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ons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陆续开设了音乐欣赏公共选修课,以提升高职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然而却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就音乐欣赏课的意义、现状与发展设想三个方面来谈谈笔者的想法。
  【关键词】高职;音乐欣赏;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为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及丰富学生艺术常识,近年来高职院校陆续开设了音乐欣赏公共选修课,课程以欣赏音乐作品、学习相关知识、丰富文化修养为主要任务,以提升高职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然而音乐欣赏课作为美育教育的载体,却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 开设音乐欣赏课的意义
  (一) 音乐欣赏课是美育教育的载体
  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寓教于乐”,即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来达到教育目的,在教化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乐趣和愉悅。音乐欣赏课就是对这一理论的实践,在欣赏音乐、感知文化的基础上提升审美能力,使学生逐渐受到艺术的熏陶,陶冶情操并改变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
  (二) 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近些年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惨剧屡见不鲜,这也引起了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管理与辅导配备了较完善的机制与人员,而音乐欣赏课在某种程度上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让学生通过欣赏美妙的音乐感知艺术的美好,以达到净化心灵、舒缓情绪、缓解压力的目的,帮助学生走出阴影,培养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
  (三) 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所学的知识较为局限,加上中学音乐课不被重视,使得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普遍贫乏,
  开设音乐欣赏课可以从这一方面填补知识空白,通过理论讲解,完善知识体系的建立,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同时引发对文化思潮的思考,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综合素质。
  二、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现状
  (一) 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不到位
  笔者在课堂上询问学生选修音乐欣赏课的初衷时,有占15%的学生表示对音乐感兴趣,想学习相关知识以提升艺术素养,75%的学生表示该课程难度较小,可以轻松拿到学分,而有10%的学生表示自己原本想选的课程人数已满,无奈之下退而求其次选择音乐欣赏课。可见多数学生是抱着“随便听听”的态度来上课,遇到感兴趣的主题就听,没兴趣的就旷课,随意性较大,任课教师只能通过点名的形式来约束学生,却使代课现象严重,更有甚者只在随堂考试上出现。
  (二) 学生音乐素养参差不齐
  音乐欣赏课作为针对音乐学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内容较为专业化,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但由于高职院校并未开设音乐学专业,因此大多数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导致学生的音乐素养参差不齐,音乐鉴赏的能力也存在差异性,多数学生只对流行音乐感兴趣,而对其他门类的音乐作品却并不关心,这就影响了授课效果,音乐素养的提升更是无从谈起。
  (三) 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音乐欣赏课与其他专业课有着不同之处,作为艺术门类有着参与性,因此单单以“老师说、学生听”的模式授课是不够的,这样长时间的授课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兴趣也会逐渐减弱。同时这种授课方式往往会忽略欣赏主体的重要性,将既定的理论灌输给学生,这无疑是变主动欣赏为被动接受,较大程度地限制了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使学生产生压抑感,原本轻松愉快的音乐课却变成了艰涩深奥的理论课。
  三、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发展设想
  (一) 因材施教
  高职院校开设的音乐欣赏课有别于艺术院校的同类课程,它更加注重大众教育,因此在制定教学大纲时要选择切合学生欣赏能力的专题,以下是笔者为本校学生制定的教学计划:
  由此可见,学习的专题较为贴近学生,以此引发兴趣与共鸣,至于音乐专业知识,笔者将它们适当地渗透进各章节的讲解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音乐相关的知识。
  (二) 优化教学模式
  首先由讲授为主,重视互动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欣赏音乐时,引导学生主动发挥联想,谈谈听后感,提出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欣赏主体的作用,然后再由教师进行补充,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记忆更加深刻。
  其次结合姊妹艺术综合讲解音乐作品,如讲授民族器乐合奏《春江花月夜》时,结合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进行讲解,通过文学的词藻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同时还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作为导入,如要讲授戏曲音乐,可播放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
  最后可以在课堂上教授歌曲,请学生上台比试,笔者就曾教学生演唱京剧《卖水》,并带上身段动作进行演绎,使学生乐在其中;设置相关游戏,让学生们参与互动,如合唱专题中,设置拍打节奏游戏,体会各声部的融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课程,利用课间给大家上课并展开竞赛,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还能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三) 提升教学设施
  为提高授课质量,教学设施是不可或缺的,如在教室配备钢琴或电子琴、铃鼓、三角铁等基本乐器,更换活动桌椅便于开展活动,限制每个班级的人数,避免活动难以开展。
  总而言之,如何开发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是当下任课老师们值得共同探讨的话题,音乐欣赏课作为推进大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既需要学院给予支持,也需要教师们共同努力,使学生从兴趣变为喜爱,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实现德智体美付诸实践。
  参考文献
  [1]蒋玲玲.高职“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探索[J].科教文汇,2010,(2).
  [2]刘晟蓝.高职高专音乐欣赏课程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湘南学院学报,2016,(8).
  [3]王红星.高职音乐欣赏课程开发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3,(5).
  [4]胥佳.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探析[J].出国与就业,2010,(4)
  作者简介:谢林溪,江西南昌人,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艺术学硕士。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一个声乐教师来说,要认真对待每一节声乐课。本文通过课前教学准备;课中丰富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进行示范,教授他们对于音乐处理和理解的能力;课后对重难点和课后复习进行单独训练,从而让学生抓住声乐的重心,从而提高演唱技巧,更好的进行艺术教学。为提升教学质量提出有益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声乐;教师;教学;声乐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声乐教师
[摘要]音乐可以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可以消除疲劳、缓解压力。作为管弦乐器中的一员、萨克斯是以发明者的名字命名的木管乐器,音色介于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之间。生活在十九世纪的阿道夫·萨克斯是比利时著名的乐器生产者和发明家。当今社会,随着社会商业化、都市化的发展,娱乐时尚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萨克斯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发展速度也得到提升。萨克斯的教学和学习中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难点,本文就是针
针对传统神经网络在核素识别中训练效果弱,易陷入局部极小、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核素识别方法,采用样本的先验概率和最优判定原则对新的样本进行分类。该方法利用能谱预处理过程获得的谱峰宽度、特征能量射线强度、峰面积等特征信息建立训练与测试样本,采用训练样本对概率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并进行了分类识别仿真实验。通过CZD探测器对3种核素不同组合的实测能谱进行测试,并与传统的神经网络算法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特别是对于摄影艺术来说,在新媒体技术的作用下,数字摄影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取得了全新的发展成果.本文针
针对小型LaBr3(Ce)探测器的特点,提出了选择低能谱道域的方法分析样品中U、Th、K的含量。对比分析不同谱线平滑方法与本底扣除方法的效果,确定了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法和SNIP法对能
利用直流脉宽调制技术以及半桥变换电路,为一种低能电子直线加速器成功研制阳极开关电源。根据开关电源的特点,对该电源中低压和高压部分进行详细设计。低压部分采用SG152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