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显得越来越迫切,也正因为如此,商务英语教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20世纪70年代以来,商务英语教学因为其所具有的时代性、重要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本文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征分析为基础,构建了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体系,并就在实施商务英语教学时,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文化教学
真正的商务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和学生合适地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功地使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教学。在我国加人WTO后,随着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地位不断攀升,国际间的商务交往日益频繁,对我国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任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发展意义。
一、跨文化交际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全球化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英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交流的重要工具,但是,英语有着许多变体,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所使用的英语不尽相同。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作为教学者,应该充分考虑英语变体的存在这一问题。尽量在不同的变体间搭起一座交流的桥梁,使得英语学习者能够通过英语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有效交际。因此,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与来自说英语国家的人们进行交流,更是为了能与来自世界各国、各个地区的人们进行交流。英语教学的目标已经从native speaker转变为 an intercultural person(跨文化的人),即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这一目标的确立顺应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趋势,不仅体现了英语社会功能的进一步演变,同时也是外语教学服务社会的需要。
目前,跨文化交际类的课程越来越受到国内高等院校的青睐,对于学生积极面对文化差异的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在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但是,就我国当前的教育状况而言,尽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很多,但针对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教育的课程体系尚未建立更谈不上完善;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应取得的目标不明确,这远远满足不了中国的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二、构建跨文化交际体系的可行性
由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到人类学、人种学、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比较文化学、传播学等各方面,而且对于这一学科的研究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要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建立完善的跨文化交际体系并非朝夕之事。
作为一门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的学科,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作为在商务英语教学大纲中引入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个最根本的目的。也就是说,首先,一个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学习者应该意识到民族中心主义思想的存在,并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培养超越民族主义思想的能力;其次一个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学习者应该能具备以包容、开放、友好的态度来理解和欣赏其他民族文化的能力;再次,一个合格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学习者还要具备能够根据具体的、不同的交际对象,适时调整自己,适切、有效地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构建跨文化交际体系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跨文化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关商务英语的教学大纲或教学参考,应该以学生的学龄、层次为依据,确立适合不同阶段的学生发展需要的英语文化教学目标,如商务英语中的词汇文化、话语文化和英语文化特点,重要节假日、庆祝方式和宗教传统等教学内容的深浅程度都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确定。也就是说,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需要制定一个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进度表。这样,教材编写者就能编选相应内容。从总的方面来说,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构建跨文化交际体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循序渐进的原则。认知水平具有阶段性的特征,那么,就要求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有明显的阶梯性。由浅入深的教学内容,不仅有助于学习者更容易地掌握所学知识,更有助于学习者后期学习的积极性的培养。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文化交际的培养必须从普及性的跨文化交际及非言语交际这两大重要范畴到专题性与提高性的内容,如性别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各种文化间谈判风格的差异,不同文化对幽默认知差异以及中西文化观的差异与融合等。
(二)言语、情景真实性原则。尽可能选择与学生学习科目比较相关的事例,突出主流文化。对于商务英语这门课程而言,通过对实用的商务材料和案例实例的思考与分析,唤醒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商务交流中的分析判断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做中学原则。提倡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情感挑战的应对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蕴涵于课堂活动之中,为引导学生把交际知识转化为交际技能提供必要的条件。适当加入文化冲突和休克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对异文化的包容能力,对于某一种文化冲突现象的实例,可以在讨论中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尽量避免形成刻板印象。
(四) 扶助行原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包括视频片段、学生优秀作品选登、提纲挈领的多媒体课件相关阅读资料等,通过形象化的方式,为学生展示一般商务活动的感性认识。每单元精心提供推荐书目,为学习者进一步学习、研究相关知识提供指导。
(五)任务相依性原则。设置适切的任务,适当进行文化比较,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本族文化已经有了相当好的理解,在文化比较中反思本族文化,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欣赏本族文化,加深对祖国源源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热爱。
四、商务英语中跨文化教学的建议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授课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对于英语教学的各方面有一个量与度的把握,精心设计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实现从语言层到语义层再到语用层的飞跃。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要实现从语言层到语义层再到语用层的飞跃,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引导学生注意避免负面迁移的影响, 仔细体会英文相似表达的语用差别;提醒学生注意英语中的非自由话题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导致的不同礼貌标准及体现在称谓、赞扬等上面的差异。教会学生根据谈话双方的主从地位或社会距离的差异使用不同礼貌级别的语言;给学生讲授一些有关不同文化的不同语用原则的知识,实现语用原则系统化。
(二)重视英语词汇教学的文化内涵。教师要善于在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词汇教学中,不仅使学生掌握用于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基本英语词汇、句型和惯用表达法的基本含义,还要注意其文化内涵及恰当的运用,尤其关注英美人士的禁忌词汇,强调多种表达形式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用法。
(三)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外教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文化冲突是跨文化交际中的精彩篇章,与外教交往时可能产生的文化冲突更是很好的学习材料。
(四)课内课外有机结合。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认真搞好校园的英语广播、英语沙龙、英语角、英语寝室等活动,为学生接触英语提供载体和平台;引导学生多看一些英美原版电影和录象片,充分利用图片、幻灯片、电视、互连网络等直观教具使学生了解和领悟与英美文化有关的非语言交际的方法和手段,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教师还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情景,在特定的商务环境中,使学生了解国际营销、谈判策略、贸易术语、货物运输、海运保险、国际支付、仲裁、外汇、贸易方式、跨国经营、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的形成与发展、贸易壁垒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学生从事国际间商务活动所必须的语言技能,使学生掌握国际商务知识和实际的跨交际能力。
五、结束语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无障碍的交流,随着商务活动的广泛开展,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商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注重商务知识讲授的同时应充分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努力构建跨文化交际体系,培养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
[2] 张向阳.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20年:回顾与思考[J].
[3] 王国风.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体系的构建[J].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文化教学
真正的商务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和学生合适地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功地使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教学。在我国加人WTO后,随着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地位不断攀升,国际间的商务交往日益频繁,对我国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任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发展意义。
一、跨文化交际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全球化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英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交流的重要工具,但是,英语有着许多变体,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所使用的英语不尽相同。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作为教学者,应该充分考虑英语变体的存在这一问题。尽量在不同的变体间搭起一座交流的桥梁,使得英语学习者能够通过英语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有效交际。因此,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与来自说英语国家的人们进行交流,更是为了能与来自世界各国、各个地区的人们进行交流。英语教学的目标已经从native speaker转变为 an intercultural person(跨文化的人),即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这一目标的确立顺应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趋势,不仅体现了英语社会功能的进一步演变,同时也是外语教学服务社会的需要。
目前,跨文化交际类的课程越来越受到国内高等院校的青睐,对于学生积极面对文化差异的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在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但是,就我国当前的教育状况而言,尽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很多,但针对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教育的课程体系尚未建立更谈不上完善;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应取得的目标不明确,这远远满足不了中国的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二、构建跨文化交际体系的可行性
由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到人类学、人种学、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比较文化学、传播学等各方面,而且对于这一学科的研究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要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建立完善的跨文化交际体系并非朝夕之事。
作为一门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的学科,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作为在商务英语教学大纲中引入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个最根本的目的。也就是说,首先,一个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学习者应该意识到民族中心主义思想的存在,并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培养超越民族主义思想的能力;其次一个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学习者应该能具备以包容、开放、友好的态度来理解和欣赏其他民族文化的能力;再次,一个合格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学习者还要具备能够根据具体的、不同的交际对象,适时调整自己,适切、有效地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构建跨文化交际体系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跨文化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关商务英语的教学大纲或教学参考,应该以学生的学龄、层次为依据,确立适合不同阶段的学生发展需要的英语文化教学目标,如商务英语中的词汇文化、话语文化和英语文化特点,重要节假日、庆祝方式和宗教传统等教学内容的深浅程度都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确定。也就是说,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需要制定一个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进度表。这样,教材编写者就能编选相应内容。从总的方面来说,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构建跨文化交际体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循序渐进的原则。认知水平具有阶段性的特征,那么,就要求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有明显的阶梯性。由浅入深的教学内容,不仅有助于学习者更容易地掌握所学知识,更有助于学习者后期学习的积极性的培养。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文化交际的培养必须从普及性的跨文化交际及非言语交际这两大重要范畴到专题性与提高性的内容,如性别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各种文化间谈判风格的差异,不同文化对幽默认知差异以及中西文化观的差异与融合等。
(二)言语、情景真实性原则。尽可能选择与学生学习科目比较相关的事例,突出主流文化。对于商务英语这门课程而言,通过对实用的商务材料和案例实例的思考与分析,唤醒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商务交流中的分析判断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做中学原则。提倡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情感挑战的应对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蕴涵于课堂活动之中,为引导学生把交际知识转化为交际技能提供必要的条件。适当加入文化冲突和休克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对异文化的包容能力,对于某一种文化冲突现象的实例,可以在讨论中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尽量避免形成刻板印象。
(四) 扶助行原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包括视频片段、学生优秀作品选登、提纲挈领的多媒体课件相关阅读资料等,通过形象化的方式,为学生展示一般商务活动的感性认识。每单元精心提供推荐书目,为学习者进一步学习、研究相关知识提供指导。
(五)任务相依性原则。设置适切的任务,适当进行文化比较,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本族文化已经有了相当好的理解,在文化比较中反思本族文化,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欣赏本族文化,加深对祖国源源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热爱。
四、商务英语中跨文化教学的建议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授课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对于英语教学的各方面有一个量与度的把握,精心设计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实现从语言层到语义层再到语用层的飞跃。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要实现从语言层到语义层再到语用层的飞跃,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引导学生注意避免负面迁移的影响, 仔细体会英文相似表达的语用差别;提醒学生注意英语中的非自由话题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导致的不同礼貌标准及体现在称谓、赞扬等上面的差异。教会学生根据谈话双方的主从地位或社会距离的差异使用不同礼貌级别的语言;给学生讲授一些有关不同文化的不同语用原则的知识,实现语用原则系统化。
(二)重视英语词汇教学的文化内涵。教师要善于在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词汇教学中,不仅使学生掌握用于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基本英语词汇、句型和惯用表达法的基本含义,还要注意其文化内涵及恰当的运用,尤其关注英美人士的禁忌词汇,强调多种表达形式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用法。
(三)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外教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文化冲突是跨文化交际中的精彩篇章,与外教交往时可能产生的文化冲突更是很好的学习材料。
(四)课内课外有机结合。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认真搞好校园的英语广播、英语沙龙、英语角、英语寝室等活动,为学生接触英语提供载体和平台;引导学生多看一些英美原版电影和录象片,充分利用图片、幻灯片、电视、互连网络等直观教具使学生了解和领悟与英美文化有关的非语言交际的方法和手段,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教师还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情景,在特定的商务环境中,使学生了解国际营销、谈判策略、贸易术语、货物运输、海运保险、国际支付、仲裁、外汇、贸易方式、跨国经营、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的形成与发展、贸易壁垒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学生从事国际间商务活动所必须的语言技能,使学生掌握国际商务知识和实际的跨交际能力。
五、结束语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无障碍的交流,随着商务活动的广泛开展,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商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注重商务知识讲授的同时应充分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努力构建跨文化交际体系,培养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
[2] 张向阳.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20年:回顾与思考[J].
[3] 王国风.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体系的构建[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