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m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素养、思想品质和社会能力的形成,对教师工作的心情与成败得失,对实现预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有着很大的影响。师生关系的定位传统上是教育与被教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教师是教育者,具有绝对的权力,至高无上的权力。在这种关系下,学生没有与教师平等沟通的权力,没有独立发挥自己想象力、创造力的自由,没有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教育由专制走向民主的今天,特别是新课程的改革和新课标的实施,在教学中更是要求师生要合作、要交流、要沟通,才能共同完成学习目标。所以,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十分迫切,而这种关系的建立有赖于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而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必先理清下面几点:
  一、把握角色定位,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更是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双向互动的创造性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交流的过程,教师只要扮演好学生潜质的开发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未来成长的参谋和顾问这几种角色,努力改变过去那种“人灌”“机灌”的形象,这样就能拉近师生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实现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善于调动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教师与学生成为教学互动的统一主体,这是教学活动的至高境界。
  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提倡在情境内容上进行深入的“冶”炼,在所提问题的维度、效度上进行透彻的思考,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的内涵,显现教育的厚度和广度,让学生“智慧参与”。帮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快乐;通过深层次的思考和碰撞,产生顿悟与突破。用思维品质的培养、能力素养的提升来替代只需听讲、记忆和背诵条文就能掌握知识并“熟练”解题的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
  二、明确教学对象,营造课堂学习气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不可能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开发的过程,是疑问、困难、障碍、矛盾的暴露过程和心智、个性、成果、喜悦的展示过程的统一。
  作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认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和乐趣,从而参与课堂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实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个性。要允许学生随时质疑和评价,形成积极探索的气氛,教师要经常鼓励或诱导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不断启发学生,帮助学生获取知识。
  因此,教师要充分研究学生认知的背景,研究教材,研究课程资源,找准契机,通过提出有效问题,营造一种充满诱惑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乐学、乐动、乐于探究,促使教学成为智慧生成的“情感场”。
  最后,反馈调控。即对学生认识结果的巩固、运用和体验。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设计练习应有“质”与“量”两方面的要求,既要切中教学重点、难点,又要从不同角度组织练习。题型有填空、选择、连线、读图;形式有板演和书面练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取较多的知识和技能。
  三、运用合理方法,促进师生双向互动
  随着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深入,我越来越感到:设计新颖的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增加“花色品种”,以提高教学效果:
  1.学生当主持人
  报刊新闻具有“内容新”“时效强”“事件真”“跨度广”等特点,在教学中适度适时运用报刊新闻,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准备某方面的地理新闻或地理知识,适当时在地理课上轮流主持3~5分钟“听我说”节目,由于学生参与性强,又有上台“成功”演讲的机会,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自然会得到提高。
  2.开展角色扮演
  地理教学必须改变教师“独家经营”的教学方法,应在教师的“宏观调控”下,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其中角色扮演法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而又颇见成效的好方法。角色扮演活动很容易吸引人的兴趣,更不用说天真活泼的中学生,在一些地理课上适当增加游戏活动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通过拼板游戏,能很快掌握板块构造知识;由学生扮演导游在课堂上“周游”世界,了解洋流的运动和交通干线的分布;担任“环保局长”答“记者”问,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让学生变为领导者,参与宏观管理与决策;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活化地理事物,增强真情实感等等。
   3.实施开放式教学
  地理知识是自然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地理课只有回归自然,走向社会,才会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兴趣。如讲“天气系统”可在气象台上;学习天体知识,可带学生去天文馆,指导他们观察;可去野外考察山岳地形了解地质构造;可去环境监测站学习“环保知识”,并了解本地污染及治理情况等。
  4.利用图像进行教学
  地理教学和地理学习都离不开地图,如何进行图文转换?这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问题。对此,我采用图像导学法来解决。利用图像进行教学,强调的是教师语言的引导和图像的引导,并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它重视学生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口(回答)、动手(答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的引导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
  四.制定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过去的地理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教学评价主要是终结性评价,即学生的考试成绩,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心理品质。而新课程的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期望的是学生未来的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评价,用评价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集中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教学理念。课程标准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强调教学相长,淡化终结性评价和考试甄别功能,强化过程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强调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将评价机制融于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中。
  总之,作为地理教师应该认清自己肩上的重任,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方法和教学艺术,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才能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使学生学到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作者單位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梧桐中学)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学生掌握英语是靠英语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优化英语课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是英语教学
学生素质教育现已成为21世纪素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目前各高校围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与实践工作如火如荼.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21世纪的人才,不是考试的机器,必须具备学习、创新和创造性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学校教育十分迫切的任务,它贯穿于课内和课外教学的全过程,而学科的教学是培养小学生创造性能力的主战场、主阵地。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
在当今经济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世间万物推陈出新,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我国紧随时代步伐,做出了巨大的改革,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的素质教育改革正在奏响新的篇章.“国家
不知不觉来到职校已经一年了,从高中到职校,从最初的不适应到慢慢适应。一年的教学生活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职校的学生与高中学生的不同。
教师是从事培养人、教育人工作的,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教师在讲授思想政治课程时,既要传授理论知识,也必须抓好学生的道德教育。特别在今天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
班主任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培育者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学生群体中的角色地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当一名班主任,就得有班主任的样,要有符合班主任角色的行为,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那么,扮演好班主任角色,当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和能力呢?我想,这是我们教师最难写的一篇文章。笔者认为,班主任应扮演以下角色:  一、益友的角色,寓教于乐  有人说:友情是一把火,能把坚冰融化;理解是一座桥,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有其"通行"的特点,而民族语言又体现着民族特点。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日常生活的交际。不论从教学过程,还是交际功能讲,都和汉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