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党对社会治理的全面领导,是落实党领导一切政治原则的重大任务,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经济结构多元化、社会阶层多样化、利益诉求复杂化使得社会治理难度不断加大,基层也出现了党组织作用“弱化”、党员教育管理“虚化”、党员先锋意识“淡化”等问题,制约了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作用的有效发挥。如何更好地激活基层党组织“细胞”、激发社会治理活力,成为一道待解的时代命题。南京市六合区在全区广泛开展“一网格一支部”建设,通过在网格中建支部、配力量、搭平台、强服务,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强化组织功能,将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至社会肌体的“神经末梢”,形成了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将支部建在网格上,畅通基层“毛细血管”。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形式,将党支部建设与网格化社会治理有机结合,打造沉底盖边的“组织网”。一是组织架构一体化。改革传统组织设置模式,依托网格进行基层组织体系重构,将支部建在网格上,统筹建好村民小组党小组、选好党员中心户。全区822个网格实现党支部全覆盖,同时成立村民小组党小组1720个、推选党员中心户2400余户,形成“村级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的组织体系,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支部建设标准化。以网格党支部为基本单元,制定支部标准化体系,形成支部组织设置、班子建设、党内政治生活、党员教育管理、活动开展、基础保障等方面标准。大力推行支部分类定级、星级管理,引导网格党支部发挥作用,着力建强“红色网格”。加强“网格党群之家”建设,统筹用好网格内闲置公房、合作社办公用房以及党员中心户自建房等资源,按照“一室一徽一旗一墙一广场”要求进行标准化打造,目前已建设“网格党群之家”135个,鼓励多网格共享共用。三是党员教育多样化。针对党员教育管理新情况,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六合智慧党建”平台,对党员实行积分管理,定期发布“党员积分琅琊榜”,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学习教育的积极性,全区有1.7万余名党员关注公众号参与互动学习,总阅读、评论和转发量100多万次。推行党员“政治生日”制度,每年以“入党年限是5的整数倍”为标准,为符合条件的党员集中过“政治生日”,重温一遍入党誓词,分享一段入党经历,开展一次谈心谈话,领办一件实事好事,引导党员强化身份认同感、组织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将力量沉入网格中,唤醒党员“红色细胞”。配强网格服务力量,激发党员队伍活力,推动党员“沉在一线、干在一线、作用发挥在一线”。一是培养“大管家”,当好网格员。强化网格内党建力量统筹,推行网格党支部书记和网格长“一肩挑”,实行党员和网格员“双培养”,全区822名网格长、2451名网格员中,党员占比分别达51.5%、21.2%,“一肩挑”比例达到35.2%,为网格注入更多“红色力量”。严格落实网格员信息采集、隐患排查、矛盾化解、便民服务等10项职责,将上面“千条线”收拢进网格“一根针”,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管家式”服务。二是打造“先锋队”,当好服务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区级机关党支部与网格党支部“结对共建”、在职党员到网格报到服务等活动,建立党员联系群众、走访帮扶等制度,组织发动党员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扶弱济困等志愿服务。先后涌现出“乡村流动课堂”“白求恩巡回医疗队”等一批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三是传播“正能量”,当好宣传员。充分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网格讲习队”“文艺宣传队”等志愿队伍,定期开展“送理论下乡”“公益演出进网格”等活动,探索院落会、板凳会等便于群众参与的宣讲形式,切实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每年推选一批“最美家庭”“最美志愿者”等,并征集一批优秀家规家训、家风故事,在网格间巡回宣传展示,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让文明新风在乡村开花结果。
将资源聚到网格内,激活党建“神经末梢”。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各方资源向网格集聚,实现社会治理重心不断下移。一是整合网格资源,织密“一张网”。全力推进“多网合一”,将各职能部门在基层设置的网格有机整合为综合网格,搭建网格化治理联动指挥平台,实现“区—街镇—村(社区)—网格”四级联网联动、数据共享,形成数据分流、逐级派单、事项办理、办结反馈的工作闭环,切实提高社会治理效率与精度,促进了全区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引导多元参与,形成“共同体”。强化社区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充分整合社区党建资源和网格辖区单位服务资源,汇聚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全面构建党建工作共抓、治理资源共享、精神文明共建、服务难题共解、公益事业共办、生活环境共管的格局,网格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雄州街道引导各社区通过搭建服务平台、拓宽服务载体、创新服务方法,有效整合网格内单位资源服务社会治理,形成“幸福365”社会服务模式,取得良好成效。三是引领群众自治,架起“连心桥”。建立健全党群议事机制,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充分调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事会、乡贤参事团、网格服务团、驻区单位等治理主体的积极性,有效发挥各方主体在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优势,变过去的“干部说了算”为现在的“大家协商办”,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横梁街道全面开展村民小组自治试点,通过组建村民理事会,为村民自治创设载体,有效调动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将制度融进网格里,锻造组织“强健肌体”。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制度建设,确保網格党支部运行规范、作用明显。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将“一网格一支部”建设作为区委主要领导年度抓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亲自抓谋划、亲自抓研究、亲自抓落实,形成以上率下、层层推动的强大合力。将“一网格一支部”建设列入区委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制定实施方案,从组织架构、队伍建设、活动开展、运行机制、服务保障五个方面明确建设要求,指导网格党支部对标对表、落细落实。二是健全阵地管理机制。加强“网格党群之家”规范化管理,制定“一个阵地、一支队伍、一套机制、一系列活动”等“四个一”标准,指导各村(社区)结合实际用好阵地、做优服务,有效发挥网格阵地在管理党员、协商议事、服务群众等方面的作用。龙袍街道赵坝村在“网格党群之家”设立党员教育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多场党员活动,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三是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强化网格员队伍保障,开展专职网格员培训、技能比武和年度“十佳专职网格员”“最美网格员”评选等活动,加大网格员骨干力量培养力度,不断提升队伍整体能力素质。强化经费保障,将网格党支部工作经费纳入街镇、村(社区)年度预算,通过财政拨付、年底奖补等方式,多方筹措资金,确保网格党支部正常运转。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六合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李佳婧
将支部建在网格上,畅通基层“毛细血管”。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形式,将党支部建设与网格化社会治理有机结合,打造沉底盖边的“组织网”。一是组织架构一体化。改革传统组织设置模式,依托网格进行基层组织体系重构,将支部建在网格上,统筹建好村民小组党小组、选好党员中心户。全区822个网格实现党支部全覆盖,同时成立村民小组党小组1720个、推选党员中心户2400余户,形成“村级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的组织体系,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支部建设标准化。以网格党支部为基本单元,制定支部标准化体系,形成支部组织设置、班子建设、党内政治生活、党员教育管理、活动开展、基础保障等方面标准。大力推行支部分类定级、星级管理,引导网格党支部发挥作用,着力建强“红色网格”。加强“网格党群之家”建设,统筹用好网格内闲置公房、合作社办公用房以及党员中心户自建房等资源,按照“一室一徽一旗一墙一广场”要求进行标准化打造,目前已建设“网格党群之家”135个,鼓励多网格共享共用。三是党员教育多样化。针对党员教育管理新情况,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六合智慧党建”平台,对党员实行积分管理,定期发布“党员积分琅琊榜”,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学习教育的积极性,全区有1.7万余名党员关注公众号参与互动学习,总阅读、评论和转发量100多万次。推行党员“政治生日”制度,每年以“入党年限是5的整数倍”为标准,为符合条件的党员集中过“政治生日”,重温一遍入党誓词,分享一段入党经历,开展一次谈心谈话,领办一件实事好事,引导党员强化身份认同感、组织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将力量沉入网格中,唤醒党员“红色细胞”。配强网格服务力量,激发党员队伍活力,推动党员“沉在一线、干在一线、作用发挥在一线”。一是培养“大管家”,当好网格员。强化网格内党建力量统筹,推行网格党支部书记和网格长“一肩挑”,实行党员和网格员“双培养”,全区822名网格长、2451名网格员中,党员占比分别达51.5%、21.2%,“一肩挑”比例达到35.2%,为网格注入更多“红色力量”。严格落实网格员信息采集、隐患排查、矛盾化解、便民服务等10项职责,将上面“千条线”收拢进网格“一根针”,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管家式”服务。二是打造“先锋队”,当好服务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区级机关党支部与网格党支部“结对共建”、在职党员到网格报到服务等活动,建立党员联系群众、走访帮扶等制度,组织发动党员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扶弱济困等志愿服务。先后涌现出“乡村流动课堂”“白求恩巡回医疗队”等一批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三是传播“正能量”,当好宣传员。充分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网格讲习队”“文艺宣传队”等志愿队伍,定期开展“送理论下乡”“公益演出进网格”等活动,探索院落会、板凳会等便于群众参与的宣讲形式,切实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每年推选一批“最美家庭”“最美志愿者”等,并征集一批优秀家规家训、家风故事,在网格间巡回宣传展示,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让文明新风在乡村开花结果。
将资源聚到网格内,激活党建“神经末梢”。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各方资源向网格集聚,实现社会治理重心不断下移。一是整合网格资源,织密“一张网”。全力推进“多网合一”,将各职能部门在基层设置的网格有机整合为综合网格,搭建网格化治理联动指挥平台,实现“区—街镇—村(社区)—网格”四级联网联动、数据共享,形成数据分流、逐级派单、事项办理、办结反馈的工作闭环,切实提高社会治理效率与精度,促进了全区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引导多元参与,形成“共同体”。强化社区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充分整合社区党建资源和网格辖区单位服务资源,汇聚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全面构建党建工作共抓、治理资源共享、精神文明共建、服务难题共解、公益事业共办、生活环境共管的格局,网格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雄州街道引导各社区通过搭建服务平台、拓宽服务载体、创新服务方法,有效整合网格内单位资源服务社会治理,形成“幸福365”社会服务模式,取得良好成效。三是引领群众自治,架起“连心桥”。建立健全党群议事机制,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充分调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事会、乡贤参事团、网格服务团、驻区单位等治理主体的积极性,有效发挥各方主体在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优势,变过去的“干部说了算”为现在的“大家协商办”,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横梁街道全面开展村民小组自治试点,通过组建村民理事会,为村民自治创设载体,有效调动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将制度融进网格里,锻造组织“强健肌体”。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制度建设,确保網格党支部运行规范、作用明显。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将“一网格一支部”建设作为区委主要领导年度抓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亲自抓谋划、亲自抓研究、亲自抓落实,形成以上率下、层层推动的强大合力。将“一网格一支部”建设列入区委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制定实施方案,从组织架构、队伍建设、活动开展、运行机制、服务保障五个方面明确建设要求,指导网格党支部对标对表、落细落实。二是健全阵地管理机制。加强“网格党群之家”规范化管理,制定“一个阵地、一支队伍、一套机制、一系列活动”等“四个一”标准,指导各村(社区)结合实际用好阵地、做优服务,有效发挥网格阵地在管理党员、协商议事、服务群众等方面的作用。龙袍街道赵坝村在“网格党群之家”设立党员教育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多场党员活动,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三是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强化网格员队伍保障,开展专职网格员培训、技能比武和年度“十佳专职网格员”“最美网格员”评选等活动,加大网格员骨干力量培养力度,不断提升队伍整体能力素质。强化经费保障,将网格党支部工作经费纳入街镇、村(社区)年度预算,通过财政拨付、年底奖补等方式,多方筹措资金,确保网格党支部正常运转。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六合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李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