在晨光下闪闪发光。人们常说,他的眸子像菩萨一样。
  家风净守。父训:德不近道不为医。抓药处方以家书,襄思念,写份德。——林可涵《思,莫忘》严遵典籍,对症施治,谨厚踏实。接过长衫布帽,也接过了上一世的清贫坦荡。每每翻动家方,战战兢兢,使我头颅不敢高昂,脚步不敢张狂。
  这世间,太过寒凉,太过疼痛。想起一句话,叫医者不能自医,真叫人酸楚。李时珍乃一代医圣,五十多岁便积病而终。他能不知道如何延年益寿?他又如何不想长命百岁?日夜辗转而积劳成疾,呕尽心血给他人延年,何为?
  当艾草的热风暖化我经脉的那一刻,我恍然大悟。
  一个词,情怀。
  情怀是个大词。有掷地有声的金属感,还有温度,还有光泽,还有袅袅幽香。
  民瘼于心,恫瘰在抱,医生是最柔情的侠客,是最风骨的骚人,把万千的性命都装进竹篓,扛在肩背上。他用一个民族里最伟岸最安然的胸怀包容了天下苍生,并抚之以万缕柔情。
  就像是一株艾草,荣于山野,槁于荒郊,却以自己的气质和信仰为芬芳,躬身济世,驱邪避寒,粉身碎骨,亦无怨悔。
  原来家方里写的,是立人之方啊!
  艾香冥冥,不知不觉我已伏案酣然,梦正浓烟。
  老师推荐
  本文审题之巧,源于作者之家学与命意激荡,故不拘于“家书”之殷殷嘱告,而放胆于“家传老方”之传承相继;立意之精,属意于突破独门秘籍之实体、送药行医之足践,见出情怀,见出立人之本,见出医家精神;行文之美,不辞草木馨香、家风浩荡、诗韵悠扬。
  (指导老师:花志红)
其他文献
一盏淡茶,不去细细品味,你不会嗅到其中的芬芳;一幅墨画,不去用心观察,你无权评判它的真假优劣。当扑朔迷离的现象冲你而来时,请慢下你沸腾的热血,深思熟虑,仔细斟酌!  斟酌,是一种思考的方式;斟酌,是看透本质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它应当如网络一样,为我们所常用。可现实是这样的:各式各样的言论铺天盖地,不尽相同,人们不断地对各种言论唯唯诺诺,同时又在不停地发表自己所谓的“见解”——其实都是缺乏思考,缺
期刊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  “名人?”你为什么要使用“名人”的“名言”?  “说过?”你为什么要将“名人”的一句“名言”当作行为的解释?  “哈哈,这句话来证明我的观点是对的啊!”  名人的言论就是对的?难道就因为他们名声大,有权有势,地位高?你的生活只是他们“名言”的成功实践?作文只是对他们名言的另外一种解读?  我偶然看到了罗曼·罗兰说了一句和我想法一样的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
期刊
詹姆逊说:“作为一种充满形象的社会,是一个使人感觉到现实的缺乏的社会。在那里,一切都是一种文本。现在人们感到的不是过去那种可怕的孤独和焦虑,而是一种没有根,浮于表面的感觉,没有真实感。”  不管在英美等工业发达的国家,还是在我国,都有大量标题吸引人点击的新闻投放到互联网,人们不自觉地为了即刻的消闲而关注热点事件,当事件沉寂后,便旋即弃之脑后。新闻发布者为持续热度以博取关注就想方设法让“反转”出现,
期刊
暮色四合,月晕黄昏,宁静的烛光下,一桌,一椅,一纸,一笔,一人恰奋笔疾书,或露甜蜜温馨,或展慷慨激昂。赤子之心,于笔端倾泻无遗。  晨曦微露,朝晖渐出,喧嚣的街市里,笑声、闹声、语声、泣声,一人正凝眸书笺,抑或会心一笑,又或未语凝噎,至亲之情,于纸页间喷薄而出。  写信者,看信人,家书两地蹁跹,无论在何时,抑或在何地,都是那抹最牵挂的色彩,那根最撩人的琴弦。  黄耳传书,哪怕只是片言只语,也蕴含了
期刊
现在网络逐渐发达,但是人类的文明反而逐渐走向原始化,太多太多的信息,太多太多的言论与评价,让人们变得极其轻信他人的话。网上热评怎么说,人们就怎么信,自己根本没有思考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却直接判定这件事。网络上大家说好的就一定好,大家吐槽的就一定不好。漸渐地,人们失去了自我的思考意识。舆论蒙蔽了人们看到真相的双眼。  在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有三类人:统治阶级、有恶意的人以及无恶意的闲人。而有恶意的
期刊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看过春风尽头,听过夏蝉聒噪,体会着秋日肃杀,最后独一人受着冬日萧条,风雨尽,游子身在天涯,一纸家书,相思寄与谁?  一纸家书,满含着父母的殷殷之情。见字如面,白中泛黄的信纸上,父母略带着几分愁苦和无尽的关切,写下那一句句浓情于水的爱。远方征人的漫漫人生路,总要自己走下去。千里独行,不必相送,总是多了几分孤独。“凭君传语报平安”,莫
期刊
优秀组织奖:  江苏省徐州市郑集高级中学  浙江省乐清市黄忠文学工作室  贵州省六盘水市北大培文学校  四川省成都市第三十七中学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中学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  江苏省苏州市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湖南省沅陵县第一中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五龙山校区  四川省简阳市简阳中学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六中学  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中学  江苏省扬州市
期刊
从前,车马很慢,路途遥远。我不会忘却家乡的云,家乡的花,还有袅袅炊烟下的身影。水清石华,斜映枝丫,朱甍碧瓦,闲话桑麻,那是我的家乡!然而,离去的终会离去,我们都会离家,但那车马从遥远的暮色里伴着铜铃走来,携一纸家书,将“家”传递给每一个在外的人。  那一纸书文,于旁人而言不过是一堆旧纸,可对于远行的游子,那是干金也不换的。远方的人儿思念家乡的云。故人,在那方方正正的文字中谛告平安,传递祝愿。在我刚
期刊
对于《红楼梦》中宝钗指责黛玉不该阅读《西厢记》这类毁人心性的杂书,我是极为不满的。掬一杯清茶,翻开一纸书卷,从来无关功利。书如淡淡的云翳,汇集,自会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  无论是水晶绝句,还是琐碎杂文,字里行间,都氤氲着一段生命的精彩,等待流芳。沈复的《浮生六记》用墨染出他的六记人生,琐碎杂事,却饱含真情,走出一个令林语堂都赞的“中国古代最可爱的女人”。当年林觉民是一介小官,在战机中写给妻子的家书
期刊
浑厚而又细腻的京剧唱腔将叠加的转音演绎出深长韵味,绵长的尾声萦绕耳畔。手撑下颚,我茫然望向伴着节奏、轻敲椅侧的他,彼此无言……  时过境迁,信纸泛黄,软薄柔和的纸上,厚实的文字依旧清晰,真挚的情感也依旧贮存。犹记那年夏日,弥留之际,除却那几句告别之语,便只能望见他眼底氤氲开的薄雾,嘴角牵扯的笑容同那盘旋反复的音调,难以捉摸……  追忆流年往事,才明白,家书便是书尽家中万千事。  书信人手时,还是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