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想要什么?科技想要拥抱人类。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兴起,人类的眼镜、手表、衣服甚至皮肤都会被科技所覆盖。我们会变成超人,或是新的物种?是我们穿着设备,还是科技在操控着我们呢?
什么样的科技能穿在身上?
当我们上个世纪看电影《终结者》的时候,施瓦辛格能用眼镜获知周边一切信息,这被称做科幻;如今,谷歌眼镜,几乎拥有了智能手机的一切功能,这被叫做现实。从科幻到现实,时间的历程不到30年。
真正的可穿戴设备
随着谷歌眼镜的发布,苹果手表的流行,可穿戴设备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它被中国的创业者们称做下一片蓝海,也被“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预测为下个十年的大机会。各类可穿戴技术竞赛蓬勃开展,各大电商、游戏厂商、手机厂商也开始跃跃欲试。那么究竟什么叫做可穿戴设备呢?我们的耳机算不算,把iPhone绑在胳膊上又算不算呢?
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黄连生看来,可穿戴设备,这个词本身就不严谨。如果仅仅是设备就可以,那耳机完全合格。当前可穿戴设备就是指的可穿戴计算机。这一提法在上世纪就已经有了。
可穿戴计算机的出身并不光彩。20世纪60年代,美国赌场里的赌客们将小型的摄像头、对讲机等机器挂在身上或放在口袋里,以此得到同伴的信息进而在赌局中获胜。这种机器就是可穿戴计算机的雏形。
经过科学家的多年研究,可穿戴计算机也没有确切的定义。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在使用可穿戴计算机辅助视力的加拿大科学家史蒂夫·曼恩,被誉为“可穿戴计算机之父”。在他看来,中国人千百年前就把算盘挂在胸前——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算是可穿戴计算机。
黄连生认为,可穿戴更多的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比便携更方便。“以前是台式电脑,后来是便携笔记本,再到现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就是要比它们更加便携。比手机更加便携的话,就应该是计算机能附着在人的身体上。”眼镜、手表、衣服、鞋是可穿戴设备当前的主要方向。至于利用脑电波或者嵌入皮肤,就都超越了可穿戴的范畴。
我们需要怎样的可穿戴计算机
虽然可穿戴计算机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定义,但是史蒂夫·曼恩所描述的三种模式和六个属性,基本是业内对可穿戴计算机的判断标准。曼恩认为,可穿戴计算机应该是持续的,它总是处于工作、待机或可存储状态;可穿戴计算机应该主动提供服务,增强人的感知能力;同时它应该能够过滤掉无用的信息。
美国著名科技网站CNET就撰文指出,在每个科技产品都打上可穿戴标签的今天,一款舒适、有用、简单、有型的产品才有足够的竞争力。
要知道,可穿戴设备是戴在自己的身上,无论是鼻梁上、手腕上,舒适的触感是第一位的。没有人会买一个产品让自己难受的。另外,要有用,如果眼镜或手表干的事情,手机都能干,那还要它们有什么用?掏手机并不是很复杂的动作。所以,可穿戴计算机一定要比手机某一点上强大、快捷。比如智能眼镜上看到一家餐馆,立刻就能显示名字、价位,而手机就需要相对繁琐的查询。加分选项是,这个产品要够酷。如果戴在自己身上能起美化作用,消费者一定会选择它,哪怕只当一个配饰。
眼镜是高端载体
眼镜、手表、衣服是可穿戴技术研究人员一直关注的三个领域。
衣服,每天都要穿。把电脑缝纫进衣服,这是上世纪末很流行的一个研究方向,但衣服总是要换的。鞋子,在脚上,离人体的五官有点远。背包或帽子,又没有那么必需。
人的五种感官中视觉对信息的接收最为直观,所谓“眼见为实”。用看的方式无缝连接虚拟和现实,也最为直接、自然。谷歌眼镜作为一款成熟产品的率先登场,也印证了这一道理。
史蒂夫·曼恩在70年代研制的可穿戴计算机同样是眼镜。该计算机的核心部分为Apple-II 6502型计算机,曼恩将其安装在钢结构的背包中,用它来控制闪光灯、照相机和其他照相设备。显示器为1.5英寸CRT,安装在头盔上,输入设备是镶嵌在手持式闪光灯上的7个微开关,整个系统由铅酸电池供电。这一体型庞大的计算机就是谷歌眼镜的前辈。
谷歌眼镜拥有一个照相机和具有录制音频和视频功能的麦克风,同时其右边还有一个触摸屏导航,为了让用户了解他们的环境,它还包含了陀螺仪、加速度计以及一些其他的传感器。
目前的谷歌眼镜还需要通过蓝牙与手机配合着使用,但它迟早会变成一部独立的“手机”。因为,传言中苹果公司的iGlass就要这么做。苹果在眼镜方面的动作,被其“头戴外围显示方案”的专利而曝光。该技术允许通过可视显示技术将图像投射到用户的眼睛周围,其工作原理非常类似于谷歌眼镜。
所谓的iGlass能让佩戴者得到这样的体验:镜片上能够陈列出应用程序、视频、图像以及佩戴者周围各种物品的实时信息。但与谷歌眼镜把投影仪安装在佩带者眼镜正前方的做法不同,iGlass的投影仪是在镜片的侧面。从描述的感觉来看,就是把 iPad或者iPhone放在了眼睛侧面。
与此同时,微软并不甘寂寞,一项名为“穿戴式肌电感应设备”的新专利十分科幻。它让人们可以用肌肉来控制智能手机、笔记本或者其他设备。设备通过传感器来感应用户肌肉神经产生的电讯号,再通过无线网络与设备的计算机联接。这种感受肌肉神经的操控技术,为微软制造眼镜产品提供了更好的操控方式。
手表是简易平台
与眼镜相比,手表的做法就简单很多了。把iPhone做得足够小,能够拴在手腕上,也就是最具现实意义的可穿戴设备。
今年3月,不断有国外报道称,苹果、三星、谷歌等科技巨头都将在2013年晚些时候发布智能手表。美国一家市场研究公司的分析师艾维·格林加特认为,2013年可能会成为智能手表元年,因为“零部件的体积已经足够小,价格也已经足够便宜”,而且很多消费者已经拥有智能手机,完全可以推动这种穿戴式设备的发展。 早在2012年,索尼公司就率先推出了SmartWatch智能手表。这是一款需要与索尼手机配套使用的可穿戴设备。只要在30英尺的范围内,它可以从智能手机接收信息、电子邮件和来电显示。手表虽然没有声音,但是接受到的任何信息都会震动提醒。所以,只要戴着SmartWatch绝不会漏接一个电话。
相比起索尼的SmartWatch,美国的Allerta公司发布的全新智能手表Pebble就显得“宽容”得多。它可以通过蓝牙与用户的iPhone或者安卓手机连通,只要有电话、短信进来,手表就会及时震动提醒,还能在上面查看邮件、天气和日程。尽管如此,它依旧是作为手机的配件而存在,只是让人们省去了在一些情况下掏出手机的动作而已。
即使是传言中的苹果手表、谷歌手表,依旧没有离开智能手机,仍然不是一个独立的终端。倒是传言将在9月发布的三星手表Galaxy Gear,很有可能“是一款可穿戴数字电子设备,由手表、腕带或能够提供互联网接入,发送或接收电话、电邮以及信息的手镯组成。”
虽然一直硬件乏力,但微软也投入到了智能手表的开发中。7月16日,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报道,微软或正在测试一款智能手表设备,测试工作由Surface团队主要负责。报道称,微软的这一智能腕表原型设备采用氮氧化铝材质——一种价格不菲的“半透明铝材质”,据称这一材料的硬度达到了玻璃的3倍。尽管如此,但Surface团队的参与,让人不得不猜测,微软手表不过是平板电脑Surface的周边。
大厂商的不给力,加之成熟产品尚未出现,使很多中小创业公司蠢蠢欲动。
正在发酵的可穿戴市场
8月6日,著名网游开发商蓝港在线的CEO王峰在其微博上发布了一款现代感十足的产品。这款产品叫做T-Watch,是由王峰以及安卓1.0核心开发者朱利安联合投资的,将于今年10月发售。
制造这部手表的公司叫做土曼百达,是一家从2011年开始生产各类手机配件的小厂商。它的CEO汪伟是一个硬件极客,在他看来T-Watch的发布就是他们小公司的“逆袭”。
汪伟认为,虽然正在探索的穿戴设备这么多,但最有机会的是手表。为什么不是眼镜?它虽然看起来很酷,但是对人的使用习惯改变太大。一款美观、待机时间长、功能得当的智能手表应该是可穿戴设备中的“领军人物”。可穿戴设备空间很小,功能上的取舍显得尤为重要。手表就是要适应用户不方便使用手机的情境,而不是大而全。
T-Watch并不是中国的第一部智能手表。8月8日,一款名为inWatch的产品已经上市。它是由一个名叫“映趣科技”的创业团队带来的产品。这是一款可以联接GSM网络,能打电话、发短信,同时拥有定制安卓系统的智能终端。
与此同时,国内外凡是沾边的大小厂商都已经宣称开始、正在进入可穿戴领域。究竟是什么给可穿戴领域打了一针兴奋剂呢?
据黄连生介绍,信息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飞速发展,根据摩尔定律所述,计算机的容量每隔18至24个月就会翻一番,进而实现计算能力在短期内的指数增长。可穿戴计算机是一种新概念的个人移动计算系统,它是伴随着计算机不断向超微型化发展应运而生的。
“上个世界末,可穿戴设备已经拥有了技术环节的现实性,但发展规模还不够,技术到市场的可行性还没有。这几年来随着微电子的迅速发展,成本越来越低,在这两年逐步达到了市场阶段的可行性。”
美国著名商业杂志《快速公司》也对可穿戴市场迅速火热总结了七点原因。智能手机的消退、数字产品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冲击以及科技感外观对于用户的吸引都是可穿戴市场兴起的原因。
通信业观察家项立刚认为,还有一点重要原因就是苹果、三星等大厂商都在做,但还没做出来,中小企业一定要抢在前面打响这头一枪。汪伟在谈到T-Watch的时候同样表示:“很多人让我们等到苹果、谷歌的手表出来后再做,我觉得不能等,我们是抱着一颗逆袭的心的。”
什么样的科技能穿在身上?
当我们上个世纪看电影《终结者》的时候,施瓦辛格能用眼镜获知周边一切信息,这被称做科幻;如今,谷歌眼镜,几乎拥有了智能手机的一切功能,这被叫做现实。从科幻到现实,时间的历程不到30年。
真正的可穿戴设备
随着谷歌眼镜的发布,苹果手表的流行,可穿戴设备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它被中国的创业者们称做下一片蓝海,也被“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预测为下个十年的大机会。各类可穿戴技术竞赛蓬勃开展,各大电商、游戏厂商、手机厂商也开始跃跃欲试。那么究竟什么叫做可穿戴设备呢?我们的耳机算不算,把iPhone绑在胳膊上又算不算呢?
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黄连生看来,可穿戴设备,这个词本身就不严谨。如果仅仅是设备就可以,那耳机完全合格。当前可穿戴设备就是指的可穿戴计算机。这一提法在上世纪就已经有了。
可穿戴计算机的出身并不光彩。20世纪60年代,美国赌场里的赌客们将小型的摄像头、对讲机等机器挂在身上或放在口袋里,以此得到同伴的信息进而在赌局中获胜。这种机器就是可穿戴计算机的雏形。
经过科学家的多年研究,可穿戴计算机也没有确切的定义。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在使用可穿戴计算机辅助视力的加拿大科学家史蒂夫·曼恩,被誉为“可穿戴计算机之父”。在他看来,中国人千百年前就把算盘挂在胸前——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算是可穿戴计算机。
黄连生认为,可穿戴更多的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比便携更方便。“以前是台式电脑,后来是便携笔记本,再到现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就是要比它们更加便携。比手机更加便携的话,就应该是计算机能附着在人的身体上。”眼镜、手表、衣服、鞋是可穿戴设备当前的主要方向。至于利用脑电波或者嵌入皮肤,就都超越了可穿戴的范畴。
我们需要怎样的可穿戴计算机
虽然可穿戴计算机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定义,但是史蒂夫·曼恩所描述的三种模式和六个属性,基本是业内对可穿戴计算机的判断标准。曼恩认为,可穿戴计算机应该是持续的,它总是处于工作、待机或可存储状态;可穿戴计算机应该主动提供服务,增强人的感知能力;同时它应该能够过滤掉无用的信息。
美国著名科技网站CNET就撰文指出,在每个科技产品都打上可穿戴标签的今天,一款舒适、有用、简单、有型的产品才有足够的竞争力。
要知道,可穿戴设备是戴在自己的身上,无论是鼻梁上、手腕上,舒适的触感是第一位的。没有人会买一个产品让自己难受的。另外,要有用,如果眼镜或手表干的事情,手机都能干,那还要它们有什么用?掏手机并不是很复杂的动作。所以,可穿戴计算机一定要比手机某一点上强大、快捷。比如智能眼镜上看到一家餐馆,立刻就能显示名字、价位,而手机就需要相对繁琐的查询。加分选项是,这个产品要够酷。如果戴在自己身上能起美化作用,消费者一定会选择它,哪怕只当一个配饰。
眼镜是高端载体
眼镜、手表、衣服是可穿戴技术研究人员一直关注的三个领域。
衣服,每天都要穿。把电脑缝纫进衣服,这是上世纪末很流行的一个研究方向,但衣服总是要换的。鞋子,在脚上,离人体的五官有点远。背包或帽子,又没有那么必需。
人的五种感官中视觉对信息的接收最为直观,所谓“眼见为实”。用看的方式无缝连接虚拟和现实,也最为直接、自然。谷歌眼镜作为一款成熟产品的率先登场,也印证了这一道理。
史蒂夫·曼恩在70年代研制的可穿戴计算机同样是眼镜。该计算机的核心部分为Apple-II 6502型计算机,曼恩将其安装在钢结构的背包中,用它来控制闪光灯、照相机和其他照相设备。显示器为1.5英寸CRT,安装在头盔上,输入设备是镶嵌在手持式闪光灯上的7个微开关,整个系统由铅酸电池供电。这一体型庞大的计算机就是谷歌眼镜的前辈。
谷歌眼镜拥有一个照相机和具有录制音频和视频功能的麦克风,同时其右边还有一个触摸屏导航,为了让用户了解他们的环境,它还包含了陀螺仪、加速度计以及一些其他的传感器。
目前的谷歌眼镜还需要通过蓝牙与手机配合着使用,但它迟早会变成一部独立的“手机”。因为,传言中苹果公司的iGlass就要这么做。苹果在眼镜方面的动作,被其“头戴外围显示方案”的专利而曝光。该技术允许通过可视显示技术将图像投射到用户的眼睛周围,其工作原理非常类似于谷歌眼镜。
所谓的iGlass能让佩戴者得到这样的体验:镜片上能够陈列出应用程序、视频、图像以及佩戴者周围各种物品的实时信息。但与谷歌眼镜把投影仪安装在佩带者眼镜正前方的做法不同,iGlass的投影仪是在镜片的侧面。从描述的感觉来看,就是把 iPad或者iPhone放在了眼睛侧面。
与此同时,微软并不甘寂寞,一项名为“穿戴式肌电感应设备”的新专利十分科幻。它让人们可以用肌肉来控制智能手机、笔记本或者其他设备。设备通过传感器来感应用户肌肉神经产生的电讯号,再通过无线网络与设备的计算机联接。这种感受肌肉神经的操控技术,为微软制造眼镜产品提供了更好的操控方式。
手表是简易平台
与眼镜相比,手表的做法就简单很多了。把iPhone做得足够小,能够拴在手腕上,也就是最具现实意义的可穿戴设备。
今年3月,不断有国外报道称,苹果、三星、谷歌等科技巨头都将在2013年晚些时候发布智能手表。美国一家市场研究公司的分析师艾维·格林加特认为,2013年可能会成为智能手表元年,因为“零部件的体积已经足够小,价格也已经足够便宜”,而且很多消费者已经拥有智能手机,完全可以推动这种穿戴式设备的发展。 早在2012年,索尼公司就率先推出了SmartWatch智能手表。这是一款需要与索尼手机配套使用的可穿戴设备。只要在30英尺的范围内,它可以从智能手机接收信息、电子邮件和来电显示。手表虽然没有声音,但是接受到的任何信息都会震动提醒。所以,只要戴着SmartWatch绝不会漏接一个电话。
相比起索尼的SmartWatch,美国的Allerta公司发布的全新智能手表Pebble就显得“宽容”得多。它可以通过蓝牙与用户的iPhone或者安卓手机连通,只要有电话、短信进来,手表就会及时震动提醒,还能在上面查看邮件、天气和日程。尽管如此,它依旧是作为手机的配件而存在,只是让人们省去了在一些情况下掏出手机的动作而已。
即使是传言中的苹果手表、谷歌手表,依旧没有离开智能手机,仍然不是一个独立的终端。倒是传言将在9月发布的三星手表Galaxy Gear,很有可能“是一款可穿戴数字电子设备,由手表、腕带或能够提供互联网接入,发送或接收电话、电邮以及信息的手镯组成。”
虽然一直硬件乏力,但微软也投入到了智能手表的开发中。7月16日,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报道,微软或正在测试一款智能手表设备,测试工作由Surface团队主要负责。报道称,微软的这一智能腕表原型设备采用氮氧化铝材质——一种价格不菲的“半透明铝材质”,据称这一材料的硬度达到了玻璃的3倍。尽管如此,但Surface团队的参与,让人不得不猜测,微软手表不过是平板电脑Surface的周边。
大厂商的不给力,加之成熟产品尚未出现,使很多中小创业公司蠢蠢欲动。
正在发酵的可穿戴市场
8月6日,著名网游开发商蓝港在线的CEO王峰在其微博上发布了一款现代感十足的产品。这款产品叫做T-Watch,是由王峰以及安卓1.0核心开发者朱利安联合投资的,将于今年10月发售。
制造这部手表的公司叫做土曼百达,是一家从2011年开始生产各类手机配件的小厂商。它的CEO汪伟是一个硬件极客,在他看来T-Watch的发布就是他们小公司的“逆袭”。
汪伟认为,虽然正在探索的穿戴设备这么多,但最有机会的是手表。为什么不是眼镜?它虽然看起来很酷,但是对人的使用习惯改变太大。一款美观、待机时间长、功能得当的智能手表应该是可穿戴设备中的“领军人物”。可穿戴设备空间很小,功能上的取舍显得尤为重要。手表就是要适应用户不方便使用手机的情境,而不是大而全。
T-Watch并不是中国的第一部智能手表。8月8日,一款名为inWatch的产品已经上市。它是由一个名叫“映趣科技”的创业团队带来的产品。这是一款可以联接GSM网络,能打电话、发短信,同时拥有定制安卓系统的智能终端。
与此同时,国内外凡是沾边的大小厂商都已经宣称开始、正在进入可穿戴领域。究竟是什么给可穿戴领域打了一针兴奋剂呢?
据黄连生介绍,信息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飞速发展,根据摩尔定律所述,计算机的容量每隔18至24个月就会翻一番,进而实现计算能力在短期内的指数增长。可穿戴计算机是一种新概念的个人移动计算系统,它是伴随着计算机不断向超微型化发展应运而生的。
“上个世界末,可穿戴设备已经拥有了技术环节的现实性,但发展规模还不够,技术到市场的可行性还没有。这几年来随着微电子的迅速发展,成本越来越低,在这两年逐步达到了市场阶段的可行性。”
美国著名商业杂志《快速公司》也对可穿戴市场迅速火热总结了七点原因。智能手机的消退、数字产品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冲击以及科技感外观对于用户的吸引都是可穿戴市场兴起的原因。
通信业观察家项立刚认为,还有一点重要原因就是苹果、三星等大厂商都在做,但还没做出来,中小企业一定要抢在前面打响这头一枪。汪伟在谈到T-Watch的时候同样表示:“很多人让我们等到苹果、谷歌的手表出来后再做,我觉得不能等,我们是抱着一颗逆袭的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