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工民建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当前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但是由于受到外界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结构裂缝,影响到建筑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管理,以消除结构裂缝,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工民建;结构裂缝;原因;措施
引言:
在工民建工程中,结构裂缝问题一直都是施工中的重点问题。一旦出现结构裂缝,就会影响到建筑的整体质量,给国家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工民建设计、施工要把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放在首位,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性的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降低出现裂缝的机率。除此之外,还要开展严格的检查和处理,弥补现存的缺陷,保证工民建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
1、结构设计问题
结构设计是工民建工程的重要环节,其中可能引起裂缝的原因主要有:设计结构时需要开洞、留槽或断面突变而产生的应力集中所产生的结构裂缝;设计中构造钢筋配置过少或过粗等引起构件裂缝,如在主次梁交接处没有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设计中未充分考虑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变形,比如采用的混凝土等级过高,造成用灰量过大,对收缩不利等情况都可能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需要在设计时重点注意。
2、材料本身质量问题
混凝土由砂、掺合料、水泥、水、外加剂、石所组成。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材料。水泥在和水混合时,会发生放热反应。水泥逐渐硬化,释放出水化热。如果水化热失调,没有控制好温度,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除此之外,原料的配合比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不合理的原料配合比,会使得混凝土的强度不够。混凝土硬化时会出现超负荷的收缩,由此出现了裂缝。
3、结构变形
钢筋混凝土结构容易因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出现膨胀和收缩的现象,混凝土表面不均勻沉降也会致使裂缝出现。结构变形和施工过程有一定的联系。在施工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到应用防裂缝技术。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避免出现裂缝问题,并及时的修补裂缝地段。
4、现场监督控制力度不够
钢筋混凝土在施工阶段,需要有现场的实验和监督。倘若监督工作不认真细致,就会出现许多施工问题。比如,现场监督在计算荷载力时,由于考虑不周,会出现漏算的荷载,致使工民建在施工和使用时由于超荷载力出现裂缝。并且,混凝土配合比的相关实验,要做好监督和控制,保证合理性的混凝土配合比。
二、设计阶段的裂缝控制措施
在工民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设计方案要多考虑实际工作和计算模型之间的偏差,采取适应计算模型的结构措施,保证钢筋混凝土比建筑预定标准的裂缝宽度要小。为了满足人们的使用,工民建的平面设计需讲究简单。复杂的平面布置,容易让建筑物出现扭曲,墙板和墙体会出现裂缝。设计阶段,还要严格把控好建筑物的长高比例。如果建筑物的长高比例大,那么建筑物整体刚度就会越小,就会有更强的不均匀调整力。计算过程中需认真调整好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承重受力情况,确保荷载分布均匀,受力分散开来。基础设计中,还可依据具体情况对埋置深度进行调整。地基计算强度不同,可用不一样的垫层厚度加以调整,将地基不均匀沉降量适当的减少,并对基础刚度进行加强。沉降缝的位置和宽度,要保持适度性,并限制好伸缩缝内的间距。特别是复杂的结构,更需要限制沉降缝,也可将沉降缝和其他的缝相结合。
三、施工阶段的裂缝控制措施
1、前期控制
前期控制最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审阅施工图纸,明确设计结构的意图。如果图纸中存在疏漏和不足,应在施工之前尽可能的对施工图纸进行完善。施工图纸的完善,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即图纸会审和科学编制。在图纸会审中,重点考虑容易被忽略且易出现裂缝的部位。比如不明确的设计构造、伸缩缝设置、设计结构等。除此之外,要需对应力集中和结构断面的部位进行控制,确保大体积混凝土配筋量大于最小化的配筋率。科学编制中,要科学合理的开展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设计在编制时,要考虑到钢筋混凝土的控制措施和施工工艺,并和结构特点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开展裂缝控制措施。
2、过程控制
(1)混凝土材料的控制
水泥是混凝土的核心原材料,它关系着混凝土的直接使用质量。水泥通常采用普硅水泥、硅酸盐水泥以及矿渣水泥。在挑选水泥时,要注意在相同标号的基础下,选择系数大的水泥,这样可以获得强度比较大的水泥。水化热水泥是首选。混凝土的骨料不能用特细沙和风化砂,也不能混合各类的砂和石料。最好的石砂应选择河砂。高强混凝土配制用粗砂,普通流态混凝土配制用中砂。粗骨料的砂石粒径决定混凝土的用水量。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的外加剂是引气减水剂、高效泵送剂、高效缓凝减水剂。要按照混凝土的原材料的种类、配合比、性能等来决定外加剂的种类。要通过混凝土试配,经济性评估后才能应用外加剂。要均匀的进行搅拌。
(2)施工的控制与养护工作
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拌和物不能发生离析。要充分适度的进行振捣。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不能随意的踩踏或者拉扯定位好的钢筋,避免钢筋发生错位。倘若施工过程中空气湿度低、温度较高,要及时洒水,保持湿润。振捣完毕之后做好养护工作。由于混凝土构件所处的环境复杂,容易受到构件湿胀干缩、混凝土构件温度应力的变化等。养护混凝土构件的办法,就是增加混凝土成型构件的养护时间,做好洒水保湿的工作。预制的混凝土构件要防止暴晒,实行“浇筑一段混凝土,养护一段混凝土”的方针,逐步的做好混凝土构件的养护工作。
(3)裂缝控制
如果是建筑结构的裂缝,可以减少遇热收缩产生的约束应力,这样便可以控制好裂缝的形成。并且,需严格依照施工操作的顺序养护好水泥砂浆的地面,避免水泥地面产生裂缝。管线集中的部位,特别容易产生裂缝。如果预埋线管铺设重合、直径太大,楼面会出现裂缝。因此,倘若管线比较粗,或者线管有较高的集中率,就要在这些部位多增加一些具有抗裂性质的短钢筋。短钢筋可采用准6到准8的型号。如果是施工过程和后浇带中出现的裂缝,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也容易产生混凝土裂缝。在施工前期阶段,要领悟设计图纸的意图,按照要求设置附加筋。对后浇带进行施工前,不能把两边支撑构件拆除掉,这样可能会导致梁板悬臂,出现变形。
四、结语
工民建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至关重要。混凝土施工时,需严格把控好设计阶段、前期控制、过程控制、裂缝控制以及工后检验等环节。这样便可以将施工技术水平提高。在易发生裂缝问题的部位,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弥补,整体性的控制好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
参考文献:
[1]谢建伟.浅谈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J].科技资讯.2015,(21):90-91.
[2]王凤利,庄钊.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8).
关键词:工民建;结构裂缝;原因;措施
引言:
在工民建工程中,结构裂缝问题一直都是施工中的重点问题。一旦出现结构裂缝,就会影响到建筑的整体质量,给国家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工民建设计、施工要把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放在首位,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性的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降低出现裂缝的机率。除此之外,还要开展严格的检查和处理,弥补现存的缺陷,保证工民建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
1、结构设计问题
结构设计是工民建工程的重要环节,其中可能引起裂缝的原因主要有:设计结构时需要开洞、留槽或断面突变而产生的应力集中所产生的结构裂缝;设计中构造钢筋配置过少或过粗等引起构件裂缝,如在主次梁交接处没有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设计中未充分考虑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变形,比如采用的混凝土等级过高,造成用灰量过大,对收缩不利等情况都可能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需要在设计时重点注意。
2、材料本身质量问题
混凝土由砂、掺合料、水泥、水、外加剂、石所组成。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材料。水泥在和水混合时,会发生放热反应。水泥逐渐硬化,释放出水化热。如果水化热失调,没有控制好温度,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除此之外,原料的配合比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不合理的原料配合比,会使得混凝土的强度不够。混凝土硬化时会出现超负荷的收缩,由此出现了裂缝。
3、结构变形
钢筋混凝土结构容易因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出现膨胀和收缩的现象,混凝土表面不均勻沉降也会致使裂缝出现。结构变形和施工过程有一定的联系。在施工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到应用防裂缝技术。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避免出现裂缝问题,并及时的修补裂缝地段。
4、现场监督控制力度不够
钢筋混凝土在施工阶段,需要有现场的实验和监督。倘若监督工作不认真细致,就会出现许多施工问题。比如,现场监督在计算荷载力时,由于考虑不周,会出现漏算的荷载,致使工民建在施工和使用时由于超荷载力出现裂缝。并且,混凝土配合比的相关实验,要做好监督和控制,保证合理性的混凝土配合比。
二、设计阶段的裂缝控制措施
在工民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设计方案要多考虑实际工作和计算模型之间的偏差,采取适应计算模型的结构措施,保证钢筋混凝土比建筑预定标准的裂缝宽度要小。为了满足人们的使用,工民建的平面设计需讲究简单。复杂的平面布置,容易让建筑物出现扭曲,墙板和墙体会出现裂缝。设计阶段,还要严格把控好建筑物的长高比例。如果建筑物的长高比例大,那么建筑物整体刚度就会越小,就会有更强的不均匀调整力。计算过程中需认真调整好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承重受力情况,确保荷载分布均匀,受力分散开来。基础设计中,还可依据具体情况对埋置深度进行调整。地基计算强度不同,可用不一样的垫层厚度加以调整,将地基不均匀沉降量适当的减少,并对基础刚度进行加强。沉降缝的位置和宽度,要保持适度性,并限制好伸缩缝内的间距。特别是复杂的结构,更需要限制沉降缝,也可将沉降缝和其他的缝相结合。
三、施工阶段的裂缝控制措施
1、前期控制
前期控制最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审阅施工图纸,明确设计结构的意图。如果图纸中存在疏漏和不足,应在施工之前尽可能的对施工图纸进行完善。施工图纸的完善,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即图纸会审和科学编制。在图纸会审中,重点考虑容易被忽略且易出现裂缝的部位。比如不明确的设计构造、伸缩缝设置、设计结构等。除此之外,要需对应力集中和结构断面的部位进行控制,确保大体积混凝土配筋量大于最小化的配筋率。科学编制中,要科学合理的开展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设计在编制时,要考虑到钢筋混凝土的控制措施和施工工艺,并和结构特点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开展裂缝控制措施。
2、过程控制
(1)混凝土材料的控制
水泥是混凝土的核心原材料,它关系着混凝土的直接使用质量。水泥通常采用普硅水泥、硅酸盐水泥以及矿渣水泥。在挑选水泥时,要注意在相同标号的基础下,选择系数大的水泥,这样可以获得强度比较大的水泥。水化热水泥是首选。混凝土的骨料不能用特细沙和风化砂,也不能混合各类的砂和石料。最好的石砂应选择河砂。高强混凝土配制用粗砂,普通流态混凝土配制用中砂。粗骨料的砂石粒径决定混凝土的用水量。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的外加剂是引气减水剂、高效泵送剂、高效缓凝减水剂。要按照混凝土的原材料的种类、配合比、性能等来决定外加剂的种类。要通过混凝土试配,经济性评估后才能应用外加剂。要均匀的进行搅拌。
(2)施工的控制与养护工作
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拌和物不能发生离析。要充分适度的进行振捣。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不能随意的踩踏或者拉扯定位好的钢筋,避免钢筋发生错位。倘若施工过程中空气湿度低、温度较高,要及时洒水,保持湿润。振捣完毕之后做好养护工作。由于混凝土构件所处的环境复杂,容易受到构件湿胀干缩、混凝土构件温度应力的变化等。养护混凝土构件的办法,就是增加混凝土成型构件的养护时间,做好洒水保湿的工作。预制的混凝土构件要防止暴晒,实行“浇筑一段混凝土,养护一段混凝土”的方针,逐步的做好混凝土构件的养护工作。
(3)裂缝控制
如果是建筑结构的裂缝,可以减少遇热收缩产生的约束应力,这样便可以控制好裂缝的形成。并且,需严格依照施工操作的顺序养护好水泥砂浆的地面,避免水泥地面产生裂缝。管线集中的部位,特别容易产生裂缝。如果预埋线管铺设重合、直径太大,楼面会出现裂缝。因此,倘若管线比较粗,或者线管有较高的集中率,就要在这些部位多增加一些具有抗裂性质的短钢筋。短钢筋可采用准6到准8的型号。如果是施工过程和后浇带中出现的裂缝,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也容易产生混凝土裂缝。在施工前期阶段,要领悟设计图纸的意图,按照要求设置附加筋。对后浇带进行施工前,不能把两边支撑构件拆除掉,这样可能会导致梁板悬臂,出现变形。
四、结语
工民建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至关重要。混凝土施工时,需严格把控好设计阶段、前期控制、过程控制、裂缝控制以及工后检验等环节。这样便可以将施工技术水平提高。在易发生裂缝问题的部位,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弥补,整体性的控制好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
参考文献:
[1]谢建伟.浅谈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J].科技资讯.2015,(21):90-91.
[2]王凤利,庄钊.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