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正进行着深刻的反思和变革。如何把握课堂转型的程度?我认为,面对复杂的课堂教学系统,应因地制宜,权衡兼顾,追求课堂教学的“中和”。
这里的“中和”,“中”即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和”即协调、和谐。作为人事交织共生的课堂,只有让其系统内的时间、空间、人物、事物、软件和硬件等要素相互协调、平衡推进、适宜运作,达到“中和”,才能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才能实现整个系统的科学发展,才能实现有效、和谐和优化的教學。
基于此,课堂教学既要守“中”,又要求“和”。
一、守“中”
1.遵循准则,善于权衡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遵循教学的二主律原则,那么他自然会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需要;如果教师遵循教学的启发性原则,那么他的课堂必定会避免照本宣科、机械灌输的教学;如果教师遵循课堂教学的语言规范,那么他的课堂必定科学严谨、形象生动,或轻或重、或缓或急。当然,刚性的准则务必与课堂教学的环境、条件等要素结合起来,既要遵循准则,又要善于权衡。
2008年,在一次省级教研活动中,某教师教学《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课,在学习“七七事变”之前,该教师设计了以“历史再现”为目的的课堂活动,提问学生:“你能和你的同伴合作设计一段卢沟桥上中、日两军对话和动作的即兴表演吗?”结果“八格呀噜”的叫喊惹来了一阵哄笑,深沉、凝重的历史感一扫而光。
我们首先肯定,这位教师的课堂是有标准的,其之所以设计这一活动,是遵循了新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教学要求,有意展开活动,让学生扮演角色,演示历史场景,使课堂生动起来。但是在严肃的课堂教学氛围中,突然插入一段即兴表演,就改变了课堂的情感色彩,打乱了学生的心理基调。因此,这是对新课程标准的机械理解,最终导致生搬硬套的课堂教学,既没有遵循原则,也没有善于权衡。
2.兼顾双方,做到适宜
我认为,在复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不一定非得分出谁是中心、谁是主体。因此,兼顾教师和学生,适宜地把握双方的关系更为重要。
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有个“润泽的教室”,在那里,教师和学生安心、轻松而自如,他们相互信赖、相互尊重。我想,在“润泽的教室”里,没有人在意谁是主体、谁是中心,有的只是彼此的分工与合作、彼此的诉说和倾听。
其实,课堂教学应取决于具体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和教学形式等。那种“教师讲课不准超过15分钟”的硬性规定,无非是把课堂教学简单化、机械化。我始终认为,课堂是灵动的,教与学是彼此交织共生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会不断交替变换。因此,在不同的课堂或同一课堂的不同时段,应该以教促学、以学引教,兼顾师生双方,让他们适时、适度地对话。
3.特色课堂,重在创新
我觉得,要转型课堂,形成特色课堂,既要虚心学习,认同好的观点和做法,又要杜绝模仿,展现自己的创造性。因为,只有教师的独创性,才能激发学生的独创性;只有教师发展的多元化,才能成就学生发展的多元化。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而言,最关键的不在于有没有可以学习的模式,而在于是否能创建属于自己的、百般变化的教学模式。
二、求“和”
如果课堂教学的守“中”主要是寻找课堂教学系统各要素平衡、不偏的联结点,把握某一要素恰当发挥教学辅助功能的程度,那么课堂教学的求“和”,就是求得课堂教学整个系统和谐的环境和科学发展的状态。
1.优化环境
一般认为,课堂的环境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物理的环境、人际的环境和心理的环境。从环境的分类看,优化课堂环境不是教师一个人能解决的,它需要教师、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课堂环境优化的重点是人际环境优化。在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至少有三个特性。一是尊重与关爱,即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互相关爱。二是共赢与互惠,即伴随着和谐的师生交往,教师和学生都获得相应的进步,或者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对方的需要。三是依存与独立,即教师和学生既相互依靠、互相影响,又保持各自的独特个性。
在新时代、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认为,师生关系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共赢与互惠”的误读、对“依存与独立”的需要偏差。例如,我们常把“分数”作为师生“共赢与互惠”的目标。为了分数,师生不惜彼此折磨。于是,教师的职业倦怠、学生的厌学情绪由此产生;又如,教师希望学生在学习中独立,在规则中趋同,但学生往往希望在学习中依赖,在规则中独立,由此,课堂的和谐被打破,师生的心理一致也难以形成。
此外,课堂的心理性环境之构建也是突出的问题。课堂教学的过程总被一定的心理气氛所包围。那种师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情绪状态,就是课堂心理性环境,它存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内心,反映在课堂教学的种种言行上,它无形也有形。我们通常所说的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饱满和教师精神振奋等都是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的表现。总之,心理性环境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软环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只有和谐的课堂人际环境和优质的课堂心理环境共同作用,才能达到课堂的“中和”状态。
2.建设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沟通和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我理解的课堂学习共同体,即在课堂时空内,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为实现教与学的目标,共同参与、承担和分享课堂教学活动及其成果,有着和谐人际环境和优质心理环境的学习型组织。
在学习共同体中,教与学的目标是共同的愿景,教师与学生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更是教学活动过程和教学成果的分享者。课堂教学活动是共同体学习的运作载体,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其和谐的人际环境、优质的心理环境浸润着教师和学生。总之,学习共同体既有着田园式的自然和清新,又带着现代的节奏和规范,它不仅展现过程,更拥有成果。
首先,学习共同体是公共性的学习者的群体。它是共享的。例如,共享时间、空间和资源。它是有限度的。例如,不损害他人的权利,也不替代他人的义务。其次,学习共同体是学习者之间相互交流的组织。其交流和倾听均是自然的、自愿的。再次,学习共同体是有共同目标愿景的。所以,人人需贡献尽其所能的“卓越性”,不怨天,不尤人,尽人事。
归根结底,学习共同体的公共意识和民主意识保障了课堂环境的人际性和心理性,形成课堂教学良好的整体结构;其卓越意识则催生教师和学生的反思性的科学发展。
综上所述,“中和”的课堂体现教学的智慧和境界。只有教师守“中”、求“和”,课堂才能科学转型,师生才会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梁金)
这里的“中和”,“中”即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和”即协调、和谐。作为人事交织共生的课堂,只有让其系统内的时间、空间、人物、事物、软件和硬件等要素相互协调、平衡推进、适宜运作,达到“中和”,才能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才能实现整个系统的科学发展,才能实现有效、和谐和优化的教學。
基于此,课堂教学既要守“中”,又要求“和”。
一、守“中”
1.遵循准则,善于权衡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遵循教学的二主律原则,那么他自然会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需要;如果教师遵循教学的启发性原则,那么他的课堂必定会避免照本宣科、机械灌输的教学;如果教师遵循课堂教学的语言规范,那么他的课堂必定科学严谨、形象生动,或轻或重、或缓或急。当然,刚性的准则务必与课堂教学的环境、条件等要素结合起来,既要遵循准则,又要善于权衡。
2008年,在一次省级教研活动中,某教师教学《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课,在学习“七七事变”之前,该教师设计了以“历史再现”为目的的课堂活动,提问学生:“你能和你的同伴合作设计一段卢沟桥上中、日两军对话和动作的即兴表演吗?”结果“八格呀噜”的叫喊惹来了一阵哄笑,深沉、凝重的历史感一扫而光。
我们首先肯定,这位教师的课堂是有标准的,其之所以设计这一活动,是遵循了新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教学要求,有意展开活动,让学生扮演角色,演示历史场景,使课堂生动起来。但是在严肃的课堂教学氛围中,突然插入一段即兴表演,就改变了课堂的情感色彩,打乱了学生的心理基调。因此,这是对新课程标准的机械理解,最终导致生搬硬套的课堂教学,既没有遵循原则,也没有善于权衡。
2.兼顾双方,做到适宜
我认为,在复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不一定非得分出谁是中心、谁是主体。因此,兼顾教师和学生,适宜地把握双方的关系更为重要。
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有个“润泽的教室”,在那里,教师和学生安心、轻松而自如,他们相互信赖、相互尊重。我想,在“润泽的教室”里,没有人在意谁是主体、谁是中心,有的只是彼此的分工与合作、彼此的诉说和倾听。
其实,课堂教学应取决于具体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和教学形式等。那种“教师讲课不准超过15分钟”的硬性规定,无非是把课堂教学简单化、机械化。我始终认为,课堂是灵动的,教与学是彼此交织共生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会不断交替变换。因此,在不同的课堂或同一课堂的不同时段,应该以教促学、以学引教,兼顾师生双方,让他们适时、适度地对话。
3.特色课堂,重在创新
我觉得,要转型课堂,形成特色课堂,既要虚心学习,认同好的观点和做法,又要杜绝模仿,展现自己的创造性。因为,只有教师的独创性,才能激发学生的独创性;只有教师发展的多元化,才能成就学生发展的多元化。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而言,最关键的不在于有没有可以学习的模式,而在于是否能创建属于自己的、百般变化的教学模式。
二、求“和”
如果课堂教学的守“中”主要是寻找课堂教学系统各要素平衡、不偏的联结点,把握某一要素恰当发挥教学辅助功能的程度,那么课堂教学的求“和”,就是求得课堂教学整个系统和谐的环境和科学发展的状态。
1.优化环境
一般认为,课堂的环境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物理的环境、人际的环境和心理的环境。从环境的分类看,优化课堂环境不是教师一个人能解决的,它需要教师、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课堂环境优化的重点是人际环境优化。在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至少有三个特性。一是尊重与关爱,即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互相关爱。二是共赢与互惠,即伴随着和谐的师生交往,教师和学生都获得相应的进步,或者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对方的需要。三是依存与独立,即教师和学生既相互依靠、互相影响,又保持各自的独特个性。
在新时代、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认为,师生关系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共赢与互惠”的误读、对“依存与独立”的需要偏差。例如,我们常把“分数”作为师生“共赢与互惠”的目标。为了分数,师生不惜彼此折磨。于是,教师的职业倦怠、学生的厌学情绪由此产生;又如,教师希望学生在学习中独立,在规则中趋同,但学生往往希望在学习中依赖,在规则中独立,由此,课堂的和谐被打破,师生的心理一致也难以形成。
此外,课堂的心理性环境之构建也是突出的问题。课堂教学的过程总被一定的心理气氛所包围。那种师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情绪状态,就是课堂心理性环境,它存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内心,反映在课堂教学的种种言行上,它无形也有形。我们通常所说的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饱满和教师精神振奋等都是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的表现。总之,心理性环境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软环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只有和谐的课堂人际环境和优质的课堂心理环境共同作用,才能达到课堂的“中和”状态。
2.建设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沟通和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我理解的课堂学习共同体,即在课堂时空内,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为实现教与学的目标,共同参与、承担和分享课堂教学活动及其成果,有着和谐人际环境和优质心理环境的学习型组织。
在学习共同体中,教与学的目标是共同的愿景,教师与学生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更是教学活动过程和教学成果的分享者。课堂教学活动是共同体学习的运作载体,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其和谐的人际环境、优质的心理环境浸润着教师和学生。总之,学习共同体既有着田园式的自然和清新,又带着现代的节奏和规范,它不仅展现过程,更拥有成果。
首先,学习共同体是公共性的学习者的群体。它是共享的。例如,共享时间、空间和资源。它是有限度的。例如,不损害他人的权利,也不替代他人的义务。其次,学习共同体是学习者之间相互交流的组织。其交流和倾听均是自然的、自愿的。再次,学习共同体是有共同目标愿景的。所以,人人需贡献尽其所能的“卓越性”,不怨天,不尤人,尽人事。
归根结底,学习共同体的公共意识和民主意识保障了课堂环境的人际性和心理性,形成课堂教学良好的整体结构;其卓越意识则催生教师和学生的反思性的科学发展。
综上所述,“中和”的课堂体现教学的智慧和境界。只有教师守“中”、求“和”,课堂才能科学转型,师生才会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