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事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时政教育)是中学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模块,是推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它的特点是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真实性和广泛性。它的实施场所可以是时事专栏、专题讲座等,但最主要的教育场所是思想政治课堂。作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时政教育像新鲜血液一样不断地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带来清新的氧气,也不断地给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注入新的实质与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堂对学生广泛开展时政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对学生空洞地说教,丰富学生情感,提高学生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公德性的主体性认识。
一、充分利用时政教育的感动性。丰富德育模块化课程内容建设,捕捉瞬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模块化教育——道德修养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是德育课程模块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似乎是一个冰雪消融、涓涓细流的过程。一个积累、酝酿、沉淀的过程。对学生道德素养的教育不是非要学生做“挟泰山以越北海”的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在于帮助学生以点滴汇聚成江海的行为积累。
时事是突发的,但其真实性让人感到没有丝毫的造作。如果教师在教學过程中,能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将时事中出现的让人感动的人、事、物作为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那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人生观的影响、世界观的形成就不再是空洞的说教了。比如,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难。面对灾难,我国人民显示出空前的团结。抓住此时的时政新闻,是对学生道德修养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机会:3岁的郎铮被埋十多个小时被救后,胳膊骨折,满脸血污,却想到了敬礼致谢,这个事例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知恩图报;最坚强的警察蒋敏虽有十多位亲人或遇难或受伤,但她的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可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新时期职业道德的内涵。
真实的教学内容离学生很近,学生可以亲耳听到,可以亲眼看到,感受自然也就十分深刻。这样的教学也使教师的道德教育真实不空洞,现实不说教,对学生心灵的冲击与洗涤是巨大的,其效果也是其它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的。
二、充分利用时政教育整合现代教育资源,改变教学方式,增强德育模块化教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性。
爱国主义是每个公民最起码的品德,它表达的是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充分利用时事的时效性、感应性,将突发、偶然的新鲜事、典型事引入到爱国主义教学中来,不仅使爱国主义——这一德育模块化教学内容时代感强,生活化显著,还可以改变爱国主义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德育模块的现实性。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广泛掌握网络技术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时政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学习和主动建构。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通过专题研讨、热点评论,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积极性。师生对话,同伴对话,共同讨论,共同争辩,比起教师的强行灌输,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要深远得多。比如“多难兴邦”专题研讨会上,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感受到正因为祖国的强大,我们才有能力和信心战胜灾难:面对藏独分裂分子的厚颜无耻,只有使我们的祖国更强大才是最好的爱国方式。学生通过专题研讨,锻炼了自己,锻炼了语言表达、综合分析的能力;培养了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的思辨能力。
叶圣陶老先生说:“让政治课活起来。”寓爱国主义教育于视听等实际感触之中,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之中,对于促进学生接受教育、主动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培养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整个知识信息“活”起来,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也更有冲击力、号召力。
三、充分利用时政教育的多样性,丰富教学方法,拓展德育模块化——社会公德教学情感性。
社会公德又称“社会公共生活准则”,是人类在社会公共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的。传统的社会公德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封闭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学生的整个知识系统不活跃,师生沟通单向。
时事每天发生。偶然性中却有强大的吸引力、说服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时事资料组织进行相关教学,将时事资料中的漫画、图片、新闻、故事穿插于教育,可以让学生在看中学;引导学生对时事进行叙述、辩论和讨论,可以让学生在议中学;对资料的整理、资料与课本的整合,可以让学生在找中学。教师指导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为学生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师生双向交流,避免了社会公德教学流于形式,做到了经常化;学生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了感性化,达到了学与用、知与行的辩证统一。
时政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有助于学生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好习惯,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和价值观。广泛地开展时政教育,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理解、分析、鉴赏和判断能力。充分发挥时政教育功能,对学生的道德素养、爱国主义、社会公德教育都是很好的途径。
一、充分利用时政教育的感动性。丰富德育模块化课程内容建设,捕捉瞬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模块化教育——道德修养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是德育课程模块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似乎是一个冰雪消融、涓涓细流的过程。一个积累、酝酿、沉淀的过程。对学生道德素养的教育不是非要学生做“挟泰山以越北海”的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在于帮助学生以点滴汇聚成江海的行为积累。
时事是突发的,但其真实性让人感到没有丝毫的造作。如果教师在教學过程中,能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将时事中出现的让人感动的人、事、物作为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那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人生观的影响、世界观的形成就不再是空洞的说教了。比如,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难。面对灾难,我国人民显示出空前的团结。抓住此时的时政新闻,是对学生道德修养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机会:3岁的郎铮被埋十多个小时被救后,胳膊骨折,满脸血污,却想到了敬礼致谢,这个事例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知恩图报;最坚强的警察蒋敏虽有十多位亲人或遇难或受伤,但她的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可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新时期职业道德的内涵。
真实的教学内容离学生很近,学生可以亲耳听到,可以亲眼看到,感受自然也就十分深刻。这样的教学也使教师的道德教育真实不空洞,现实不说教,对学生心灵的冲击与洗涤是巨大的,其效果也是其它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的。
二、充分利用时政教育整合现代教育资源,改变教学方式,增强德育模块化教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性。
爱国主义是每个公民最起码的品德,它表达的是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充分利用时事的时效性、感应性,将突发、偶然的新鲜事、典型事引入到爱国主义教学中来,不仅使爱国主义——这一德育模块化教学内容时代感强,生活化显著,还可以改变爱国主义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德育模块的现实性。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广泛掌握网络技术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时政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学习和主动建构。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通过专题研讨、热点评论,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积极性。师生对话,同伴对话,共同讨论,共同争辩,比起教师的强行灌输,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要深远得多。比如“多难兴邦”专题研讨会上,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感受到正因为祖国的强大,我们才有能力和信心战胜灾难:面对藏独分裂分子的厚颜无耻,只有使我们的祖国更强大才是最好的爱国方式。学生通过专题研讨,锻炼了自己,锻炼了语言表达、综合分析的能力;培养了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的思辨能力。
叶圣陶老先生说:“让政治课活起来。”寓爱国主义教育于视听等实际感触之中,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之中,对于促进学生接受教育、主动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培养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整个知识信息“活”起来,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也更有冲击力、号召力。
三、充分利用时政教育的多样性,丰富教学方法,拓展德育模块化——社会公德教学情感性。
社会公德又称“社会公共生活准则”,是人类在社会公共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的。传统的社会公德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封闭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学生的整个知识系统不活跃,师生沟通单向。
时事每天发生。偶然性中却有强大的吸引力、说服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时事资料组织进行相关教学,将时事资料中的漫画、图片、新闻、故事穿插于教育,可以让学生在看中学;引导学生对时事进行叙述、辩论和讨论,可以让学生在议中学;对资料的整理、资料与课本的整合,可以让学生在找中学。教师指导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为学生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师生双向交流,避免了社会公德教学流于形式,做到了经常化;学生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了感性化,达到了学与用、知与行的辩证统一。
时政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有助于学生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好习惯,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和价值观。广泛地开展时政教育,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理解、分析、鉴赏和判断能力。充分发挥时政教育功能,对学生的道德素养、爱国主义、社会公德教育都是很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