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咯雷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服药后检验项目进行详细记录。结果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氯吡咯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疗效显著,且能减少心脏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氯吡咯雷;阿司匹林;疗效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1- 0079-02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世界第一。[1] 心绞痛发生之后,经常影响大家的身体健康,而且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心绞痛如果任由病情进展,可能会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病症,甚至发生心肌梗塞,危及生命。因此,患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蔓延而恶化。本文笔者对我院2009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选取100例,对其分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100例患者,均选自我院2009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 对照组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在38~75岁,平均年龄为48.7岁;观察组患者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在39~76岁,平均年龄为49.4。两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起因等方面差异可忽略不计(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我们单纯服用阿司匹林(acetylsalicylic acid)治疗,饭后服用,剂量为,25 mg/次,3次/日。
治疗组50例患者采用同对照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咯雷联合治疗,阿司匹林治疗,剂量为25 mg/次,3次/日,饭后服用;氯吡咯雷(Clopidogrel Sulfate Tablets)用量为100 mg/日,1次/日,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心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的时间明显变短,幅度减少达到80%以上;有效:患者心绞痛发作时间以及频率降低明显,心肌缺血缺氧时间出现变短,且幅度减少在50%~80%;无效:患者蝗心绞痛发作症状没有出现改善,甚至恶化[2]。显效+有效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以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中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临床治疗,观察组心脏无一例不良反应,而对照组中出现5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16例为显效,其临床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患者显效者达34例,其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6.00%。对照组患者临床总疗效低于观察组,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1所示。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过度饮食、肥胖、吸烟等因素导致冠心病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会恶化,甚至会急性发作病死。[3]而冠心病心绞痛是冠心病中的典型病症,常出现发作性胸骨后疼痛,发生的原因为当血压增高、心动过速、运动等使心肌消耗氧气量增加,造成供需矛盾,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4] 因此,患者一旦发作冠心病心绞,要及时就医诊治,争取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临床上方法存在多样性。而本文笔者对我院100例患者进行分组用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阿司匹林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6.00%,而观察组患者应用氯吡咯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00%,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阿司匹林能够改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预后,有效降低患者白心脏不良反应的出现和患者的病死率。氯吡咯雷对凝血功能、肝肾功能都没有显著的影响,患者有良好的耐受性,能够让血小板的活化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抑制。[5] 采用氯吡咯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够更好控制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其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且不良反应非常少,值得我们不断研究。
总之,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咯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应用于冠心病相关疾病的治疗是有效的,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以岭.从络病学说论治冠心病心绞痛[J].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4):7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J].中国医药学报,1993,21(7):40.
[3] 陈国伟,顾菊康,陈灏珠.心血管病诊断治疗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3.
[4] 尤士杰,杨跃进,陈可冀,等.通心络胶囊在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疑难病杂志,2004,3(4):193.
[5]张蜡林,游运舸.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6(5):40.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氯吡咯雷;阿司匹林;疗效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1- 0079-02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世界第一。[1] 心绞痛发生之后,经常影响大家的身体健康,而且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心绞痛如果任由病情进展,可能会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病症,甚至发生心肌梗塞,危及生命。因此,患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蔓延而恶化。本文笔者对我院2009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选取100例,对其分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100例患者,均选自我院2009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 对照组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在38~75岁,平均年龄为48.7岁;观察组患者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在39~76岁,平均年龄为49.4。两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起因等方面差异可忽略不计(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我们单纯服用阿司匹林(acetylsalicylic acid)治疗,饭后服用,剂量为,25 mg/次,3次/日。
治疗组50例患者采用同对照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咯雷联合治疗,阿司匹林治疗,剂量为25 mg/次,3次/日,饭后服用;氯吡咯雷(Clopidogrel Sulfate Tablets)用量为100 mg/日,1次/日,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心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的时间明显变短,幅度减少达到80%以上;有效:患者心绞痛发作时间以及频率降低明显,心肌缺血缺氧时间出现变短,且幅度减少在50%~80%;无效:患者蝗心绞痛发作症状没有出现改善,甚至恶化[2]。显效+有效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以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中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临床治疗,观察组心脏无一例不良反应,而对照组中出现5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16例为显效,其临床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患者显效者达34例,其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6.00%。对照组患者临床总疗效低于观察组,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1所示。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过度饮食、肥胖、吸烟等因素导致冠心病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会恶化,甚至会急性发作病死。[3]而冠心病心绞痛是冠心病中的典型病症,常出现发作性胸骨后疼痛,发生的原因为当血压增高、心动过速、运动等使心肌消耗氧气量增加,造成供需矛盾,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4] 因此,患者一旦发作冠心病心绞,要及时就医诊治,争取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临床上方法存在多样性。而本文笔者对我院100例患者进行分组用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阿司匹林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6.00%,而观察组患者应用氯吡咯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00%,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阿司匹林能够改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预后,有效降低患者白心脏不良反应的出现和患者的病死率。氯吡咯雷对凝血功能、肝肾功能都没有显著的影响,患者有良好的耐受性,能够让血小板的活化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抑制。[5] 采用氯吡咯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够更好控制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其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且不良反应非常少,值得我们不断研究。
总之,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咯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应用于冠心病相关疾病的治疗是有效的,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以岭.从络病学说论治冠心病心绞痛[J].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4):7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J].中国医药学报,1993,21(7):40.
[3] 陈国伟,顾菊康,陈灏珠.心血管病诊断治疗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3.
[4] 尤士杰,杨跃进,陈可冀,等.通心络胶囊在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疑难病杂志,2004,3(4):193.
[5]张蜡林,游运舸.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6(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