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卖“卖点”卖“状态”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KAIIO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号入座”营销系列之二
  
  那么多品牌,这个诉求自己的独特卖点,那个排队兜售他的标准,还有人见缝插针地宣扬自己是某角度的第一品牌……消费者眼冒金星,让营销陷入僵局。
  
  为何叫好不叫座
  
  本系列文章在上期(本刊2011年4月刊)中提出,如果你的产品无法满足顾客的身份,或者与顾客的身份相抵触,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你的产品。因为,消费者对自己的身份更敏感,时刻顾及身份问题。这些具有满足身份附加价值的商品,多半是偏奢侈类的产品,如汽车、手表、服饰等。
  而人们对自己的状态往往就很难认知了。针对人的状态的产品,往往是附加值偏低的产品,例如饮料、保健品。这类产品任凭你说得天花乱坠,消费者往往只关注产品带来的直接功能利益。
  所以,产品USP(卖点论)大行其道多年,目的是直接卖产品利益。只要深入了解产品,在产品里找到惊世骇俗的特点,又恰好是消费者所要的,那么你的营销就基本成功了。
  产品同质化的时代已经来临,但吹毛求疵还是能找到一些产品特点。更有聪明者,找不到更有力的卖点,就创造新标准、新概念,或者某一角度的“第一”,让产品脱颖而出。
  如此煞费苦心、机关算尽,本来无可厚非,甚至有不少经典之笔。但是,问题在于你忽视了商业环境:那么多品牌,这个诉求自己的独特卖点,那个排队兜售他的标准,还有人见缝插针地宣扬自己是某个细分类别或某角度的第一品牌……
  如果你是消费者,会怎么办?你是不是标准失衡,眼冒金星了?越来越多的人目标清晰地走进了大卖场,出来之后却一头雾水地发现,自己事与愿违地购买了一堆其他品牌。
  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产品卖点,也不是标准,更不是争夺领导品牌,而是让消费者困惑的决策问题——他们面对那么多同类商品时是多么的茫无头绪啊……
  这也是我们“对号入座”营销最关注的问题:不要把焦点放在你的产品上,而是放在消费者身上;不是从消费者角度看产品,而是从消费者角度看消费者,暂且忘掉你的产品。
  不妨这样设想:在林林总总的超市货架里,突然有一个声音告诉你,他的产品最适合“什么状态”下使用,而你一想:我不就是在“这个状态”吗!于是,你豁然开朗,自然知道选择这个品牌。这就是你替消费者解除决策困惑之后的回报。
  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最合适的产品。消费者买的是最适合他自己的商品,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认为现代营销的精髓不是“价值的传递”,而是“匹配”。
  
  消费者常被利用的
   三大状态
  
  第一种:能够自我识别的状态
  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自己所处的状态,特别是跟生理有关的状态,例如:头疼、困顿、鼻塞等。人被这种问题困扰,就会如鲠在喉、时时惦记。只要你的产品是针对这些问题的,消费者自然会选择你。
  常见的药品广告就是这么对号入座的。特别是非处方药(OTC),必须让消费者学会自己抓药,以便随时购买。
  比如:咳嗽是一种明显的状态,但咳嗽本身是保护呼吸系统的反射性动作,也就是说咳嗽是症状而不是症因,但医药企业多数都不从症因上解决问题,而是在症状上下工夫,只宣扬自己止咳的功效。你能识别自己的咳嗽症状,他就把药卖给你。
  所以这类营销手法往往只需要占据某种状态,就具备了成就大品牌的条件,例如:斯达舒就极力抢占胃痛、胃酸这些状态,你只要胃痛、胃酸,首先就会想到它;“红牛”也是多年如一日地抢占着“困了、累了”的状态,而困了、累了这些状态,消费者太容易识别了。
  
  第二种:无法辨别的状态
  同样是生理上的状态,有些是不容易感知的。如同癌症,人们感觉到不舒服时,往往已是晚期。
  这类状态,个人很难察觉,必须通过仪器和设备。那些在街边进行免费检查的医疗单位,就是试图通过仪器设备的力量帮消费者识别自己不良的身体状态,从而获得销售机会。
  更多的状态连仪器都检查不出来。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提示消费者,让他知道已忘记的状态。很多时候消费者忘了,但营销人不能忘。
  
  第三种:不愿意面对的状态
  “你是不是有病?”你这样问消费者时,他一定会回骂你。患者不但不愿面对自己的状态,同时也不愿意背负“有病”的身份。所以,无法切入消费者的状态,已经决定了心理医生难当、心理健康市场是个小众市场。
  
  放大机会的猛药:抓准 “心 理状态”
  
  传统凉茶针对的是“上火”的状态,然而“上火”的状态很难判断,更多时候人们是处在“亚上火”状态。想想看,一个人喉咙痛、脸上出痘、严重便秘,说明他上火已经很严重了。有经验的自知上火,可能会选择吃药;没经验的找医生,可是你能指望医生开药开出凉茶吗?而且,人们怎么可能经常这么严重地上火呢!
  所以,如果凉茶针对这种比较严重的状态,销售机会要小很多。
  凉茶作为饮料,要想做大,必须离开“解决问题”的小范围机会,而应该泛化问题,把握那些普遍性机会。
  “上火”是种“事实状态”,而“怕上火”则是一种“心理状态”。判别“怕上火”是不用一秒钟的。既然你“怕上火”,那就喝王老吉喽。
  王老吉的“心理状态”识别,涵盖了两种群人,即上火人群和没上火人群,而这种心理识别使得这两种人群更快地跟自己产生关系。这就是王老吉成功的根本之处。
  
   没有出路时,请按“状态” 入座
  
  我们操刀的合生元益生菌最说明这个问题。合生元起始是作为婴幼儿保健品问世的,其产品的内核是益生菌,提高儿童免疫力。
  在那个时代,大家对益生菌几乎毫无认知。如果我们卖益生菌,只是自话自说;如果我们卖抵抗力,太抽象!一个看不到成分的产品,去达成一个抽象的功能,让那些缺乏想象力的妈妈去买,显然不可行。
  事实上,那时的妈妈们在处理宝宝的健康问题时,只有两种选择:宝宝生病了,就带宝宝看医生;宝宝没生病,就不会给宝宝吃任何保健品(那时保健品的声誉的确也差)。
  苦苦折磨之后,终于有一天豁然开朗,我们发现了一个好状态,就是“反复生病”这样一种现象。当然“反复生病”的本质是宝宝的“免疫断层期”造成的,“免疫断层期”是事实状态,太抽象,大家看不到,“反复生病”才是浮出水面的事实,也是宝宝那时的“状态”,这种“状态”是被妈妈们历历在目看在眼里的。
  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出来了:合生元不治病,合生元治“反复生病”,它的价值就在于对应这种“反复生病”的状态。“反复生病”的状态只要点出来,妈妈们就很容易认可,而且一定会对号入座地认可产品。
   我们不能改变事实,但可以改变看待事实的角度。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出消费者一个崭新的状态时,我们就可能开辟出一个全新的销售领域。
  (孙鹏:无形营销CEO;杨江涛:无形营销策略总监)
其他文献
“不做采购,不知道销售有多蠢”系列之  有人喜欢就事论事,有人喜欢先搞关系;有人喜欢控制,有人喜欢支持,还有人喜欢马屁。作为销售,如何才能讨客户喜欢?    关于销售这门艺术,有句很著名的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专业上,业内称之为“迎合”。也就是通过迎合客户,让他对你产生好感。好感是建立关系的第一步(后边还有信任和利益两步)。  老外曾做过统计:如果你能让客户喜欢你,销售额能提高25%左右
期刊
穿着阿迪达斯鞋的男孩,会混在男孩堆里一起谈论女孩;穿耐克鞋的男孩子,却都和女孩子在一起。  面对大众市场,企业要回答的是,我们卖的是什么?  可以肯定,企业卖的不是标准化产品,也不是价廉物美的产品,而是生活方式或体验。产品的时代已经结束,顾客的时代已经开始。企业不能以产品的观念思考问题,顾客不需要价廉物美的产品,顾客需要的是改变或丰富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获取新的或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
期刊
为什么可口可乐一直被评为世界第一品牌?因为可口可乐主导了可乐品类,成为可乐品类的代名词。只要人类对可乐这个品类的兴趣不灭,可口可乐品牌就可以生生不息。    2010年11月,经第三方评估,“王老吉”商标的品牌价值为1080.15亿元,成为新晋的超过海尔、百度的中国第一品牌。与此同时,广药集团宣布将充分利用“王老吉”强大的品牌资产,向“大健康产业”进军。接着,获得广药集团“王老吉”商标授权的广粮实
期刊
“胡萝卜加大棒”管理原则,是“驯服”桀骜不驯的经销商的必用手段。然而,“胡萝卜”“好吃”也“好送”,是否敢送、会送“大棒”,却是考验能力、决定水平的关键。    方式一:先送萝卜后加棒    案例:  杨启是一位学历并不高的区域经理,入职时间不长,他与区域内的过百家经销商8成以上都认识。不同于其他区域经理的是,他与经销商的关系,不像通常见到的那种公事公办、不远不近、若即若离、非亲非故的关系,而是更
期刊
现象篇    多年前,我所在的公司要搞一次大规模的装修,既然要装修,自然要找装修队伍。当时公司的老板不知道搭错了哪根筋,竟然把这次装修招标的事情放给了我们销售部。  命令一下达,整个销售部立刻摩拳擦掌,群情激昂,其投入程度完全超出了过年加娶媳妇的规模,大家纷纷表示:不整死装修公司,誓不罢休。这也难怪,天天做乙方的人,心理难免变态,逮着一次做甲方的机会,自然要猛烈地发泄一把。  接下来,大家群策群力
期刊
3年前,电子商务公司花100块广告费,还可能挣100块的毛利;2年前,100块广告费,只能堪堪保本;1年前,这100块的广告,如果能换回100块的销售额,都要暗自庆幸一把了。  打广告找死,不打广告等死。  怎么办?烧钱——做规模——融资——继续烧钱——继续做大规模——继续融资……命好的,熬到了上市,命不好的,清盘洗手自认倒霉。  企业为什么需要广告?  无非一个目的:吸引关注、强化认识、加深印象
期刊
你学过经销商的语言吗?  “我早就对你们说,多学一种语言有益无害,今天救了你们了吧!”  有的业务员总是很难和经销商沟通,最基本的原因是:你用的是厂家语言,而经销商是有自己的语言的。  他们的语言有三大特点:  1.自己的利益排在第一位。理解透这点,和经销商沟通起来就轻松多了。  2.近期利益优于远期利益。经销商工作难做,往往是因为你还没给他近期利益呢,却希望他去追求远期利益。  3.他的情况永远
期刊
步步高败退小家电让业内深思。这个神秘的消费电子产品大鳄,为什么能在消费电子行业风生水起,却在生活电器折戟沉沙?    浑水怎样才能摸到鱼?  对于步步高退出生活电器原因,其内部高层一方面声称“损失的确很大,但长痛不如短痛”,另一方面又说“退出的原因并不是外界所说的竞争激烈和经营亏损”。如此前后矛盾的说法,让人很是摸不着头脑。  步步高全面退出生活电器,究竟是什么原因?传递了什么信号?    微波炉
期刊
全国30个办事处,4000名员工,上千个城市分布,别说仅靠这些培训师,再多的培训师也跑不过来。所以,重要的是,要让团队有自我培训的功能。    答不上来的问题    两年6个亿,3年10个亿,而今年保守预计增长60%——这家企业正在创造着行业里的神话。如果你是一个年轻时尚的女孩,如果你爱逛屈臣氏,说不定你最喜欢用的化妆品不是欧莱雅,不是SKⅡ,而是Tingirl。  郑婷有幸,在两年前跳槽到这家公
期刊
双汇应该有自己的道德观,有独立于法规之外的行为准则,而不是任由自己的行为贴近法规的底限。    背景:双汇“瘦肉精”事件    自央视3·15晚会上曝光双汇“瘦肉精”事件之后,顿时引起全国舆论的一片声讨。尽管双汇集团及时致歉,并承诺召回问题产品,但“事件”并未因此停息,而是愈演愈烈。  先是双汇董事长万隆约见部分“核心媒体”时解释说:“事件是上游产业链中养殖环节出现的问题,济源双汇的猪源是在流通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