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街道是一个城市印象的标志,因此对本文着重研究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完善,通过提升对城市设计的认识,试着探索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方法,从而达到美化道路和美化城市的作用,使城市交通、构筑物、道路设施、绿化和环境小品的规划设计具有明显的环境特征。城市的道路作为城市通道,其景观要求不同与一般,它不仅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节奏感等景观特色,而且具有展现城市个性,反映城市风貌和特色的景观特色。
基于当今国内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为主,通过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研究,从道路与景观设计的关系出发,结合使用者审美因素,从城市特色与景观设计相适性为重点,并通过对建筑、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多方因素的考虑,提出设计中注入具有本城市自身空间意象与人文精神的景观节点,创造具有特殊风景、历史价值、具有地方性道路的艺术道路景观,使其成为城市形象。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景观;城市形象;城市品质
一、道路景观设计的范畴
目前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理解有很多种,一般认为城市景观设计是衔接城市空间设计和布局的桥梁。区别于其他城市规划或建筑设计的独立领域,在进行城市设计及城市道路设计的同时也相应要考虑进行城市道路设计,城市设计师应该对城市道路景观在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性有更好的理解,制定与城市空间设计的相应关系和原则。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就是研究城市组织结构中城市道路和周边建筑构筑环境相互关系的那一级设计,在实践上,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不能和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截然分开,从成果上看,最好将它作为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的一部分。其目的是确定城市道路公共空间周围的构筑形式,决定各类景观在功能形态及象征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总体上城市道路设计主要考虑城市道路周围或道路与周边构筑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同时考虑由绿化和地形所限定的三维空间。
总体上,道路景观设计可以分为三大类:一、自然的景物称为软质景观;二、人造的景物称为硬质景观;三、人与自然,通常就是指在道路上活动着的人及其构成的景观,包括行人的活动、车辆的流动及与之相关的人文活动。设计师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实践,了解道路景观从设计到施工的程序,通过设计美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材料工艺学、社会学、资讯传播学等学科及其与文化及道路景观设计的内在联系的研究,阐释文化及道路景观设计概念策划与设计的规律、探寻资讯多元整合的规律。
二、城市道路的性质
交通性城市道路一般是指以交通疏导为主的城市主干道和城市次干道等城市主“动脉”。城市中主要体现在供交通联络的环路与放射性道路。其一般担负着城市各个功能区之间的人流物流的运输,其交通流量大,通常路幅较宽。其景观特性除了要满足安全性、可识别性、可观赏性和适合性以及可管理性以外,还因有人的需求而需要提供方便性,如公交车停靠站、座椅、垃圾箱等。道路形式的设计上,交通性为主的人车混杂型道路首先要考虑其安全性,将机动车与自行车隔离,由于考虑通行速度,多采用直线,在道路线型上不宜产生特色。其景观设计主要是通过对道路空间、尺度的把握,推敲建筑物高度与道路宽度比例提升其形象。
生活性城市道路区别于以交通性为主的城市道路是采取以人为本的原则,规划好生活性道路的空间环境。即便人车共存,车行需要服从于人行,道路空间环境要有利于人在其中活动。在街道形式设计上,城市生活性道路是以城市生活为主,因此它的场所感较强。街道空间形式的设计首先要满足活动内容的需要,并根据街道功能特点,可以考虑街道空间的变化,如沿街附属空间的导入,弯曲、转折,采用对景、借景等来丰富空间景观。
三、我国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问题
许多地方规划者,企图在短期内迅速改变面貌,盲目克隆国外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大面积“拆除”最能体现建设者们对城市景观建设热情。但势头很猛的拆除形式却也带来了对当地重要的人文一自然历史景观要素的破坏;忽视节点设计,盲目照搬照抄;街道绿地实施‘‘一哄而上”,违反科学规律。以上的种种现象都暴露出一个通病:缺乏中国文化的“生命线”。一个城市的特色有如一个人的个性,没有特色的城市就如没有个性的人一样,必然缺乏魅力。
四、改善城市道路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一)城市道路景观的地域差异
由于地理的自然差异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同,南北和东西的城市空间形态也截然各异,东南方沿海的人口密集导致城市用地的紧张,充分利用城市用地满足道路交通的同时,营造更品位和人性的城市道路景观,体现了江南的秀美。西北的城市用地相对辽阔和较南方人口密度的略微,城市道路就相对宽广,道路景观略显大气。由于地域关系,各个城市的道路景观造景的元素也有所不同,如北方高大挺拔的行道树,南方热带雨林特有的造景树和景观灌木,又如西藏城市充分突出了它的宗教地位,城市道路景观处处呈现了一种宗教的氛围,其道路景观具备一定的引导性和宗教特色的标识性,等等。
(二)城市道路景观的地势差异
有许多山城或地形高差大的城市里,城市本身就地形而言是从属地位在城市空间布局山岚作为主体的同时,城市道路也相应依山就势地设计,道路景观融合自然环境中,利用高差创造出别具特色的道路景观空间。城市道路景观要突出当地的人文与自然风格。在空间布局方面要借助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来塑造城市道路空间环境,使其富有特色。如青岛地势的起伏,其城市道路结合高低错落的低矮房子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城市空间景观。对于城市而言,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也是一种自然分割界面,尤其是在湖边、江边和海边。
五、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途径
城市道路也受建筑的形状左右,或宽或窄、或自由弯曲或适当交叉。在城市设计和道路景观设计中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广场是人们停下来的场所,而街道是一种线形的空间,广场是一个面,是一个相对道路属于静态的空间,在道路景观设计中,广场街道的设计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广场成为繁忙的城市道路空间的一个缓冲点,一个道路运行节奏的调节器。景观小品在设计中结合地方特色,使景观小品蕴涵着当地的人文民俗及自然风格,有声有色的喷泉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独特造景元素,在步行街的适当位置上设置喷泉可以吸引很多的行人。地面设计的重点应该放在步行道上,尤其是在街上最为让人停留的地方开辟一个场地供人们休憩和观赏,有更多的机会将人的视线引向地面。不同颜色的地面可以区分不同功能性质的道路,步行道或街区可以分段设计不同的图案,丰富道路景观设计。城市道路空间环境的好坏明显地反映在道路绿化的环境上,因为绿化是道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在城市道路景观中的比重和绿化的优劣程度反映了城市道路环境的质量水平。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凡是有必要满足人们生活和生态需求的空间就必须绿化起来,绿化不仅仅有其净化空气的作用,还可以在道路景观设计中,按照不同的需求营造别样的绿化景观和形态空间,改善环境,增加自然情趣等等。
六、道路景观设计的意义
外延道路景观设计范畴提升城市形象,创造个性化的城市道路景观给城市增添活力,实现空间整体环境给道路使用者愉悦,归根结底,在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研究当中,不但要继承古代城市空间形态方面所提到的设计手法,也是要对现代的景观设计手段进行理解并运用。结合我国古代的建筑、造园、手工艺等造物活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人类视觉形象感觉感受出发,根据美学规律,从设计的视角研究出发,利用空间实体景观,创造赏心悦目的城市景观形象。
【参考文献】
[1]刘滨谊.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孙成仁.城市景观设计[M].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2003.
[3]王浩.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基于当今国内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为主,通过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研究,从道路与景观设计的关系出发,结合使用者审美因素,从城市特色与景观设计相适性为重点,并通过对建筑、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多方因素的考虑,提出设计中注入具有本城市自身空间意象与人文精神的景观节点,创造具有特殊风景、历史价值、具有地方性道路的艺术道路景观,使其成为城市形象。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景观;城市形象;城市品质
一、道路景观设计的范畴
目前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理解有很多种,一般认为城市景观设计是衔接城市空间设计和布局的桥梁。区别于其他城市规划或建筑设计的独立领域,在进行城市设计及城市道路设计的同时也相应要考虑进行城市道路设计,城市设计师应该对城市道路景观在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性有更好的理解,制定与城市空间设计的相应关系和原则。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就是研究城市组织结构中城市道路和周边建筑构筑环境相互关系的那一级设计,在实践上,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不能和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截然分开,从成果上看,最好将它作为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的一部分。其目的是确定城市道路公共空间周围的构筑形式,决定各类景观在功能形态及象征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总体上城市道路设计主要考虑城市道路周围或道路与周边构筑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同时考虑由绿化和地形所限定的三维空间。
总体上,道路景观设计可以分为三大类:一、自然的景物称为软质景观;二、人造的景物称为硬质景观;三、人与自然,通常就是指在道路上活动着的人及其构成的景观,包括行人的活动、车辆的流动及与之相关的人文活动。设计师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实践,了解道路景观从设计到施工的程序,通过设计美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材料工艺学、社会学、资讯传播学等学科及其与文化及道路景观设计的内在联系的研究,阐释文化及道路景观设计概念策划与设计的规律、探寻资讯多元整合的规律。
二、城市道路的性质
交通性城市道路一般是指以交通疏导为主的城市主干道和城市次干道等城市主“动脉”。城市中主要体现在供交通联络的环路与放射性道路。其一般担负着城市各个功能区之间的人流物流的运输,其交通流量大,通常路幅较宽。其景观特性除了要满足安全性、可识别性、可观赏性和适合性以及可管理性以外,还因有人的需求而需要提供方便性,如公交车停靠站、座椅、垃圾箱等。道路形式的设计上,交通性为主的人车混杂型道路首先要考虑其安全性,将机动车与自行车隔离,由于考虑通行速度,多采用直线,在道路线型上不宜产生特色。其景观设计主要是通过对道路空间、尺度的把握,推敲建筑物高度与道路宽度比例提升其形象。
生活性城市道路区别于以交通性为主的城市道路是采取以人为本的原则,规划好生活性道路的空间环境。即便人车共存,车行需要服从于人行,道路空间环境要有利于人在其中活动。在街道形式设计上,城市生活性道路是以城市生活为主,因此它的场所感较强。街道空间形式的设计首先要满足活动内容的需要,并根据街道功能特点,可以考虑街道空间的变化,如沿街附属空间的导入,弯曲、转折,采用对景、借景等来丰富空间景观。
三、我国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问题
许多地方规划者,企图在短期内迅速改变面貌,盲目克隆国外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大面积“拆除”最能体现建设者们对城市景观建设热情。但势头很猛的拆除形式却也带来了对当地重要的人文一自然历史景观要素的破坏;忽视节点设计,盲目照搬照抄;街道绿地实施‘‘一哄而上”,违反科学规律。以上的种种现象都暴露出一个通病:缺乏中国文化的“生命线”。一个城市的特色有如一个人的个性,没有特色的城市就如没有个性的人一样,必然缺乏魅力。
四、改善城市道路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一)城市道路景观的地域差异
由于地理的自然差异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同,南北和东西的城市空间形态也截然各异,东南方沿海的人口密集导致城市用地的紧张,充分利用城市用地满足道路交通的同时,营造更品位和人性的城市道路景观,体现了江南的秀美。西北的城市用地相对辽阔和较南方人口密度的略微,城市道路就相对宽广,道路景观略显大气。由于地域关系,各个城市的道路景观造景的元素也有所不同,如北方高大挺拔的行道树,南方热带雨林特有的造景树和景观灌木,又如西藏城市充分突出了它的宗教地位,城市道路景观处处呈现了一种宗教的氛围,其道路景观具备一定的引导性和宗教特色的标识性,等等。
(二)城市道路景观的地势差异
有许多山城或地形高差大的城市里,城市本身就地形而言是从属地位在城市空间布局山岚作为主体的同时,城市道路也相应依山就势地设计,道路景观融合自然环境中,利用高差创造出别具特色的道路景观空间。城市道路景观要突出当地的人文与自然风格。在空间布局方面要借助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来塑造城市道路空间环境,使其富有特色。如青岛地势的起伏,其城市道路结合高低错落的低矮房子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城市空间景观。对于城市而言,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也是一种自然分割界面,尤其是在湖边、江边和海边。
五、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途径
城市道路也受建筑的形状左右,或宽或窄、或自由弯曲或适当交叉。在城市设计和道路景观设计中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广场是人们停下来的场所,而街道是一种线形的空间,广场是一个面,是一个相对道路属于静态的空间,在道路景观设计中,广场街道的设计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广场成为繁忙的城市道路空间的一个缓冲点,一个道路运行节奏的调节器。景观小品在设计中结合地方特色,使景观小品蕴涵着当地的人文民俗及自然风格,有声有色的喷泉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独特造景元素,在步行街的适当位置上设置喷泉可以吸引很多的行人。地面设计的重点应该放在步行道上,尤其是在街上最为让人停留的地方开辟一个场地供人们休憩和观赏,有更多的机会将人的视线引向地面。不同颜色的地面可以区分不同功能性质的道路,步行道或街区可以分段设计不同的图案,丰富道路景观设计。城市道路空间环境的好坏明显地反映在道路绿化的环境上,因为绿化是道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在城市道路景观中的比重和绿化的优劣程度反映了城市道路环境的质量水平。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凡是有必要满足人们生活和生态需求的空间就必须绿化起来,绿化不仅仅有其净化空气的作用,还可以在道路景观设计中,按照不同的需求营造别样的绿化景观和形态空间,改善环境,增加自然情趣等等。
六、道路景观设计的意义
外延道路景观设计范畴提升城市形象,创造个性化的城市道路景观给城市增添活力,实现空间整体环境给道路使用者愉悦,归根结底,在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研究当中,不但要继承古代城市空间形态方面所提到的设计手法,也是要对现代的景观设计手段进行理解并运用。结合我国古代的建筑、造园、手工艺等造物活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人类视觉形象感觉感受出发,根据美学规律,从设计的视角研究出发,利用空间实体景观,创造赏心悦目的城市景观形象。
【参考文献】
[1]刘滨谊.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孙成仁.城市景观设计[M].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2003.
[3]王浩.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