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大量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于疏于管理,导致我国高校业余运动代表队的执教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综合素质薄弱等问题。鉴于此,有必要对我国高校业余队伍进行专业训练,但是就业余队伍的训练而言,执教教练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教练的帮助下,一方面可以大幅提升业余队伍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业余队伍全面发展。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当前高校业余队伍教练员执教现状以及水平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例分析教练员执教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根据相应的案例给出对策和提升方案,期望对我国高校业余代表队教练员执教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高校业余代表队教练员执教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业余代表队的水平,同时也会对队伍的综合实践能力和队员的基本素质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鉴于此,一定要做好教练员执教能力训练和提升工作,通过提升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和执教水平来整体提升业余代表队的综合能力。
1 调查研究
1.1 研究对象
为了更好地分析当前高校业余代表队教练员的执教能力,本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分别从云南省昆明市各个高校中抽选参赛队的执教教练员共计32人参加本次研究。
此外,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还向当地全部高校的执教教练员发放调查问卷共计150份,其中有效问卷120份。
1.2 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抽样调查和调查问卷可知,目前本区域业余代表队教练员的平均年龄均处于35.8岁以上,该年龄正处于人生的壮年,是身体力行、工作、事业各方面稳定的阶段,就该年龄段的特征而言,是非常适合从事教练员工作的年龄。此外,通过调查问卷可知,从执教教练员的学历来看,其中研究生学历人员占比为34.5%,本科生成员占比为65%。由此可以得出,多数高校业余代表队教练员无论是年龄还是学历都非常符合要求。同时,这些受调查的执教教练员平均的执教教龄均超过10年,具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执教能力。但是通过调查问卷可知,其中受过专业运动训练的执教教练员人数较少,占比不足10%。由此可以基本推断出,由于缺乏专业的运动经历,导致在业余代表队的运动实践能力不足,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很多运动员很难学习到核心的运动技巧以及实战技术,对后期的实践训练具有一定的影响。
2 影响高校业余代表队职教教练员的各项因素分析
根据分析调查可知,影响高校业余代表队执教教练员综合水平的因素有很多,综合来看,构成高校业余代表队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各类因素共计有几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教练员的敬业精神,教练员的敬业精神在运动员队伍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练员的敬业精神高低不仅对运动员队伍建设起到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教练员对运动员队伍的管理。如果教练员缺乏敬业精神,不仅会对运动员队伍的管理产生影响,同时教练员也很难贯彻自身的训练意图,难以达到相应的训练目的。其次,执教教练员的管理水平也是一项重要因素,执教教练只有敬业精神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要掌握一定的管理技术,只有将行之有效的管理技巧和敬业精神融合在一起,才能循序渐进地提高业余代表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运动水平。同时,结合下表可知,教练员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个人的从教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从表2的统计结果还可以看出,在构成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因素中,专业实践技能与执教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并且这两个因素与训练水平因素密切正相关,都是属于专业性因素范畴。
结合大量的文献研究和资料分析可知,教练员的专业实践技能和执教经验存在正相关关系。
此外,通过运动员的反应可知,目前我国高校业余代表队执教教练存在总体水平不足等问题。受此影响,导致我国业余代表队的技术水平也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一个状态,对我国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导致我国高校业余代表队教练员执教水平欠佳的核心原因在于多数教练员没有受过专业的运动训练。结合大量的实际案例可知,很多业余代表队的教练员都是在毕业后直接从事公共体育教学工作,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运动训练,对运动实践技巧方面没有过深的造诣,更缺乏业余代表队这类队伍的执教经验。正因如此,导致执教教练员在日常的训练中经常会犯本末倒置的错误。
举例来说,由于教练员缺乏专业运动训练,一些教练员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往往都会严格按照书本上教授的内容进行训练,从而忽略了赛场如战场的事实,在教练员不正确的指导下,对后期的实践训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综合来看,影响运动员核心能力的关键因素就是这支队伍的运动技术水平,任何一支运动员队伍如果想要发展和进步,首先一定要做好体能训练后期的运动技巧训练工作,其中执教教练员要采取各种方法,運用一切手段来充分发掘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潜能,待运动员的身体体能和运动技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后,一方面可以大幅增强运动员的得分能力和得分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运动员的防守技术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间接提升运动员的攻防技术和攻防水平。
在业余比赛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进攻技术地发挥主要取决于其主观能动性技术因素的高低,而非技术性因素则起到次要作用。
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每个教练人员都有自己不同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在上表2中所指的就是不同训练方法以及训练形式。结合表2可知,处于实践能力、执教经验、专业理论水平、学历在同一层次上的教练员,其技术能力会直接影响其执教能力和执教水平。结合调查问卷可知,其中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教练员的专业理论能力对执教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就实战情况来说,运动员在赛场上获得胜利的核心原因在于其日常的训练积累。虽然教练个人所运用的战术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综合运动的过程中,教练个人的战术并不是核心因素,团队合作能力和运动员个人的业务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3 高校业余代表队职教教练日常管理工作水平调查分析 结合上表(表2)可知,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和执教水平由多方面因素构成,而执教人员的训练水平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对32名教练员的调查问卷可知,在各项因素之中,教练员的队伍管理水平非常重要,对运动员队伍今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表(表4)主要展示了教练员在日常运动员队伍管理之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包含六个方面:在日常的工作中,核心内容为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对队员的管理工作。这类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运动员的出勤和缺勤记录管理;②运动员训练作风管理;③运动员训练意识形态的管理;④运动员伤病管理。如果高校业余教练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愈加细化,其最后的管理效果也就越好。
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不仅需要长期和运动员保持接触和联系,同时也要及时了解和掌握运动员的思想变化以及行为特征。根据运动员行为特征的变化,执教教练需要根据这些变化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来对运动员的各类思想行为进行指导,如果出现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找出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指导方案。
同时,教练员一定要采取合适的手段来帮助运动员消除赛前的紧张感,当前,很多教练员都在这方面很有经验,但是根据每个教练员的综合能力来说,不同教练员的管理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此外,针对运动员作息时间的管理也对教练员最终的训练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该部分的管理是日常运动员队伍管理中的一个难点。
就目前我国高校业余队伍的情况来说,多数运动员虽然为普通的学生,但是其文化水平相对较体育生高一点,但是这类学生仍然存在玩心较重、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如果教练员没有做好运动员的日常作息管理工作,不仅会对运动员白天的正常训练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运动员运动训练后的身体恢复产生严重影响。如果运动员的日常作息不规律、睡眠质量不高,不仅会导致运动员训练时没有精神,同时也对最终的训练效果产生严重影响。
就目前我国高校运动员管理工作而言,如果对运动员的作息时间进行有效管理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和其他管理工作相比,该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难。
针对运动员队伍团结合作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考验着教练员的团结协作能力。尽管运动员的人数不多,但是团队内部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矛盾,这些矛盾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第一,运动员队伍中主力人员和主力人员二者之间的矛盾;第二,主力运动员和非主力运动员之间的矛盾;第三,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的矛盾。其中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矛盾往往是核心矛盾。举例来说,在队员任务的安排过程中,如果教练员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不仅容易激发各类矛盾,同时也难以正确地向运动员传达各项指示。
此外,针对运动员的学习管理工作也是执教教练日常管理的核心内容,运动员学习能力的高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的综合素质,但是也离不开教练员的日常关心。如果教练员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给予运动员充分的关心和帮助,帮助运动员解决学习道路上的一些困难,这样既可以增加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的感情,同时也容易让运动员对教练员产生崇敬之情。
此外,教练员给予运动员适当的关心对帮助教练贯彻自身的训练意图具有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可以帮助激发运动员的激情和斗志,同时也可以间接帮助运动员建立起相应的学习意识。此外,教练员还要做好协调工作,一名合格的教练员不仅要及时同任课教师以及教务部门进行协调合作,同时也要积极和学校以及任课教师对运动员日常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和管理。
同时,通过调查问卷可知,在日常的执教过程中,教练员还要做好运动员思想品行的管理工作。虽然这一份工作看似和日常的训练没有关系,但是在实际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各类行为不仅是自己的代表,同时也是学校的代表,运动员在学校之中的各类行为不仅是自身思想的体现,同时也对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训练态度和训练行为。俗语有云,先做人,后做事。高水平的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运动技能,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例如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不仅要时刻对运动员的思想方向进行把握,同时也要严格履职,对运动员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行为进行纠正和鞭策,鞭策运动员,引导运动员带头遵守纪律,成为一名合格的运动员。
同时,教练员也要利用好自己在运动员中的权威性和地位及时地对运动员的一些错误进行批评和教育,对其行为进行纠正和规范。
在高校业余运动员队伍中,很多都是在读的学生,除了日常的训练之外,这些学生还要做好相应的文化课学习工作。但是受到传统的重训练、轻读书思想的影响,使得业余运动员的学习水平一直呈现在低谷状态。
导致运动员文化课水平偏差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包含以下两方面:第一,运动员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有专家指出:很多学生在成为业余运动员之后,一门心思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训练之中,甚至有学生抱着毕业后随便找个好单位混日子的心态。基于此,高校还要针对业余运动员采取不同的教学制度。如可以通过采取延长学制来提升运动员的文化课水平。
同时,也可以从优化业余运动员的编班方式来对其进行管理。一般情况下,业余运动员的编班方式有单独和插班这两种,虽然单独编班对管理学生较为方便,但是会对学生的日常运动训练产生一定的影响。鉴于此,可以采用插班和单独编班相结合的方式对运动员进行管理。
4 高校教练员执教素质分析
上表为运动员对教练员执教素质满意度分析表,通过分析表5可知,对运动员的满意程度和执教运动员的满意度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上表之中,受调查的教练员对自身的各项素质基本上都较为满意。但是运动员却对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满。综合来看,导致差异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其中少数教练员对自身的各項素质并没有一个清楚地认识,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第二,教练员在填写调查问卷的过程中存在虚假填写。但由此也可以看到教练员普遍存在专业实践能力、执教经验以及专业理论水平不足等问题。 鉴于此,一定要采取各项措施来提升教练员的执教经验和专业技术水平。
下表6所示为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训练重点内容的统计分析结果,结合调查问卷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大多数业余运动员教练员都非常重视全队攻守结合的训练,在训练的内容中,很多教练员都将该部分视为核心的训练内容。此外,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也要做好攻守战术基础训练工作以及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工作。通过体能训练,不仅可以挖掘运动员的身体潜能,同时也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帮助运动员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相应的胜利。但是就目前的教练员训练情况来说,教练员的训练重点都集中在了战术策略上,忽略了运动技巧以及身体素质、战术意识的训练。这一做法明显违背了相应的规律。
例如在实际的运动训练之中,教练员一方面要对自身的运动实践技能功底加以提升。如教练员要通过不间断的训练来提升自身的感性技能。如果教练员自身没有感性技能,就无法日常作息不运动员在日常比赛中运用各种战术策略,这样对运动员取得胜利是非常不利的。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练员和教师的职能基本是一致的,作为技术性指导的教练员其本身就具有教材功能,教练员的实践功能本身就是运动员活的教材。
此外,教练员还对加强自身的实践技能训练,如果教练员缺乏相应的运动训练经历,教练员就难以从根本上提升运动员的训练水平。结合表6可知,很多教练员都非常重视对战术内容的训练,这是因为训练内容有据可循。此外,在一些外行人看来这类训练方式往往能够凸显出教练的“专业性”。但是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虚伪的训练模式,真正的体育竞技,必须以技术为核心,战术之类的训练都是辅助的,缺乏体能训练、运动基础的训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训练形式。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我国高校的业余队伍训练中,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这类形式主义的训练不仅对我国高校运动员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地阻碍,同时对运动员综合运动水平的提升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其根源在于教练员没有很好的运动训练技术资本,训练的资质浅薄。对此认识,许多专家学者也持有相同看法。不过,有些人认为影响高校业余运动员运动水平提高的因素也并不完全是教练员的原因,教练员的个人的综合能力不足、教学水平较低是影响教练员执教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也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对于客观原因的分析本文可作为另一个课题研究。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可知,我国高校业余代表队教练员普遍年龄集中在中年,以中青年教师居多,也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但是普遍存在专业运动经验匮乏以及运动经历不足的问题,这是执教教练执教中主要欠缺的部分。
其次,构成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因素很多,训练能力、敬业精神、代表队管理水平、专业实践能力均属于教练员执教能力构成中的核心因素。但是受到各类综合因素的限制,我国高校业余代表队取得的成绩大多依靠教练员的敬业精神,執教的技术性因素普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无法保证运动队技术方面的突破性发展。
此外,教练员对运动员队伍进行日常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来保障运动员队伍健康、稳定发展。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业余队伍的管理水平来说,依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导致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在于教练员普遍缺乏管理意识以及管理专业技能不足。
最后,我国高校业余队伍训练中含有的战术内容较多,它不仅违背了基本的运动规律,同时也不利于提升运动员个人技术水平的提升。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练员严重缺乏专业运动经历、运动技能不足造成的。
5.2 建议
根据实际情况以及业余教练员的执教现状分析可知,高校应该定期组织或者开办一些专业技能培训班。借助这类培训,一方面可以提升教练员的专项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幅度提升教练员的专业综合素质。培训班结业后,对成绩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教练员一律持证执教上岗,对无证者不准做临场教练。
此外,也要建议高校的业务主管部门做好教练员管理工作的考察工作,一方面要对教练员的管理工作进行书面考察,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练员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和考察。最后,我国高校教练员的遴选不要局限在本校公共体育教研部范围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向社会公开招聘,把具有执教能力强、专业运动经历丰富、人品好、有敬业精神的教练招聘到学校执教运动队。也可以从社会上聘请那些资深的且身体力行的退休教练员或有关专家学者作为运动队训练顾问,并对现有教练起到传、帮、带作用。
6 总结
综上所示,本文结合实际案例以及相应的调查问卷对当前高校业余教练员执教能力和执教水平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期望对我国高校业余代表队教练执教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当前高校业余队伍教练员执教现状以及水平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例分析教练员执教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根据相应的案例给出对策和提升方案,期望对我国高校业余代表队教练员执教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高校业余代表队教练员执教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业余代表队的水平,同时也会对队伍的综合实践能力和队员的基本素质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鉴于此,一定要做好教练员执教能力训练和提升工作,通过提升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和执教水平来整体提升业余代表队的综合能力。
1 调查研究
1.1 研究对象
为了更好地分析当前高校业余代表队教练员的执教能力,本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分别从云南省昆明市各个高校中抽选参赛队的执教教练员共计32人参加本次研究。
此外,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还向当地全部高校的执教教练员发放调查问卷共计150份,其中有效问卷120份。
1.2 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抽样调查和调查问卷可知,目前本区域业余代表队教练员的平均年龄均处于35.8岁以上,该年龄正处于人生的壮年,是身体力行、工作、事业各方面稳定的阶段,就该年龄段的特征而言,是非常适合从事教练员工作的年龄。此外,通过调查问卷可知,从执教教练员的学历来看,其中研究生学历人员占比为34.5%,本科生成员占比为65%。由此可以得出,多数高校业余代表队教练员无论是年龄还是学历都非常符合要求。同时,这些受调查的执教教练员平均的执教教龄均超过10年,具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执教能力。但是通过调查问卷可知,其中受过专业运动训练的执教教练员人数较少,占比不足10%。由此可以基本推断出,由于缺乏专业的运动经历,导致在业余代表队的运动实践能力不足,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很多运动员很难学习到核心的运动技巧以及实战技术,对后期的实践训练具有一定的影响。
2 影响高校业余代表队职教教练员的各项因素分析
根据分析调查可知,影响高校业余代表队执教教练员综合水平的因素有很多,综合来看,构成高校业余代表队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各类因素共计有几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教练员的敬业精神,教练员的敬业精神在运动员队伍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练员的敬业精神高低不仅对运动员队伍建设起到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教练员对运动员队伍的管理。如果教练员缺乏敬业精神,不仅会对运动员队伍的管理产生影响,同时教练员也很难贯彻自身的训练意图,难以达到相应的训练目的。其次,执教教练员的管理水平也是一项重要因素,执教教练只有敬业精神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要掌握一定的管理技术,只有将行之有效的管理技巧和敬业精神融合在一起,才能循序渐进地提高业余代表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运动水平。同时,结合下表可知,教练员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个人的从教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从表2的统计结果还可以看出,在构成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因素中,专业实践技能与执教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并且这两个因素与训练水平因素密切正相关,都是属于专业性因素范畴。
结合大量的文献研究和资料分析可知,教练员的专业实践技能和执教经验存在正相关关系。
此外,通过运动员的反应可知,目前我国高校业余代表队执教教练存在总体水平不足等问题。受此影响,导致我国业余代表队的技术水平也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一个状态,对我国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导致我国高校业余代表队教练员执教水平欠佳的核心原因在于多数教练员没有受过专业的运动训练。结合大量的实际案例可知,很多业余代表队的教练员都是在毕业后直接从事公共体育教学工作,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运动训练,对运动实践技巧方面没有过深的造诣,更缺乏业余代表队这类队伍的执教经验。正因如此,导致执教教练员在日常的训练中经常会犯本末倒置的错误。
举例来说,由于教练员缺乏专业运动训练,一些教练员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往往都会严格按照书本上教授的内容进行训练,从而忽略了赛场如战场的事实,在教练员不正确的指导下,对后期的实践训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综合来看,影响运动员核心能力的关键因素就是这支队伍的运动技术水平,任何一支运动员队伍如果想要发展和进步,首先一定要做好体能训练后期的运动技巧训练工作,其中执教教练员要采取各种方法,運用一切手段来充分发掘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潜能,待运动员的身体体能和运动技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后,一方面可以大幅增强运动员的得分能力和得分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运动员的防守技术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间接提升运动员的攻防技术和攻防水平。
在业余比赛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进攻技术地发挥主要取决于其主观能动性技术因素的高低,而非技术性因素则起到次要作用。
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每个教练人员都有自己不同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在上表2中所指的就是不同训练方法以及训练形式。结合表2可知,处于实践能力、执教经验、专业理论水平、学历在同一层次上的教练员,其技术能力会直接影响其执教能力和执教水平。结合调查问卷可知,其中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教练员的专业理论能力对执教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就实战情况来说,运动员在赛场上获得胜利的核心原因在于其日常的训练积累。虽然教练个人所运用的战术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综合运动的过程中,教练个人的战术并不是核心因素,团队合作能力和运动员个人的业务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3 高校业余代表队职教教练日常管理工作水平调查分析 结合上表(表2)可知,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和执教水平由多方面因素构成,而执教人员的训练水平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对32名教练员的调查问卷可知,在各项因素之中,教练员的队伍管理水平非常重要,对运动员队伍今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表(表4)主要展示了教练员在日常运动员队伍管理之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包含六个方面:在日常的工作中,核心内容为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对队员的管理工作。这类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运动员的出勤和缺勤记录管理;②运动员训练作风管理;③运动员训练意识形态的管理;④运动员伤病管理。如果高校业余教练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愈加细化,其最后的管理效果也就越好。
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不仅需要长期和运动员保持接触和联系,同时也要及时了解和掌握运动员的思想变化以及行为特征。根据运动员行为特征的变化,执教教练需要根据这些变化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来对运动员的各类思想行为进行指导,如果出现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找出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指导方案。
同时,教练员一定要采取合适的手段来帮助运动员消除赛前的紧张感,当前,很多教练员都在这方面很有经验,但是根据每个教练员的综合能力来说,不同教练员的管理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此外,针对运动员作息时间的管理也对教练员最终的训练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该部分的管理是日常运动员队伍管理中的一个难点。
就目前我国高校业余队伍的情况来说,多数运动员虽然为普通的学生,但是其文化水平相对较体育生高一点,但是这类学生仍然存在玩心较重、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如果教练员没有做好运动员的日常作息管理工作,不仅会对运动员白天的正常训练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运动员运动训练后的身体恢复产生严重影响。如果运动员的日常作息不规律、睡眠质量不高,不仅会导致运动员训练时没有精神,同时也对最终的训练效果产生严重影响。
就目前我国高校运动员管理工作而言,如果对运动员的作息时间进行有效管理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和其他管理工作相比,该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难。
针对运动员队伍团结合作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考验着教练员的团结协作能力。尽管运动员的人数不多,但是团队内部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矛盾,这些矛盾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第一,运动员队伍中主力人员和主力人员二者之间的矛盾;第二,主力运动员和非主力运动员之间的矛盾;第三,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的矛盾。其中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矛盾往往是核心矛盾。举例来说,在队员任务的安排过程中,如果教练员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不仅容易激发各类矛盾,同时也难以正确地向运动员传达各项指示。
此外,针对运动员的学习管理工作也是执教教练日常管理的核心内容,运动员学习能力的高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的综合素质,但是也离不开教练员的日常关心。如果教练员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给予运动员充分的关心和帮助,帮助运动员解决学习道路上的一些困难,这样既可以增加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的感情,同时也容易让运动员对教练员产生崇敬之情。
此外,教练员给予运动员适当的关心对帮助教练贯彻自身的训练意图具有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可以帮助激发运动员的激情和斗志,同时也可以间接帮助运动员建立起相应的学习意识。此外,教练员还要做好协调工作,一名合格的教练员不仅要及时同任课教师以及教务部门进行协调合作,同时也要积极和学校以及任课教师对运动员日常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和管理。
同时,通过调查问卷可知,在日常的执教过程中,教练员还要做好运动员思想品行的管理工作。虽然这一份工作看似和日常的训练没有关系,但是在实际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各类行为不仅是自己的代表,同时也是学校的代表,运动员在学校之中的各类行为不仅是自身思想的体现,同时也对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训练态度和训练行为。俗语有云,先做人,后做事。高水平的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运动技能,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例如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不仅要时刻对运动员的思想方向进行把握,同时也要严格履职,对运动员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行为进行纠正和鞭策,鞭策运动员,引导运动员带头遵守纪律,成为一名合格的运动员。
同时,教练员也要利用好自己在运动员中的权威性和地位及时地对运动员的一些错误进行批评和教育,对其行为进行纠正和规范。
在高校业余运动员队伍中,很多都是在读的学生,除了日常的训练之外,这些学生还要做好相应的文化课学习工作。但是受到传统的重训练、轻读书思想的影响,使得业余运动员的学习水平一直呈现在低谷状态。
导致运动员文化课水平偏差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包含以下两方面:第一,运动员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有专家指出:很多学生在成为业余运动员之后,一门心思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训练之中,甚至有学生抱着毕业后随便找个好单位混日子的心态。基于此,高校还要针对业余运动员采取不同的教学制度。如可以通过采取延长学制来提升运动员的文化课水平。
同时,也可以从优化业余运动员的编班方式来对其进行管理。一般情况下,业余运动员的编班方式有单独和插班这两种,虽然单独编班对管理学生较为方便,但是会对学生的日常运动训练产生一定的影响。鉴于此,可以采用插班和单独编班相结合的方式对运动员进行管理。
4 高校教练员执教素质分析
上表为运动员对教练员执教素质满意度分析表,通过分析表5可知,对运动员的满意程度和执教运动员的满意度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上表之中,受调查的教练员对自身的各项素质基本上都较为满意。但是运动员却对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满。综合来看,导致差异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其中少数教练员对自身的各項素质并没有一个清楚地认识,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第二,教练员在填写调查问卷的过程中存在虚假填写。但由此也可以看到教练员普遍存在专业实践能力、执教经验以及专业理论水平不足等问题。 鉴于此,一定要采取各项措施来提升教练员的执教经验和专业技术水平。
下表6所示为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训练重点内容的统计分析结果,结合调查问卷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大多数业余运动员教练员都非常重视全队攻守结合的训练,在训练的内容中,很多教练员都将该部分视为核心的训练内容。此外,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也要做好攻守战术基础训练工作以及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工作。通过体能训练,不仅可以挖掘运动员的身体潜能,同时也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帮助运动员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相应的胜利。但是就目前的教练员训练情况来说,教练员的训练重点都集中在了战术策略上,忽略了运动技巧以及身体素质、战术意识的训练。这一做法明显违背了相应的规律。
例如在实际的运动训练之中,教练员一方面要对自身的运动实践技能功底加以提升。如教练员要通过不间断的训练来提升自身的感性技能。如果教练员自身没有感性技能,就无法日常作息不运动员在日常比赛中运用各种战术策略,这样对运动员取得胜利是非常不利的。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练员和教师的职能基本是一致的,作为技术性指导的教练员其本身就具有教材功能,教练员的实践功能本身就是运动员活的教材。
此外,教练员还对加强自身的实践技能训练,如果教练员缺乏相应的运动训练经历,教练员就难以从根本上提升运动员的训练水平。结合表6可知,很多教练员都非常重视对战术内容的训练,这是因为训练内容有据可循。此外,在一些外行人看来这类训练方式往往能够凸显出教练的“专业性”。但是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虚伪的训练模式,真正的体育竞技,必须以技术为核心,战术之类的训练都是辅助的,缺乏体能训练、运动基础的训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训练形式。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我国高校的业余队伍训练中,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这类形式主义的训练不仅对我国高校运动员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地阻碍,同时对运动员综合运动水平的提升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其根源在于教练员没有很好的运动训练技术资本,训练的资质浅薄。对此认识,许多专家学者也持有相同看法。不过,有些人认为影响高校业余运动员运动水平提高的因素也并不完全是教练员的原因,教练员的个人的综合能力不足、教学水平较低是影响教练员执教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也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对于客观原因的分析本文可作为另一个课题研究。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可知,我国高校业余代表队教练员普遍年龄集中在中年,以中青年教师居多,也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但是普遍存在专业运动经验匮乏以及运动经历不足的问题,这是执教教练执教中主要欠缺的部分。
其次,构成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因素很多,训练能力、敬业精神、代表队管理水平、专业实践能力均属于教练员执教能力构成中的核心因素。但是受到各类综合因素的限制,我国高校业余代表队取得的成绩大多依靠教练员的敬业精神,執教的技术性因素普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无法保证运动队技术方面的突破性发展。
此外,教练员对运动员队伍进行日常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来保障运动员队伍健康、稳定发展。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业余队伍的管理水平来说,依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导致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在于教练员普遍缺乏管理意识以及管理专业技能不足。
最后,我国高校业余队伍训练中含有的战术内容较多,它不仅违背了基本的运动规律,同时也不利于提升运动员个人技术水平的提升。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练员严重缺乏专业运动经历、运动技能不足造成的。
5.2 建议
根据实际情况以及业余教练员的执教现状分析可知,高校应该定期组织或者开办一些专业技能培训班。借助这类培训,一方面可以提升教练员的专项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幅度提升教练员的专业综合素质。培训班结业后,对成绩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教练员一律持证执教上岗,对无证者不准做临场教练。
此外,也要建议高校的业务主管部门做好教练员管理工作的考察工作,一方面要对教练员的管理工作进行书面考察,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练员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和考察。最后,我国高校教练员的遴选不要局限在本校公共体育教研部范围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向社会公开招聘,把具有执教能力强、专业运动经历丰富、人品好、有敬业精神的教练招聘到学校执教运动队。也可以从社会上聘请那些资深的且身体力行的退休教练员或有关专家学者作为运动队训练顾问,并对现有教练起到传、帮、带作用。
6 总结
综上所示,本文结合实际案例以及相应的调查问卷对当前高校业余教练员执教能力和执教水平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期望对我国高校业余代表队教练执教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