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职院校中,专业是教学工作的载体,它既是学校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以及进行扩招与毕业生就业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为将来职业生涯做充分准备和规划的保证。因此,高职院校加快专业建设对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从高职现状出发,对专业建设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做一些分析。
关键词:专业建设;高职院校;学校现状;实践分析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以及国家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后,高职教育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时期。但是,基于高等职业院校的现状,专业建设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和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并且具有学校特色的专业建设及管理方法是当前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一、 专业建设基于高职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 专业设置比较盲目
当前,为了尽快适应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许多学校开始用各种方式抢夺生源,造成了专业设置往往以投入人力少、投入物力少以及投入财力少为标准,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则以省时省力为目的,肆意把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曲解,没有能够对人才市场的需求进行认真审核和调研。学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状况、职业分类变化、人才供求变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不够了解,导致了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往往以前景好和投资回报高为要求。学校对专业的设置也是以能招到学生、收益最大为目的来开设,专业设置比较盲目。
(二) 服务区域经济意识差
近些年来,高职院校都开始一味注重学校的扩张,忽略了发挥学校特色以及专业优势,不能很好掌握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对人才专业的需求信息,这就使得学校服务区域经济意识比较差,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尤其是高职院校缺乏对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人才需求量的规划和预测,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非常严重的滞后现象。
(三) 专业指导机构缺位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指导机构依然在研究层面停留,没有与各个行业特点以及社会需求相结合来对学校专业建设和专业改革进行有效指导,这就造成了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出现严重错位。同时,高职院校没有把行业和企业的作用充分发挥起来,没有和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没有指定一个联合开展专业能力的标准,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和行业所需人才的要求,降低了办学质量。
二、 基于高职现状加强专业建设的实践
(一) 加强课程建设,对人才培养方案予以确定
高职院校要对人才培养方案予以确定。社会需求分析、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定位以及课堂体系构建等是确定人才方案的主要任务。在对社会需求进行分析时,要从对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详细调查和对行业发展的规划进行科学预测两个方面入手。在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确定时,一定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以就业为目的,把握职业能力,注重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善于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把这些意见充分论证并积极加以明确。同时,要加强课程建设,从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出发,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与整合。
(二) 提高教师素质,对教学条件予以完善
高职院校要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师资队伍的年龄、职称以及学历等结构进行完善,要提高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在实训设施建设中,要提升设备的完整度和实用性,积极对教师和企业共同研发实训设备的方法给予鼓励和支持。在选用教育部规划的教材基础上,高职院校要鼓励教师对教材进行编写,编写的教材要适合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以及学校学生的素质能力。
(三) 提升教学质量,对考核评价予以改革
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要从三个方面去评价。其一,看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程度。要对操作考试和教学、考试相分离等新的考核方法做一些探索。其二,看学生的职业素质的高低和实践能力的强弱。学生的职业素质一般有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学生的实践能力要依照他们在学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表现情况来评价,并积极结合学生的考证情况以及参加竞赛获奖情况来进行。最后,看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四) 发挥区域优势,把学校专业特色突显出来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需要从实际出发,运用学校的区域优势进行扬长避短,依照高职院校所在的地区特有行业的需求,对一些与之相关的应用性专业进行大力发展,从根本上形成一个具有自身品牌的特色专业。因此,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一定要对专业特色的挖掘和推广予以重视,努力创设专业品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 基于高职现状中专业建设的各种关系
(一) 需求与培养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要善于从市场需求出发,围绕着这个需求来进行建设。要对社会进入深入调查,对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认真分析,对人才的现实要求以及未来需求进行充分考虑,要不断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结合,对人才进行一个科学预测,使设置的专业更有针对性。当然,在专业建设中,要注意考虑学生的需求和企业的需要,如果对这两者不进行考虑就设置专业,高职院校很难招到学生,就没有办法实现发展与壮大。因此,在专业建设中,高职院校一定要掌握社会需求与培养人才的关系,把这两者积极结合起来,才能优化专业结构。
(二) 领导与指导
在高职学校中进行专业建设往往会涉及到学校的多个部门。这时,高职院校务必要加强领导,把职责明确好。成立各个领导小组,出台一系列专业建设政策,对在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加强专业建设的宏观决策。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实行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专业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协调好各个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专业指导机构的作用。
(三) 规划与调整
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要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划。各个专业一定要依照高职教育的具体要求以及学校建设规划,与本专业的实际相结合,制定出本专业的专业建设规划。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广大教师一定要进行广泛地调查研究,有条件的可以邀请用人单位进行充分论证。在规划制定完以后,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对规划的实质予以领会,便于在操作和执行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合理调整。
结语:
当前,我国高职专业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而其根源是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不能及时对专业建设中出现的非“职业化”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没有形成职业教育的特色,所以在与普通高校的激烈竞争中很难形成优势。高职专业建设只有把握住“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优化“职业”策略,在市场驱动下的高职专业建设才能生存和发展。(作者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蒋晓华,丁文捷,栾崇林,李双保.对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建设的思考[J].广东化工,2013(02)
[2]汤晓虹,汪钢平.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情况调查与专业建设对策[J].浙江体育科学,2013(01)
[3]闫昆,董会英.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实现六个对接途径的研究[J].商情,2013(01)
[4]汪东平.基于PDCA循环的高职专业建设管理机制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3(01)
关键词:专业建设;高职院校;学校现状;实践分析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以及国家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后,高职教育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时期。但是,基于高等职业院校的现状,专业建设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和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并且具有学校特色的专业建设及管理方法是当前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一、 专业建设基于高职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 专业设置比较盲目
当前,为了尽快适应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许多学校开始用各种方式抢夺生源,造成了专业设置往往以投入人力少、投入物力少以及投入财力少为标准,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则以省时省力为目的,肆意把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曲解,没有能够对人才市场的需求进行认真审核和调研。学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状况、职业分类变化、人才供求变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不够了解,导致了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往往以前景好和投资回报高为要求。学校对专业的设置也是以能招到学生、收益最大为目的来开设,专业设置比较盲目。
(二) 服务区域经济意识差
近些年来,高职院校都开始一味注重学校的扩张,忽略了发挥学校特色以及专业优势,不能很好掌握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对人才专业的需求信息,这就使得学校服务区域经济意识比较差,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尤其是高职院校缺乏对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人才需求量的规划和预测,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非常严重的滞后现象。
(三) 专业指导机构缺位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指导机构依然在研究层面停留,没有与各个行业特点以及社会需求相结合来对学校专业建设和专业改革进行有效指导,这就造成了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出现严重错位。同时,高职院校没有把行业和企业的作用充分发挥起来,没有和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没有指定一个联合开展专业能力的标准,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和行业所需人才的要求,降低了办学质量。
二、 基于高职现状加强专业建设的实践
(一) 加强课程建设,对人才培养方案予以确定
高职院校要对人才培养方案予以确定。社会需求分析、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定位以及课堂体系构建等是确定人才方案的主要任务。在对社会需求进行分析时,要从对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详细调查和对行业发展的规划进行科学预测两个方面入手。在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确定时,一定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以就业为目的,把握职业能力,注重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善于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把这些意见充分论证并积极加以明确。同时,要加强课程建设,从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出发,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与整合。
(二) 提高教师素质,对教学条件予以完善
高职院校要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师资队伍的年龄、职称以及学历等结构进行完善,要提高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在实训设施建设中,要提升设备的完整度和实用性,积极对教师和企业共同研发实训设备的方法给予鼓励和支持。在选用教育部规划的教材基础上,高职院校要鼓励教师对教材进行编写,编写的教材要适合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以及学校学生的素质能力。
(三) 提升教学质量,对考核评价予以改革
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要从三个方面去评价。其一,看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程度。要对操作考试和教学、考试相分离等新的考核方法做一些探索。其二,看学生的职业素质的高低和实践能力的强弱。学生的职业素质一般有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学生的实践能力要依照他们在学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表现情况来评价,并积极结合学生的考证情况以及参加竞赛获奖情况来进行。最后,看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四) 发挥区域优势,把学校专业特色突显出来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需要从实际出发,运用学校的区域优势进行扬长避短,依照高职院校所在的地区特有行业的需求,对一些与之相关的应用性专业进行大力发展,从根本上形成一个具有自身品牌的特色专业。因此,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一定要对专业特色的挖掘和推广予以重视,努力创设专业品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 基于高职现状中专业建设的各种关系
(一) 需求与培养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要善于从市场需求出发,围绕着这个需求来进行建设。要对社会进入深入调查,对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认真分析,对人才的现实要求以及未来需求进行充分考虑,要不断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结合,对人才进行一个科学预测,使设置的专业更有针对性。当然,在专业建设中,要注意考虑学生的需求和企业的需要,如果对这两者不进行考虑就设置专业,高职院校很难招到学生,就没有办法实现发展与壮大。因此,在专业建设中,高职院校一定要掌握社会需求与培养人才的关系,把这两者积极结合起来,才能优化专业结构。
(二) 领导与指导
在高职学校中进行专业建设往往会涉及到学校的多个部门。这时,高职院校务必要加强领导,把职责明确好。成立各个领导小组,出台一系列专业建设政策,对在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加强专业建设的宏观决策。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实行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专业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协调好各个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专业指导机构的作用。
(三) 规划与调整
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要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划。各个专业一定要依照高职教育的具体要求以及学校建设规划,与本专业的实际相结合,制定出本专业的专业建设规划。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广大教师一定要进行广泛地调查研究,有条件的可以邀请用人单位进行充分论证。在规划制定完以后,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对规划的实质予以领会,便于在操作和执行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合理调整。
结语:
当前,我国高职专业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而其根源是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不能及时对专业建设中出现的非“职业化”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没有形成职业教育的特色,所以在与普通高校的激烈竞争中很难形成优势。高职专业建设只有把握住“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优化“职业”策略,在市场驱动下的高职专业建设才能生存和发展。(作者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蒋晓华,丁文捷,栾崇林,李双保.对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建设的思考[J].广东化工,2013(02)
[2]汤晓虹,汪钢平.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情况调查与专业建设对策[J].浙江体育科学,2013(01)
[3]闫昆,董会英.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实现六个对接途径的研究[J].商情,2013(01)
[4]汪东平.基于PDCA循环的高职专业建设管理机制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