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诊改课程层面目标与标准的实践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ne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教育部及第一批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开展,很多课程在诊改过程中进行了探索,隧道工程课程投入诊改工作三年来,对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在课程方面的实践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课程建设诊改如何打造课程目标链进行了研究;对课程建设标准的设定进行了“下有底线,上不封顶”的设计;目标和标准是诊改的起点,对课程层面的目标和标准的设定进行了实践研究,对高职课程层面的诊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診改;目标;标准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2-0122-03
   自2015年颁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等文件,2016年四川省教育厅研究制定了《四川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四川省首批诊改试点院校,学院依据国家相关文件和《四川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大力开展诊改工作,其中铁道工程系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和轨道工程、隧道工程两门课程作为第一批诊改专业和课程投入诊改工作中。经过两年的诊改试点摸索,隧道工程课程团队研究文件精神和相关指导意见,依据学院《2016—2020年课程建设规划》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十三五”建设规划,紧扣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探索课程诊改思路和方法。
   从宏观设计方面,众多专家进行了相关研究,杨应崧从着力点、全面质量管理和评估指标体系三个方面提出构建高职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向度[1];刘志峰对诊改工作的概念特征、主要意义和基本内容等进行了细致分析,阐述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的本质、意义和内容[2];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方面,刘志峰对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概念特征和本质要求和诊断与改进工作的主要意义和基本内容进行了研究[2];刘海从政策推动、专家视角、地方落实和院校实践四个方面分析教学诊断与改进是职业院校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3];曹元军从专业层面对建构有效且可持续的诊改运行机制进行探索[4];教学诊改方面,许刘英对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诊改进行了研究,如何依托大数据平台进行诊改工作以及数据采集和使用方面推进高职教学诊改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5];马国勤、刘丹青提出建构OBE导向的“3821”教学诊改机制,OBE导向的专业教学标准与岗位职业标准对接,反向支撑的目标和标准链分类分层精准刻画[6];专业诊改方面,万德年从专业建设标准、专业建设目标到专业建设规划进行专业诊改设计,从十四个方面组织开展专业诊改[7]。课程诊改方面,陈宇斌、付达华分析课程诊断与改进工作中的常见误区,设计了由课程目标体系、课程标准体系、建设实施体系、课程诊改体系四个诊断因素、十二个诊断点构成的完整的课程诊断与改进体系,同时对课程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策略[8]。丁才成、袁洪志等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分析,确立“目标标准—监测预警—诊断改进”作为课程诊改运行的三个基本环节[9]。谈向群、姜敏凤建立了课程层面的质量保证子系统,对课程层面的自我诊改进行了体系设计与实践[10]。很多顶层设计的研究对课程诊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关课程诊改实践方面的研究尤为稀缺,通过对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的认识,研究课程诊改的起点——目标和标准。
   一、课程层面的质量保证体系
   根据《关于确定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院校的通知》(川教厅办函〔2017〕10号),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作为8所四川省首批诊改试点,明确了试点工作安排和工作要求。
   2004年,学院引进ISO 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其基本原理与“诊改”要求基本一致,诊改初期,构造了基于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154821”内部质量保证与运行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其中:1—以学生成才为中心,5—五个层面: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5个层面的质量保证体系架构;4—四个阶段:P(目标、标准)—D(设计、组织、实施)—C(诊断、激励、学习)—A(创新、改进);8—“8”字形质量螺旋;2—质量机制和质量文化双轮驱动;1—信息化平台。针对课程层面的质量保证体系如表1所示。
   诊改工作贯穿于整个课程建设过程中,以实现系统的“持续改进”作为构建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目标。改进不能一蹴而就,而须在实施环节中螺旋进行。
   按照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两个层面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8”字形质量螺旋由上下大小两个循环组成,上环包括设计—组织—实施—监测—预警—改进,在信息平台的支撑下,不断循环运作不断改进,其改进重在对课程建设设计和课程教学设计进行改进,不涉及目标和标准的改进,在此“动循环”中,以一年实施一轮课程建设诊改,一个教学循环实施一轮课程教学诊改,一个月实施月度监测预警和课堂监测预警。下环包括“目标—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激励—学习—创新—改进”,在信息平台的支撑下,不断循环运作不断改进,其改进就是对目标和标准进行全面深刻的改进,此“静循环”以四年为一个诊改周期,推动课程建设目标与标准、课程教学目标与标准的螺旋递进。
   采用“前台+后台”的工作模式,通过“后台”诊断、激励、学习、创新、改进不断为“前台”目标、标准制定注入创新要素,每个循环周期结束后,改进是对“前台”目标、标准、设计的改进。    二、打造目标链
   目标和标准,做好事前设计对于诊改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从学校专业到课程层面,如何从上到下打造目标链,如何设计标准值直接影响到诊改工作完成效果。
   目标是对活动预期结果的主观设想,为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指明方向,目标可以达成,也允许不达成,目标达成与目标的设定密切相关。一个好的目标对执行者具有强有力的激励作用,反之,目标太高或太低不仅没有激励作用,反而会让執行者产生望而生畏或是轻而易举的心态,都不利于目标的达成;如何打造目标链和标准链,从宏观层面规划如何在具体一线教学落地,从上到下打造目标链和标准链,做到课程目标有依据,学院规划有落地实施,而不是高屋建瓴。
   (一)课程建设目标链
   以隧道工程为例,纵向从学院的规划及其子规划,逐层分解,下达任务,确定目标,将目标逐年分解,再根据每一年的目标进行分解。以2018年为例,在课程基础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训条件建设四个方面进行分解落地,目标链的打造做到上有依据、下能落地。横向对比省级在线开放课程认定标准和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认定标准,结合自身的课程基础,以“跳一跳够得着”为原则,明确隧道工程的课程目标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链
   根据学院《“十三五”课程建设专项规划》,通过企业调研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专业实际和课程发展基础,以建成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建设目标,课程教学目标链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能力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内容为依据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能力要求,学完本课程要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运用隧道工程理论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其分项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三、标准“兜底”更重要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标准的设定重在对执行内容共性的考量上,因此,很多学者对标准的制定引发很多争议,具体是采用“高标准”还是“低标准”,各抒己见。作者根据隧道工程授课班级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团队的基础以及实训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以“下有底线,上不封顶”为原则,将一部分标准要素设定为主控标准,一部分标准设定为一般标准,既保证了课程实施的基本质量,又设定了相应的标准要素作为导向。
   为了保证质量,诊改初期对标准的设定做了定性描述和定量值设定,尤其是课程建设诊改中,很多标准要素暂时还不能用定量值去设计,例如优质的案例、优质的微课、优质的标准是什么,这需要在标准设计的时候进行定性描述以保证课程建设质量,随着诊改的深入,可以不断探索“优质”的标准等级,一旦课程团队对质量有了定性的深入认识,才能随后提升“优质品”的核心要素,进一步将定性描述转换成定量指标,定量的指标更符合大数据平台的监测,这也是课程团队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应崧,李静,杨秀英.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诠释及理论向度[J].上海城市管理,2014(6).
   [2]刘志峰.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本质、意义和内容[J].职业技术教育,2016(18).
   [3]刘海.教学诊断与改进:职业院校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J].职业技术教育,2016(18).
   [4]曹元军.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质保体系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6).
   [5]许刘英.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教学诊改:内涵、理念及策略[J].职教论坛,2019(2).
   [6]马国勤,刘丹青.OBE导向的高职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9(6).
   [7]万德年.高职院校如何做专业诊断与改进[J].职业技术教育,2017(17).
   [8]陈宇斌,付达华.基于课程建设和学习成效的课程诊断与改进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7(36).
   [9]丁才成,袁洪志,丁敬敏.高职院校课程诊断与改进工作内涵及运行机制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8(35).
   [10]谈向群,姜敏凤.打开“灰箱”:基于教学过程的高职课程层诊改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8(17).
  ◎编辑 郭小琴
其他文献
[摘 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进行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分析,科学准确地评价工贸电商专业课程思政效果,并围绕“课程思政”对学生教育管理的促进作用进行探究,最后结合电商专业特点给出合理化建议,为该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的丰富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实证依据和材料支撑。以期进一步加强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全
期刊
[摘 要] 系统地收集学校2011—2018年的招生量和网络关注度数据,分析两者的时空演变规律,并构建两者时空相关模型。研究结果显示:(1)学校网络关注度数据的月度变化与学校的招生季大致相符,年度网络关注度整体变化强度较大,网络关注度不稳定;但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较为分散,具有良好的稳定性。(2)学校在各生源地的招生量年际变化强度较大,且招生量不稳定;但在空间分布上无显著差异,相对稳定。(3
期刊
[摘 要] 高职院校的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相比其他专业建设起步较晚。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针对该专业尚未有统一的教学标准,专业课程体系尚未达到统一。因此,不同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医疗美容技術专业都具有独特的学院特色,高职院校在建立该专业时,根据现阶段学院自身建设发展优势,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完善课程教育体系,通过全新教育理念的引进,促进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以“1+3+N”教育理念为基础,研究在“
期刊
[摘 要]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重在培养技能型人才,随着新兴的核酸检测产业不断发展,人才需求量大,开设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具有必要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通过对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证书进行梳理,按照相应培训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校企合作共建课程模式,在开展实际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改革方案。  [关 键 词] 1+X证书制度;医
期刊
[摘 要] 从论述研究型教学的内涵和研究型教学在职业学院实施的必要性角度出发,以天门职业学院为例,论述了目前职业院校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困境,并对这些困境进行了剖析,最后对职业院校开展研究型教学活动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 键 词] 研究型教学;职业院校;应用困境;原因探析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
期刊
[摘 要]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这是当前辅导员面对青年大学生开展工作面临的新的时代主题。当前,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作为新时代的辅导员应该坚守教育初心,担当时代重任,面对新形势,与时俱进,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职业角色和“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  [关 键 词]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初心;使命;担当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现代学徒制的推行,为氯碱生产技术课程建设开发提供了契机。课程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保障。氯碱生产技术作为一门岗位课程,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研究該课程建设,对提升课程的实用性、缩短学生的岗前培训、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推进化工行业现代学徒制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关 键 词] 校企共建;课程建设;现代学徒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
期刊
[摘 要]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慕课作为网络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分析了慕课的特点并将慕课与微课进行对比,让学生对慕课有更清晰、更全面的认知。同时分析了慕课的优缺点,尝试趋优避缺,寻找优化的方案。  [关 键 词] 慕课;微课;探析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2-0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信息化教学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探讨了基于SPOC模式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模式应如何构建,阐明了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业为例,讨论了该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方式,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建议。  [关 键 词] SPOC;高职;英语教学;混合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期刊
[摘 要] 康护医养专业群可以满足“健康中国行动”发展战略对医护、卫生、康复、养老和社工等多个行业的人才需求。以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教师团队建设、共享课程搭建、实训基地建设和人才协同培养等方面阐述了康护医养专业群的发展思路、建设过程与实践成效。  [关 键 词] 康护医养;专业群;共享课程;实训基地;人才协同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