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盛典 人民的节日

来源 :江西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是一年好时节,繁花似锦,欢歌如潮。
  这是属于江西人民的欢庆时光,金色的稻田交织着桂枝的馥郁。广袤天地间,我们采撷收获的硕果;和风旭日里,我们也迎来了第五届江西艺术节。
  三年了,有多少精彩大戏磅礴开演,又有多少文艺新人脱颖而出?
  三年一度的江西艺术节,它取材生活,又走进群众;它弘扬艺术之美,也讴歌群众智慧;它反映世间百态,更折射人性的光芒。
  与其说这是文化的盛宴,不如说,这是4500万江西儿女最美的时光。西花齐放,我们驰骋艺海。
  9月8日晚,萍乡采茶戏《有事找老杨》首个登场,第五届江西艺术节拉开帷幕。接下来,青春版京戏《三打白骨精》、赣剧《那杆秤》、大型主题歌舞《记忆庐陵》、话剧《生如夏花》、歌剧《回家》等28台来自全省各地新创排的舞台大戏将轮番上演,打造江西有史以来最丰盛的文艺大餐。除了传统的少儿艺术节、舞蹈音乐节和玉茗花戏剧节,今年的江西艺术节还第一次举办全省农民工才艺大赛,推出首届“八大山人”全国花鸟画大展,打造我省第一个非遗文化展示馆,连演几十天的国际马戏节……时间跨度大半年,演出节目超千场,饕餮大餐让拍手称快。
  8台演出打造江西文艺最高水准
  作为检验江西文艺发展的艺术节,每一次的玉茗花戏剧节都是其中的重头戏,今年也不例外。而今年全省共有26台新戏参评“玉茗花”,被组委会惊叹“前所未有”。在五艺节开幕前,组委会就曾向记者介绍,今年的参评剧目在筹备初期就先经过专家讨论、打磨,层层选拔而来。最终获得“玉茗花”奖的优秀剧目,下一目标将是代表江西竞逐全国文华大奖,及通过演出院线走出去,呈献给全国观众。
  第五届江西艺术节开幕当晚,萍乡采茶戏《有事找老杨》让人印象深刻。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现代戏曲作品,开演前就有评委表示,这类题材在舞台艺术上的表现很有难度。该剧在服饰、舞美上的精心制作,以及每一场用欢快的歌舞表演渲染气氛,让表演做到好看好听,主人公一心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传递的正能量也让观众为之感动。
  不过关于老杨的故事远没有到此为止。9月9日上午,关于《有事找老杨》的研讨会在江西艺术中心举行。来自艺术界、文化节与江西本土文化研究者、群众评论员与该剧的主创人员一道,对该剧的舞台艺术进行点评。好剧大家评,在整个艺术节期间,这样的研讨会还有许多场。
  除此之外,本届艺术节还专门邀请了30位大众评审,来自戏迷票友会、社科院、在校大学生、退休干部等等不同的艺术爱好者团体。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用大众意见拓宽艺术创作思路,成为本届艺术节最大的特色。
  贴近群众参与广泛
  在开幕式当晚的观众席上,来了两群特殊的观众,来自南昌市老年福利院的老人们与司法战线的警官学员。平时从来没有进过大剧院的他们,第一次坐进了豪华大舞台,欣赏家乡剧。除了舞台演出之外,还有剧团走进社区进行演出,9月9日,抚州市汤显祖大剧院的演员们,在八一公园百花大舞台进行了进社区演出。群众走出家门就能看到最高水平的演出,在公园内休息的老人们,都围驻在舞台前观看演出。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把大舞台变成了小舞台。
  不光看戏的群众多了,唱戏的演员也来自四面八方。民营艺术院团的参与,改变了以往国营院团唱独角戏的状况。今年艺术节的舞台集中展演,有8个民营院团、1个高校院团的参与。9月13日晚在话剧团经典剧场展演的民营院团专场,一样博得了在场观众的满堂彩。观众们表示一晚上能看到这么多场戏,感到很满足。
  杜绝浪费节俭办节
  谁能想象,一场规模如此盛大的艺术节,开幕式只用了不到10分钟。也正是这个简单的转变,为办好一届节约的艺术节开了一个好头。
  细数本届艺术节的节约举措,那是比比皆是。仅开幕式不举办晚会一项举措就节约了一百多万元的开支。摄影展出所用的展板,就是采用租借而不是购买的方式。平时招待住的宾馆酒店,也都全部取消。节约了不必要的开支,才能把所有资金投入到办更好的节目中去。
  开创一条节目创作的新路子,也能达到节约办节的效果。演职人员的本土化,本土编剧创作的剧本,节约了很大一笔投入。但是没有明星大腕的节目是否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呢?从观众的反响来看,本土艺术节烹饪出的文化大餐更对咱们江西老百姓的口味,尤其是能听到熟悉的家乡话演出,倍感亲切。从原来盲目邀请明星大腕变成了发掘培养本土艺术新星,观念上的转变,带来了经济利益与群众口碑上的名利双收。
  2013年,第五届江西艺术节在绿意春天开始筹备,在炎炎夏日紧张彩排,在丰收金秋登台演出,在白雪冬日落下帷幕。一年的绚烂光阴,既是文化的盛典,更是人民的节日。文化体制改革之后,艺术飞入了寻常百姓家。江西艺术节的举办,也为未来我省文化事业的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弱势群体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对弱势群体作了界定。然后以社会契约论的独特视角,分析了弱势群体保护的价值和伦理基础,为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弱势群体考量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即根据罗尔斯的两个先后适用的正义原则,制定有利于激发弱势群体潜能的公共政策和制定有利于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公共政策。  关键词:弱势群体;社会契约论;正义原则;公共政策制定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作为全国计划生育工作起步早、发展快的地区,江苏为全国人口计生工作的发展做出了理论和实践的贡献,同时,也面临着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挑战。  关键词:人口计生工作;江苏;改革开放30年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163(2009)02-0004-03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人口发展的道路。作为全国计划生育工作
期刊
凡是在中华民族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反映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都可称为中国元素。“中国元素”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文化象征,更凝结着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许多国家在很久以前就对神秘的东方古国——中国充满兴趣,甚至将中国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宜兴陶瓷博物馆就藏着好几件外国陶艺家创作并赠送的作品,异域情调与中国元素完美融合,使人赞叹称奇。 
期刊
1981年秋季里的一天,暴风雨侵袭了中国陕西的关中平原。一座佛塔在暴雨中轰然倒塌半边,从而揭开了法门寺地宫的秘密。人们在地宫中发现了许多珍宝,其中有震惊世界的释迦牟尼指骨舍利,还有只闻其名不见其颜的秘色瓷(见图1)。  秘色瓷,即传统中国古代越窑青瓷中的精品,本是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瓷器,简称“秘瓷”。“秘色”一词最早出自晚唐陆龟蒙诗《秘色越器》,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
期刊
编者按:缪昌文院士长期从事土木工程材料理论与技术研究,在混凝土抗裂关键技术、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服役寿命及耐久性能提升技术、多功能土木工程材料的研发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3项,出版专著4本,发表论文100余篇,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  从1982至201
期刊
摘 要 作为经典壶式之一,“汉君壶”受到许多制壶人的青睐,历代制壶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多款“汉君壶”。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创作心得,探讨了“汉君壶”造型、线条上的特点及其摄人心目的光素之美。  关键词 紫砂;汉君壶;造型;线条;光素之美  “汉君壶”作为一种传统经典壶式,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李仲芳所制“圆扁壶”;嘉庆间陈曼生改设桥形钮,为此后的“汉君壶”打下了基础;清末“平盖汉君壶”正式成型,为
期刊
说到宜兴,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紫砂壶。自明代“供春”起,因其丰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制作工艺、自然古朴的质地、以及独特的泡茶功效,备受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的关注和青睐。每一把紫砂壶或方或圆,或典雅或粗旷,或小家碧玉或端庄大气,无不凝聚着匠人们毕生的心血,体现着他们非凡的智慧与锲而不舍的努力。一块块沉寂了无数年岁的泥土,历尽风雨的洗礼和岁月的沧桑,通过火的淬炼,化身成一把把形态各异的壶,在有缘
期刊
艺术是创作的本体。  生活是创作不尽的源泉。  彭树平童年亲历亲为的“南昌民俗”生活,长大成人成名成家后,刀刻石斧般楔入了艺术家的脑海,挥之不去。  南昌民俗,已然成为一种抹不去的符号,多次被记忆重复、模写,直到呈现为青花瓷、粉彩瓷板等表现载体。  这样,水到渠成、顺利成章,缘于生活、缘于艺术。  纵观彭树平近三十年的绘画艺术,人们不难发现,生他养他的红土地,置身南昌民俗瓷板画描绘的生活情境中,彭
期刊
摘 要 艺术源于生活,传统民俗文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十分深远,紫砂壶的创作也是如此。紫砂 “事事如意壶”以自然中的“柿子”元素为题材,其谐音的寓意为“事事如意”。此壶同时借助堆塑及陶刻的装饰手法,呈现出“花溪鱼乐”的美好意境,共同表达了作品“花溪鱼乐,人生如意”的主题,是一款兼具艺术形象和人文内涵的作品。  关键词 事事如意壶;形式美;陶刻;人文意蕴  传统民俗文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十分深远,紫砂壶的
期刊
赣台交流迎盛会,根脉相连中华源。8月12日至15日,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江西省人民政府召开的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暨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在赣州举办,赣台儿女再度重相逢,叙友谊,话合作,谋发展,求双赢,共绘美好明天。包括近800名台湾嘉宾在内的上千人出席活动。  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省委书记强卫,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