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易经》,从古至今,吸引了无数中外研究者,刘明武是其中之一。但是,他的研究实在,在当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易经》传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历来人们都称赞它博大精深,是“大道之源,群经之首,设教之书”,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认识和预测世界、把握世界规律与理论之涵盖万有、纲纪群伦、广大精微的古代文明百科全书。这部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凝聚的天下之公器,一直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发展,我国近代哲学、史学、文学、宗教、天文、地理、中医、农学、文字、数术、民俗几乎所有领域无不受其影响……
《易经》作为人类“公道”,延续至今,不仅有本土易学,还有国际易学。国际易学,且不说汉唐以降,东亚日本和朝鲜半岛学人对于《易经》的青睐与研究,始自16世纪至今,耶稣会士汉学家,欧美汉学家和学者就从未断过对《易经》的迻译与研究。1687年7月23日来到中国的法国耶稣会士白晋(Joachim Bouvet,1656~1730年),他的《易经总旨》(Idea Generalis Doctrinae libri Ye Kin)是《易经》西传的第一个版本。《易经》英译始于麦丽芝(Canon Thomas R.H.Meclatehie)1876年的译本。仅在20世纪,在异国他乡安家落户的《易经》译本和研究就有100多部——欧洲20余部,亚洲9部,美国及加拿大53部。英国汉学家理雅各(James Legge)、翟理思(Herbert Allen Giles)、魏莱(Arthur Waley)、艾约瑟(Joseph Edkins)、闵福德(John Minford)、蒲乐道 (John Blofeld),德国汉学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美国汉学家林理彰(Richard John Lynn)、夏含夷(Edward Louis Shaughnessy)、卢大荣神父(Richard Rutt)、裴松梅(Margarel J.Pearson)及俄国汉学家Ю.к.尤.康.楚紫气(又名尤.康.休茨基,Юлиан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Щуцкии)等,都是翻译和研究《易经》的著名汉学家。
中国本土的《易经》研究,从重注疏到阐述其价值;国际易学则从接受顾颉刚等“古史辨”的学术倾向到阐释与发挥、“追索本义,秉承直译,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这便体现了国内外易学迻译传播与研究的新趋势。
但是从古代起,研究《易经》,常见的方法基本有以下几种:其一,以书论书,以经解经,以字解字,以卦解卦,这种方法可以称为“以书论之”;其二,“我认为是这样就是这样,我认为是那样就是那样”,这种方法可以称为“以我论之”;其三,“权威认为是这样,我就跟着说是这样;权威认为是那样,我就跟着说是那样”,这种方法可以称为“以权威论之”。此外,国际易学研究者,一是根据中国易学研究家的研究为底本进行迻译和研究;二是根据自己文化的理解与视角进行更自由的迻译与研究。
这些研究方法之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刘明武的方法:以天文论人文,以太阳历论洛书论太极论八卦,以阴阳合历论河图论六十四卦,這种方法可以称为“以天文论之”“以太阳论之”“以日月星论之”的《易经》研究。
刘明武,地质工程师,他把找矿科学家的思路与方法引入文化研究。地质学有一个“追问”的思路,找到矿之后,一定要追问“矿从何处来”的成矿之因,一定要追问“有!为什么有?”同时,还要追问:“有,有什么用?”把追问的思路别出心裁地引入文化研究,刘明武把书读活了。
面对《易经》,追问《易经》如何形成?
面对《内经》,追问《内经》如何形成?《易经》谈阴阳不谈五行,五行从何而来?
《易经》谈“河出图洛出书”,什么是河图、什么是洛书?河图洛书从何而来,表达的又是什么?
《易经》中的基础是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的基础是八卦,八卦从何而来,表达的又是什么?
《易经》之中有天干无地支,天干地支从何而来,表达的又是什么?
《易经·系辞下》记载的五大先贤——包牺氏、神农氏、黄帝、尧、舜,个个都是发明家,都有器具发明创造的功绩,《易经》研究者应不应该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道器并重”是《易经》中的核心,老子继承道而反对器,算不算文化失传?
神农氏务农而称“圣”,孔夫子骂请教务农的学生为小人。农业大国的圣人不研究农业,算不算文化失传?
《易经·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道中的阴阳是一比一的平衡关系,董仲舒论君臣、父子、夫妻关系论出“三纲”,其中的阴阳关系是“阳为阴纲”。“阳为阴纲”算不算伪道,算不算文化变质?
追问,追问,不停地追问,是刘明武研究《易经》中的第一步。笔者对刘明武的研究之所以如此清楚,是因为刘明武开始研究《易经》中的文章大都是由笔者编发的。
1993年,笔者创办《中国文化研究》杂志,1999年接到刘明武的第一次投稿,看完稿子后,给刘明武通电话。笔者问道:“时下的文化研究大多是‘炒剩饭’,你的文章是用心写的,《中国文化研究》是季刊,再大的专家一般来说也是一年只刊发一两篇,你不在此例”。2000年,笔者编发了刘明武的两篇文章:《“象与器”简论》和《道与器的曲折历程:试论老子、孔子从〈易〉理上的后退》。2001年,刘明武的《是“阴阳和合”还是“阳为阴纲”:评董仲舒的阴阳观》一文,笔者编发在《中国文化研究》中的头条,这一期上有汤用彤、许倬云两位院士的文章。
2003年,笔者告别《中国文化研究》,但还继续主编《汉学研究》。《汉学研究》的宗旨在于中西文化交流,主要发表研究SINOLOGY和国外汉学家研究中华文化的文章,为了能发表国内著名学者和有新意的国学文章,《汉学研究》特辟了“国学特稿”栏目。这一栏目,发表最多的是刘明武的文章。2014年,《汉学研究》成为核心期刊,刘明武也成了本刊的铁杆作者,曾经连续三集,在“国学特稿”栏目刊发刘明武研究太阳历的文章。 刘明武将追问的问题归纳为几个千古之谜:
《易经》谈阴阳不谈五行,《尚书》谈五行不谈出处,五行之谜是千古第一谜。
阴阳与五行是什么关系?这是千古第二谜。
天干地支从何而来,基本功能为何?这是千古第三谜。
广泛出现的72与36这两个数据从何而来?这是千古第四谜。
洛书为什么有,有什么用?河图为什么有,有什么用?这是两个根本之谜。
解答千古之谜,仅查现成的书,查一个民族的书,根本找不出答案。受云南丽江纳西族保存中原古乐的启示,受孔夫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启示,刘明武溯源的目光注视到了边陲少数民族。
功夫不负有心人!苍天不负有心人!
果然,刘明武在少数民族同胞那里发现了文化大矿:
彝族文化有太极有八卦,有河图,有洛书;
水族文化有太极有八卦,有《连山易》;
苗族文化有太极有九卦,在一阴一阳之外,还有不阴不阳;还有三阶幻方,四阶幻方,五阶幻方,六阶、八阶、十阶幻方……
“有!也能解释有。”这是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边陲少数民族保留了对源头文化的解释,这是刘明武的一大发现。
苗族文化有阴阳,也能解释阴阳。《苗族古历》:“冬至阳旦,夏至阴旦”。冬至夏至,区分于立竿测影。阴阳的本源在太阳,在太阳回归的起始点与转折点。
苗族文化有不阴不阳,也能解释不阴不阳。寒暑之间有温带,冬至夏至之间有春分有秋分,这里是不阴不阳的发源地。阴阳加不阴不阳,才能解释“三生万物”的“三”,才能解释“阴阳三合”的“三”。阴阳的本源在太阳,不阴不阳的本源同样在太阳。
彝族文化有洛书河图,也能解释洛书河图。洛书表达的是五行(季)十月太阳历,河图表达的是阴阳合历(太阳历、太阴历、北斗历三历合一的阴阳合历)。阴阳五行、天干地支、72与36这些文化要素,在华夏文化中像一盘散乱的珍珠,而在彝族文化里则是一条完美、精致的项链。之所以形成一系列千古之谜,根本原因在于中原失传了河图洛书的本义,失传了十月太阳历。
彝族文化有太极八卦,也能解释太极八卦。八卦,彝族文化称为“宇宙八角”。八角,表达的是八方。八方对应的是太阳历八节。时间空间,融汇于八卦。太极,第一重意思是太阳回归形成的一寒一暑。
《连山易》在中原失传了,但水族还有保存。《连山易》中的基础是八卦。八卦,水族文化称“八山”。八山,为太阳历八节。《连山易》以九月为开端之端月,端月相当于汉族的正月。水族九月过大年。在中原,九月正是收获的大忙季节,怎么能停下来载歌载舞过大年?《连山易》之所以在中原失传,根本原因在于大年节的安排不合理。
多个民族均采用太阳历,太阳历可以完美地解释太极八卦、河图洛书,太阳历证明,多个民族的文化实际上同根同源。
彝族学者称彝族的太阳历为颛顼历。颛顼何许人也?黄帝的孙子。颛顼墓,是在笔者的家乡濮阳发现的。颛顼墓有天下第一龙,天下第一虎。彝族自称“倮倮”。彝语的“倮倮”,即汉语的“龙虎”。
水族尊狶韦氏为祖先。狶韦氏,《庄子·大宗师》中有记载。《庄子》中的狶韦氏,位列伏羲氏、黄帝之前。水族自称根在中原,中心在滑县——笔者的出生地。
傈僳族以昌意为祖先。在今天的中原,问100人,相信99个不知道昌意是谁。昌意,是《史记》第一页记载的人物。昌意,黄帝次子,生于帝丘(今河南濮阳),为颛顼的父亲。“昌意降若水”,今天的傈僳族,牢牢记住了《史记·五帝本纪》中的这句话。
纳西族自称是羲和的后代。羲和,是《尚书·尧典》记载的人物。羲和,是尧时代的天文观测者。纳西族的文字,保留的是象形文字。
彝族的文字,保留的是甲骨文。组成洛书的两个圆:○●,在中原文化中仅仅有其形,而在彝族文化中则是有形有音有义:彝语发音为“土鲁”,汉语意思为“宇宙”。宇,四方上下的三维空间;宙,一维时间。四维时空,形成在洛书。时空物三位一体的宇宙(时空)观,奠定于洛书时代。時间空间,是自然科学在内所有学科的理论基础。“有洛书,洛书有什么用”,刘明武如此解答。
研究中华文化,不能仅局限于中原,也应该兼顾边陲;研究中华文化,不能仅局限于华夏,也应该兼顾弟兄民族;毫无疑问,兼容并包的胸怀才是正确的。中原不能解答的问题,求助于边陲同胞,这是刘明武文化研究的独到之处。汉族学者虚心向弟兄民族学习,并借助少数民族的典籍厘清华夏文化源头之谜,这个先例是他创造的。发现多个民族文化的同根同源,这应该是他的一大发现。
解答千古之谜,是刘明武《易经》研究的第二步。
书中的道理在书外,人文的道理在天文;刘明武认为,研究中华文化,绝对不能以书为源头,绝对不能以文字为源头,中华文化的源头在哪里?刘明武给出的答案是:在天文,在历法,首先在太阳历。
将人文的源头追溯至天文,这是刘明武《易经》研究的第三步。
中华文明是从农业文明开始的。农业文明最重要、最根本的标志是“有没有粮食”,中华大地上最早的粮食在哪里?靠近北回归线的湖南道县发现了1.2万年前的人工水稻,这是中华大地上最早的人工水稻。长江流域的浙江河姆渡发现了近百吨七八千年前的人工水稻,这是中华大地上出土最多的人工水稻。谈史前人工水稻,目的是证明太阳历。
下面三句种植谚语,刘明武反复引用。
“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是《韩非子·功名》记载的古代种植谚语。
“过了芒种,种了白种。”是东北现今还在采用的种植谚语。
“过了立秋,种也没收。”这是湖南现今还在采用的种植谚语。
农业生产,勤劳是必需的,工具是重要的,但节令是根本的。不按节令下种,绝对不会有收获。芒种与立秋,属于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属于太阳历。没有太阳历,种植也不会有收获;人工水稻的出现,是否能够证明太阳历的出现? 七八千年前的人工水稻,证明七八千年前就有了太阳历,这一逻辑关系完全成立。
1.2万年前的人工水稻,证明1.2万年前就有了太阳历,这一逻辑关系完全成立。
太阳历的每一个节令,都是精确的时间单位,春夏秋冬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是循环的时间系统。没有精确的时间单位,不知道今年“何时下种,何时收获”;没有循环的时间系统,不知道明年“何时下种,何时收获”;没有种植与收获不会有农业文明,没有农业文明不会有中华文明。刘明武认为,研究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应以精确的时间单位与循环的时间系统为源头。精确的时间单位与循环的时间系统,首先集中于区分岁、月、日、时的太阳历。太阳历在中华大地上的出现,远远早于文字。
中华文明起始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最根本的标志是“有没有粮食”,以人工水稻而论,中华文明不是上下五千年,应该是上下一万年或万年以前。有理有据地把中华文明诠释在万年以前,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值得重视、值得研究的新观点。
2010年10月17日,《南方日报》以《不懂天文历法 读不懂中华文化》为题,以整版的篇幅,报道刘明武研究太阳历的成果,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几十家网站转载。2011年7月24日,《南方日报》以《人类还会敬畏太阳吗》为题,以整版的篇幅,继续报道刘明武研究太阳历的成果,国内外几十家网站转载。太阳历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太阳历是中华文明的基础。这两篇长文,阐述了他研究的核心内容。
有太阳历,太阳历有什么用?这是刘明武研究的第四步。
经典之前无经典,所以经典不是以书论书论出来的。《易经》《黄帝内经》中的基础是日月星——太阳历、太阴历、北斗历,根本基础在太阳历。以太阳历为第一基础,形成了中华大地上的部部经典。
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上连十本书也没有,由此证明,先秦诸子也不是抄书抄出来的。子子论阴阳,家家论五行,阴阳五行是诸子百家论证问题的依据;阴阳五行发源于十月太阳历,这证明太阳历是孕育和诞生诸子百家的温床。
太阳历奠定了中华文化、中医文化的基础,太阳历奠定了自然百科的基础,太阳历孕育出诸子百家……这是太阳历的功用!
天上的太阳还在,后世子孙还会作出什么新贡献?
以太阳历为基础,刘明武在研究下面几个领域的问题:1.天灾的规律性与规定性;2.疫病的规律性与规定性;3.疑难病的医治;4.发明创造的哲理与实践。
研究地球上的天災,绝对不能仅局限于地球,必须与天文相联系。以太阳历为基础,刘明武撰写的《三线四点下的天气与天灾》一文,编发在2014年《汉学研究》秋冬卷的头条。钱塘江在地球上,但钱塘江大潮的决定因素在月亮,月亮背后的决定因素是太阳。刘明武以三点一线为基础,写出《日月星对应的规定性与天灾发生的规定性》,2016年刊发在《汉学研究》秋冬卷。
刘明武是一位独立思考和慧眼独具的学者,他先后出版的《寻找元文化》《打扫孔家店》《呐喊之后的文化沉思》《黄帝文化与皇帝文化》《换个方法读内经:灵枢导读》《天文历法与中国文化》《太阳与中医》等著作,每一部都能给学界和读者以深刻的启发。以太阳历为基础研究《黄帝内经》,刘明武写出《换个方法读〈内经〉:灵枢导读》。这本书已经印刷了四次,普及版《太阳与中医》2019年10月出版,书中提出十大疑难病的医治。中医与西医,筷子与刀叉,两种智慧,两种思路,两种方法;刀叉可以解答的问题,筷子也可以解答;刀叉不能解答的问题,筷子同样可以解答。在《太阳与中医》一书中,癌症、冠心病、糖尿病、尿毒症、痛风等十大疑难病是可以治愈的。笔者亲眼看到西医说只能活20天,结果活了23年而且还继续活着的云南宁蒗县老县长、彝族同胞夹角阿三。以治愈十大疑难病为前提振兴中医文化,是刘明武的一大目标。
以太阳历为基础研究《易经》,刘明武写出《换个方法读易经》。写书不是目的,写书的目的是重新找回“以天文论人文”的思路,重新找回“以太阳论之”“以日月星论之”的方法。如此因天之序、因时之序的论证方式,延续于部部经典,延续于先秦诸子,延续于《史记》《汉书》《淮南子》,只有重新找回源头的思路与方法,才能创造出穿越时空的经典和穿越时空的文章。
在比较中研究《易经》,又是一个不同之处。
论证问题,《圣经》建立的是“以神论之”的论证方式;《易经》建立的是“以天论之”的论证方式。
如何为人?《圣经》建立的坐标是“神如何,人如何”;《易经》建立的坐标是“天如何,人如何;地如何,人如何”。
《圣经》中的亚当、夏娃一出生就有神赐的伊甸园,不用动手动脑就能过上幸福生活;《易经》中的包牺氏、神农氏、黄帝、尧、舜没有神赐的伊甸园,必须动手动脑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圣经》中的神,反对人的发明创造,包括反对亚当、夏娃穿衣裳,《易经》之道是启示发明创造的道,中华先贤名下的发明创造全部是在道理启示下进行的。
“神是唯一的神”,《圣经》强调的是一个“神”字。“道器并重”,《易经》强调的是“道”“器”两个字。器,指的是生活器具、生产工具与狩猎、自卫的武器。
有不同也有相同,重视昼夜,重视寒暑,重视朔望;敬畏太阳,敬畏月亮;研究风向,研究疫病,研究香料,是《圣经》与《易经》《黄帝内经》中的共同点。
文化研究与发明创造并重,是刘明武研究《易经》中的落脚点。“道器并重”是《易经》中的核心,文化创造者又是新器具的创造者,是《易经》为后世树立起的榜样。无论是《易经·系辞下》记载的包牺氏、神农氏、黄帝、尧、舜,还是《韩非子·五蠹》记载的燧人氏、有巢氏,他们个个都是发明创造的典范。新的领域,新的创造;唯一性、空前性是这些创造的基本特征。刘明武认为,长江后浪推前浪,文化继承者,《易经》研究者,应该像先贤一样成为发明创造者。
一个工程师进入文化领域,先解答“有,为什么有”,后解答“有,有什么用”,落脚点落在“先贤是发明创造的典范,子孙应该如何学习先贤”,刘明武开创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书中没有的,等等地下;地下没有的,到边陲看看。从中原追溯至深山,从人文追溯至天文,追溯至太阳,刘明武开创的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写文章写书又提出一系列新问题,又研究一系列新器具;道器并重,道术并重,道技并重;刘明武继承的是真正的中华元文化。
文化是化人之道,文明是文化人创造出的成果,这是刘明武对文化与文明的界定与区分。
近年来,刘明武一直在以太阳历为基准,研究气候异常(风向异常,雨雪量异常,温度异常,物候异常、雷声异常),笔者与其通话中,他多次谈到会有疫病的发生。他说,《礼记》与《吕氏春秋》中有“春行秋令,其民大疫”的结论;云南彝族有“冬天打雷,白骨成堆”的民谣;湘西苗族有“年前响大雷,年后有大灾”的民谣;山东有“冬至开了河,尸体垒成摞”的民谣;从书里到民间,处处有以气候异常论疫病的判断标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更不能忘祖而不数典。把人放在天地之间来认识,把人放在四时之中、气候之中、物候之中、风向之中、雨量之中、雷声之中来认识,中医文化并没有错,错在后人“日用而不知”。深信刘明武对于中华元文化的研究能够发扬光大,在预报天灾、预报疫情、解答难题中为中华民族造福,为人类造福。
有外国人说,“当中国人彻底遗忘他们伟大祖先的传统文明的时候,就是中国灭亡的时候”。这话似乎言重了,但是,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广袤的领域,如人文与天文的亲密伟大关系,期待更多的学者在人文与天文的研究中,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杨楚珺]
《易经》传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历来人们都称赞它博大精深,是“大道之源,群经之首,设教之书”,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认识和预测世界、把握世界规律与理论之涵盖万有、纲纪群伦、广大精微的古代文明百科全书。这部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凝聚的天下之公器,一直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发展,我国近代哲学、史学、文学、宗教、天文、地理、中医、农学、文字、数术、民俗几乎所有领域无不受其影响……
《易经》作为人类“公道”,延续至今,不仅有本土易学,还有国际易学。国际易学,且不说汉唐以降,东亚日本和朝鲜半岛学人对于《易经》的青睐与研究,始自16世纪至今,耶稣会士汉学家,欧美汉学家和学者就从未断过对《易经》的迻译与研究。1687年7月23日来到中国的法国耶稣会士白晋(Joachim Bouvet,1656~1730年),他的《易经总旨》(Idea Generalis Doctrinae libri Ye Kin)是《易经》西传的第一个版本。《易经》英译始于麦丽芝(Canon Thomas R.H.Meclatehie)1876年的译本。仅在20世纪,在异国他乡安家落户的《易经》译本和研究就有100多部——欧洲20余部,亚洲9部,美国及加拿大53部。英国汉学家理雅各(James Legge)、翟理思(Herbert Allen Giles)、魏莱(Arthur Waley)、艾约瑟(Joseph Edkins)、闵福德(John Minford)、蒲乐道 (John Blofeld),德国汉学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美国汉学家林理彰(Richard John Lynn)、夏含夷(Edward Louis Shaughnessy)、卢大荣神父(Richard Rutt)、裴松梅(Margarel J.Pearson)及俄国汉学家Ю.к.尤.康.楚紫气(又名尤.康.休茨基,Юлиан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Щуцкии)等,都是翻译和研究《易经》的著名汉学家。
中国本土的《易经》研究,从重注疏到阐述其价值;国际易学则从接受顾颉刚等“古史辨”的学术倾向到阐释与发挥、“追索本义,秉承直译,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这便体现了国内外易学迻译传播与研究的新趋势。
但是从古代起,研究《易经》,常见的方法基本有以下几种:其一,以书论书,以经解经,以字解字,以卦解卦,这种方法可以称为“以书论之”;其二,“我认为是这样就是这样,我认为是那样就是那样”,这种方法可以称为“以我论之”;其三,“权威认为是这样,我就跟着说是这样;权威认为是那样,我就跟着说是那样”,这种方法可以称为“以权威论之”。此外,国际易学研究者,一是根据中国易学研究家的研究为底本进行迻译和研究;二是根据自己文化的理解与视角进行更自由的迻译与研究。
这些研究方法之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刘明武的方法:以天文论人文,以太阳历论洛书论太极论八卦,以阴阳合历论河图论六十四卦,這种方法可以称为“以天文论之”“以太阳论之”“以日月星论之”的《易经》研究。
刘明武,地质工程师,他把找矿科学家的思路与方法引入文化研究。地质学有一个“追问”的思路,找到矿之后,一定要追问“矿从何处来”的成矿之因,一定要追问“有!为什么有?”同时,还要追问:“有,有什么用?”把追问的思路别出心裁地引入文化研究,刘明武把书读活了。
面对《易经》,追问《易经》如何形成?
面对《内经》,追问《内经》如何形成?《易经》谈阴阳不谈五行,五行从何而来?
《易经》谈“河出图洛出书”,什么是河图、什么是洛书?河图洛书从何而来,表达的又是什么?
《易经》中的基础是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的基础是八卦,八卦从何而来,表达的又是什么?
《易经》之中有天干无地支,天干地支从何而来,表达的又是什么?
《易经·系辞下》记载的五大先贤——包牺氏、神农氏、黄帝、尧、舜,个个都是发明家,都有器具发明创造的功绩,《易经》研究者应不应该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道器并重”是《易经》中的核心,老子继承道而反对器,算不算文化失传?
神农氏务农而称“圣”,孔夫子骂请教务农的学生为小人。农业大国的圣人不研究农业,算不算文化失传?
《易经·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道中的阴阳是一比一的平衡关系,董仲舒论君臣、父子、夫妻关系论出“三纲”,其中的阴阳关系是“阳为阴纲”。“阳为阴纲”算不算伪道,算不算文化变质?
追问,追问,不停地追问,是刘明武研究《易经》中的第一步。笔者对刘明武的研究之所以如此清楚,是因为刘明武开始研究《易经》中的文章大都是由笔者编发的。
1993年,笔者创办《中国文化研究》杂志,1999年接到刘明武的第一次投稿,看完稿子后,给刘明武通电话。笔者问道:“时下的文化研究大多是‘炒剩饭’,你的文章是用心写的,《中国文化研究》是季刊,再大的专家一般来说也是一年只刊发一两篇,你不在此例”。2000年,笔者编发了刘明武的两篇文章:《“象与器”简论》和《道与器的曲折历程:试论老子、孔子从〈易〉理上的后退》。2001年,刘明武的《是“阴阳和合”还是“阳为阴纲”:评董仲舒的阴阳观》一文,笔者编发在《中国文化研究》中的头条,这一期上有汤用彤、许倬云两位院士的文章。
2003年,笔者告别《中国文化研究》,但还继续主编《汉学研究》。《汉学研究》的宗旨在于中西文化交流,主要发表研究SINOLOGY和国外汉学家研究中华文化的文章,为了能发表国内著名学者和有新意的国学文章,《汉学研究》特辟了“国学特稿”栏目。这一栏目,发表最多的是刘明武的文章。2014年,《汉学研究》成为核心期刊,刘明武也成了本刊的铁杆作者,曾经连续三集,在“国学特稿”栏目刊发刘明武研究太阳历的文章。 刘明武将追问的问题归纳为几个千古之谜:
《易经》谈阴阳不谈五行,《尚书》谈五行不谈出处,五行之谜是千古第一谜。
阴阳与五行是什么关系?这是千古第二谜。
天干地支从何而来,基本功能为何?这是千古第三谜。
广泛出现的72与36这两个数据从何而来?这是千古第四谜。
洛书为什么有,有什么用?河图为什么有,有什么用?这是两个根本之谜。
解答千古之谜,仅查现成的书,查一个民族的书,根本找不出答案。受云南丽江纳西族保存中原古乐的启示,受孔夫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启示,刘明武溯源的目光注视到了边陲少数民族。
功夫不负有心人!苍天不负有心人!
果然,刘明武在少数民族同胞那里发现了文化大矿:
彝族文化有太极有八卦,有河图,有洛书;
水族文化有太极有八卦,有《连山易》;
苗族文化有太极有九卦,在一阴一阳之外,还有不阴不阳;还有三阶幻方,四阶幻方,五阶幻方,六阶、八阶、十阶幻方……
“有!也能解释有。”这是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边陲少数民族保留了对源头文化的解释,这是刘明武的一大发现。
苗族文化有阴阳,也能解释阴阳。《苗族古历》:“冬至阳旦,夏至阴旦”。冬至夏至,区分于立竿测影。阴阳的本源在太阳,在太阳回归的起始点与转折点。
苗族文化有不阴不阳,也能解释不阴不阳。寒暑之间有温带,冬至夏至之间有春分有秋分,这里是不阴不阳的发源地。阴阳加不阴不阳,才能解释“三生万物”的“三”,才能解释“阴阳三合”的“三”。阴阳的本源在太阳,不阴不阳的本源同样在太阳。
彝族文化有洛书河图,也能解释洛书河图。洛书表达的是五行(季)十月太阳历,河图表达的是阴阳合历(太阳历、太阴历、北斗历三历合一的阴阳合历)。阴阳五行、天干地支、72与36这些文化要素,在华夏文化中像一盘散乱的珍珠,而在彝族文化里则是一条完美、精致的项链。之所以形成一系列千古之谜,根本原因在于中原失传了河图洛书的本义,失传了十月太阳历。
彝族文化有太极八卦,也能解释太极八卦。八卦,彝族文化称为“宇宙八角”。八角,表达的是八方。八方对应的是太阳历八节。时间空间,融汇于八卦。太极,第一重意思是太阳回归形成的一寒一暑。
《连山易》在中原失传了,但水族还有保存。《连山易》中的基础是八卦。八卦,水族文化称“八山”。八山,为太阳历八节。《连山易》以九月为开端之端月,端月相当于汉族的正月。水族九月过大年。在中原,九月正是收获的大忙季节,怎么能停下来载歌载舞过大年?《连山易》之所以在中原失传,根本原因在于大年节的安排不合理。
多个民族均采用太阳历,太阳历可以完美地解释太极八卦、河图洛书,太阳历证明,多个民族的文化实际上同根同源。
彝族学者称彝族的太阳历为颛顼历。颛顼何许人也?黄帝的孙子。颛顼墓,是在笔者的家乡濮阳发现的。颛顼墓有天下第一龙,天下第一虎。彝族自称“倮倮”。彝语的“倮倮”,即汉语的“龙虎”。
水族尊狶韦氏为祖先。狶韦氏,《庄子·大宗师》中有记载。《庄子》中的狶韦氏,位列伏羲氏、黄帝之前。水族自称根在中原,中心在滑县——笔者的出生地。
傈僳族以昌意为祖先。在今天的中原,问100人,相信99个不知道昌意是谁。昌意,是《史记》第一页记载的人物。昌意,黄帝次子,生于帝丘(今河南濮阳),为颛顼的父亲。“昌意降若水”,今天的傈僳族,牢牢记住了《史记·五帝本纪》中的这句话。
纳西族自称是羲和的后代。羲和,是《尚书·尧典》记载的人物。羲和,是尧时代的天文观测者。纳西族的文字,保留的是象形文字。
彝族的文字,保留的是甲骨文。组成洛书的两个圆:○●,在中原文化中仅仅有其形,而在彝族文化中则是有形有音有义:彝语发音为“土鲁”,汉语意思为“宇宙”。宇,四方上下的三维空间;宙,一维时间。四维时空,形成在洛书。时空物三位一体的宇宙(时空)观,奠定于洛书时代。時间空间,是自然科学在内所有学科的理论基础。“有洛书,洛书有什么用”,刘明武如此解答。
研究中华文化,不能仅局限于中原,也应该兼顾边陲;研究中华文化,不能仅局限于华夏,也应该兼顾弟兄民族;毫无疑问,兼容并包的胸怀才是正确的。中原不能解答的问题,求助于边陲同胞,这是刘明武文化研究的独到之处。汉族学者虚心向弟兄民族学习,并借助少数民族的典籍厘清华夏文化源头之谜,这个先例是他创造的。发现多个民族文化的同根同源,这应该是他的一大发现。
解答千古之谜,是刘明武《易经》研究的第二步。
书中的道理在书外,人文的道理在天文;刘明武认为,研究中华文化,绝对不能以书为源头,绝对不能以文字为源头,中华文化的源头在哪里?刘明武给出的答案是:在天文,在历法,首先在太阳历。
将人文的源头追溯至天文,这是刘明武《易经》研究的第三步。
中华文明是从农业文明开始的。农业文明最重要、最根本的标志是“有没有粮食”,中华大地上最早的粮食在哪里?靠近北回归线的湖南道县发现了1.2万年前的人工水稻,这是中华大地上最早的人工水稻。长江流域的浙江河姆渡发现了近百吨七八千年前的人工水稻,这是中华大地上出土最多的人工水稻。谈史前人工水稻,目的是证明太阳历。
下面三句种植谚语,刘明武反复引用。
“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是《韩非子·功名》记载的古代种植谚语。
“过了芒种,种了白种。”是东北现今还在采用的种植谚语。
“过了立秋,种也没收。”这是湖南现今还在采用的种植谚语。
农业生产,勤劳是必需的,工具是重要的,但节令是根本的。不按节令下种,绝对不会有收获。芒种与立秋,属于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属于太阳历。没有太阳历,种植也不会有收获;人工水稻的出现,是否能够证明太阳历的出现? 七八千年前的人工水稻,证明七八千年前就有了太阳历,这一逻辑关系完全成立。
1.2万年前的人工水稻,证明1.2万年前就有了太阳历,这一逻辑关系完全成立。
太阳历的每一个节令,都是精确的时间单位,春夏秋冬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是循环的时间系统。没有精确的时间单位,不知道今年“何时下种,何时收获”;没有循环的时间系统,不知道明年“何时下种,何时收获”;没有种植与收获不会有农业文明,没有农业文明不会有中华文明。刘明武认为,研究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应以精确的时间单位与循环的时间系统为源头。精确的时间单位与循环的时间系统,首先集中于区分岁、月、日、时的太阳历。太阳历在中华大地上的出现,远远早于文字。
中华文明起始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最根本的标志是“有没有粮食”,以人工水稻而论,中华文明不是上下五千年,应该是上下一万年或万年以前。有理有据地把中华文明诠释在万年以前,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值得重视、值得研究的新观点。
2010年10月17日,《南方日报》以《不懂天文历法 读不懂中华文化》为题,以整版的篇幅,报道刘明武研究太阳历的成果,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几十家网站转载。2011年7月24日,《南方日报》以《人类还会敬畏太阳吗》为题,以整版的篇幅,继续报道刘明武研究太阳历的成果,国内外几十家网站转载。太阳历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太阳历是中华文明的基础。这两篇长文,阐述了他研究的核心内容。
有太阳历,太阳历有什么用?这是刘明武研究的第四步。
经典之前无经典,所以经典不是以书论书论出来的。《易经》《黄帝内经》中的基础是日月星——太阳历、太阴历、北斗历,根本基础在太阳历。以太阳历为第一基础,形成了中华大地上的部部经典。
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上连十本书也没有,由此证明,先秦诸子也不是抄书抄出来的。子子论阴阳,家家论五行,阴阳五行是诸子百家论证问题的依据;阴阳五行发源于十月太阳历,这证明太阳历是孕育和诞生诸子百家的温床。
太阳历奠定了中华文化、中医文化的基础,太阳历奠定了自然百科的基础,太阳历孕育出诸子百家……这是太阳历的功用!
天上的太阳还在,后世子孙还会作出什么新贡献?
以太阳历为基础,刘明武在研究下面几个领域的问题:1.天灾的规律性与规定性;2.疫病的规律性与规定性;3.疑难病的医治;4.发明创造的哲理与实践。
研究地球上的天災,绝对不能仅局限于地球,必须与天文相联系。以太阳历为基础,刘明武撰写的《三线四点下的天气与天灾》一文,编发在2014年《汉学研究》秋冬卷的头条。钱塘江在地球上,但钱塘江大潮的决定因素在月亮,月亮背后的决定因素是太阳。刘明武以三点一线为基础,写出《日月星对应的规定性与天灾发生的规定性》,2016年刊发在《汉学研究》秋冬卷。
刘明武是一位独立思考和慧眼独具的学者,他先后出版的《寻找元文化》《打扫孔家店》《呐喊之后的文化沉思》《黄帝文化与皇帝文化》《换个方法读内经:灵枢导读》《天文历法与中国文化》《太阳与中医》等著作,每一部都能给学界和读者以深刻的启发。以太阳历为基础研究《黄帝内经》,刘明武写出《换个方法读〈内经〉:灵枢导读》。这本书已经印刷了四次,普及版《太阳与中医》2019年10月出版,书中提出十大疑难病的医治。中医与西医,筷子与刀叉,两种智慧,两种思路,两种方法;刀叉可以解答的问题,筷子也可以解答;刀叉不能解答的问题,筷子同样可以解答。在《太阳与中医》一书中,癌症、冠心病、糖尿病、尿毒症、痛风等十大疑难病是可以治愈的。笔者亲眼看到西医说只能活20天,结果活了23年而且还继续活着的云南宁蒗县老县长、彝族同胞夹角阿三。以治愈十大疑难病为前提振兴中医文化,是刘明武的一大目标。
以太阳历为基础研究《易经》,刘明武写出《换个方法读易经》。写书不是目的,写书的目的是重新找回“以天文论人文”的思路,重新找回“以太阳论之”“以日月星论之”的方法。如此因天之序、因时之序的论证方式,延续于部部经典,延续于先秦诸子,延续于《史记》《汉书》《淮南子》,只有重新找回源头的思路与方法,才能创造出穿越时空的经典和穿越时空的文章。
在比较中研究《易经》,又是一个不同之处。
论证问题,《圣经》建立的是“以神论之”的论证方式;《易经》建立的是“以天论之”的论证方式。
如何为人?《圣经》建立的坐标是“神如何,人如何”;《易经》建立的坐标是“天如何,人如何;地如何,人如何”。
《圣经》中的亚当、夏娃一出生就有神赐的伊甸园,不用动手动脑就能过上幸福生活;《易经》中的包牺氏、神农氏、黄帝、尧、舜没有神赐的伊甸园,必须动手动脑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圣经》中的神,反对人的发明创造,包括反对亚当、夏娃穿衣裳,《易经》之道是启示发明创造的道,中华先贤名下的发明创造全部是在道理启示下进行的。
“神是唯一的神”,《圣经》强调的是一个“神”字。“道器并重”,《易经》强调的是“道”“器”两个字。器,指的是生活器具、生产工具与狩猎、自卫的武器。
有不同也有相同,重视昼夜,重视寒暑,重视朔望;敬畏太阳,敬畏月亮;研究风向,研究疫病,研究香料,是《圣经》与《易经》《黄帝内经》中的共同点。
文化研究与发明创造并重,是刘明武研究《易经》中的落脚点。“道器并重”是《易经》中的核心,文化创造者又是新器具的创造者,是《易经》为后世树立起的榜样。无论是《易经·系辞下》记载的包牺氏、神农氏、黄帝、尧、舜,还是《韩非子·五蠹》记载的燧人氏、有巢氏,他们个个都是发明创造的典范。新的领域,新的创造;唯一性、空前性是这些创造的基本特征。刘明武认为,长江后浪推前浪,文化继承者,《易经》研究者,应该像先贤一样成为发明创造者。
一个工程师进入文化领域,先解答“有,为什么有”,后解答“有,有什么用”,落脚点落在“先贤是发明创造的典范,子孙应该如何学习先贤”,刘明武开创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书中没有的,等等地下;地下没有的,到边陲看看。从中原追溯至深山,从人文追溯至天文,追溯至太阳,刘明武开创的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写文章写书又提出一系列新问题,又研究一系列新器具;道器并重,道术并重,道技并重;刘明武继承的是真正的中华元文化。
文化是化人之道,文明是文化人创造出的成果,这是刘明武对文化与文明的界定与区分。
近年来,刘明武一直在以太阳历为基准,研究气候异常(风向异常,雨雪量异常,温度异常,物候异常、雷声异常),笔者与其通话中,他多次谈到会有疫病的发生。他说,《礼记》与《吕氏春秋》中有“春行秋令,其民大疫”的结论;云南彝族有“冬天打雷,白骨成堆”的民谣;湘西苗族有“年前响大雷,年后有大灾”的民谣;山东有“冬至开了河,尸体垒成摞”的民谣;从书里到民间,处处有以气候异常论疫病的判断标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更不能忘祖而不数典。把人放在天地之间来认识,把人放在四时之中、气候之中、物候之中、风向之中、雨量之中、雷声之中来认识,中医文化并没有错,错在后人“日用而不知”。深信刘明武对于中华元文化的研究能够发扬光大,在预报天灾、预报疫情、解答难题中为中华民族造福,为人类造福。
有外国人说,“当中国人彻底遗忘他们伟大祖先的传统文明的时候,就是中国灭亡的时候”。这话似乎言重了,但是,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广袤的领域,如人文与天文的亲密伟大关系,期待更多的学者在人文与天文的研究中,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杨楚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