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学课审美教学模式构建分析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win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的文学课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文学课的学习中,教师应该安排学生多学习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学识修养,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教学能力,积极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来加强文学课中的审美教学,引导学生利用新媒体技术来进行文学课程的学习,促进文学审美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当前我国的审美教学相对标比较薄弱,因此教师要加强文学课程中的审美教学,构建具有创新意味的文学审美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审美教学。
  【关键词】高校 文学课 审美教学模式
  高等教育的文学课程中,学生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并细细品读,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当前我国的审美教学相对比较缺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致力于构建完善的审美教学模式,提升文学课中审美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一、高校文学课审美教学的重要性
  (一)促进素质教育的手段
  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一再被提倡,但是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还是比较欠缺的,审美教育是高等教育素质教育的一种,在文学课的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鉴赏文学作品,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正确的审美也是正确看待世界,面对生活的一种表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文学学习中发现作品中的美好,是对学生自身素质的一种提升,因此,高校文学中的审美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
  审美教学对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人们具有和谐的意识,社会成员应该对美好的事物有一种追求和保护的心理,利于去构建美好的世界。文学课中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对美的欣赏和追求,在生活中更加容易去发现美,乐于去创造美,走进社会之后会更加的乐于助人,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
  (三)高校文学课创新的方向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的课程教学也在面临着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文学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因而教学中最常见的就是让学生大量的背诵,教师普遍认为学生对文学作品印象深刻,就是学习的最佳途径。然而,学生仅仅对作品进行记忆是不够的,还需要能够体会到其中的精髓,吸收精华,对其活学活用。审美教学就是让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发现作品中优秀、美好的部分,自愿的去学习和理解,而不是被动的去记忆。
  二、高校文学课审美教学模式的构建
  审美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学生通过文学课程的学习,品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发现美,培养审美能力,因此高校要致力于构建文学审美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审美进行系统性的教学。
  (一)构建经典重读模式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文学作品的产出也走向了高速的模式,但是作品水平和质量都与过去的一些文学经典相差甚远,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是过去的文学大家耗费毕生的经历创作的,集结了其一生的智慧和学识,因此在文学作品的审美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重读经典。经典文学作品往往富有深意,需要学生认真的学习和阅读,当前流行的快速阅读的模式,并不适合深奥的经典文学作品,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就要去深入了解一部文学作品,体会其中语言的魅力,故事的深意,揭露的人性真相和对美好的向往。教师要向学生推荐经典的文学作品,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曹雪芹的《红楼梦》等,真正的进入一个文学的精神世界,与文学大家对话,培养学生的审美。
  (二)构建“以研促教”模式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也在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教师应该永远保持对学问的求知欲和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才能将这种感受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要加深自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研究,建立“以研促教”的模式,教师可以将自己研究的课题和作品与学生进行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知识,同时自身也可以从学生的思维中获得新的思路,一边研究一边教学,与学生共同成长。
  (三)构建新媒体技术平台
  网络的发展给了师生更加广阔的平台,在文学课的审美教学中,构建新媒体技术平台可以将文学审美教学推向现代化,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教师在文学的审美教学中也要跟随时代不断的变化。例如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班级的微信、QQ群,为学生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可以在群里分享一些优质的文章和作品,以及名家点评等。另外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让学生将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思考写成文章在公众号中发表,接受公众号关注者的点评,不断增强自己对文学的审美,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一部作品。例如在学习中国古诗词时,教师就可以多收集一些与教科书上观点不同的点评文章,在群里进行转发,让学生对这些观点进行认识和点评,避免学生的思维被教科书固化,应先给学生接受新事物。
  三、结束语
  文学课程的审美教学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需求,也是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的方向,构建文学审美教学模式,要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死记硬背的模式,让学生从欣赏作品,理解作品出发,真正的对作品产生感情,才能从作品中发现美好,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教师要带领学生重读经典,与学生共同进步,并运用现代媒体技术来让学生接触更多新思想,新看法,培养自己的审美。
  【参考文献】
  [1]高玉.重建当代文学审美批评[J].社会科学,2012,01:169-176.
  [2]靳彤.强化作品细读回归文学审美——关于文学教育合法性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2,12:84-90.
  [3]杜林.网络文学审美特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初中数学的实际教学出发,从优化课堂结构、善于创设情境、巧妙运用错误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课堂结构 创设情境 运用错误 注重方法  从事初中数学很多年,积极投身数学课堂改革实践,如今,细数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感触颇多,下面是我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些认识。  1.优化课堂结构。有的教师认为初中数学比较枯燥,一般只采用全班教学,不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样学生丧失了积极参
期刊
【摘要】文章从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作用,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两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 教学 有效性  由于初中数学教学要求、内容的不断变化,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已经难以较好地满足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需求。而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相对较差,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还比较低,因此,各个初中数学教师要加强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才能确保农村初中数学教学
期刊
【摘要】高效课堂教学就是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与作用,在规定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三维目标的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达到育人的目标。实现小学美术的高效教学,必须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最大限度的彰显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与此同时,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课堂生命的律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智慧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初中美术 高效课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提倡的新课改,为我国的教育工作注入了许多新的理念,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其中对高中的地理教学的要求,更是有所提高。对于高中的地理教学来说,其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同时对学生的自我素质进行进一步的提升。传统地理教学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将教学目标放在最终的考试成绩上,学生本身对地理的了解也仅限于地理课本上的考试内容,没
期刊
【摘要】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因此物理教学课改显得非常重要。关于“伏安法测电阻”教学案例及其评析与启示充分体现了课改要求。  【关键词】课改教学过程中 伏安法测电阻案例的评析与启示  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从生活走先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就告诉我们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要重视物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学会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
期刊
【摘要】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初中科学教材中的文中内容与阅读材料二者之间具有很大的联系。在教学编写时,把阅读材料加入教材课本中,加深了教材的广度,也使教材在时间与空间中得到了拓展。初中科学阅读教材内容不是单一的,其涉及的有科学技术方面与社会发展方面,这就对初中科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解读文中的材料内容,还要融合教材中内容,使阅读材料发挥各项功能。本文首先分析了“阅读材料”的教学功能,其次提出了
期刊
【摘要】提问设计的创新,则在于对“主问题”的创新和设计,一般老师在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都能适应并掌握。然而语文阅读中的“主问题”,其实是指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对阅读教学有着引导的作用,并能够指引学生在阅读时进行主动的思考和发挥出创造性思维能力。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如今,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将对初中语文阅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提问 主问题 创新  一般来讲,老师在课堂中最常用的就
期刊
【摘要】围绕如何培养职教教师在职教中起到“灵魂”作用,首先应使职教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在此基础上,还得使职教教师在科研、学生管理、技能大赛及课改方面进行综合培养,才能使职教教师在教学中起到“灵魂”的作用。  【关键词】教师 作用 探索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如何使职教教师成为职教名师。关键要素之一是成为既懂教育教学又懂职业实践的“双师型”职教教师。“双师型”职教教师,是职教教学中起到灵魂的作用
期刊
【摘要】音乐鉴赏是使学生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作美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高中教学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进行审美教育,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是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天地,通过欣赏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音乐教学 音乐鉴赏 高中情境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
期刊
【摘要】职业中学开设的《职业道德与法律》作为课程教学的有机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和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职业道德与法律》作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品德意识发展的学科,在开展情感教学中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国正在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对学生开展必要的法制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等等。新形势下,《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一定要创新教学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