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少有人会否认,故乡是每个人的根系,而家是每一个漂泊在外的异乡人的感召。那种历史文化、血缘亲情的凝聚与黏合,似乎也是牵引舒尔带着女儿叮咚千里迢迢回到故乡小城的根本所在。从题名来看,安宁的短篇小说《归去》确实很直白地表现出了一种对故乡和家的向往与追寻。但从内容来说,安宁并没有如读者所预料的讲述一家人其乐融融团聚的故事,而是迎着一场暴风雨撕开了舒尔一家人平庸寡淡与沉闷乏味的生活。可以说,一方面,这种小说题名与所写内容相悖所形成的叙事张力,很大程度上传达了在去乡与归乡之中普遍存在的精神困境与生活悖论。另一方面,安宁对人物性格的把握、人心隐微的探寻与小说氛围的营造等,表现出了沉稳从容的叙事能力和具有较高辨识度的艺术风格。
在舒尔看来,回,还是不回,这是一个问题。在回到小城后,多年未归的舒尔很快意识到:“纠结着回还是不回的人,除了一岁半的叮咚,还有她自己。”实际上,舒尔所纠结的“回还是不回”指是否要回到她出生和成长的故乡小城,还有那个以母亲陈美惠为中心的家庭。可以认定的是,作为介于都市与乡村中间地带的小城镇所蕴含的时代历史、民俗文化等信息,已经成为了认识和观察当下社会的重要视角。不过,安宁并没有将写作重心放在“北方的小县城”的具体描述之上,而是将笔触聚焦在“进了城”生活的舒家。在《归去》中,这个安顿在小城中的舒家陈设简陋。在格局上,映入眼帘的是窄小的客厅、狭小的厨房,还有楼梯下夹角处的洗手间等;在陈设上,易于引人注目的是淘汰掉的老式沙发、老式吊扇,以及铺了一层塑料的凉席垫子等。所有这一切,都很難让人感受到家给人的那种舒适与温馨。很显然,安宁以一种冷峻与坚硬的态度直面这个小城之家,仅用寥寥数笔便传神地勾勒出了舒家人的生活环境与生存图景。
令人颇为疑惑的是,舒家居住条件的简陋难道就是让舒尔“归家”无比纠结的理由?从根本上来讲,比起外在的生活环境,更为关键的因素还是在于生活本身,尤其是生活在其中的家人。不难发现,安宁不仅以犀利地笔调审视了陈美惠与舒尔、舒莉、舒小龙等两代人的情感矛盾与冲突,而且还细微地观察了与舒家人的生活和运命紧密相关的复杂人情世故。在《归去》中,母亲陈美惠这一人物形象是安宁费尽心力来塑造的。应该说,陈美惠是典型的家庭主妇,“她大半生的活动半径,都不曾走出过小小的庭院。”但她却又是“这个家族的女王,掌控着三个儿女的婚姻与未来。”正是这种“女王”式的主宰性格,作为母亲的陈美惠与舒尔、舒莉等三个儿女的关系总是处于一种剑拔弩张的状态之中。然而,读者愈是在小说中体会到那种紧张感,安宁愈是在不动声色之中自由自在地书写着碎屑的日常生活、描绘着流淌的生活细节、传达着微妙的情绪变化。
正如小说中所写的:“陈惠美似乎从未给过他们姐弟三个爱抚。她最大的爱意表达,就是不骂他们,说话不带脏字。但这样的时刻,又如此稀少。”对于“乖乖女”舒莉和外孙女思思,她毫无温情更多是冷漠。对于二女儿舒尔,她既有隔阂又有不满。对于儿子舒小龙,她是专断却又宠溺。被强制辞去酒店服务生后,舒小龙先后做保险,推销,广告等,最后成了“每天在小城里晃来晃去”的无业游民。即便如此,陈惠美并没有丝毫减少对儿子的婚姻和工作的操心。然而,在本质上而言,陈惠美在家庭中的存在感越强却越是显出不被人理解的孤独。在此,安宁用看似轻松实则辛辣的笔触形象揭示了生活在小城的市井小民的多重性格。在通常意义上来讲,短篇小说向来被视为很难塑造出典型人物,但安宁的确给读者带来了陈惠美等这样性格丰满的人物形象。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典型小市民形象的塑造也使得这部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了独到的审美新质。
在《归去》中,安宁还以极简的笔法勾勒了诸多虽不如陈惠美这样充实,但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像做下水道疏通工的父亲、家庭主妇陈惠美、在镇幼儿园当清洁工的舒莉、在大学工作有副教授职称的舒尔、无固定工作的舒小龙、小个子的南方老板、得糖尿病的小暖、县城的某小官员,等等,各色人物共同织就了这个小城中庞大且又繁杂的关系网。还应该看到,《归去》中写的人物大都是生活在底层的普通人,他们的生活艰辛却又有着群体自认的生存逻辑。比如,当老实巴交的父亲遭遇小公司赖账时,父亲“想着缓一年再说,实在讨不回,也就算了。”但母亲陈惠美却选择泼辣上门并以污言秽语地兜头泼的方式讨薪。当母亲讨薪被棍子打伤,舒尔“动用小县城里所有的关系,试图通过公安局来处理此事。”而舒小龙“在小县城里人脉颇广,三教九流,都能攀得上一点关系”,最终只一个电话,“就召来一讨债团伙,谈好了四六分成,又不过是半天工夫,便拿到了一万块的赔偿。”所有这些似乎都在表明,陈惠美和舒小龙更懂得如何融入这个小城,也更明白所谓的人情世故。在某种意义来说,安宁的观察使得小说更具时代感和现实感,在表现社会生活与反思时代现实上更富有深度和力度。
尽管短篇小说并不是以讲故事而见长,但安宁的《归去》确实又在“讲好故事”的维度上体现出了一部好小说所需要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显著表现在小说的多线叙事构成了一种叙事闭环,但又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中打破了平衡。小说开头就干脆利落地切进两条并行线索,即从一场自然的暴风雨开始讲述了发生在舒家的“暴风雨”故事。在叙事时间来说,从午后四点暴风雨即将来临始到暴风雨席卷夜空终,《归去》所讲的故事显然是发生在一天之内的。其实,类似的叙事闭环还表现在故事的讲述与推进中。一个是小说从陈美惠的唠叨开始,到她“用苍老颤抖的嗓音,冲暴风雨大喊”而结束,另一个是小说中还有从舒尔“归家”开始到她听到“走吧,都走吧”来收尾。可见,多条叙事线在小说中徐徐铺展开来,但同时又在舒家庭院之内得以交织与咬合。然而,安宁还通过将陈美惠作为叙事中心串联起每个人物,并在她与家人关系的矛盾与冲突中将内容完整的故事深刻又自然地讲述出来。这实则又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叙事闭环的限制。
安宁在“讲好故事”时还尽可能发挥了情绪的优势,以情绪流动来推动叙事,由情绪入事、以情绪写人、情绪与景相融。小说是这样开篇的:“进入三伏的第一天,已是午后四点,庭院里的蝉鸣,还在轰炸般地响着。”这里的写法是以动静结合的方式传达出了舒尔“烦躁”“心烦意乱”的心理情绪,以此形成了一种沉闷与焦灼的叙事氛围。如此,小说自然便具有了一种笼罩全篇的叙事基调,整体气氛的营造也得以确定。在陈美惠的喋喋不休之中,舒家人的情绪出现了从“挣扎”到“焦灼”再到“逃离”最后到“沉默”的转变。这不仅构成了一条人物情绪的流动轨迹,而且还与环绕在这一轨迹四周的暴风雨一道共同营造与渲染了叙事氛围。小说结尾写道:“一道闪电照亮了大地。雷声紧随其后,滚滚而来。就在这试图摧毁整个世界的雷鸣过后,暴风雨,暴风雨终于撕开了天空。”于是,舒家每个人潜藏在内心的情绪,以不可抵挡地气势得到最大程度地释放。读者似乎也把被带入了安宁所设定的情景中,不可抗拒地感知到那张无形的情绪和氛围之网。
从乡村迁徙至城市,从山东小城到内蒙古,作为80后作家的安宁以迎难而上的姿态向故乡和家回望,以此传达了在故乡无根却又在城市无法扎根的孤独与漂泊感。很难想象,她的短篇新作《归去》仅用一万多字的篇幅,细腻精准地表现出了当下人的人生际遇、生活矛盾与情感纠葛。同时,那些生活在小城中不易为人所关注的底层市民及其市井人生,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鲜活清晰的呈现。或许可以说,安宁的小说总会散发出一种基于“归去”体验的“安宁”气质。这种气质很多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为一种气氛,弥散于小说的字里行间。可以判定,这既是安宁小说的一种审美特质,也彰显了其在当下文学中的独特价值。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江苏青年作家群落研究”(2018SJA0513)和2018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本栏目责任编辑 袁姣素
在舒尔看来,回,还是不回,这是一个问题。在回到小城后,多年未归的舒尔很快意识到:“纠结着回还是不回的人,除了一岁半的叮咚,还有她自己。”实际上,舒尔所纠结的“回还是不回”指是否要回到她出生和成长的故乡小城,还有那个以母亲陈美惠为中心的家庭。可以认定的是,作为介于都市与乡村中间地带的小城镇所蕴含的时代历史、民俗文化等信息,已经成为了认识和观察当下社会的重要视角。不过,安宁并没有将写作重心放在“北方的小县城”的具体描述之上,而是将笔触聚焦在“进了城”生活的舒家。在《归去》中,这个安顿在小城中的舒家陈设简陋。在格局上,映入眼帘的是窄小的客厅、狭小的厨房,还有楼梯下夹角处的洗手间等;在陈设上,易于引人注目的是淘汰掉的老式沙发、老式吊扇,以及铺了一层塑料的凉席垫子等。所有这一切,都很難让人感受到家给人的那种舒适与温馨。很显然,安宁以一种冷峻与坚硬的态度直面这个小城之家,仅用寥寥数笔便传神地勾勒出了舒家人的生活环境与生存图景。
令人颇为疑惑的是,舒家居住条件的简陋难道就是让舒尔“归家”无比纠结的理由?从根本上来讲,比起外在的生活环境,更为关键的因素还是在于生活本身,尤其是生活在其中的家人。不难发现,安宁不仅以犀利地笔调审视了陈美惠与舒尔、舒莉、舒小龙等两代人的情感矛盾与冲突,而且还细微地观察了与舒家人的生活和运命紧密相关的复杂人情世故。在《归去》中,母亲陈美惠这一人物形象是安宁费尽心力来塑造的。应该说,陈美惠是典型的家庭主妇,“她大半生的活动半径,都不曾走出过小小的庭院。”但她却又是“这个家族的女王,掌控着三个儿女的婚姻与未来。”正是这种“女王”式的主宰性格,作为母亲的陈美惠与舒尔、舒莉等三个儿女的关系总是处于一种剑拔弩张的状态之中。然而,读者愈是在小说中体会到那种紧张感,安宁愈是在不动声色之中自由自在地书写着碎屑的日常生活、描绘着流淌的生活细节、传达着微妙的情绪变化。
正如小说中所写的:“陈惠美似乎从未给过他们姐弟三个爱抚。她最大的爱意表达,就是不骂他们,说话不带脏字。但这样的时刻,又如此稀少。”对于“乖乖女”舒莉和外孙女思思,她毫无温情更多是冷漠。对于二女儿舒尔,她既有隔阂又有不满。对于儿子舒小龙,她是专断却又宠溺。被强制辞去酒店服务生后,舒小龙先后做保险,推销,广告等,最后成了“每天在小城里晃来晃去”的无业游民。即便如此,陈惠美并没有丝毫减少对儿子的婚姻和工作的操心。然而,在本质上而言,陈惠美在家庭中的存在感越强却越是显出不被人理解的孤独。在此,安宁用看似轻松实则辛辣的笔触形象揭示了生活在小城的市井小民的多重性格。在通常意义上来讲,短篇小说向来被视为很难塑造出典型人物,但安宁的确给读者带来了陈惠美等这样性格丰满的人物形象。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典型小市民形象的塑造也使得这部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了独到的审美新质。
在《归去》中,安宁还以极简的笔法勾勒了诸多虽不如陈惠美这样充实,但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像做下水道疏通工的父亲、家庭主妇陈惠美、在镇幼儿园当清洁工的舒莉、在大学工作有副教授职称的舒尔、无固定工作的舒小龙、小个子的南方老板、得糖尿病的小暖、县城的某小官员,等等,各色人物共同织就了这个小城中庞大且又繁杂的关系网。还应该看到,《归去》中写的人物大都是生活在底层的普通人,他们的生活艰辛却又有着群体自认的生存逻辑。比如,当老实巴交的父亲遭遇小公司赖账时,父亲“想着缓一年再说,实在讨不回,也就算了。”但母亲陈惠美却选择泼辣上门并以污言秽语地兜头泼的方式讨薪。当母亲讨薪被棍子打伤,舒尔“动用小县城里所有的关系,试图通过公安局来处理此事。”而舒小龙“在小县城里人脉颇广,三教九流,都能攀得上一点关系”,最终只一个电话,“就召来一讨债团伙,谈好了四六分成,又不过是半天工夫,便拿到了一万块的赔偿。”所有这些似乎都在表明,陈惠美和舒小龙更懂得如何融入这个小城,也更明白所谓的人情世故。在某种意义来说,安宁的观察使得小说更具时代感和现实感,在表现社会生活与反思时代现实上更富有深度和力度。
尽管短篇小说并不是以讲故事而见长,但安宁的《归去》确实又在“讲好故事”的维度上体现出了一部好小说所需要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显著表现在小说的多线叙事构成了一种叙事闭环,但又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中打破了平衡。小说开头就干脆利落地切进两条并行线索,即从一场自然的暴风雨开始讲述了发生在舒家的“暴风雨”故事。在叙事时间来说,从午后四点暴风雨即将来临始到暴风雨席卷夜空终,《归去》所讲的故事显然是发生在一天之内的。其实,类似的叙事闭环还表现在故事的讲述与推进中。一个是小说从陈美惠的唠叨开始,到她“用苍老颤抖的嗓音,冲暴风雨大喊”而结束,另一个是小说中还有从舒尔“归家”开始到她听到“走吧,都走吧”来收尾。可见,多条叙事线在小说中徐徐铺展开来,但同时又在舒家庭院之内得以交织与咬合。然而,安宁还通过将陈美惠作为叙事中心串联起每个人物,并在她与家人关系的矛盾与冲突中将内容完整的故事深刻又自然地讲述出来。这实则又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叙事闭环的限制。
安宁在“讲好故事”时还尽可能发挥了情绪的优势,以情绪流动来推动叙事,由情绪入事、以情绪写人、情绪与景相融。小说是这样开篇的:“进入三伏的第一天,已是午后四点,庭院里的蝉鸣,还在轰炸般地响着。”这里的写法是以动静结合的方式传达出了舒尔“烦躁”“心烦意乱”的心理情绪,以此形成了一种沉闷与焦灼的叙事氛围。如此,小说自然便具有了一种笼罩全篇的叙事基调,整体气氛的营造也得以确定。在陈美惠的喋喋不休之中,舒家人的情绪出现了从“挣扎”到“焦灼”再到“逃离”最后到“沉默”的转变。这不仅构成了一条人物情绪的流动轨迹,而且还与环绕在这一轨迹四周的暴风雨一道共同营造与渲染了叙事氛围。小说结尾写道:“一道闪电照亮了大地。雷声紧随其后,滚滚而来。就在这试图摧毁整个世界的雷鸣过后,暴风雨,暴风雨终于撕开了天空。”于是,舒家每个人潜藏在内心的情绪,以不可抵挡地气势得到最大程度地释放。读者似乎也把被带入了安宁所设定的情景中,不可抗拒地感知到那张无形的情绪和氛围之网。
从乡村迁徙至城市,从山东小城到内蒙古,作为80后作家的安宁以迎难而上的姿态向故乡和家回望,以此传达了在故乡无根却又在城市无法扎根的孤独与漂泊感。很难想象,她的短篇新作《归去》仅用一万多字的篇幅,细腻精准地表现出了当下人的人生际遇、生活矛盾与情感纠葛。同时,那些生活在小城中不易为人所关注的底层市民及其市井人生,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鲜活清晰的呈现。或许可以说,安宁的小说总会散发出一种基于“归去”体验的“安宁”气质。这种气质很多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为一种气氛,弥散于小说的字里行间。可以判定,这既是安宁小说的一种审美特质,也彰显了其在当下文学中的独特价值。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江苏青年作家群落研究”(2018SJA0513)和2018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本栏目责任编辑 袁姣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