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提升学生作文水平,教师必须搞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现有的作文水平,二是学生作文提升的目标。只有把这两点摸清了,才能为学生规划出一条作文水平提升的绿色通道,形成有的放矢的教学格局。学生现有的作文水平,可以通过测试来把握,而作文水平提升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写出思想、知识、情感和智慧的“味道”。下面笔者便简述一下这四种“味道”。
一、写出思想的“味道”
成年人固然有思想,而青少年又何尝不会思考?其实写作就是将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的过程。
那么,要让学生作文写出思想的“味道”,是不是要让学生追求思想的深刻和全面?若能深刻和全面固然好,但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可能跟不上,故一味追求思想的深刻和全面,反而会拔苗助长,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让他们不敢写作。
事实证明,求真是关键。在中学阶段,教师要让学生“有什么说什么”“内心怎么想怎么感,笔下便怎样写”。正如叶圣陶在《答林井然信》中特别强调,话与文都不是可以“做作”的,有几分品德知识能力只能说几分的话,写几分的文。可见,写出真实的想法,写出符合自己年龄特点的作文,才是中学阶段作文教学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如何让学生写出真实的想法?大胆放手、巧妙激发和静待成长就可以了。教师在写作命题时不要超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想特点,应对学生适当启发,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像养花一样,在浇水和施肥之后,静待着学生写作水平慢慢成长、开花、结果。
二、写出知识的“味道”
学生写作既是思想火花的碰撞,也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呈现。以考场作文为例,在一篇800字左右的短文中,如果学生能合理展示自己学习、研究的知识容量,那么,这就是一篇好文章。
2001年高考,一南京考生以一篇《赤兔之死》,展示自己读《三国演义》获得的知识,文字优美,语言功底深厚,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赞美。
同样是江苏高考,2013年某考生用文言文写了一篇《绿色生活》,一古典文献专家仅对文章的注释就整整写了四页纸,甚至自觉惭愧。考生深厚的古文修养,让教师都为之折服。
那么,学生知识从何而来?格物致知是也。对于什么是“格”,朱熹解释得有道理,简而言之就是“研究”“分类”。对事物从深度上进行研究,在广度上进行分类,一般来说就能获得知识。至于“格”什么“物”,就学生而言主要还是读书。因此学生作文中展现的知识多半要靠阅读来获取。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在学生作文中绝大部分体现为“占有的素材多不多”。占有的素材多了,学生才能言之有物;素材占有得实了,文章才能言之凿凿。
因此,教师要倡导学生多读经典,多做思考,多做记录。同时,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倡导学生多展现知识—一从展现众人皆知的知识,到展现常人不熟悉的知识,进而展现自己独立学习的知识。
三、写出情感的“味道”
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喜怒哀乐这些情绪是可以影响他人的,故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才具有感染力。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家会被屈原寻求真理的执着所感动;读“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大家会被李白的豪情所感染;读“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大家会因柳永的孤愁而叹息;读“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大家不禁为孟郊的苦尽甘来而欢喜雀跃。
在现实生活中,甚至有不少人专门为了感受悲伤而去看悲剧,为了开怀大笑而去看喜剧,可见情感的力量之大。曾国藩谈作文时说:“有情则有韵。”《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提出:“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隋真实健康。”它们都强调了作文要融入真情实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看来,学生写出情感的重要前提是要真正动感情,而最忌讳的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情感是与生俱来的,教师不用担心学生没有感情,而教师能做的就是帮助学生丰富情感体验。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扩大知识面。通过研读经典,让学生感受优秀作品中蕴藉的感情,去体会学生自己不曾有过的感受,或是激发起学生心灵深处细腻的情感。
二是注重活动体验。学生的工夫要下到语文书本之外去,开展丰富多彩的与语文有关的课外活动,在采风、参观等活动中,让学生在大自然里陶冶情操,感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激情;在辩论、演讲、访问等活动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碰撞,感受自己情绪的变化。
三是扩大体验面。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融人生活,多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士交流,通过观察、体味别人的情感,来丰富自己的情感经历。
四、写出智慧的“味道”
如果说前三种“味道”更多主张的是“放”,那么智慧的“味道”更多强调的就是“收”。
“取舍”是智慧。若洋洋洒洒千万言,却不能切中肯綮,那不如删繁就简。围绕中心思想,将多余的话、多余的素材、多余的“好词好句”忍痛割爱就是智慧。
“结构”是智慧。如何将思想和感情准确表达出来,且让读者准确接收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就需要作者结构全篇。结构的智慧需要胸有成竹,需要高屋建瓴,还需要逻辑层次清晰。
“再现”是智慧。语言不同于摄影,绘声绘色不是语言的特长,可是偏偏智慧的语言可以再现人物和画面。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王熙凤的出场,对于人物语言、相貌、动作等细节描写,拿捏得恰到好处,使读者见到一个活生生的“凤辣子”。王维在《山居秋暝》一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为读者再现了一幅空灵的水墨山水图。
“表达”是智慧。现实生活中有些场景和感受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作者若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这也是智慧。李煜说,愁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朱自清说,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无一不彰显着表达的智慧之美。
写作“初要胆大,终要小心”,小心、用心就能展现出智慧的“味道”。除了上述列举的这几种智慧,写作中还会体现出作者的众多智慧,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了。
以上这四种“味道”是相辅相成的几个环节,教师若将它们共同调和,学生的文章则会拥有真实的“味道”——一方面,这些“味道”必须真实,需要发之于心;另一方面,它们是中学生作文的基础,且作为目标而言是贴近于中学生实际的,也是可以达成的。学生作文若是能得其中一种或几种“味道”,想来语文教师也会为之雀跃;而在这四种“味道”之外,若学生们还能展现出其他“味道”,则更是值得庆幸的。
(编辑 刘泽刚)
一、写出思想的“味道”
成年人固然有思想,而青少年又何尝不会思考?其实写作就是将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的过程。
那么,要让学生作文写出思想的“味道”,是不是要让学生追求思想的深刻和全面?若能深刻和全面固然好,但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可能跟不上,故一味追求思想的深刻和全面,反而会拔苗助长,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让他们不敢写作。
事实证明,求真是关键。在中学阶段,教师要让学生“有什么说什么”“内心怎么想怎么感,笔下便怎样写”。正如叶圣陶在《答林井然信》中特别强调,话与文都不是可以“做作”的,有几分品德知识能力只能说几分的话,写几分的文。可见,写出真实的想法,写出符合自己年龄特点的作文,才是中学阶段作文教学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如何让学生写出真实的想法?大胆放手、巧妙激发和静待成长就可以了。教师在写作命题时不要超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想特点,应对学生适当启发,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像养花一样,在浇水和施肥之后,静待着学生写作水平慢慢成长、开花、结果。
二、写出知识的“味道”
学生写作既是思想火花的碰撞,也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呈现。以考场作文为例,在一篇800字左右的短文中,如果学生能合理展示自己学习、研究的知识容量,那么,这就是一篇好文章。
2001年高考,一南京考生以一篇《赤兔之死》,展示自己读《三国演义》获得的知识,文字优美,语言功底深厚,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赞美。
同样是江苏高考,2013年某考生用文言文写了一篇《绿色生活》,一古典文献专家仅对文章的注释就整整写了四页纸,甚至自觉惭愧。考生深厚的古文修养,让教师都为之折服。
那么,学生知识从何而来?格物致知是也。对于什么是“格”,朱熹解释得有道理,简而言之就是“研究”“分类”。对事物从深度上进行研究,在广度上进行分类,一般来说就能获得知识。至于“格”什么“物”,就学生而言主要还是读书。因此学生作文中展现的知识多半要靠阅读来获取。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在学生作文中绝大部分体现为“占有的素材多不多”。占有的素材多了,学生才能言之有物;素材占有得实了,文章才能言之凿凿。
因此,教师要倡导学生多读经典,多做思考,多做记录。同时,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倡导学生多展现知识—一从展现众人皆知的知识,到展现常人不熟悉的知识,进而展现自己独立学习的知识。
三、写出情感的“味道”
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喜怒哀乐这些情绪是可以影响他人的,故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才具有感染力。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家会被屈原寻求真理的执着所感动;读“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大家会被李白的豪情所感染;读“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大家会因柳永的孤愁而叹息;读“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大家不禁为孟郊的苦尽甘来而欢喜雀跃。
在现实生活中,甚至有不少人专门为了感受悲伤而去看悲剧,为了开怀大笑而去看喜剧,可见情感的力量之大。曾国藩谈作文时说:“有情则有韵。”《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提出:“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隋真实健康。”它们都强调了作文要融入真情实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看来,学生写出情感的重要前提是要真正动感情,而最忌讳的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情感是与生俱来的,教师不用担心学生没有感情,而教师能做的就是帮助学生丰富情感体验。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扩大知识面。通过研读经典,让学生感受优秀作品中蕴藉的感情,去体会学生自己不曾有过的感受,或是激发起学生心灵深处细腻的情感。
二是注重活动体验。学生的工夫要下到语文书本之外去,开展丰富多彩的与语文有关的课外活动,在采风、参观等活动中,让学生在大自然里陶冶情操,感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激情;在辩论、演讲、访问等活动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碰撞,感受自己情绪的变化。
三是扩大体验面。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融人生活,多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士交流,通过观察、体味别人的情感,来丰富自己的情感经历。
四、写出智慧的“味道”
如果说前三种“味道”更多主张的是“放”,那么智慧的“味道”更多强调的就是“收”。
“取舍”是智慧。若洋洋洒洒千万言,却不能切中肯綮,那不如删繁就简。围绕中心思想,将多余的话、多余的素材、多余的“好词好句”忍痛割爱就是智慧。
“结构”是智慧。如何将思想和感情准确表达出来,且让读者准确接收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就需要作者结构全篇。结构的智慧需要胸有成竹,需要高屋建瓴,还需要逻辑层次清晰。
“再现”是智慧。语言不同于摄影,绘声绘色不是语言的特长,可是偏偏智慧的语言可以再现人物和画面。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王熙凤的出场,对于人物语言、相貌、动作等细节描写,拿捏得恰到好处,使读者见到一个活生生的“凤辣子”。王维在《山居秋暝》一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为读者再现了一幅空灵的水墨山水图。
“表达”是智慧。现实生活中有些场景和感受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作者若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这也是智慧。李煜说,愁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朱自清说,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无一不彰显着表达的智慧之美。
写作“初要胆大,终要小心”,小心、用心就能展现出智慧的“味道”。除了上述列举的这几种智慧,写作中还会体现出作者的众多智慧,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了。
以上这四种“味道”是相辅相成的几个环节,教师若将它们共同调和,学生的文章则会拥有真实的“味道”——一方面,这些“味道”必须真实,需要发之于心;另一方面,它们是中学生作文的基础,且作为目标而言是贴近于中学生实际的,也是可以达成的。学生作文若是能得其中一种或几种“味道”,想来语文教师也会为之雀跃;而在这四种“味道”之外,若学生们还能展现出其他“味道”,则更是值得庆幸的。
(编辑 刘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