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学会唱高音啦!”国家统计局的退休干部贾先生精神矍铄,完全看不出已经60多岁了。性格爽朗的贾先生说:“经过了两个学期的学习,我已经敢挑战演唱《我的太阳》了,老年大学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说起国家统计局老年大学在部委云集的北京三里河地区可谓远近闻名。它成立于2012年3月,2017年3月3日举行了揭牌仪式并正式开始“创新型”老年大学建设。国家统计局离退局副局长、局老年大学校长龙玲告诉《新天地》记者,目前国家统计局老年大学开设了合唱团、朗诵、古琴、书法、绘画、手工艺、摄影、棋牌等20多类课程,共有24个班,平均每周参加教学活动超过500多人(次),把局里大多数离退休干部都带动起来了。
不同学习团队各有千秋
一位摄影班的学员拿出智能手机,向《新天地》记者展示国家统计局老年大学微信公众号“国统老教”:“我们学校的学员用起手机来跟年轻人一样熟练。”他介绍,摄影班的学员在学习摄影技术中穿插讲解电脑、手机的图片处理软件,大家都成了多面手。而手工制作班和视频制作班“结对子”,视频班为手工班录制小视频,视频班的学员练了手,手工班的学员也有了个人纪录片。
“老年人来上茶艺课还能跟医生聊天。”这倒是件新鲜事。龙玲介绍:“许多老同志生病后到医院排很长时间的队,就诊时大夫仅用3至5分钟就结束诊断,有的甚至更短。针对80岁以上行动不便的老同志,我们专门开设了茶座养生班,授课的专家是附近医院的医生,对于讲授清楚、热情耐心的医生,签约为学校定期授课的合作老师。这种医生直接走进课堂,和老人们围桌而坐,让他们与专家、大夫面对面咨询交流,既缓解了他们看病难的问题,又满足了他们对养生知识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解决了80岁以上的老干部行动不便,难以参加其他课程学习的问题。茶座养生班因学习环境轻松,交流自由,咨询话题广泛等原因,受到高龄老同志的一致好评。目前茶艺养生班已有28人,90岁高龄的学生就有3位,还吸引了不少80岁以下的学员。”
灵活办学打破限制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市中心,与很多机关单位老年大学一样,国家统计局老年大学也面临着场地少,空间小的问题。龙玲说:“目前,我们相对正规的教室只有5间,远远不能满足新退休老同志的学习需求。为此,我们采用‘一室多用,分场地教学’的方式。在广泛开辟新的教学场地的同时,把现有教室多用化。如舞蹈班教室,是茶座养生班、乒乓球班的教室,又是桥牌技法、双升技法培训的场地,又用于周末大课堂的讲座和老干部每月一次支部会议室。”
龙玲说,做离退休干部工作,既要灵活也要强调原则。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讨论,老年大学建立了5级教学体制。离退局是行政管理机构,老年大学是教育机构,行政机构办老年大学,形成了“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模式,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的5级教学管理模式,应对老年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在学校管理上,树立“课堂上是学员,课堂外是老干部”的观念。银发学生们轮流执勤,为老师准备茶水、互相监督维护课堂纪律、为老师找辅助教学资料,让离退休干部通过这些活动从“老干部”渐渐转变为“学生”。
自我突破 主动引导
在如何充分调动离退休干部群体的学习积极性上,国家统计局的老同志大多在统计战线上与枯燥繁琐的数字打了一辈子交道,可谓埋头奉献、皓首穷经。如何发掘培养他们的“文艺细胞”,避免盲目开课,校方想到了用“自我管理、主动引导”的方法。首先建立拟开设班的微信群,进行摸底调查,然后成立班委形成班级管理体制。志同道合的老朋友聚在一起积极性很高,离退休干部由“要我学”变成了“我想学”。当条件成熟后,报校委会研究后,由校办公室聘請老师,制定教学计划,统一纳入老年大学的教学管理体系,引导兴趣小组走向专业化学习。
在开展学习的同时,国家统计局老年大学担负着做好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光荣使命。结合中央国家机关党建工作,学校专门开设了“朗诵与写作班”,鼓励老同志按主题记录下对统计工作的回忆。同时对他们进行专业的辅导和培训,让他们抒发心声、感怀党恩,并以配乐诗朗诵、情景剧等方式展现出来。老同志深入到各离退休干部支部进行宣讲,还参加各类离退休干部的文艺展演活动。相关宣讲活动深受离退休干部欢迎,老人自己也非常骄傲和自豪。2018年由老年大学选送的论文《把文化养老做为实现老同志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途径——关于文化自信与老年大学教育活动的几点思考》被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国论文一等奖,并在2018年第3期(总第48期) 《学术通讯》上发表。这是国家统计局老年大学在文化养老与老年教育有效结合方面卓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也是国家统计局老年大学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结出的硕果。
老年人学习是为了优化知识结构,大踏步赶上时代。在实际工作中,国家统计局老年大学的管理者越来越发现,老年大学不仅具有教育的属性,它本身还带着文化养老的属性。通过老年大学这个平台,老年人真正享受到文化养老的乐趣。随着国家统计局老年大学的茁壮发展,迈上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台阶,意味着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课堂上慢慢实现。
说起国家统计局老年大学在部委云集的北京三里河地区可谓远近闻名。它成立于2012年3月,2017年3月3日举行了揭牌仪式并正式开始“创新型”老年大学建设。国家统计局离退局副局长、局老年大学校长龙玲告诉《新天地》记者,目前国家统计局老年大学开设了合唱团、朗诵、古琴、书法、绘画、手工艺、摄影、棋牌等20多类课程,共有24个班,平均每周参加教学活动超过500多人(次),把局里大多数离退休干部都带动起来了。
不同学习团队各有千秋
一位摄影班的学员拿出智能手机,向《新天地》记者展示国家统计局老年大学微信公众号“国统老教”:“我们学校的学员用起手机来跟年轻人一样熟练。”他介绍,摄影班的学员在学习摄影技术中穿插讲解电脑、手机的图片处理软件,大家都成了多面手。而手工制作班和视频制作班“结对子”,视频班为手工班录制小视频,视频班的学员练了手,手工班的学员也有了个人纪录片。
“老年人来上茶艺课还能跟医生聊天。”这倒是件新鲜事。龙玲介绍:“许多老同志生病后到医院排很长时间的队,就诊时大夫仅用3至5分钟就结束诊断,有的甚至更短。针对80岁以上行动不便的老同志,我们专门开设了茶座养生班,授课的专家是附近医院的医生,对于讲授清楚、热情耐心的医生,签约为学校定期授课的合作老师。这种医生直接走进课堂,和老人们围桌而坐,让他们与专家、大夫面对面咨询交流,既缓解了他们看病难的问题,又满足了他们对养生知识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解决了80岁以上的老干部行动不便,难以参加其他课程学习的问题。茶座养生班因学习环境轻松,交流自由,咨询话题广泛等原因,受到高龄老同志的一致好评。目前茶艺养生班已有28人,90岁高龄的学生就有3位,还吸引了不少80岁以下的学员。”
灵活办学打破限制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市中心,与很多机关单位老年大学一样,国家统计局老年大学也面临着场地少,空间小的问题。龙玲说:“目前,我们相对正规的教室只有5间,远远不能满足新退休老同志的学习需求。为此,我们采用‘一室多用,分场地教学’的方式。在广泛开辟新的教学场地的同时,把现有教室多用化。如舞蹈班教室,是茶座养生班、乒乓球班的教室,又是桥牌技法、双升技法培训的场地,又用于周末大课堂的讲座和老干部每月一次支部会议室。”
龙玲说,做离退休干部工作,既要灵活也要强调原则。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讨论,老年大学建立了5级教学体制。离退局是行政管理机构,老年大学是教育机构,行政机构办老年大学,形成了“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模式,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的5级教学管理模式,应对老年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在学校管理上,树立“课堂上是学员,课堂外是老干部”的观念。银发学生们轮流执勤,为老师准备茶水、互相监督维护课堂纪律、为老师找辅助教学资料,让离退休干部通过这些活动从“老干部”渐渐转变为“学生”。
自我突破 主动引导
在如何充分调动离退休干部群体的学习积极性上,国家统计局的老同志大多在统计战线上与枯燥繁琐的数字打了一辈子交道,可谓埋头奉献、皓首穷经。如何发掘培养他们的“文艺细胞”,避免盲目开课,校方想到了用“自我管理、主动引导”的方法。首先建立拟开设班的微信群,进行摸底调查,然后成立班委形成班级管理体制。志同道合的老朋友聚在一起积极性很高,离退休干部由“要我学”变成了“我想学”。当条件成熟后,报校委会研究后,由校办公室聘請老师,制定教学计划,统一纳入老年大学的教学管理体系,引导兴趣小组走向专业化学习。
在开展学习的同时,国家统计局老年大学担负着做好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光荣使命。结合中央国家机关党建工作,学校专门开设了“朗诵与写作班”,鼓励老同志按主题记录下对统计工作的回忆。同时对他们进行专业的辅导和培训,让他们抒发心声、感怀党恩,并以配乐诗朗诵、情景剧等方式展现出来。老同志深入到各离退休干部支部进行宣讲,还参加各类离退休干部的文艺展演活动。相关宣讲活动深受离退休干部欢迎,老人自己也非常骄傲和自豪。2018年由老年大学选送的论文《把文化养老做为实现老同志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途径——关于文化自信与老年大学教育活动的几点思考》被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国论文一等奖,并在2018年第3期(总第48期) 《学术通讯》上发表。这是国家统计局老年大学在文化养老与老年教育有效结合方面卓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也是国家统计局老年大学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结出的硕果。
老年人学习是为了优化知识结构,大踏步赶上时代。在实际工作中,国家统计局老年大学的管理者越来越发现,老年大学不仅具有教育的属性,它本身还带着文化养老的属性。通过老年大学这个平台,老年人真正享受到文化养老的乐趣。随着国家统计局老年大学的茁壮发展,迈上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台阶,意味着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课堂上慢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