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创,学而创则优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ni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些创业中,我偏好“学而优则创”的这一类,就是通过多年学习科研,get了一项独门绝技,办个公司,应用开来,造福大众。这是学生学者的路径。这样创业扬长避短,避免在传统领域与社会老油子们短兵相接。多年来一直强调科研成果转化,最典型的莫过于王选发明汉字照排,从而创办方正公司。那在今天“学而优则创”和以前所讲的科研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有什么不同?我觉得主要以前的科研成果转化,多是以技术转让形式进行,像王选这样独立办了公司的并不普遍,可以说凤毛麟角。
  今天有了科研人员大规模创办公司的环境,不说政府鼓励的政策,仅从科技潮流的发展看,这一波科技革命前两年就说已见曙光,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IT等领域,新技术的应用已经开始,我们后面几篇文章,创业的主人公都是在这些领域。时势造英雄,不涌现众多的科技创业英雄都不可能。
  年轻的编辑却不同意我的说法,觉得说法太老套,思维太传统,语句表达脱离不了旧的窠臼,他说应该是“学而创则优”。这说法就透着新鲜的创意。
  他解释说,万众创业的基础是有一股大众创新的浪潮,作为创业和创新当仁不让的主力军,“创”也理所当然成为学生优秀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创”也不仅限于创业,而是创新、创意和创业三者的结合,创业是检验创新和创意的一个载体。“创”还是对应试教育的回应,强调个人发展与自身兴趣相结合,这更符合90后及其以后们的生长环境。所以,要优秀,不仅会学还得会创。
  学与创不是孤立并存的,而是互促的。学习为“创”提供弹药,没有学习的深厚积累,“创”不能生根发芽,即便遇到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有可能擦肩而过;“创”为学习提供动力,创业中遇到问题,让人更努力学习,更努力创新和创意。“学而创则优”正是让“创”融入到学生的学业、创业、就业,乃至日常生活中。后面清华八度阳光团队的故事就是“学而创则优”的典型。从初中起就梦想造太阳能,因此不停学习相关知识,不停动手创造,不停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最后,他们既学又创,正迈向实现人生梦想的道路上。
  其实,不论“学而优则创”还是“学而创则优”,两者都反映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之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两者共存将是一种新常态。
其他文献
半年时光匆匆而过,这几日的同学小聚,多半聊的还是工作,吐槽成了主基调。相对于拿到offer时的喜悦,日后上了贼船的感觉是大多数失望的来源,不乏有人没熬过试用期就辞职了。对于人生第一份工作,到底期待什么又在失望什么?  同学J曾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大学期间获奖无数,毕业后顺利进入杭州某国企上市公司工作,主要做网络运营,试用期让他负责一个外包工作室,他做得风生水起。转正成了顺水推舟的事情,不同于试用期
某学院期末考试的最后一道题是:选出你认为上课最积极的3名同学和翘课最多的3名同学。本题视答案与主流答案相符程度给分,完全不相符得0分。事后,经记者求证,这条微博真实可信。高校学生相互评价被演化到如此地步,不仅让人哭笑不得,更让人心存忧虑。(中国科学报)  同窗之情或多或少会因为这样的考评方式蒙上阴影,为了知道哪个学生翘课最多而在学生心中留下这样的疙瘩,不值得。  张驰  做学生是越来越难了,上课都
毕业典礼是大学生活中最后一段值得珍藏的片段,是高校与毕业生之间一条重要的情感纽带,隆重热烈而又充满温情的毕业典礼会激发起毕业生对大学生活的深深眷恋。近年来,大学生的品味越来越高,以往程式化的毕业典礼、公文式的领导讲话以及口号式的毕业生代表发言不仅不能引起毕业生的兴趣,有时反而招致反感,成为毕业生离开母校前最后一餐饭中的“鸡肋”。毕业典礼——想说爱你不容易。  如何选拔毕业生代表发言,这也是一个常年
一直都对北京外国语大学的UI团队有所耳闻,也听说过不少其他大学的项目团队经常来UI取经,但是这个“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团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高贵冷艳的存在呢?带着各种问题,我们来到北外UI实体小店探个究竟。北外校园文化创意品牌的英文全称为University Identity,简称UI,也因此有了个讨巧的中文谐音——“有爱”。  “你好,请帮我拿一条慢跑裤。”我们刚来到坐落在北外大学生创业中心的
2013年3月15日,侯逸凡发了条微博,贴上了思修课的一页PPT,并写道:“思修课还蛮欢乐滴~~”  网友惊讶地回复:“思修难道不是大一的课程吗?”  尽管微博认证是“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但最近侯逸凡在微博上的发言,更偏向新身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2级本科生。她会与同学讨论选课,偶尔贴上自己的照片,摆出俏皮的表情;她积极转发北大校园社团的视频,分享她参加校园公益活动的感悟——就像一名
玄静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2015届本科毕业生  在2015年四川美术学院毕业作品展中,有这样一组木雕尤为引人入胜:三男两女五个人均戴着白色的帽子或头巾,中间的半身像眼睛目视前方,右手压在左手手腕上,而两边的胸像则目视着前方。一束简单的白光从正面打向中间的三人,低沉的《古兰经》诵读声环绕在周围。这组名为《一家人》的木雕是川美毕业生玄静的作品,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内心最安静的时刻。  每次创作
“作为老师,我们把听到你们说出‘是的!我现在明白了!’的时刻视为人生中最值得珍惜的片刻。当你们表现为自信而负责的成年人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仍清楚地记得几年前你们初来乍到之时那种羞涩胆怯或故作老成的新生模样,这个时候我们当惊喜于这种似乎突然产生的变化带来的难以置信的感觉。”  这是牛津大学工程科学院士彭尼?普罗伯特?史密斯在《高等教育何以为“高”》书里,反思他作为导师的教学历程。文章结尾这动情的一
“你肯定有别的目的吧。”最近一年,不止一次,有人这样对我说。他们没有再说别的。但我明白他们的弦外之音。  我叫王绍森,1986年出生在大连。2010年大学毕业后,我带着杭州的丝绸回到老家创业,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公司不大,加上我就4个人,但销售稳定,每年能赚十几万。我的梦想是做一个家喻户晓的丝绸品牌,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2014年3月底,我去复州(大连的一个古镇)玩。路过镇上唯一的电影院,我听到里
实验机只给了我们内在的“愉悦”,却完全忽视了外在,这也许才是我们害怕实验机式理想人生的真实原因。换言之,外部益处(external goods)也是非常重要的。外部益处都有哪些?又有哪些外部益处对理想人生有意义呢?比如真实性,爱和友情,完成和实现某事,自由等等。  我们许多人的理想目标和理想人生都最终会与谋生相关。我想努力学习,为了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有房有车,事业有成。但是思考一下:如果,人
Q:你们都是什么专业的?  龙聪洋:通信。  武新宇:机械工程。  张洪源:通信。  唐星宇:计算机科学。  Q:摄影社团里的同学大部分都是技术专业的么?这会不会影响社团男女生比例呀?  龙聪洋:也不是,我们有各个专业的同学,但是这个学校是偏技术的。实际上,我们社团有一半是女生,虽然有的女生参加活动还不太活跃,但是她们对摄影还是很感兴趣的。  Q:你们希望在这个社团里有什么样的成长和收获?  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