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
“名人?”你为什么要使用“名人”的“名言”?
“说过?”你为什么要将“名人”的一句“名言”当作行为的解释?
“哈哈,这句话来证明我的观点是对的啊!”
名人的言论就是对的?难道就因为他们名声大,有权有势,地位高?你的生活只是他们“名言”的成功实践?作文只是对他们名言的另外一种解读?
我偶然看到了罗曼·罗兰说了一句和我想法一样的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于是在劝诫厌世的他人热爱生活时,我空口无凭,必须引用罗曼-罗兰的名言来证明我想法的正确。无奈,相比于百年前的文学大师,我只是一个在普通学校排名靠中后的普通高中生,无论地位、名声,甚至提出的时间他都远超于我——或许我提出这个观点时比他当时年龄小,即使我句句在理,赢在了“相对年龄”,却输在了“绝对年龄”。于是将永远失去这个思想的“所有权”,因为他已经“提前申请了专利”。于是,谁先说,算谁的;谁名声大,算谁的……这还需要什么思考呢?
于是网络上的各种文化垃圾开始盛行,各个与时间赛跑,谁先创作出来谁就是原创;借着人们的实用主义精神,在合法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说具有极强实用主义的句子。为了受众广,于是为每一种可能的情况都说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即使情节突兀、断层,驴唇不对马嘴也没有关系,因为人们要的只是一个可以说富有哲理性对话应答话的情境。不需要情节,只要所谓的“精华”并靠读者在作文中引用来增加点名气。
真正的大师自我闭关修行感悟,只有急于求成的小人通过背诵“名人名言”来展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丰富。反正最终说出来的话都是一样的,谁会在意呢?我可以不用思考,不用批判,不用有自己的想法。反正最终是一个结果,让那些“名人’去创造,我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我的价值观就直接算名人的?不是啊,我的价值观只是与他们的不谋而合而已。
正如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1895年在社会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所说的:“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现在大多表现为获得更多的赞,被挂上热评。于是电影公司可以轻轻松松地控制大众的审美倾向,轻松地影响口碑(人们往往会选择看高分电影),于是乎,看评论也许是人类长期身为社交动物,出于对集体融合而做出的一个“最优”选择。
在充满分歧的世界中,人们简单说出自己觉得有说服力的论据并不足够,而是要找出其他人也能够共享的理由。将多人的评论整合起来,再“帮助”他们整合一下观点;再到只看大多数情况下评论正确的人的评论;最终只看大众的看法——人们开始慢慢很少反思思考,最终停止思考。思想的统一轻而易举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在群体评论的诱惑下,那些没有思想的人就容易多了,他们是白纸,可以“画上最纯粹的颜色”。
徐贲在《不要把说理当成了诡辩》一文中提到:“为不合理的事情辩护,首先已经输掉了道义的立场。辩论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想、价值判断的能力,否则就有可能将学生陷入一种比无知更可怕的境地。”现在社会上的年轻人远远不能够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这是学生独立思想,价值判断力教育的缺失?还是名人说的效应或集体舆论直接冲击了我们的教育成果呢?
老师推荐
朱昊阳同学的文章,视角相当独特。行文有着自己的独特体验,以各种贴近我们生活的地方,來说明了现代社会上存在的严重思考危机。这很难得。文章以对“名人?谁?说过?”等所谓的字眼一再质疑,通过刨根问底抽丝剥茧的方式,终于追问到我们的思想的“所有权”为何丧失、何时丧失等根本性问题上。
行文批判力度大,思考范围很广,从“名人”到社会热点,热评大行其道的背后,却是心理学上的马太效应。并以《乌合之众》佐证自己的观点。最后以徐贲的文字,直指当下社会现象的背后,是个体早已放弃思考权利和丧失理性思考能力。行文有理有据,有推断有引证,有判断有结论。
但是,论证上,还可注意思辨性。苏格拉底就言:“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度过。”的确,未经独立思考就去附和别人的“名言”,这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名言,就不可引用吗?毕竟,朱同学的文章,也有对《乌合之众》和徐贲在《不要把不说理当成了诡辩》等文字的引用。议论文,要自圆其说,还是要多注意思维上的缜密和思辨。
(指导老师:陈婧)
“名人?”你为什么要使用“名人”的“名言”?
“说过?”你为什么要将“名人”的一句“名言”当作行为的解释?
“哈哈,这句话来证明我的观点是对的啊!”
名人的言论就是对的?难道就因为他们名声大,有权有势,地位高?你的生活只是他们“名言”的成功实践?作文只是对他们名言的另外一种解读?
我偶然看到了罗曼·罗兰说了一句和我想法一样的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于是在劝诫厌世的他人热爱生活时,我空口无凭,必须引用罗曼-罗兰的名言来证明我想法的正确。无奈,相比于百年前的文学大师,我只是一个在普通学校排名靠中后的普通高中生,无论地位、名声,甚至提出的时间他都远超于我——或许我提出这个观点时比他当时年龄小,即使我句句在理,赢在了“相对年龄”,却输在了“绝对年龄”。于是将永远失去这个思想的“所有权”,因为他已经“提前申请了专利”。于是,谁先说,算谁的;谁名声大,算谁的……这还需要什么思考呢?
于是网络上的各种文化垃圾开始盛行,各个与时间赛跑,谁先创作出来谁就是原创;借着人们的实用主义精神,在合法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说具有极强实用主义的句子。为了受众广,于是为每一种可能的情况都说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即使情节突兀、断层,驴唇不对马嘴也没有关系,因为人们要的只是一个可以说富有哲理性对话应答话的情境。不需要情节,只要所谓的“精华”并靠读者在作文中引用来增加点名气。
真正的大师自我闭关修行感悟,只有急于求成的小人通过背诵“名人名言”来展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丰富。反正最终说出来的话都是一样的,谁会在意呢?我可以不用思考,不用批判,不用有自己的想法。反正最终是一个结果,让那些“名人’去创造,我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我的价值观就直接算名人的?不是啊,我的价值观只是与他们的不谋而合而已。
正如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1895年在社会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所说的:“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现在大多表现为获得更多的赞,被挂上热评。于是电影公司可以轻轻松松地控制大众的审美倾向,轻松地影响口碑(人们往往会选择看高分电影),于是乎,看评论也许是人类长期身为社交动物,出于对集体融合而做出的一个“最优”选择。
在充满分歧的世界中,人们简单说出自己觉得有说服力的论据并不足够,而是要找出其他人也能够共享的理由。将多人的评论整合起来,再“帮助”他们整合一下观点;再到只看大多数情况下评论正确的人的评论;最终只看大众的看法——人们开始慢慢很少反思思考,最终停止思考。思想的统一轻而易举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在群体评论的诱惑下,那些没有思想的人就容易多了,他们是白纸,可以“画上最纯粹的颜色”。
徐贲在《不要把说理当成了诡辩》一文中提到:“为不合理的事情辩护,首先已经输掉了道义的立场。辩论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想、价值判断的能力,否则就有可能将学生陷入一种比无知更可怕的境地。”现在社会上的年轻人远远不能够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这是学生独立思想,价值判断力教育的缺失?还是名人说的效应或集体舆论直接冲击了我们的教育成果呢?
老师推荐
朱昊阳同学的文章,视角相当独特。行文有着自己的独特体验,以各种贴近我们生活的地方,來说明了现代社会上存在的严重思考危机。这很难得。文章以对“名人?谁?说过?”等所谓的字眼一再质疑,通过刨根问底抽丝剥茧的方式,终于追问到我们的思想的“所有权”为何丧失、何时丧失等根本性问题上。
行文批判力度大,思考范围很广,从“名人”到社会热点,热评大行其道的背后,却是心理学上的马太效应。并以《乌合之众》佐证自己的观点。最后以徐贲的文字,直指当下社会现象的背后,是个体早已放弃思考权利和丧失理性思考能力。行文有理有据,有推断有引证,有判断有结论。
但是,论证上,还可注意思辨性。苏格拉底就言:“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度过。”的确,未经独立思考就去附和别人的“名言”,这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名言,就不可引用吗?毕竟,朱同学的文章,也有对《乌合之众》和徐贲在《不要把不说理当成了诡辩》等文字的引用。议论文,要自圆其说,还是要多注意思维上的缜密和思辨。
(指导老师:陈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