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接收的64例肝衰竭患者为例,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有效性以及预后,并分析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短期治疗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18.75%;死亡率为28.13%,明显低于对照组78.13%。同时,影响患者治疗有效性的因素包括TBil、CHE、PTA、年龄、肝衰竭阶段、是否有肝硬化以及并发症。结论:在肝衰竭患者的治疗中,采取常规治疗方法与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方法联合的方式,显著改善患者的相关指标,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关键词:人工肝血浆置换;肝衰竭;疗效;影响因素
肝衰竭是重症肝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临床表现。肝脏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是解毒,肝衰竭则表示肝脏的解毒功能已经衰退或者丧失,毒素堆积在体内,对全身器官的健康和正常功能产生不良影响。长久以来,肝衰竭患者的死亡率都非常高,虽然新型的药物很多,但在修复肝细胞和解毒功能方面的实效性不足[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人工肝技术应用在肝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一定效。基于此,本文以我院的患者为例,分析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效率以及影响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4例患者临床诊断结果符合《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标准,其中有42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区间为33岁~69岁,平均(53.9±2.8)岁。肝衰竭的类型与例数:18例慢性肝衰竭,12例亚急性肝衰竭,25例急性肝衰竭,9例慢加急性肝衰竭。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P>0.05,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法: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补充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等,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免疫调节剂、新鲜血浆等方法保护肝脏治疗方法;同时,还需要积极预防并发症,实施对症治疗。
观察组患者使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方法:以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为基础,联合使用人工肝血浆置换。在血浆置换之前采取股静脉穿刺方法将单针双腔导管置入其中,治疗频率为每间隔3d~5d进行一次;每次置换的血浆为3000ml,同时补充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2000ml血浆、500ml血红白蛋白;血流量为100ml/min,补充以及分离血浆和置换液的速度为30ml/min[2]。每次治疗时患者需要静脉注射30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30ml浓度10%的葡萄糖酸钙以及10mg~15mg的地塞米松;结合患者的凝血情况使用20mg~40mg的肝素钠进行抗凝治疗,并且在完成血浆置换之后使用与其等量的鱼精蛋白對其进行中和处理。为预防感染,完成血浆置换之后还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并且在术后使用肝素进行封管处理[3]。每次在血浆置换的前后都需要将患者的静脉血送检,以便掌握患者的生化指标,确保治疗方案的安全性。
1.3临床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在治疗15d~20d时判定其短期治疗效果。如果患者的睡眠质量差、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有明显改善,肝性脑病、腹水以及黄疸等症状有明显缓解,化验结果显示凝血酶原活动提升,总胆红素水平下降幅度为10%~30%,为治疗有效;如果上述症状没有好转或者病情加重,总胆红素水平上升或无变化,凝血酶原活性下降或无变化,为无效。(2)预后分为治愈、好转以及死亡。患者的肝功能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则为治愈;肝功能没有完全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也没有完全消失,则为好转;死亡。(3)比较治疗存活和死亡患者的TBil、CHE、PTA、年龄、肝衰竭阶段、是否有肝硬化以及并发症等指标,以此评估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肝衰竭是一种严重肝脏损伤,导致肝脏的排毒、生物转化、合成以及排泄等功能退化或者丧失,出现黄疸、腹水、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该疾病的病理表现为大量肝细胞坏死,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引起肝衰竭的原因主要包括药物性肝损伤、病毒性肝炎等,一旦发展为肝衰竭,病情的进展会非常快,死亡率较高。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随着人工肝血浆置换技术的发展,将其应用在肝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清除患者血液中的中小分子毒性物,清除免疫复合物等大分子物质,并且有效补充凝血因子和白蛋白等物质,有利于创造肝细胞修复和再生的良好条件,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4]。同时,还要注意患者年龄、TBil、CHE、PTA、是否有肝硬化和并发症等因素,尽量降低这些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短期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影响患者治疗有效性的因素包括TBil、CHE、PTA、年龄、肝衰竭阶段、是否有肝硬化以及并发症。
综上所述,肝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短期有效性,降低死亡率,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树峰.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治疗对重症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3):129+131.
[2]曹蕴,徐葵花,赵守松.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肝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12):1569-1571+1574.
[3]郭希菊,魏云华,郭维博,章家常,徐娟,廖明梅.三种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疗效及对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09):1167-1170.
[4]孟启勇,孙志成,罗刚,李立青,刘初铭,黄志敏,欧彩虹.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08):81-83.
[5]危敏,彭虹,熊庭婷,杜执婵,罗新华.新型人工肝组合技术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血浆置换与单纯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14):2235-2240.
1聊城市人民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252000
2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 内二科252000
关键词:人工肝血浆置换;肝衰竭;疗效;影响因素
肝衰竭是重症肝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临床表现。肝脏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是解毒,肝衰竭则表示肝脏的解毒功能已经衰退或者丧失,毒素堆积在体内,对全身器官的健康和正常功能产生不良影响。长久以来,肝衰竭患者的死亡率都非常高,虽然新型的药物很多,但在修复肝细胞和解毒功能方面的实效性不足[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人工肝技术应用在肝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一定效。基于此,本文以我院的患者为例,分析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效率以及影响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4例患者临床诊断结果符合《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标准,其中有42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区间为33岁~69岁,平均(53.9±2.8)岁。肝衰竭的类型与例数:18例慢性肝衰竭,12例亚急性肝衰竭,25例急性肝衰竭,9例慢加急性肝衰竭。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P>0.05,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法: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补充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等,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免疫调节剂、新鲜血浆等方法保护肝脏治疗方法;同时,还需要积极预防并发症,实施对症治疗。
观察组患者使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方法:以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为基础,联合使用人工肝血浆置换。在血浆置换之前采取股静脉穿刺方法将单针双腔导管置入其中,治疗频率为每间隔3d~5d进行一次;每次置换的血浆为3000ml,同时补充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2000ml血浆、500ml血红白蛋白;血流量为100ml/min,补充以及分离血浆和置换液的速度为30ml/min[2]。每次治疗时患者需要静脉注射30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30ml浓度10%的葡萄糖酸钙以及10mg~15mg的地塞米松;结合患者的凝血情况使用20mg~40mg的肝素钠进行抗凝治疗,并且在完成血浆置换之后使用与其等量的鱼精蛋白對其进行中和处理。为预防感染,完成血浆置换之后还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并且在术后使用肝素进行封管处理[3]。每次在血浆置换的前后都需要将患者的静脉血送检,以便掌握患者的生化指标,确保治疗方案的安全性。
1.3临床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在治疗15d~20d时判定其短期治疗效果。如果患者的睡眠质量差、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有明显改善,肝性脑病、腹水以及黄疸等症状有明显缓解,化验结果显示凝血酶原活动提升,总胆红素水平下降幅度为10%~30%,为治疗有效;如果上述症状没有好转或者病情加重,总胆红素水平上升或无变化,凝血酶原活性下降或无变化,为无效。(2)预后分为治愈、好转以及死亡。患者的肝功能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则为治愈;肝功能没有完全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也没有完全消失,则为好转;死亡。(3)比较治疗存活和死亡患者的TBil、CHE、PTA、年龄、肝衰竭阶段、是否有肝硬化以及并发症等指标,以此评估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肝衰竭是一种严重肝脏损伤,导致肝脏的排毒、生物转化、合成以及排泄等功能退化或者丧失,出现黄疸、腹水、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该疾病的病理表现为大量肝细胞坏死,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引起肝衰竭的原因主要包括药物性肝损伤、病毒性肝炎等,一旦发展为肝衰竭,病情的进展会非常快,死亡率较高。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随着人工肝血浆置换技术的发展,将其应用在肝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清除患者血液中的中小分子毒性物,清除免疫复合物等大分子物质,并且有效补充凝血因子和白蛋白等物质,有利于创造肝细胞修复和再生的良好条件,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4]。同时,还要注意患者年龄、TBil、CHE、PTA、是否有肝硬化和并发症等因素,尽量降低这些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短期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影响患者治疗有效性的因素包括TBil、CHE、PTA、年龄、肝衰竭阶段、是否有肝硬化以及并发症。
综上所述,肝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短期有效性,降低死亡率,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树峰.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治疗对重症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3):129+131.
[2]曹蕴,徐葵花,赵守松.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肝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12):1569-1571+1574.
[3]郭希菊,魏云华,郭维博,章家常,徐娟,廖明梅.三种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疗效及对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09):1167-1170.
[4]孟启勇,孙志成,罗刚,李立青,刘初铭,黄志敏,欧彩虹.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08):81-83.
[5]危敏,彭虹,熊庭婷,杜执婵,罗新华.新型人工肝组合技术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血浆置换与单纯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14):2235-2240.
1聊城市人民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252000
2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 内二科2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