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定位的土壤水分快速测量仪的研制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精确农业中实施节水灌溉的要求,研制了测量土壤位置和含水率的测量仪.测量仪的硬件由单片机、GPS接收机、SWR2水分传感器、键盘、LCD显示及RS-232C通讯接口等组成.给出了GPS数据的接收和处理方法,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及程序设计方法.采用ARCVIEW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的土壤水分分布图能为精确灌溉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含气区地震反射资料的描述,阐述了该区第四系含气地层的'地震异常反射特征',并通过异常反射与探明气藏空间分布的相关性和异常幅度与含气丰度
目的:观察乳腺小叶增生筛选方外用对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乳腺组织形态、病理及动情间期性激素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60只雌性未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各20只。每组大鼠自适应性饲养的第一天起直至治疗后的第十五天里,每日9am、4pm通过观察其阴道涂片,记录大鼠动情周期,确定动情间期。造模阶段,空白对照组予生理盐水肌肉注射大鼠后肢外侧连续25d,模型组及治疗组于大鼠后肢外侧肌肉注射苯甲
毛竹分布的最北界为安徽北部、河南南部山区。 笔者从1994年起,对河南省薄山林场毛竹造林成活率不高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出豫南山区提高毛竹成活率的5大措施:
摘要:分析了文科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从通识教育的目的出发,从课程名称、授课内容、开设模式和教学模式四个方面提出改革的设想。提倡模块化理论与实验一体化课程开设模式;探索用准“案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从学生的感知认识入手,用学生的行为动作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力争把文科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和基本动手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  关键词:文科物理;通识教育
目前,案例式教学已逐步应用于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中。本文从案例的选择原则、案例呈现方法、典型案例分析讨论、案例总结四个方面探讨了案例式教学法的特点。实践证明:
《电工基础》课是职业技术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理论性强、抽象性强,基本概念多,加之职业学校学生基础薄弱,学生觉得难学,老师觉得难教。下面结合几年的教学经历以及同事间的交流意见,略谈一些体会。    一、 老师教学方面    1. 教材内容的重组。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部分很抽象的、难分析的内容做适当删减,先以较低要求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尝试,而后通过学习交流来引入其他知识的学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