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打造运输企业良好的安全文化建设是运输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头戏,关系着企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发展和谐共处。文章着重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在原有传统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上,对部分传统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出新思路,提出改进的新方法。
关键词:以人为本;安全文化建设
旅客运输业作为服务行业中的一员,关联着千家万户,为千家万户居民提供出行的根本途径,同时这个行业的安全事故也让很多家庭失去了亲人,让很多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如果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的青睐。随着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开始把目光集聚于以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来对员工进行教育,形成从一线员工到高层管理的全员安全文化建设模式,还有树标兵、讲效益、重宣传等等模式。在旅客运输行业中要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要对传统的企业安全文化进行拓展,也要考虑企业文化自身建设的实际需要,更要符合社会对旅客运输业提出的安全需求。
综合上来说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应该是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体,也即是“ 生命至上”为理念,“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为安全价值观,“坚持预防为主,措施在前,预控在先,防患于未然”为安全行为准则,整体的安全文化建设都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
一、“以人为本”,完善运输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想要打破传统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符合现在企业自身文化发展的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就要不断制定和完善科学的、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供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立足于《安全生产法》,结合企业实际,在充分总结企业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兄弟单位的经验,特别是要多收集一线职工对于本企业的安全制度建设的想法,让企业安全制度建设能够更贴近生产需要,更加能够被职工所接受,使得安全制度具备合法性、针对性和可操作,同时还体现广大员工的意志。这样的制度既能够保护职工的利益,同时也能够起到预防事故和处理事故时做到利益的协调。例如在事故发生后,如何去保障被害人的利益和肇事驾驶员的利益是作为事故肇事单位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因事故需高额赔偿而认为是对公司的损失,因为旅客运输行业是公共服务行业中的一员,是需承担社会责任的,而要如何做到快速保障被害人的利益,就需要企业立足于法律去完善企业自身安全制度的保障,避免有存在私心的管理人员漠视法律法规。
二、“以人为本”,改进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方式
旅客运输行业作为服务行业中的老行业,每个企业都有着自身的一整套的基于管理经验而建立起来的模式,但在很多运输企业中还是没有做到“以人为本”,重视人性化的细节管理的观念。很多运输企业在预防事故和对待事故发生的认识上,常有事故不可避免的理论和对待违章和事故是重处罚,轻教育的错误管理。
(一)事故的发生受制于很多因素,有主观因素有客观因素,有能够从管理上消除的安全隐患,也有突发的不以人的意志所制约的因素。在事故发生后,常有管理者和职工在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中归结于客观因素,归咎于驾驶员的运气不佳。“以人为本”,重视人性化的细节管理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事故的发生应从多从上层管理和基层员工上找问题,寻找事故发生是否是因管理的漏洞而造成以及如何提出新的安全管理方法来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真正做到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二)在很多运输企业至今仍沿用传统的安全管理,也即重处罚,轻教育。对于事故发生后,很多企业重则开除肇事驾驶员,轻则重罚肇事驾驶员。其实多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作为肇事驾驶员,他们也是事故的受害人,也一样和被害人一样受到深深的伤害。在如今提倡和谐社会的环境下,我们应该多去关心这部分群体,做一个有良心,有责任的交通企业,因为他们在肇事后也一样重则丧生,轻则受伤,甚至在今后的人生中因事故给社会给别人家庭造成不可补救的损失而经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的煎熬。面对这部分群体,我们不应该把处罚他们作为了结事故的解决方法,对于他们企业应该有责任去关怀他们,去帮助他们从事故的黑暗阴影中走向美好的生活,让其他的没有肇事的职工对于未来的生活有信心,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可以以一个家庭的高度来共同维护和建设,从而可以打造一个更加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而且还会使这个建设走向一个良性的循环。
三、“以人为本”,增强员工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无论是从制度还是从管理上,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为职工的安全和不对社会造成不安全因素。在运输企业中,造成事故主体之一是驾驶员。要化解不安全因素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作为从企业出发的话,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是重中之重。因为制度的完善和管理的到位都是为了让一线的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可能发生事故的隐患,然后驾驶员去排除隐患,去避免事故的发生等等。
纵观现今社会发生的多起重大交通事故,究其原因都是人的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不强,对待事故的发生存在侥幸心理。对于企业来说,增强员工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除了要求员工要多自我提高和多接受新知识外,企业也要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监督机制,要制定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不能简单做到法律所规定的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的最低限度。企业的领导层应该高度重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重视培养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安全教育和安全监督机制的方式方法很多,传统上有安全海报宣传、安全讲座、安全培训、不定时不定点查车等等,在传统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拓展思路,借助新技术、新设备。例如配合交通电台等新闻传播媒体开展面向驾驶员的属于公交的专题节目或者是运输交通事故的经验总结专题节目;完善GPS和行车记录仪系统,借助系统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和不同路段进行速度警告,使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对路况掌握,增强驾驶员在行车中的自我保护意识等等方法。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不可一蹴而就的远期工程,它应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应该是以“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应该是员工积极参与共同打造的新观念,可以让企业得到内在的活力,可以让企业安全工作前进一大步。
参考文献
[1] 罗云.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J].建筑安全,2002(9).
[2] 罗云.建设安全文化的目的、意义及范畴[J].建筑安全,2002(10).
[3] 罗云.安全文化与相关安全学科[J].建筑安全,2002(12).
[4] 段瑜,宁齐元.如何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新思路[J].集体经济-管理创新,2010(1).
[5] 卢成春.浅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企业文化大家谈, 2010(3).
[6] 任培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问题[J].企业管理与改革,2008(2).
作者简介:郑资锴(1986- ),男,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运输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关键词:以人为本;安全文化建设
旅客运输业作为服务行业中的一员,关联着千家万户,为千家万户居民提供出行的根本途径,同时这个行业的安全事故也让很多家庭失去了亲人,让很多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如果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的青睐。随着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开始把目光集聚于以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来对员工进行教育,形成从一线员工到高层管理的全员安全文化建设模式,还有树标兵、讲效益、重宣传等等模式。在旅客运输行业中要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要对传统的企业安全文化进行拓展,也要考虑企业文化自身建设的实际需要,更要符合社会对旅客运输业提出的安全需求。
综合上来说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应该是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体,也即是“ 生命至上”为理念,“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为安全价值观,“坚持预防为主,措施在前,预控在先,防患于未然”为安全行为准则,整体的安全文化建设都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
一、“以人为本”,完善运输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想要打破传统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符合现在企业自身文化发展的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就要不断制定和完善科学的、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供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立足于《安全生产法》,结合企业实际,在充分总结企业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兄弟单位的经验,特别是要多收集一线职工对于本企业的安全制度建设的想法,让企业安全制度建设能够更贴近生产需要,更加能够被职工所接受,使得安全制度具备合法性、针对性和可操作,同时还体现广大员工的意志。这样的制度既能够保护职工的利益,同时也能够起到预防事故和处理事故时做到利益的协调。例如在事故发生后,如何去保障被害人的利益和肇事驾驶员的利益是作为事故肇事单位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因事故需高额赔偿而认为是对公司的损失,因为旅客运输行业是公共服务行业中的一员,是需承担社会责任的,而要如何做到快速保障被害人的利益,就需要企业立足于法律去完善企业自身安全制度的保障,避免有存在私心的管理人员漠视法律法规。
二、“以人为本”,改进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方式
旅客运输行业作为服务行业中的老行业,每个企业都有着自身的一整套的基于管理经验而建立起来的模式,但在很多运输企业中还是没有做到“以人为本”,重视人性化的细节管理的观念。很多运输企业在预防事故和对待事故发生的认识上,常有事故不可避免的理论和对待违章和事故是重处罚,轻教育的错误管理。
(一)事故的发生受制于很多因素,有主观因素有客观因素,有能够从管理上消除的安全隐患,也有突发的不以人的意志所制约的因素。在事故发生后,常有管理者和职工在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中归结于客观因素,归咎于驾驶员的运气不佳。“以人为本”,重视人性化的细节管理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事故的发生应从多从上层管理和基层员工上找问题,寻找事故发生是否是因管理的漏洞而造成以及如何提出新的安全管理方法来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真正做到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二)在很多运输企业至今仍沿用传统的安全管理,也即重处罚,轻教育。对于事故发生后,很多企业重则开除肇事驾驶员,轻则重罚肇事驾驶员。其实多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作为肇事驾驶员,他们也是事故的受害人,也一样和被害人一样受到深深的伤害。在如今提倡和谐社会的环境下,我们应该多去关心这部分群体,做一个有良心,有责任的交通企业,因为他们在肇事后也一样重则丧生,轻则受伤,甚至在今后的人生中因事故给社会给别人家庭造成不可补救的损失而经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的煎熬。面对这部分群体,我们不应该把处罚他们作为了结事故的解决方法,对于他们企业应该有责任去关怀他们,去帮助他们从事故的黑暗阴影中走向美好的生活,让其他的没有肇事的职工对于未来的生活有信心,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可以以一个家庭的高度来共同维护和建设,从而可以打造一个更加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而且还会使这个建设走向一个良性的循环。
三、“以人为本”,增强员工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无论是从制度还是从管理上,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为职工的安全和不对社会造成不安全因素。在运输企业中,造成事故主体之一是驾驶员。要化解不安全因素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作为从企业出发的话,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是重中之重。因为制度的完善和管理的到位都是为了让一线的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可能发生事故的隐患,然后驾驶员去排除隐患,去避免事故的发生等等。
纵观现今社会发生的多起重大交通事故,究其原因都是人的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不强,对待事故的发生存在侥幸心理。对于企业来说,增强员工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除了要求员工要多自我提高和多接受新知识外,企业也要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监督机制,要制定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不能简单做到法律所规定的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的最低限度。企业的领导层应该高度重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重视培养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安全教育和安全监督机制的方式方法很多,传统上有安全海报宣传、安全讲座、安全培训、不定时不定点查车等等,在传统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拓展思路,借助新技术、新设备。例如配合交通电台等新闻传播媒体开展面向驾驶员的属于公交的专题节目或者是运输交通事故的经验总结专题节目;完善GPS和行车记录仪系统,借助系统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和不同路段进行速度警告,使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对路况掌握,增强驾驶员在行车中的自我保护意识等等方法。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不可一蹴而就的远期工程,它应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应该是以“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应该是员工积极参与共同打造的新观念,可以让企业得到内在的活力,可以让企业安全工作前进一大步。
参考文献
[1] 罗云.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J].建筑安全,2002(9).
[2] 罗云.建设安全文化的目的、意义及范畴[J].建筑安全,2002(10).
[3] 罗云.安全文化与相关安全学科[J].建筑安全,2002(12).
[4] 段瑜,宁齐元.如何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新思路[J].集体经济-管理创新,2010(1).
[5] 卢成春.浅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企业文化大家谈, 2010(3).
[6] 任培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问题[J].企业管理与改革,2008(2).
作者简介:郑资锴(1986- ),男,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运输企业经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