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10万亿元信托造富的前世今生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1982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7年A股市场疯狂暴涨的落幕,到2011年黄金牛市之旅结束,再到房市只涨不跌的神话逐步深入演绎,多数投资者都会发现,每一轮资金的大举流入,都给相关行业带来了一轮空前的繁荣景象,成为当之无愧的造富机器。
  在金市牛市落幕后,资金再度寻找下一个进入口,信托当之无愧地成为资金的新宠。在过去的5年间,金融业恐怕没有一个行业能够与信托业的疯狂成长相比肩。只是,在信托规模和产品纷纷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时,其带来的隐忧也随之逐步放大,近期被曝出的兑付危机事件更是明显增多。
  《投资与理财》记者据公开资料整理,仅今年6月份被曝出兑付危机的信托公司就达7家,涉事金额近10亿元。在疯狂的成长背后,资金当初为何选择信托?信托业如今面临着怎样的问题?未来的信托业又将何去何从?
  5年10万亿 信托巨疯狂
  如果将过去5年金融业看作一个舞台,那么活跃在舞台上的信托,可谓是过去5年金融业最闪亮的一颗新星。2013年11月5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官网正式公布了三季度信托数据,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67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至10.13万亿元,这也是其资产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其实,从2013年春天起,金融业界就在翘首掐指计算信托业哪一天会碰触10万亿元。尽管伴随资产规模飙升而来的种种质疑声、警戒声始终不绝于耳,但人们还是不容置疑的相信,信托资产规模终将在下半年某一天迎来一个重要历史时刻。
  回首过去5年信托业发展,其资产规模平均以每年超一万亿元的增长刷新纪录:2008年底1.22万亿元,2009年底2.01万亿元,2010年底3.04万亿元,2011年底4.81万亿元,而到了2012年年底,这一数字达到了7.47万亿元,2013年信托资产规模毫无悬念的突破10万亿元。
  披着"黑马”的外衣,短短5年,信托就从金融系统的“非主流”成功击溃保险业,晋升为仅次于银行业的金融“榜眼”,堂而皇之的成为资管行业的老二。相形之下,昔日都曾一度风光的券商、基金、保险等金融子行业都被其一一甩至身后,难再望其项背。
  “高收益零风险”的赚钱效应投资者趋之若鹜
  对于资产管理行业而言,手持重金的大客户始终是其理财经理争夺的对象。在2006年至2007年的大牛市中,公募基金的赚钱效应吸引了众多的大客户,而随着股票熊市的到来,这些人又纷纷撤离基金,转而选择信托等固定收益类渠道。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过去多年来,信托业带给投资人潜移默化的“刚性兑付”的既成事实,在投资人的赚钱效应和口口相传中,成为大资金实现“无风险,相对较高收益”的不二选择。
  去年,一份由众多财富管理研究机构联合推出的《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认为,信托业高增长主要得益于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下,信托公司相比其他各类金融机构,投资范围最为广泛,投资方式最为灵活。相比券商、基金、银行等财富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这一制度红利体现在,它是目前唯一能跨金融市场、产业市场、不动产市场和另类投资市场,开展投融资业务的金融机构。例如,用益信托一份2013年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所有信托的年化平均收益为9.2%,相比2011年全年增长约0.08个百分点。这个收益远远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相比低迷的股票市场,这个收益不仅可观,而且看上去风险可控。
  正是有了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前挂在网络第三方销售平台上的信托项目常出现秒杀,手快有,手慢无,过多资金热捧信托产品。而今年以来,网站上在售的信托产品排着长长的队伍,一个项目几天销不完成为常态。上海一位长期从事信托发行的信托经理接受《投资与理财》记者采访时坦言,2008年至2012年间,投资者想买信托,没有一点关系,想买到热门信托基本不太可能,而且信托的募集时间基本都远小于计划时间,其火爆程度可见一般。
  内忧外患 信托规模增速双双下降
  信托业当前可谓是内忧外患。随着类信托业务向非信托金融机构的逐步放开,信托公司的通道业务正面临极大冲击。资产管理行业混业经营新政逐步实施,信托业原本独享的制度红利正在消退,信托业的增速拐点悄然来临。过去两年多时间,信托行业季度新增信托资产规模除个别季度外,一直表现为正增长趋势。但是,从2013年二季度开始,却首次出现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
  来自中国信托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11.73万亿元,比年初增长0.82万亿元,增幅7.52%。自2013年一季度以来,信托资产环比增幅一直维持在7%~8.3%之间,结束了2010年~2013年一季度平均单季增幅11.77%的高速增长。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2014年一季度中国信托业运行情况报告》,一季度清算的信托产品平均年化综合收益率为6.44%,低于2013年全年的7.40%。
  而在信托公司内部,同样是风险事件频发,兑付压力显现,人才流失严重,业绩增长初现疲态。更为重要的则是实体经济已经失去了持续多年的强劲增势,地方债务风险广受诟病,房地产泡沫隐忧显现。在可预期的较长期内,信托业在过去数年得以扩张的许多驱动因素似乎正在逐渐瓦解。
  6月募资降比缩水近6成行业拐点已现?
  六月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总量虽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但募集资金规模出现大幅下降。用益信托工作室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发行的集合信托共计558个,较去年同期小幅增加15.29%。不过,从融资总量来看,集合信托6月全月募集的资金仅为626.43亿元,与去年的972.69亿元相比大幅下降了逾三成。
  分析人士认为,供需乏力是信托成立规模下滑的主要原因。从供给端来看,目前融资需求下降,流动性出现衰退性宽松,而监管层对影子银行、非标业务的从严规范,也对信托融资带来影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发行的信托产品中,基建类信托产品放量发行,数量同比增加一倍多,而募集资金增加了18.78%,但房地产和工商企业类信托却双双大幅萎缩。根据用益信托的数据,6月房地产信托募集资金仅160.17亿元,工商企业信托则募资72.05亿元,两者降幅均接近六成。
  而反观房地产,市场也是一片风声鹤唳。在多种因素叠加下,投资者难免猜测,信托业的行业拐点真的已然来临?
  违约频现刚性兑付何去何从?
  中诚信托兑付风险事件开启了中国信托业的2014年,从此兑付危机成为市场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同时愈发加深了投资者对于信托产品安全性的担心。
  今年信托的违约已不再是少数。瑞银财富管理北亚太区首席投资总监浦永灏日前表示,据瑞银不完全统计,中国上半年信托违约总额约630亿元,今年全年有约3万亿至4万亿元的信托产品到期,其中约600亿元投向的是房地产。下半年违约将继续,违约的行业将从房地产业延伸至机械、有色金属、互联网金融等板块,涉及的地域将向全国扩张。而《投资与理财》记者据公开资料整理,仅今年6月份被曝出兑付危机的信托公司就达7家,涉事金额近10亿元。
  信托的刚性兑付一直被认为是行业发展的毒瘤,信托能否早日打破刚性兑付,一直是金融界饱受争议的话题之一,至今仍没有定数。不过,信托本身的特质就决定了短期内信托业还是会死守刚性兑付的潜规则,这不仅关系到信托公司的品牌,甚至关系到行业的生死。至于能兜到什么时候,就不得而知了。中银国际证券研究部主管程漫江早前就曾表示,2014年信托集中到期,将对偿付带来较大压力,在信托企业杠杆过高而风险敞口较为集中的背景下,刚性兑付难以维持。
其他文献
2010年至2014年中,股票基金的业绩两极分化已变得越发明显。2010年首尾差达到60%,2012年首尾差达到40%,2013年首尾差达到120%,2014年上半年又达到了50%。而与过往不同的是,现在并非是大家都赚或都亏,而是有的赚很多,有的亏很多,选择一个好的股票基金,对于基民的收益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基民来说,如何来选择并较早买到优质的股票型基金呢?  众禄基金研究中心杨钢说,有一种
期刊
自国内宏观经济出现货币收缩、实施金融去杠杆后,证券市场的流入资金一直是有限的,它甚至无法与流出的资金相抗衡。而市场本身处于目前这样的尴尬局面,本质上是市场筹码与资金供应量不匹配现象挺严重的。目前两市的流通市值再度上升到20万亿元历史顶部区域,如果要出牛市,就必须有大量的新增资金入场,而我们现在实在看不出,市场有庞大增量资金入场的迹象。这几天有媒体采访问,“你觉得下半年经济要起来,资金会流向哪里?”
期刊
最近,航天军工概念股罕见地集体飙升,成为市场最大亮点,军工板块指数近两周来最高涨幅已达14%。军工相关概念股在这个“甲午年”频频暴动,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热点的引爆,今年以来频频的板块大涨、个股涨停,其中有军工资产注入的成飞集成大涨300%以上。  6月28日于山东省枣庄市召开的首届中国军工产融年会上传递的信息表明,有关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改制的试点方案已上报有关部门,未来方案获批之后,军工科研院所改
期刊
江苏亚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邦染料)于2014年6月25日成功通过发审会的审核,同时作为亚邦染料的参股公司羚锐制药也连续涨停,准备分享其上市的盛宴。但是本刊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亚邦染料可能存在诸多隐瞒情况。  隐瞒一:连云港产业园供热合同不明  据亚邦染料招股书披露,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在2003年规划之初,已经提出进园企业一律不准自建小锅炉,园区内实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2007年,连云港化
期刊
随着上半年过去,基金迎来了年中考。面对这份新鲜出炉的成绩单,真可谓有人欢喜有人忧。股基收益依旧抢眼,去年创造80%收益神话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股票,今年上半年继续以39.42%的增幅占据所有基金收益增幅的榜首。  据东方财富网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在所有类型基金收益对比的前十名中,股票型基金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天弘基金夺走了华夏基金连坐七年的头把交椅,基金公司排行榜前十位也来了个大洗牌,货币
期刊
天猫推“分期购”  天猫日前联合商家共同推出“分期购”服务,消费者在天猫部分店铺下单时,可选择“天猫分期”付款方式。由于分期付款的需求一般针对高客单价的商品,因此目前“分期购”在天猫电器城的大家电、手机、单反相机、笔记本电脑等3C品类试水。  试点成功后,还将推广应用到更多天猫类目。天猫将结合消费者近一年内的消费行为,判断是否给予“分期购”资质。此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存入余额宝,获取“分期购”服务
期刊
在成都,钟大爷被媒体称为“以房养老第一人”。2012年10月,时年79岁的他与当地社区管理机构签订协议,由社区出钱出力,帮钟大爷养老送终,大爷百年之后,把自己的房子赠送给社区。  然而,近日记者回访钟大爷,钟大爷却说自己后悔了。  成都一环路北一小院只有2个单元,设施陈旧,钟大爷就租住在1单元1楼的楼梯背后。2012年,同社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不久,钟大爷就搬到了这里。每个月900元的租金,一直由社
期刊
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菲利华”)于6月27日成功通过发审会审核,但是本刊记者通过大量走访调查,发现菲利华或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广大投资者也许应保持谨慎态度。  问题一:变化幅度不一致  菲利华招股书第96页详细公布了采购石英砂相关情况,其中石英砣用进口料石英砂的采购量呈现大幅度变化趋势:2012年采购量为2011年的1.43倍,而2013年的采购量却缩减至2012年的48.50
期刊
7月,一年中的一半已经过去。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如火如荼进行时,某些保险公司却看到了商机,盯上了世界杯,在网上销售各种各样与世界杯相关的保险产品,如世界杯遗憾险、看球喝高险、夜猫子险、吃货险以及足球流氓险等,可谓“奇葩”尽出。  各色各样的“奇葩”险,在互联网金融的护航下,出来的真不少。单2014年上半年,除了我们刚刚报道过的37℃高温险、雾霾险等,《投资与理财》记者还盘点出10余种“奇葩”险。
期刊
“一年期开放式美元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4.15%。”看到这一条理财产品信息,刘女士才注意到,曾被看成是“鸡肋”的各类外币理财产品,收益近期节节攀升。  近日,由于人民币不断贬值,外币理财产品再受热捧,收益甚至比去年同期收益率高出一倍多。因此,最近去银行把人民币换成外币来理财的人也增多了。  对于近期的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增高,嘉丰瑞德理财师表示,不少投资者为分散风险,便考虑购买一些外币理财产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