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乐山市夹江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夹江县现有总人口35万,其中农村人口29.5万,劳动年龄内实有劳动力人数为17.5万人。根据全县300户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11.49万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本土性
近年来,夹江县大力打造“中国西部瓷都”,100多家建陶企业、150多家配套企业和众多个体户,让全县6万多农民在家门口务工。既解决了就业问题,也降低了就业成本,实现了对于单个劳动力的最优选择。在调查的300户农户中,劳动力转移人数398人,在本县内转移294人,向县外转移63人,向省外转移41人。很显然,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是以本地转移为主。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
目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在回答“您家外出务工或经商人员在工作之余是否做农活”中显示有69%的人仍然利用闲暇时间或用家庭辅助劳动力来经营农业,具有季节性和兼业性的特点,他们大多数人的就业并不稳定,能够完全脱离农业在外定居的更是凤毛麟角。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离土不离乡,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月收入为62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008年夹江县每户农民平均月收入1560元,其中工资性收入625元,所占比例为49.6%,比去年增长2.4个百分点。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务工收入的逐年增长,其家庭消费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生活质量明显好转,耐用物品和其他物品拥有量均高于该县农户平均水平。由于该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本土性,大多数务工人员离土不离乡,居民消费又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这种通过发展区域经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模式能够有效地缓解就业压力,亦为其它地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借鉴。
二、影响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内外部因素分析
(一)影响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外部因素
城乡二元结构制度的制约。目前不少地方正在大力推进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个别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也有了较大的动作,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制约有所弱化。但是,在改革城乡分割制度方面仍然没有迈开实质性步伐,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仍存在诸多障碍,增加了农民工进城务工成本,限制了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逐步、稳定和温和地转移。
区位劣势和自然环境制约。偏远地区由于离城镇较远、交通不便、信息滞后、思想落后等原因导致当地二三产业很难发展,同时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当地农民非农就业机会少,劳动力主要滞留在农业生产领域,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剩余率高,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困难重重。
向城市非农产业的转移市场空间狭窄。首先,由于城镇下岗职工的增加,缩小了农村劳动力的进入空间,并且大规模、无限制的劳动力流动,构成了对城市居民特权的冲击,其结果是引起后者的不满甚至抵制。其次,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众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和外地劳务的输入使得本地劳动力就地转移遭遇市场竞争。最后,本地规模企业较小,吸纳就业能力有限,从而导致就业能力下降,阻碍着农村劳动力的迅速转移。
(二)影响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内部因素
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不高,影响了就业范围的拓展和自身权益的维护。以夹江为例,农村15 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 年,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27 %。由于多年来忽视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造成了农村人力资源丰富而人力资本严重短缺,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劳动力严重过剩,就业范围狭窄的困境。
农村劳动力掌握的技术技能较差。在调查的300户的农户中,就业人员398人,经劳动部门就业培训的劳力39人,占从业人员的9.8%。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不够高。调查显示,夹江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近九成是通过传帮带的形式自发转移的,缺乏应有的劳动力市场管理组织,秩序较为混乱。
三、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对策措施
(一)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
必须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工业化进程,注重扶持和培育中小企业的发展。积极扶持和培育非公有制经济;打破城乡地域界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二)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村产业化改革,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首先,应结合本地实际,挖掘本地比较优势,树立发展多种特色农业的思想,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其次,树立“新农业”意识、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以其独特的优势以土地为中心,产供销有机结合,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拓宽了农业就业空间,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再次,把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乡镇企业工业小区,引导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
(三)依托就业培训中心、整合就业培训项目,实施定岗培训、定向培训,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劳动力资源
首先,各级政府应把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农民工培训计划,加大对进城民工教育培训投入,将农民工教育培训拨款纳入到整个教育经费中统筹考虑并确保其不断增长。其次,城市职、成教机构应积极与相关企业和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合作,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使农村劳动力既有一技之长,又减少求职的盲目性,为就地就近就业创造条件。再次,鼓励和引导区域内企事业单位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把农民工培训纳入职工培训范围,同等对待,通盘考虑,统筹安排。
(四)加强进城农民的思想道德及法制教育,增强与城市居民的认同感
一方面,必须加强进城农民的思想道德及法制教育,包括政策法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伦理教育、热爱科学和破除迷信教育,等等,使他们在城市作一个遵纪守法的、文明的合格公民。另一方面,必须统一认识,转换观念。即由排斥、歧视转到平等、融合上来,由消极限制转到积极引导与帮助上来,由把进城农民视为“边缘人”转到为城市居民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上来,由视为负担、包袱转到视为财富和建设力量上来。
(韩琼慧,1982年生,西昌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
夹江县现有总人口35万,其中农村人口29.5万,劳动年龄内实有劳动力人数为17.5万人。根据全县300户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11.49万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本土性
近年来,夹江县大力打造“中国西部瓷都”,100多家建陶企业、150多家配套企业和众多个体户,让全县6万多农民在家门口务工。既解决了就业问题,也降低了就业成本,实现了对于单个劳动力的最优选择。在调查的300户农户中,劳动力转移人数398人,在本县内转移294人,向县外转移63人,向省外转移41人。很显然,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是以本地转移为主。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
目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在回答“您家外出务工或经商人员在工作之余是否做农活”中显示有69%的人仍然利用闲暇时间或用家庭辅助劳动力来经营农业,具有季节性和兼业性的特点,他们大多数人的就业并不稳定,能够完全脱离农业在外定居的更是凤毛麟角。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离土不离乡,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月收入为62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008年夹江县每户农民平均月收入1560元,其中工资性收入625元,所占比例为49.6%,比去年增长2.4个百分点。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务工收入的逐年增长,其家庭消费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生活质量明显好转,耐用物品和其他物品拥有量均高于该县农户平均水平。由于该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本土性,大多数务工人员离土不离乡,居民消费又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这种通过发展区域经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模式能够有效地缓解就业压力,亦为其它地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借鉴。
二、影响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内外部因素分析
(一)影响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外部因素
城乡二元结构制度的制约。目前不少地方正在大力推进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个别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也有了较大的动作,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制约有所弱化。但是,在改革城乡分割制度方面仍然没有迈开实质性步伐,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仍存在诸多障碍,增加了农民工进城务工成本,限制了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逐步、稳定和温和地转移。
区位劣势和自然环境制约。偏远地区由于离城镇较远、交通不便、信息滞后、思想落后等原因导致当地二三产业很难发展,同时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当地农民非农就业机会少,劳动力主要滞留在农业生产领域,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剩余率高,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困难重重。
向城市非农产业的转移市场空间狭窄。首先,由于城镇下岗职工的增加,缩小了农村劳动力的进入空间,并且大规模、无限制的劳动力流动,构成了对城市居民特权的冲击,其结果是引起后者的不满甚至抵制。其次,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众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和外地劳务的输入使得本地劳动力就地转移遭遇市场竞争。最后,本地规模企业较小,吸纳就业能力有限,从而导致就业能力下降,阻碍着农村劳动力的迅速转移。
(二)影响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内部因素
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不高,影响了就业范围的拓展和自身权益的维护。以夹江为例,农村15 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 年,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27 %。由于多年来忽视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造成了农村人力资源丰富而人力资本严重短缺,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劳动力严重过剩,就业范围狭窄的困境。
农村劳动力掌握的技术技能较差。在调查的300户的农户中,就业人员398人,经劳动部门就业培训的劳力39人,占从业人员的9.8%。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不够高。调查显示,夹江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近九成是通过传帮带的形式自发转移的,缺乏应有的劳动力市场管理组织,秩序较为混乱。
三、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对策措施
(一)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
必须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工业化进程,注重扶持和培育中小企业的发展。积极扶持和培育非公有制经济;打破城乡地域界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二)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村产业化改革,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首先,应结合本地实际,挖掘本地比较优势,树立发展多种特色农业的思想,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其次,树立“新农业”意识、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以其独特的优势以土地为中心,产供销有机结合,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拓宽了农业就业空间,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再次,把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乡镇企业工业小区,引导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
(三)依托就业培训中心、整合就业培训项目,实施定岗培训、定向培训,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劳动力资源
首先,各级政府应把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农民工培训计划,加大对进城民工教育培训投入,将农民工教育培训拨款纳入到整个教育经费中统筹考虑并确保其不断增长。其次,城市职、成教机构应积极与相关企业和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合作,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使农村劳动力既有一技之长,又减少求职的盲目性,为就地就近就业创造条件。再次,鼓励和引导区域内企事业单位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把农民工培训纳入职工培训范围,同等对待,通盘考虑,统筹安排。
(四)加强进城农民的思想道德及法制教育,增强与城市居民的认同感
一方面,必须加强进城农民的思想道德及法制教育,包括政策法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伦理教育、热爱科学和破除迷信教育,等等,使他们在城市作一个遵纪守法的、文明的合格公民。另一方面,必须统一认识,转换观念。即由排斥、歧视转到平等、融合上来,由消极限制转到积极引导与帮助上来,由把进城农民视为“边缘人”转到为城市居民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上来,由视为负担、包袱转到视为财富和建设力量上来。
(韩琼慧,1982年生,西昌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