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源泉,是企业发展最有潜力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建立和完善企业人事管理制度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企业;人事管理;完善措施
引言:
人事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第一阶段(有时也作为广义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代称),是有关人事方面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信息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通过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正确的用人原则以及合理的管理制度,从而调整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的关系,以此来达到使得工作人员的体力、心力和智力能够得到最适当的利用与最高的发挥,并保护其合法利益的最终目标。
一、人事管理的内涵及现状分析
在知识经济社会,企业只有拥有一流人力资源、拥有丰富人力资本,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最后的赢家和胜者。所谓人事管理,就是有关人事方面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信息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通过科学的方法、正确的用人原则和合理的管理制度,调整人与人、事及组织之间的关系,谋求对工作人员的体力、心力和智力作最适当的利用与最好的发挥,并保护其合法的利益。由于受中国传统企业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的长期束缚,我国许多企业都存在着人事管理观念落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集权的传统思想在企业中影响深远。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企业家个人的禀赋与风格对企业管理有极其深远的影响。(2)简单地把员工视为获取价值的工具,“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尚未被完全接受。(3)人力资源缺乏战略规划。我国部分企业目前在人事管理工作中,普遍缺乏人力资源规划。(4)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许多企业在激励机制上有两个错误倾向。一是过分注重物质激励而轻视精神激励;二是注重短期激励而缺乏长期激励等等。
二、企业人事管理的构建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人事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发展市场经济和深化企业改革的客观要求,是提高企業素质、增加企业活力,保证企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纽带。对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构建我们大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描述:首先是要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管理层必须清楚地认识和理解传统的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提高对员工的重视程度。其次,制定有利于企业战略发展和员工自我实现的人力资源规划,并对此计划进行监督和评价,确保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再次,建立培训计划与人才使用相结合的人才开发利用机制,注重教育与培训的投入和产出关系。第四,建立科学评价和分配制度为主体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第五,建立企业和劳动权益有保障的契约机制,健全劳动合同制度等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三、完善企业人事管理制度的措施
1、树立现代人事管理观念
首先,要树立资源观。在现代企业的人才观念中,企业对人力的投入已经不再只是一项花费,而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形成自己核心能力的重要资源。其次,要树立人事管理的战略观。现代的人事管理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部分,要求企业围绕战略目标,系统看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指导整个人事管理工作。再次,要树立人事管理的全局观。现代人事管理不再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企业的各项工作都与人息息相关。各项工作必然与人事管理的工作密不可分。
2、重视人性化发展
所谓人性化发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为员工创造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新时代的生活理念以及员工所接受的教育都对我们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质疑和否定。企业必须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同时还要做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工作氛围。这样才能使得这些有志有学之士奋发图强,超越自我,为企业贡献更大的力量。用人与育人相结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我们应该摆脱单一的发展模式,走“用人与育人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整合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特质,营造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制度和文化环境。
3、完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多种方法留人
建立和完善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的员工激励机制,是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存、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需要层次。企业管理者应该根据员工所处的层次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
3.1不断提升员工生活水平,促进“待遇留人”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存需求是人类的最低需求,因此,待遇激励是最重要的措施。首先,薪金待遇的优厚和稳定是保证员工免于流失的重要方面;其次,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丰富本单位员工业余生活,提供多方面的设施,不断提升员工的生活质量;最后,制定多种奖励政策,及时对努力工作的员工给予肯定,并适当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3.2增强团队凝聚力,做到“感情留人”
首先,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其次,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如团队竞赛、文体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各部门员工在工作之外的交流,将有助于促进各部门间的默契度;最后,关心员工工作和生活,做到“以人为本”。促进与员工间的平行沟通,及时为员工排忧解难。
3.3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政策留人”
首先,改变当前国有企业用人机制僵化的局面,开拓渠道,促进人员晋升。受“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员工希望得到晋升,提高自身的行政地位,但是企业内行政职位有限,为满足员工的需求,企业可以开拓晋升渠道,多途径晋升,如将上升途径分为行政类、科研类、技术类等,从不同角度设置相应的职位,提高职位级别的同时,薪金待遇也相应增加。
4、充分利用人事信息管理系统
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是现代企业实现动态和长效管理的有用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管理软件被应用在企业决策,物流,资源配置等众多领域,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人事管理部门要及时分析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借助数据挖掘等先进技术,发现人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如,通过对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员工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状态,工作积极性,也可以从数据中发现隐含的知识,如该员工最近的精神状态,生活状况。这些都可以通过有效利用人事以及各方面的数据分析得到。当发现问题以后,人事管理人员应尽早与员工沟通交流,尊重、理解和关心职工,从小事着手激发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上进心和积极性。在具体工作中推陈出新,使职工充分发挥创造力,不断改进、完善、创新企业人事管理,使企业焕发出不息的生机。
四、结束语
总之,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做好人事管理工作,企业才能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王鑫,《我国国有企业人事管理文化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关亮,李晓玲.《面对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15)
[3]夏自然.《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研究及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4
【关键词】 企业;人事管理;完善措施
引言:
人事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第一阶段(有时也作为广义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代称),是有关人事方面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信息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通过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正确的用人原则以及合理的管理制度,从而调整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的关系,以此来达到使得工作人员的体力、心力和智力能够得到最适当的利用与最高的发挥,并保护其合法利益的最终目标。
一、人事管理的内涵及现状分析
在知识经济社会,企业只有拥有一流人力资源、拥有丰富人力资本,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最后的赢家和胜者。所谓人事管理,就是有关人事方面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信息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通过科学的方法、正确的用人原则和合理的管理制度,调整人与人、事及组织之间的关系,谋求对工作人员的体力、心力和智力作最适当的利用与最好的发挥,并保护其合法的利益。由于受中国传统企业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的长期束缚,我国许多企业都存在着人事管理观念落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集权的传统思想在企业中影响深远。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企业家个人的禀赋与风格对企业管理有极其深远的影响。(2)简单地把员工视为获取价值的工具,“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尚未被完全接受。(3)人力资源缺乏战略规划。我国部分企业目前在人事管理工作中,普遍缺乏人力资源规划。(4)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许多企业在激励机制上有两个错误倾向。一是过分注重物质激励而轻视精神激励;二是注重短期激励而缺乏长期激励等等。
二、企业人事管理的构建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人事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发展市场经济和深化企业改革的客观要求,是提高企業素质、增加企业活力,保证企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纽带。对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构建我们大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描述:首先是要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管理层必须清楚地认识和理解传统的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提高对员工的重视程度。其次,制定有利于企业战略发展和员工自我实现的人力资源规划,并对此计划进行监督和评价,确保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再次,建立培训计划与人才使用相结合的人才开发利用机制,注重教育与培训的投入和产出关系。第四,建立科学评价和分配制度为主体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第五,建立企业和劳动权益有保障的契约机制,健全劳动合同制度等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三、完善企业人事管理制度的措施
1、树立现代人事管理观念
首先,要树立资源观。在现代企业的人才观念中,企业对人力的投入已经不再只是一项花费,而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形成自己核心能力的重要资源。其次,要树立人事管理的战略观。现代的人事管理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部分,要求企业围绕战略目标,系统看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指导整个人事管理工作。再次,要树立人事管理的全局观。现代人事管理不再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企业的各项工作都与人息息相关。各项工作必然与人事管理的工作密不可分。
2、重视人性化发展
所谓人性化发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为员工创造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新时代的生活理念以及员工所接受的教育都对我们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质疑和否定。企业必须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同时还要做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工作氛围。这样才能使得这些有志有学之士奋发图强,超越自我,为企业贡献更大的力量。用人与育人相结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我们应该摆脱单一的发展模式,走“用人与育人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整合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特质,营造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制度和文化环境。
3、完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多种方法留人
建立和完善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的员工激励机制,是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存、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需要层次。企业管理者应该根据员工所处的层次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
3.1不断提升员工生活水平,促进“待遇留人”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存需求是人类的最低需求,因此,待遇激励是最重要的措施。首先,薪金待遇的优厚和稳定是保证员工免于流失的重要方面;其次,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丰富本单位员工业余生活,提供多方面的设施,不断提升员工的生活质量;最后,制定多种奖励政策,及时对努力工作的员工给予肯定,并适当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3.2增强团队凝聚力,做到“感情留人”
首先,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其次,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如团队竞赛、文体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各部门员工在工作之外的交流,将有助于促进各部门间的默契度;最后,关心员工工作和生活,做到“以人为本”。促进与员工间的平行沟通,及时为员工排忧解难。
3.3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政策留人”
首先,改变当前国有企业用人机制僵化的局面,开拓渠道,促进人员晋升。受“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员工希望得到晋升,提高自身的行政地位,但是企业内行政职位有限,为满足员工的需求,企业可以开拓晋升渠道,多途径晋升,如将上升途径分为行政类、科研类、技术类等,从不同角度设置相应的职位,提高职位级别的同时,薪金待遇也相应增加。
4、充分利用人事信息管理系统
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是现代企业实现动态和长效管理的有用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管理软件被应用在企业决策,物流,资源配置等众多领域,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人事管理部门要及时分析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借助数据挖掘等先进技术,发现人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如,通过对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员工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状态,工作积极性,也可以从数据中发现隐含的知识,如该员工最近的精神状态,生活状况。这些都可以通过有效利用人事以及各方面的数据分析得到。当发现问题以后,人事管理人员应尽早与员工沟通交流,尊重、理解和关心职工,从小事着手激发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上进心和积极性。在具体工作中推陈出新,使职工充分发挥创造力,不断改进、完善、创新企业人事管理,使企业焕发出不息的生机。
四、结束语
总之,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做好人事管理工作,企业才能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王鑫,《我国国有企业人事管理文化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关亮,李晓玲.《面对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15)
[3]夏自然.《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研究及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