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家是经济活动中最富朝气、最有活力、最具创造精神的群体,是引领一个地方发展的宝贵资源。2015年以来,蓬莱市积极创新企业家培养方式,探索建立“企业家发展论坛”,并以此为抓手,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灵活多样的学习、交流、合作活动,较好地实现了企业家培养的常态化、多样化和长效化,健全完善了企业家素质提升的长效工作机制。
关键词:企业家发展论坛;蓬莱市;企业家;素质
一、背景动因
近年来,蓬莱市把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企业家队伍作为人才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专门启动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设立总额150万元的企业家培训基金,连续9年组织全市纳税过百万的企业家,赴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开展高端培训,累计培训学员530多人次,取得了较好效果。但随着经济形势发展和企业条件的变化,也逐渐暴露出一些“短板”:一是从培训内容看,针对性不强。以往培训都是将企业家不分行业、不分产业集中在一起进行,为了顾及到各行各业的需要,往往只能就企业管理、财务等共性问题进行培训,内容相对宽泛,难以开展实务性、专业化很强的培训。二是从培训效果看,缺乏长效性。以往培训主要在高校进行,以听课为主,时间一般在一周左右,一年举办一次,存在覆盖范围不广、培训时间较短、频率不高等问题,难以及时有效满足企业家素质提升的需求。三是从培训组织看,没形成合力。以往培训主要由单一的组织部门组织。而由于组织部门不具体从事经济工作,无法从企业发展和經济工作的客观规律出发,给予培训工作更多科学合理的指导,因此在实际组织过程中,越来越深刻感受到,紧靠组织部门单一力量很难继续把培训抓好。
二、主要措施
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由组织部门牵头,人社、发改、科技、经信等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与,在充分学习借鉴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家队伍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2015年开始探索创办“蓬莱市企业家发展论坛”,具体搭建了三个平台:
一是素质提升平台。重点发挥好政府职能部门作用,深化培训方式,拓展培训渠道,努力帮助企业家提升能力素质。一方面,进一步优化改进企业家培训班,提升培训质量。首次分产业、分批次对企业家进行培训,举办了葡萄酒企业和装备制造业企业两个行业企业家培训班。以葡萄酒企业家培训班为例,不仅设置了《葡萄酒产业发展趋势》、《葡萄酒行业商业模式与营销战略》等专业课程,授课老师全部是中国葡萄酒专业委员会主任马会勤教授这样的行业权威专家,而且专门拿出6天时间组织参与培训的企业家到“全国最大的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产区”--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进行了参观考察,受到企业家的广泛好评。2016年又在“中国葡萄酒之乡”--河北怀来举办培训,邀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直接到参观考察酒庄进行针对性授课。另一方面,出台企业培训补助政策,通过政策进一步调动激发企业家参加、组织培训教育的积极性。从2015年开始,对纳税过200万、建立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的企业组织高管攻读EMBA、MBA或组织员工培训的开始发放培训补助,最高可补助15万,两年来共为34家企业发放补助210余万元。蔚阳集团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呈现“井喷”态势,7人入读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研究生班。
二是研讨交流平台。主要通过四种形式,推动企业家开展互动交流活动。“请进来”,举办专家讲坛。即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实际需求,每年邀请10名左右专家教授来我市举办专题讲座,讲解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和最新产业政策,传授企业管理最新知识理念,帮助企业家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目前,已先后邀请日本制造业管理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管理学博士邓德海等16名专家来蓬举办讲座。“走出去”,考察标杆企业。即每年分行业组织2-3批企业到该行业标杆企业进行考察学习,在比照对标中进一步找准企业定位及发展目标,引导企业提升做大做强的动力。目前,已先后组织100多家企业到省内沂水龙岗旅游、上海广电电气、北京波龙堡酒庄等标杆企业进行了重点考察。“面对面”,组织传承沙龙。即针对本土企业家新老交替现象明显这一特点,以“共话传承、基业长青”为主题,定期组织新、老企业家开展主题沙龙活动,通过互动交流、分享经验,帮助创二代企业家快速成长。目前已举办6期。“在线谈”,开设掌上微课堂。即借助微信平台,建立“蓬莱人才”公众号和“蓬莱市企业家学习交流群”,每周发送1-2期“掌上微课”,主要包括产业动向、专家言论、上级政策等内容,方便企业家按需选学。
三是合作共赢平台。重点完善“四项机制”,推动政产学研高效协作、深度融合,为企业家干事创业提供有力支撑。服务保障机制。开展“百名干部联百企”活动,由22名市级领导牵头,全市选派101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担当“联企服务员”与全市101家重点骨干企业进行“一对一”结对,为企业和企业家全方位提供精准服务,目前已累计帮助解决各类问题诉求270多项。才智支持机制。聘请中科院院士周其林、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等34名专家组建法律、金融、科技三大顾问团,为企业家提供决策咨询、信息支持等服务210多次;举办科技创新辅导会,组织科技、发改等职能部门对40多家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各级科技扶持政策。融资对接机制。通过召开政银企推进会、贷款项目洽谈会等方式,去年以来累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缺口25亿。合作共进机制。畅通企业家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渠道,先后组织6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参加第三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山东产学研展洽会等高端峰会,引进“产学研”项目22个;发挥商会、行业协会、青年企业家协会等组织优势,推动企业家实现市场共享、价格自律、抱团发展。2014年以来,葡萄酒企业遭遇“寒流”,葡萄酒协会积极引导企业家通过研制起泡酒、开发小包装等方式调整产品结构,帮助企业新增利润4000多万。
三、工作成效
通过举办“企业家发展论坛”活动,目前看主要在三个方面初步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企业家眼界更加开阔了。最为明显的就是在企业融资方式上发生了较大改变。以往蓬莱本土企业融资主要靠银行贷款,不少企业家都觉得从资本市场融资,让第三方参股,就是把自己辛苦创下的产业拱手让人。嘉信染料公司的董事长在参加论坛活动后,率先扭转了这一观念,企业成功登陆新三板,实现了裂变式发展,利润、利税分别增长228.9%和332.2%,这对其他企业家产生了极大带动作用,目前全市已有海德尔、民和生物科技等15家企业挂牌,30多家企业正在进行上市或融资辅导。
二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力度加大了。通过参加论坛活动,企业家们对企业自身定位、发展方式和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加准确的把握和认识,增强了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内生动力。比如,蓬泰股份在漆包线行业效益普遍下滑的情况下,加大了科技创新力度,主打产品从每吨一千多元的普通产品调整为六七千元的高科技产品,成功实现逆势增长。蔚阳集团与北京工业大学合作开发金属带锈防锈漆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预计项目投产5年内产值可过百亿。目前,全市共有58家骨干企业正在围绕转型升级,积极需求开展项目技术合作。
三是企业家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強了。随着论坛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社会各界对企业家的认同感不断提升,也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家们的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比如,蔚阳集团董事长王德涛捐款200多万元支持蓬莱市教育基金会;蓬建集团董事长梁平专门设立了“企业困难职工专项资助基金”和“贫困学生救学基金”;北沟镇6位企业家集资50余万元购买了2辆校车捐助当地学校;全市有80多家企业参与了市政协开展的“金秋助学”行动。
参考文献:
[1]纪曙光,徐传琪.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科技视界,2013(33).
[2]张继岭.关于建立林区企业家队伍的思考[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3).
关键词:企业家发展论坛;蓬莱市;企业家;素质
一、背景动因
近年来,蓬莱市把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企业家队伍作为人才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专门启动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设立总额150万元的企业家培训基金,连续9年组织全市纳税过百万的企业家,赴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开展高端培训,累计培训学员530多人次,取得了较好效果。但随着经济形势发展和企业条件的变化,也逐渐暴露出一些“短板”:一是从培训内容看,针对性不强。以往培训都是将企业家不分行业、不分产业集中在一起进行,为了顾及到各行各业的需要,往往只能就企业管理、财务等共性问题进行培训,内容相对宽泛,难以开展实务性、专业化很强的培训。二是从培训效果看,缺乏长效性。以往培训主要在高校进行,以听课为主,时间一般在一周左右,一年举办一次,存在覆盖范围不广、培训时间较短、频率不高等问题,难以及时有效满足企业家素质提升的需求。三是从培训组织看,没形成合力。以往培训主要由单一的组织部门组织。而由于组织部门不具体从事经济工作,无法从企业发展和經济工作的客观规律出发,给予培训工作更多科学合理的指导,因此在实际组织过程中,越来越深刻感受到,紧靠组织部门单一力量很难继续把培训抓好。
二、主要措施
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由组织部门牵头,人社、发改、科技、经信等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与,在充分学习借鉴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家队伍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2015年开始探索创办“蓬莱市企业家发展论坛”,具体搭建了三个平台:
一是素质提升平台。重点发挥好政府职能部门作用,深化培训方式,拓展培训渠道,努力帮助企业家提升能力素质。一方面,进一步优化改进企业家培训班,提升培训质量。首次分产业、分批次对企业家进行培训,举办了葡萄酒企业和装备制造业企业两个行业企业家培训班。以葡萄酒企业家培训班为例,不仅设置了《葡萄酒产业发展趋势》、《葡萄酒行业商业模式与营销战略》等专业课程,授课老师全部是中国葡萄酒专业委员会主任马会勤教授这样的行业权威专家,而且专门拿出6天时间组织参与培训的企业家到“全国最大的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产区”--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进行了参观考察,受到企业家的广泛好评。2016年又在“中国葡萄酒之乡”--河北怀来举办培训,邀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直接到参观考察酒庄进行针对性授课。另一方面,出台企业培训补助政策,通过政策进一步调动激发企业家参加、组织培训教育的积极性。从2015年开始,对纳税过200万、建立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的企业组织高管攻读EMBA、MBA或组织员工培训的开始发放培训补助,最高可补助15万,两年来共为34家企业发放补助210余万元。蔚阳集团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呈现“井喷”态势,7人入读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研究生班。
二是研讨交流平台。主要通过四种形式,推动企业家开展互动交流活动。“请进来”,举办专家讲坛。即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实际需求,每年邀请10名左右专家教授来我市举办专题讲座,讲解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和最新产业政策,传授企业管理最新知识理念,帮助企业家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目前,已先后邀请日本制造业管理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管理学博士邓德海等16名专家来蓬举办讲座。“走出去”,考察标杆企业。即每年分行业组织2-3批企业到该行业标杆企业进行考察学习,在比照对标中进一步找准企业定位及发展目标,引导企业提升做大做强的动力。目前,已先后组织100多家企业到省内沂水龙岗旅游、上海广电电气、北京波龙堡酒庄等标杆企业进行了重点考察。“面对面”,组织传承沙龙。即针对本土企业家新老交替现象明显这一特点,以“共话传承、基业长青”为主题,定期组织新、老企业家开展主题沙龙活动,通过互动交流、分享经验,帮助创二代企业家快速成长。目前已举办6期。“在线谈”,开设掌上微课堂。即借助微信平台,建立“蓬莱人才”公众号和“蓬莱市企业家学习交流群”,每周发送1-2期“掌上微课”,主要包括产业动向、专家言论、上级政策等内容,方便企业家按需选学。
三是合作共赢平台。重点完善“四项机制”,推动政产学研高效协作、深度融合,为企业家干事创业提供有力支撑。服务保障机制。开展“百名干部联百企”活动,由22名市级领导牵头,全市选派101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担当“联企服务员”与全市101家重点骨干企业进行“一对一”结对,为企业和企业家全方位提供精准服务,目前已累计帮助解决各类问题诉求270多项。才智支持机制。聘请中科院院士周其林、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等34名专家组建法律、金融、科技三大顾问团,为企业家提供决策咨询、信息支持等服务210多次;举办科技创新辅导会,组织科技、发改等职能部门对40多家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各级科技扶持政策。融资对接机制。通过召开政银企推进会、贷款项目洽谈会等方式,去年以来累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缺口25亿。合作共进机制。畅通企业家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渠道,先后组织6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参加第三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山东产学研展洽会等高端峰会,引进“产学研”项目22个;发挥商会、行业协会、青年企业家协会等组织优势,推动企业家实现市场共享、价格自律、抱团发展。2014年以来,葡萄酒企业遭遇“寒流”,葡萄酒协会积极引导企业家通过研制起泡酒、开发小包装等方式调整产品结构,帮助企业新增利润4000多万。
三、工作成效
通过举办“企业家发展论坛”活动,目前看主要在三个方面初步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企业家眼界更加开阔了。最为明显的就是在企业融资方式上发生了较大改变。以往蓬莱本土企业融资主要靠银行贷款,不少企业家都觉得从资本市场融资,让第三方参股,就是把自己辛苦创下的产业拱手让人。嘉信染料公司的董事长在参加论坛活动后,率先扭转了这一观念,企业成功登陆新三板,实现了裂变式发展,利润、利税分别增长228.9%和332.2%,这对其他企业家产生了极大带动作用,目前全市已有海德尔、民和生物科技等15家企业挂牌,30多家企业正在进行上市或融资辅导。
二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力度加大了。通过参加论坛活动,企业家们对企业自身定位、发展方式和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加准确的把握和认识,增强了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内生动力。比如,蓬泰股份在漆包线行业效益普遍下滑的情况下,加大了科技创新力度,主打产品从每吨一千多元的普通产品调整为六七千元的高科技产品,成功实现逆势增长。蔚阳集团与北京工业大学合作开发金属带锈防锈漆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预计项目投产5年内产值可过百亿。目前,全市共有58家骨干企业正在围绕转型升级,积极需求开展项目技术合作。
三是企业家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強了。随着论坛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社会各界对企业家的认同感不断提升,也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家们的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比如,蔚阳集团董事长王德涛捐款200多万元支持蓬莱市教育基金会;蓬建集团董事长梁平专门设立了“企业困难职工专项资助基金”和“贫困学生救学基金”;北沟镇6位企业家集资50余万元购买了2辆校车捐助当地学校;全市有80多家企业参与了市政协开展的“金秋助学”行动。
参考文献:
[1]纪曙光,徐传琪.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科技视界,2013(33).
[2]张继岭.关于建立林区企业家队伍的思考[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