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唇型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

来源 :云南畜牧兽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iu03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在小尾寒羊产区的个别县,经常发生羊唇型传染性脓疱病,而且多以断奶后的幼羊为主。本病虽然多为良性经过,死亡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同群的羊只相互接触传染很快,发病率很高。本病发生后,开始在口、唇、鼻部出现红斑,继而成为水疱、脓疱、痂垢,严重者整个口腔和口唇发生糜烂,出现继发感染,严重影响采食。如不及时治疗,病羊消瘦、虚脱甚至死亡,给养羊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其他文献
畜禽良种是畜牧业发展的源头和先导产业,在畜牧业发展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优良品种是现代农牧业的标志。没有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就没有现代畜牧业的形成和发展。现在
宁蒗县位于滇西北,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全国的特困县之一。畜牧业是宁蒗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要把我县的畜牧产业做大做强,就必须优化畜牧产业结构
鸭巴氏杆菌病又称禽出败,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也是鸡、鸭、鹅共患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成年鸭。2007年4月梁河县一养殖户饲养的成年番鸭出现连续急性死亡情况,经对病死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