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语言本应是教学规范性和艺术性的复合体,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与桥梁,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教师对学生语言方面的歧视现象,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损害了教师和学校的形象,制约教育的和谐发展。对此,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加强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的干预力度,强化教师自身修养与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是预防和制止教师语言歧视的现实举措。
【关键词】教师语言歧视 危害 对策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教师语言是在师生之间传播信息、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一种重要媒介,是教学规范性、教育性和审美性的综合体现。然而纵观现实,教育场域中却存在着诸多教师语言歧视现象,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国诸多教育法规都明文规定教师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但由于教师语言歧视大多是瞬时性行为,致使这一教育诟病难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藉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教师语言歧视的探讨,帮助教师克服陋习,提升教师语言修养,切实保障教育的良性健康发展。
一、教师语言歧视及其类型
目前,我国对教师“语言歧视”的界定并没有统一的、确切的学术或法律概念,常和“语言暴力”、“心理惩罚”和“冷暴力”等混淆使用。严格意义上讲,教师语言歧视是校园冷暴力的一种,表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语言,致使他人在精神、心理及人格尊严等方面上遭到侵犯和损害的暴力现象。在学校教育场域中,教师语言歧视带有内容的攻击性、方式的隐蔽性、影响的潜在性和动机的向善性等方面的特征,应当说教师语言歧视是教育诟病,这与我国长期的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应试教育的评价体制以及社会转型期教师个人职业素养等方面有很大关联。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对教师语言歧视尚未有严格的分类依据,笔者根据教师歧视性语言的程度不同划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一)漠视型。这种类型主要是指教师对待学生比较冷淡,对学生的话不放在心上。这种教师语言的冷漠对学生是一种莫大的伤害,常常深深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着学生的自信心。尤其是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其危害会深及学生的心灵深处。
(二)说教型。说教型的语言歧视主要是指教师对一些不爱学习学生的谴责与说教,但由于没有把握好“分寸”和“度”,话语过于刺耳,让学生难以接受,非但没起到正面的教育效果,结果适得其反。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有权利更有义务教育学生,但是在运用批评语言时,一定要小心斟酌,把握好尺度。
(三)比较型。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将后进生与优等生之间加以比较,可能是出于教師的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出发点,在教育过程中常常将后进生的缺点与优等生的优点加以比较,这往往直指学生的痛处,毫不留情地刺痛了学生的自尊心,给教育工作留下了不良后果。
(四)俯视型。这种歧视性语言主要是指教师习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不以为然、轻描淡写地敷衍或无情的呵斥。教育本是一种心灵的沟通艺术,是师生和谐共振、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相互欣赏的精神互动过程。师生交往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观点、阐释理解和平等对话交流。
(五)挖苦型。当学生犯错误或做出不令人满意的结果时,有的教师常以抱怨、讥讽、挖苦的语言方式对待他们。这种语言让学生感到无助和自卑。教育者在面对受教育者出现的问题时应当努力地帮助他去更正,耐心的帮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不是一味地去埋怨,这样不但无济于事,反而会使问题更加严重。
(六)恐吓型。威胁与恐吓也是教师语言歧视的一种,现实生活中孩子害怕老师动辄请家长,班会朗读检讨书等惩罚方式。对于犯错的孩子,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训斥、威胁、恐吓,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学生尽管是未成年人,他们需要获得尊重和信任,学生缺少的不是批评、教训和恐吓,而是宽容、鼓励和感化。
二、教师语言歧视的危害
(一)学生身心受到伤害,人格发展受阻
教师语言歧视首先会使所谓的“问题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中小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健全、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教师的负面评价很容易对于幼小的心灵造成直接伤害,使其产生自卑感,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加之,学生对事情处理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有限,很容易走上教育反面——学习动机逐渐降低,学习成绩下降,不断地自我否定,对教师从崇敬转向逆反,甚至产生自闭、抑郁、焦虑和暴力倾向等心理问题,造成人格情绪障碍,以暴力对抗及极端的方式解决再歧视的问题。
不仅如此,教师语言歧视不仅只对当事人产生伤害,教师的影响具有较强的辐射扩散作用,在集体的氛围中,教师对某学生的歧视也会暗示、影响受到不良影响在场的其他所有学生。当教师对某一学生进行语言歧视时,周围的学生也会认为当事者是坏学生,孤立拒绝此类学生,甚至出现学生拍手叫好、幸灾乐祸的局面。受到歧视的学生会将委屈、怨气转嫁到周围同学身上,与同学发生口角争执甚至肢体冲突,这对班集体建设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当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歧视时,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当事者,还有整个班级学生。
(二)教师形象受损,影响施教效果
言语交流是师生互动的基本方式,教师语言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与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养。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歧视不仅伤害学生,也会影响自身发展。教师语言歧视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自然会对教师管理班级、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学生不再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对立情绪弥漫,又进而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不利于教师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提高。更进一步地说,在教师群体中,当个别教师以语言讽刺挖苦学生、歧视学生的行为未受到任何批评、阻止与纠正,其余教师很容易受到影响,影响到其他老师的工作态度与工作作风。 (三)不良文化充斥,学校声誉下降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需要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更需要有一支拥有高素质、高修养的教师队伍。良好的学校声誉需要教师队伍的建设,优秀的教学质量也需要依靠教师队伍的建设,健康成长的学生更需要依靠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如若对学生经常采用歧视性语言加以教育,歧视性文化就会慢慢滋生、蔓延,校园文化、教学文化、人际交往文化必然受到浸染,近年出现的“绿领巾”、“差生考场外考试”、“三色作业本”等教育管理事件的曝光,校园不良文化充斥,势必损害学校整体形象,破坏学生成长发展的空间。
(四)有损社会风气,有碍社会和谐
教育具有巨大的文化功能,学校在制造社会舆论、传播社会文明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力,教师对学生歧视性语言的现象,直接破坏教师良好职业形象和美好师德形象,间接影响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健康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语言歧视因其伤害的往往不是当事者,而是一个团体、一个阶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一种阻碍。社会人际关系相处中的语言和谐是反映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侧面,同时又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体现。如果学校这个育人环境中不能做到净化语言环境,自然对构建和谐社会也是一种阻碍因素。
三、教师语言歧视的对策
(一)社会干预: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条例和规范,加强监管
对教师语言歧视的问题,社会作为一个大的环境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管理部门应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教师的语言,完善关于教师语言的法律法规,建立社会监督机构和投诉机构,保障对教师行为的有效监控,避免学生在受到教师语言歧视后无处投诉。社会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完善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对降低教师语言歧视现象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针对校园“冷暴力言语”伤人误人现象,我国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中都有明文规定,许多地方主管部门也出台相应举措和措施,以保障青少年、儿童免受教师语言歧视,例如,上个世纪90年代,长春市就规定了教师语言的“十准十不准”,加强教师语言的规范。辽宁省在2008年出台《辽宁省义务教育条例(草案)》,其中在第26条规定学校、教师不得有的行为当中,新增“歧视学生的行为和语言”相关内容。这些地方性法规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中小学教师教学语言提供了较好典范。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对相关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加大对教师语言的监管,以更好地实现有法可依。
(二)学校干预: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改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工作场所,学校对于教师语言歧视的管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教育应增加学校约束教师的学校规范、条例,建立一系列正确的教师守则,保证教师的言语和行为上的端正。并且通过制度规定,以净化校园语言环境,树立良好师德形象,以构建和谐校园。
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疏导,缓解教师工作压力。学校心理咨询室也需及时给教师缓解释放心理压力,使教师保持良好的心态从事教育工作。同时改变师道尊严传统,树立以生为本观念,尊重学生人格尊严;创设合理的路径与平台,让师生及时沟通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相互理解与尊重。
加强教师培训,注重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的提升。在教师培训、进修和校本研修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学校对此应加大管理力度,强化教师的法律意识,依法执教,定期举办教师法律知识座谈会,强化师德修养。
(三)教师自身: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建构和谐师生关系
有效规避教师对学生产生的语言歧视,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品质修养。“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诉求。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与使命,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个人修养,塑造良性个性品质,努力强化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公平公正之心、率先垂范之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消解教师语言歧视还需建构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求教师要热爱、关心学生,要学会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其次,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教育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教会学生做人的过程。做人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只有自己尊重别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所以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尊重其爱好和人格、尊重其创造与疑问;只有当教师真正热爱、关心学生,做到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后,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才能建构真正的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有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自然不会不会出现歧视学生、体罚学生等各种恶习与陋习的滋生。
(四)学生诉求:学会理解,合理维护自身权益
应试教育模式的语境下,功利化教育在不断地异化和扭曲着学校管理者与教师的教育价值观,教师语言歧视的滋生很大程度是由于学生学业因素导致的。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应将学习视为主要的任务,通过积极的学习行为来回报教师的奉献与付出。学生只有尊敬教师,理解教师的辛劳,以积极的心态回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才能让教师从应试高压的羁绊中得以疏解。与此同时,学生应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在受到严重歧视时要学会自我保护,寻求正确途径和方法解决。要正确看待自己,积极寻求心理咨询或者主动与家长沟通,不能自暴自弃或暴力反抗。当沟通不利时,可以借助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积极申诉,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正当权益。
总之,教师语言歧视尽管是个别教师的教学行为恶习,理应引起全社会,尤其是教育部门内部的高度重视,加强教师言语的规范,促进教育工作走上健康轨道,是全社会共同的心声。肩负教书育人等社会责任的人民教师,更应当从自身做起,切实转换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确保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作出自己应尽的义务。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238-274.
[2]杨岳山.浅议校园语言伤害的根源与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01):4-6.
[3] 方敏,张宏钦.校园语言伤害分析与对策[J].语言文字研究,2010,(15):160-161.
[4] 尹艳艳.从语言视角透视文化中的性别歧视[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3,(03):51-53.
[5] 宋其蕤,冯显灿.教学言语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25-43.
[6] 蒋同林.教师语言纲要[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
[7]顧平.论语言伤害[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09):136-139.
[8] 沈莉芳,朱英.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现状分析与矫治策略[J].新课程,2007,(01):59.
基金项目: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从问题到消解:多元理论视野下的教育歧视研究”(项目编号:11YJC880152)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袁强(1978—),男, 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董婷婷,女,安徽省蚌埠市铁路小学教师。
【关键词】教师语言歧视 危害 对策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教师语言是在师生之间传播信息、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一种重要媒介,是教学规范性、教育性和审美性的综合体现。然而纵观现实,教育场域中却存在着诸多教师语言歧视现象,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国诸多教育法规都明文规定教师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但由于教师语言歧视大多是瞬时性行为,致使这一教育诟病难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藉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教师语言歧视的探讨,帮助教师克服陋习,提升教师语言修养,切实保障教育的良性健康发展。
一、教师语言歧视及其类型
目前,我国对教师“语言歧视”的界定并没有统一的、确切的学术或法律概念,常和“语言暴力”、“心理惩罚”和“冷暴力”等混淆使用。严格意义上讲,教师语言歧视是校园冷暴力的一种,表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语言,致使他人在精神、心理及人格尊严等方面上遭到侵犯和损害的暴力现象。在学校教育场域中,教师语言歧视带有内容的攻击性、方式的隐蔽性、影响的潜在性和动机的向善性等方面的特征,应当说教师语言歧视是教育诟病,这与我国长期的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应试教育的评价体制以及社会转型期教师个人职业素养等方面有很大关联。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对教师语言歧视尚未有严格的分类依据,笔者根据教师歧视性语言的程度不同划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一)漠视型。这种类型主要是指教师对待学生比较冷淡,对学生的话不放在心上。这种教师语言的冷漠对学生是一种莫大的伤害,常常深深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着学生的自信心。尤其是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其危害会深及学生的心灵深处。
(二)说教型。说教型的语言歧视主要是指教师对一些不爱学习学生的谴责与说教,但由于没有把握好“分寸”和“度”,话语过于刺耳,让学生难以接受,非但没起到正面的教育效果,结果适得其反。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有权利更有义务教育学生,但是在运用批评语言时,一定要小心斟酌,把握好尺度。
(三)比较型。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将后进生与优等生之间加以比较,可能是出于教師的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出发点,在教育过程中常常将后进生的缺点与优等生的优点加以比较,这往往直指学生的痛处,毫不留情地刺痛了学生的自尊心,给教育工作留下了不良后果。
(四)俯视型。这种歧视性语言主要是指教师习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不以为然、轻描淡写地敷衍或无情的呵斥。教育本是一种心灵的沟通艺术,是师生和谐共振、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相互欣赏的精神互动过程。师生交往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观点、阐释理解和平等对话交流。
(五)挖苦型。当学生犯错误或做出不令人满意的结果时,有的教师常以抱怨、讥讽、挖苦的语言方式对待他们。这种语言让学生感到无助和自卑。教育者在面对受教育者出现的问题时应当努力地帮助他去更正,耐心的帮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不是一味地去埋怨,这样不但无济于事,反而会使问题更加严重。
(六)恐吓型。威胁与恐吓也是教师语言歧视的一种,现实生活中孩子害怕老师动辄请家长,班会朗读检讨书等惩罚方式。对于犯错的孩子,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训斥、威胁、恐吓,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学生尽管是未成年人,他们需要获得尊重和信任,学生缺少的不是批评、教训和恐吓,而是宽容、鼓励和感化。
二、教师语言歧视的危害
(一)学生身心受到伤害,人格发展受阻
教师语言歧视首先会使所谓的“问题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中小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健全、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教师的负面评价很容易对于幼小的心灵造成直接伤害,使其产生自卑感,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加之,学生对事情处理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有限,很容易走上教育反面——学习动机逐渐降低,学习成绩下降,不断地自我否定,对教师从崇敬转向逆反,甚至产生自闭、抑郁、焦虑和暴力倾向等心理问题,造成人格情绪障碍,以暴力对抗及极端的方式解决再歧视的问题。
不仅如此,教师语言歧视不仅只对当事人产生伤害,教师的影响具有较强的辐射扩散作用,在集体的氛围中,教师对某学生的歧视也会暗示、影响受到不良影响在场的其他所有学生。当教师对某一学生进行语言歧视时,周围的学生也会认为当事者是坏学生,孤立拒绝此类学生,甚至出现学生拍手叫好、幸灾乐祸的局面。受到歧视的学生会将委屈、怨气转嫁到周围同学身上,与同学发生口角争执甚至肢体冲突,这对班集体建设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当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歧视时,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当事者,还有整个班级学生。
(二)教师形象受损,影响施教效果
言语交流是师生互动的基本方式,教师语言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与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养。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歧视不仅伤害学生,也会影响自身发展。教师语言歧视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自然会对教师管理班级、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学生不再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对立情绪弥漫,又进而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不利于教师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提高。更进一步地说,在教师群体中,当个别教师以语言讽刺挖苦学生、歧视学生的行为未受到任何批评、阻止与纠正,其余教师很容易受到影响,影响到其他老师的工作态度与工作作风。 (三)不良文化充斥,学校声誉下降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需要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更需要有一支拥有高素质、高修养的教师队伍。良好的学校声誉需要教师队伍的建设,优秀的教学质量也需要依靠教师队伍的建设,健康成长的学生更需要依靠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如若对学生经常采用歧视性语言加以教育,歧视性文化就会慢慢滋生、蔓延,校园文化、教学文化、人际交往文化必然受到浸染,近年出现的“绿领巾”、“差生考场外考试”、“三色作业本”等教育管理事件的曝光,校园不良文化充斥,势必损害学校整体形象,破坏学生成长发展的空间。
(四)有损社会风气,有碍社会和谐
教育具有巨大的文化功能,学校在制造社会舆论、传播社会文明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力,教师对学生歧视性语言的现象,直接破坏教师良好职业形象和美好师德形象,间接影响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健康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语言歧视因其伤害的往往不是当事者,而是一个团体、一个阶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一种阻碍。社会人际关系相处中的语言和谐是反映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侧面,同时又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体现。如果学校这个育人环境中不能做到净化语言环境,自然对构建和谐社会也是一种阻碍因素。
三、教师语言歧视的对策
(一)社会干预: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条例和规范,加强监管
对教师语言歧视的问题,社会作为一个大的环境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管理部门应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教师的语言,完善关于教师语言的法律法规,建立社会监督机构和投诉机构,保障对教师行为的有效监控,避免学生在受到教师语言歧视后无处投诉。社会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完善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对降低教师语言歧视现象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针对校园“冷暴力言语”伤人误人现象,我国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中都有明文规定,许多地方主管部门也出台相应举措和措施,以保障青少年、儿童免受教师语言歧视,例如,上个世纪90年代,长春市就规定了教师语言的“十准十不准”,加强教师语言的规范。辽宁省在2008年出台《辽宁省义务教育条例(草案)》,其中在第26条规定学校、教师不得有的行为当中,新增“歧视学生的行为和语言”相关内容。这些地方性法规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中小学教师教学语言提供了较好典范。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对相关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加大对教师语言的监管,以更好地实现有法可依。
(二)学校干预: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改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工作场所,学校对于教师语言歧视的管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教育应增加学校约束教师的学校规范、条例,建立一系列正确的教师守则,保证教师的言语和行为上的端正。并且通过制度规定,以净化校园语言环境,树立良好师德形象,以构建和谐校园。
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疏导,缓解教师工作压力。学校心理咨询室也需及时给教师缓解释放心理压力,使教师保持良好的心态从事教育工作。同时改变师道尊严传统,树立以生为本观念,尊重学生人格尊严;创设合理的路径与平台,让师生及时沟通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相互理解与尊重。
加强教师培训,注重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的提升。在教师培训、进修和校本研修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学校对此应加大管理力度,强化教师的法律意识,依法执教,定期举办教师法律知识座谈会,强化师德修养。
(三)教师自身: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建构和谐师生关系
有效规避教师对学生产生的语言歧视,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品质修养。“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诉求。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与使命,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个人修养,塑造良性个性品质,努力强化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公平公正之心、率先垂范之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消解教师语言歧视还需建构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求教师要热爱、关心学生,要学会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其次,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教育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教会学生做人的过程。做人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只有自己尊重别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所以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尊重其爱好和人格、尊重其创造与疑问;只有当教师真正热爱、关心学生,做到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后,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才能建构真正的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有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自然不会不会出现歧视学生、体罚学生等各种恶习与陋习的滋生。
(四)学生诉求:学会理解,合理维护自身权益
应试教育模式的语境下,功利化教育在不断地异化和扭曲着学校管理者与教师的教育价值观,教师语言歧视的滋生很大程度是由于学生学业因素导致的。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应将学习视为主要的任务,通过积极的学习行为来回报教师的奉献与付出。学生只有尊敬教师,理解教师的辛劳,以积极的心态回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才能让教师从应试高压的羁绊中得以疏解。与此同时,学生应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在受到严重歧视时要学会自我保护,寻求正确途径和方法解决。要正确看待自己,积极寻求心理咨询或者主动与家长沟通,不能自暴自弃或暴力反抗。当沟通不利时,可以借助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积极申诉,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正当权益。
总之,教师语言歧视尽管是个别教师的教学行为恶习,理应引起全社会,尤其是教育部门内部的高度重视,加强教师言语的规范,促进教育工作走上健康轨道,是全社会共同的心声。肩负教书育人等社会责任的人民教师,更应当从自身做起,切实转换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确保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作出自己应尽的义务。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238-274.
[2]杨岳山.浅议校园语言伤害的根源与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01):4-6.
[3] 方敏,张宏钦.校园语言伤害分析与对策[J].语言文字研究,2010,(15):160-161.
[4] 尹艳艳.从语言视角透视文化中的性别歧视[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3,(03):51-53.
[5] 宋其蕤,冯显灿.教学言语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25-43.
[6] 蒋同林.教师语言纲要[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
[7]顧平.论语言伤害[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09):136-139.
[8] 沈莉芳,朱英.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现状分析与矫治策略[J].新课程,2007,(01):59.
基金项目: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从问题到消解:多元理论视野下的教育歧视研究”(项目编号:11YJC880152)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袁强(1978—),男, 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董婷婷,女,安徽省蚌埠市铁路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