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超过半个世纪的把字句语法、语义及语用研究使得把字句教学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界长盛不衰的话题。专家学者们对把字句的文法结构、语义构成、语用,以及与汉语其他句式(如被字句)的区别和比较,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描述和剖析,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与理论研究的高潮形成巨大反差的,却是教学实践上的无奈。学生常常只知道汉语中有一种特别的句式叫把字句,却不知道如何去正确地运用把字句,即使知道把字句的语法结构形式,也不会有意识地使用把字句,能不用就不用。语料库研究和实验研究发现,留学生对“把”字句的使用,偏误率、回避率很高,正确使用率却很低(姜德武 1999,熊文新 1996,刘颂浩等 2002)。随着新形势下任务型教学法的发展,语法教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在该教学法的指导下, 语法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实际使用的要求。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贯彻始终,让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地完成任务的过程。“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应该在重新审视传统语法教学体系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语法教学的地位 ,明晰语法教学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使得语法教学真正成为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工具。”(李晓琪,2010:86)。因此, 我们应该调整语法教学的设计思路, 在原有教法的基础上,做一些新的尝试。
一、 任务型语言教学
教育部组编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对任务型语言教学作了如下解释: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的动力或动机,将需要完成任务的实践环节作为学习的过程,不再以测试的分数而是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以及参与和合作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并且主动地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在此过程中自然地习得目标语和发展语言能力,从而感受成功的心理体验。当前,被公认为最具借鉴意义、设计最完整的、在语言教学实践当中运用做广泛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是Willis(1996)提出的教学程序模式。Willis(1996)在她的专著《A Framework for Task一Based Learning》中把任务型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前任务阶段,第二阶段:任务环阶段,第三阶段:语言焦点阶段。
在教学实践中,课前的任务设计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其设计原则应该遵循真实性、目的性、阶梯性、可操作性、趣味性、合作性、学生主体性和结果性这八个方面的原则 (范文苑2007)。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各原则的相互联系和制约,注意配合使用,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及交际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 任务型把字句教学设计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首先应该思考清楚如何在三个教学阶段即任务前(pre--task)、任务中(during--task)和任务后(post--task)贯彻教学设计的原则。不要从概念和定义出发,而是通过任务活动来操练把字句。教师的指令都含有把字句,都是带有处置性、位移性的句子,学生操练多了就会对把字句的使用条件和语境有语言经验的积累,从而正确习得把字句。
下面我们以实例来探讨如何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组织把字句教学。
实例一:
教师先准备一些纸条,每张纸条上写一个指令,如“把门打开、把黑板擦干净、把灯关上、把窗户打开、把书打开、把字典放到老师的桌子上、把老师的包打开、把椅子搬到前边、把同桌的文具盒放到自己的桌子里、把自己的笔放到同桌的头上。。。。。。”
然后每人抽取一张纸条,按座位顺序让第一位同学根据纸条上的话做动作,另外指定一位同学先描述这位同学的动作,要求必须用上把字句,如“小明把字典放到老师的桌子上了”,再猜字条上的指令。
最后让小明读出纸条上的指令。如果两人说的完全一样,大家鼓掌表示祝贺,然后进行下一个。(周健 2009)
实例二:
教师先展示各种家具(包括部分家用电器)的图片,让学生每人抽取一张粘贴在黑板上,然后在家具图片的下方写上家具的名称。如:书桌、电脑桌、沙发、餐桌、床、衣柜、书柜、橱柜、床头柜、躺椅、大衣架、梳妆台、酒柜、鞋柜、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饮水机等等。遇到学生不会写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书写并注上拼音。
教师再展示一套住房的截面图,让学生说出其中各房间的名称,如:客厅、卧室、厨房、书房、洗手间、阳台等。
然后教师让学生假定自己是房子的主人,现在指挥搬家公司的工人摆放这些家具。要用“请把。。。。。。”这样的句式。教师可先要求学生A指挥工人把家具搬到合适的房间里,再要求学生B 进一步指挥工人把家具放在房间里合适的位置上。(周健 2009)
教师在任务前、任务环节和任务后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教学内容来获得完成任务所必要的知识、能力、信息和文化。
三、 任务型把字句教学效果的思考
为了全面了解任务型把字句教学的效果,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教学成效:
第一,学生的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是否得到锻炼。
第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得到改进。
第三,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是否得到活跃。
第四,对外汉语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是否被拉近了。
第五,任务是否为学习者提供了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第六,任务是否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动力。
总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一条有利于培养母语非汉语的学生学习汉语和运用汉语的有效途径,能够为他们最终熟练掌握和使用汉语提供有效的保障。语言学习者对任务型语言教学也會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认可,继而积极参与,进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对教师而言,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正确理解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条件和不同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形成有个人特色的语言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姜德武,1999,从 HSK(基础)测试的数据统计看“把”字句的教学,《汉语学习》第 5 期
[2] 熊文新,1996,留学生“把”字结构的表现分析,《世界汉语教学》第 1 期
[3] 刘颂浩、钱旭菁、汪燕,2002,交际策略与口语测试,《世界汉语教学》第 2 期
一、 任务型语言教学
教育部组编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对任务型语言教学作了如下解释: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的动力或动机,将需要完成任务的实践环节作为学习的过程,不再以测试的分数而是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以及参与和合作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并且主动地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在此过程中自然地习得目标语和发展语言能力,从而感受成功的心理体验。当前,被公认为最具借鉴意义、设计最完整的、在语言教学实践当中运用做广泛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是Willis(1996)提出的教学程序模式。Willis(1996)在她的专著《A Framework for Task一Based Learning》中把任务型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前任务阶段,第二阶段:任务环阶段,第三阶段:语言焦点阶段。
在教学实践中,课前的任务设计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其设计原则应该遵循真实性、目的性、阶梯性、可操作性、趣味性、合作性、学生主体性和结果性这八个方面的原则 (范文苑2007)。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各原则的相互联系和制约,注意配合使用,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及交际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 任务型把字句教学设计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首先应该思考清楚如何在三个教学阶段即任务前(pre--task)、任务中(during--task)和任务后(post--task)贯彻教学设计的原则。不要从概念和定义出发,而是通过任务活动来操练把字句。教师的指令都含有把字句,都是带有处置性、位移性的句子,学生操练多了就会对把字句的使用条件和语境有语言经验的积累,从而正确习得把字句。
下面我们以实例来探讨如何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组织把字句教学。
实例一:
教师先准备一些纸条,每张纸条上写一个指令,如“把门打开、把黑板擦干净、把灯关上、把窗户打开、把书打开、把字典放到老师的桌子上、把老师的包打开、把椅子搬到前边、把同桌的文具盒放到自己的桌子里、把自己的笔放到同桌的头上。。。。。。”
然后每人抽取一张纸条,按座位顺序让第一位同学根据纸条上的话做动作,另外指定一位同学先描述这位同学的动作,要求必须用上把字句,如“小明把字典放到老师的桌子上了”,再猜字条上的指令。
最后让小明读出纸条上的指令。如果两人说的完全一样,大家鼓掌表示祝贺,然后进行下一个。(周健 2009)
实例二:
教师先展示各种家具(包括部分家用电器)的图片,让学生每人抽取一张粘贴在黑板上,然后在家具图片的下方写上家具的名称。如:书桌、电脑桌、沙发、餐桌、床、衣柜、书柜、橱柜、床头柜、躺椅、大衣架、梳妆台、酒柜、鞋柜、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饮水机等等。遇到学生不会写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书写并注上拼音。
教师再展示一套住房的截面图,让学生说出其中各房间的名称,如:客厅、卧室、厨房、书房、洗手间、阳台等。
然后教师让学生假定自己是房子的主人,现在指挥搬家公司的工人摆放这些家具。要用“请把。。。。。。”这样的句式。教师可先要求学生A指挥工人把家具搬到合适的房间里,再要求学生B 进一步指挥工人把家具放在房间里合适的位置上。(周健 2009)
教师在任务前、任务环节和任务后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教学内容来获得完成任务所必要的知识、能力、信息和文化。
三、 任务型把字句教学效果的思考
为了全面了解任务型把字句教学的效果,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教学成效:
第一,学生的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是否得到锻炼。
第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得到改进。
第三,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是否得到活跃。
第四,对外汉语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是否被拉近了。
第五,任务是否为学习者提供了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第六,任务是否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动力。
总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一条有利于培养母语非汉语的学生学习汉语和运用汉语的有效途径,能够为他们最终熟练掌握和使用汉语提供有效的保障。语言学习者对任务型语言教学也會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认可,继而积极参与,进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对教师而言,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正确理解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条件和不同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形成有个人特色的语言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姜德武,1999,从 HSK(基础)测试的数据统计看“把”字句的教学,《汉语学习》第 5 期
[2] 熊文新,1996,留学生“把”字结构的表现分析,《世界汉语教学》第 1 期
[3] 刘颂浩、钱旭菁、汪燕,2002,交际策略与口语测试,《世界汉语教学》第 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