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自然角 实施“新”策略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feizi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孩子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因此,在许多幼儿园的走廊、过道、阳台、楼梯转角等地都有这样一方小天地:有品种繁多的水果,绿意盎然的植物,活泼漂亮的小动物,五花八门的种子……这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场所之一——自然角,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了解、探索动植物的生长特性,可以每天接触、长期观察它们的变化,并亲自管理、细心呵护它们的成长。自然角的创设,既是幼儿园环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幼儿园课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问诊”自然角,剖析真问题
  一直以来,自然角的观赏性被幼儿教师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教育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发掘和利用。如今,当我们用《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用课程游戏化的理念来审视自然角时,就会发现有很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一)“看上去很美”
  1.目的不明。有的教师创设自然角的出发点是“园长有要求,所以我就得创设”,或是“别的幼儿园布置得挺好看,我也想试试”,并没有真正地理解自然角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从而导致自然角里虽然养了各种丰富的动植物品种,“看上去很美”,但仅仅是一种物态的存在。
  2.现成享用。在自然角创设的过程中,自然角的风格如何,需要哪些容器和小生物,该怎样摆放,观察记录如何设置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教师说了算,孩子往往只是等教师把以上问题解决后,直接来享用成果。
  3.过度保护。当孩子们想与自然角接触时,常常会被告之“请小朋友不要把它们弄乱了”“不要乱摸”“老去浇水,花、草都被你们浇死了”……久而久之,孩子们对自然角的兴趣减弱了,探究的欲望也就渐渐消失。自然角很快就成了一种“看上去很美”的摆设。
  (二)“做起来盲目”
  1.无序列。教师仅凭个人兴趣收集或号召家长带来各种动植物,并将其随意摆放在自然角中,不能按照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分区摆放。自然角中可观察的内容似乎很多,但是重点不突出,指向不明确,不符合幼儿探究的规律。
  2.无层次。各年龄段、各班级的自然角创设大同小异,缺乏层次。由于小、中、大班幼儿在需求和认知上有着不同的特点,所以在自然角中投放的材料也应该有所区别。自然角的创设一旦脱离了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就会导致幼儿因缺乏挑战或难度过大而失去探究的兴趣。
  (三)“坚持起来困难”
  1.缺乏有效的关注。在自然角创设初期,孩子们会经历一个好奇、爱问的阶段。他们会问“大蒜长大了是不是就变成洋葱了”“小乌龟喜欢吃草吗”……如果教师没能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并以此补充、调整材料,引导他们进行持续的观察,会致使孩子们的探究欲望转瞬即逝。
  2.缺乏持续性指导。有的教师刚开始也会关注并指导幼儿进行探究,但时间一长,精力投入就越来越少,对幼儿的自主探究变得漠不关心。没有教师的支持,孩子们的探究热情会大大减弱,加上自身探究能力的局限,而导致自然角中的探究活动很快就中断了。
  二、实施“新”策略,实现真价值
  (一)革新教师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要想给孩子一个充满生机、彰显活力、生长快乐、孕育知识的自然角,教师就要彻底转变高控的教育观念,支持幼儿自主、持续地探索。王海英教授多次提出:“幼儿园要创设儿童本位的游戏、学习环境。”我们的孩子真的非常聪慧、能干,只要我们肯放手,愿意倾听、乐于支持、勇于尝试,孩子们带给我们的将会是无限的惊喜。
  (二)创新种植容器
  在自然角,我们常看到的种植容器有瓦罐、塑料盆、陶盆等。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物品都可以合理地利用起来。有一次,大班的A老师在创设班级自然角的时候,给小朋友安排了一个任务:“孩子们,你们看这些小种子、小植物都想有个家,你想把它的家设计成什么样子呢?回家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一起帮它安个家,好吗?”孩子们兴奋地带着任务回了家。第二天,在班级的走廊上放着五花八门、妙趣横生的容器:喜糖盒、色拉油壶、红酒盒、洗衣液瓶、牛奶罐、烟灰缸、玻璃瓶、废旧的小雨靴、烟灰缸、笔筒等,让教师大为惊叹。但是,在给植物选择容器的时候,教师要合理引导孩子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观察的需要进行选择。比如,为了便于观察植物的根、须、茎,就需要用一些透明的容器。
  (三)推新种植土壤
  “土壤”的種类有很多,如泥土、海绵、丝绵、沙子等。相同的植物种在各种“土壤”里,能不能生长呢?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温度下植物更喜欢什么样的“土壤”呢?带着这些问题,教师首先要备好课、做好研究,然后引导孩子去观察、探究、发现、思考、记录。
  (四)出新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在某幼儿园的测量工具设计大赛中,一位小班教师和幼儿共同设计了一种把红、黄、蓝、绿等颜色的排序当作刻度进行测量的工具,富有特点且使用方便;中班则制作出了各种小动物和卡通头像的插签式测量尺,深得幼儿喜爱;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积累,他们制作的工作更是多种多样:用吸管、KT板、硬纸板等材料画上刻度,当作直尺进行测量,或用一段线绳、一根树枝等自然物进行测量。这些测量工具的制作与使用,会让自然角的观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五)鼎新浇水器具
  一个漂亮、有趣的浇水工具能唤起幼儿对植物的细心呵护。因此,教师可以与孩子共同来设计别具一格的浇水工具,把给植物浇水当成一件趣事。看,孩子的创意无限:用可乐瓶做逗人喜爱的各种动物形状的浇水壶;用塑料吸管、透明色拉油桶、饮料瓶、皮管、葫芦等做成“输液器”,把不同材质的绳子(麻绳、毛线、棉布条)系入标有刻度的透明盛水容器中,使植物通过这些绳子的导入喝水等。
  (六)更新陈列方式
  自然角的生物需要根据教育目标、教学计划、季节特征和各年龄班的具体要求进行增减取舍,投放的材料可以以图片、模型、实物等多种形式呈现。同时,摆放方式可以选择平铺式、悬挂式,还可通过多层次叠加来展现,这样既可节约空间、分类放置,又便于幼儿观察比较、科学认识,从而可以使教学活动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七)刷新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是幼儿对参与自然角的创设和实践的一种过程性记载,它记录着幼儿在这一区域成长的足迹,也蕴含着孩子们的思考,折射出他们的智慧。过去,很多幼儿园的观察记录是统一要求、同一格式的,而今,在新课程理念之下,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刷新了以往的记录方式。
  1.拍照记录。幼儿将动植物的生长变化真实进行再现,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小班幼儿。在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用相机定格下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并用孩子喜爱的方式呈现在自然角,让幼儿去比较、发现,从而对整个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有更为直观的了解。
  2.绘画记录。孩子天生对画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个性化的理解,所以我们应该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设计观察记录的样式,用他们喜欢的表征符号和图画去记录他们的所看、所想。
  3.综合记录。指将图片、表格、文字与数字等进行结合,由幼儿共同参与设计或自主设计的一种记录方式。这样的方式比较适合大班的幼儿,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他们希望能用更丰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收获。
其他文献
根据活动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幼儿园中的炊事活动分为三种类型——蔬菜类炊事活动、水果类炊事活动、点心类炊事活动,包饺子属于点心类炊事活动。有学者对炊事活动价值做了详尽的阐述,也有学者就炊事活动的组织提出了中肯的建议。然而,已有研究更多地从“炊事活动”这一整体出发阐述其中的价值,较少地深入挖掘某一个活动的价值。同时,对炊事活动价值的研究居多,对如何有效发挥炊事活动价值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包饺子”活
2012年9月,为全面落实优质教育均等化、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章丘市教育局将我们章丘市实验幼儿园(命名为总园)与四个乡镇中心园(命名为分园)组合成为章丘市实验幼儿园集团,以期达到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日的。期间,我们被派支教于相公镇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相公园)任教学园长。三年来,我们依托总园的名师工作室,探索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现以数学活动的研讨为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我园发生的一起大班午睡安全案例,再一次提醒我们:必须时刻绷紧安全弦,注重细节管理,避免意外事件。  案例描述  一天幼儿午睡时,值班李老师在幼儿上床后,开始巡视幼儿情况并帮助盖被。巡视到男孩泉泉睡的小床时,李老师发现他趴在床上,就提醒其躺好,但叫了好几遍,泉泉均无反应。用手推了推,发现他身体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朱永新老师的这句话让我想到:一个没有阅读习惯的教师不可能实施真正的教育。一项关于小学教师读书的调查显示,当前,教师读书存在读书目的随意,读书时间过少,读书数量过低等现象,教师读书整体处于快读和浅读状态,很少有教师养成自主撰写读书笔记的习惯(熊福建,2015),即不能或不会精读一本书。在女性教师更多、专业化程度更低的幼儿教师群体中,这种现象有过之而无不及
设计思路  1.对幼儿经验的分析。我班作为分享阅读的试点班,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幼儿对阅读比较感兴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与技能,并且能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故事中的部分内容。本学期,我们又尝试将分享阅读与表演游戏相融合,充分给予每个幼儿自我表达的机会。但是,在表演游戏开展过程中,大部分幼儿只能依据旁白做动作,缺少人物对话。因此,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尝试用完整的对话式
《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科学区作为幼儿科学探索的主要场所,对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有重要作用。实践中我们发现,材料是开展科学区活动的关键。幼儿是否对科学区感兴趣
昨夜霪雨,天阴不改。然窗前玉簪,正值芳华。清晨露珠依旧趴卧叶尖,发散光晕,好似琉璃。  这是父亲的玉簪花。父亲喜盆栽,尤喜这盆玉簪。久置窗前,数年以来,开花甚少,难以得见。但若是赶上花盛时分,花瓣白洁如玉石,叶片微曲似船帆,便又会觉得之前的所有等待都变得值得了。  也不知父亲种盆栽的爱好是从何时开始的。但是从记事起,总能看到身着白衬衫、黑色西裤的他给玉簪浇水的情景——左脸贴左肩接着电话,讲些我不能
讨论一:集体活动、集体教学活动、集体教育活动、集体学习活动的概念厘清  杭州京都幼托园俞蓉蓉:今天的话题是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故事”?  主持人周菁:应该是“学习故事”理念和实践影响下的集体学习活动。“集体学习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有差别吗?  重庆上林幼儿园李浉杰:有差别。集体学习活动更多的是老师发出邀请的环境,和孩子一起讨论。  重庆上林幼儿园谭婷婷:有很大差别。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学习活动
一、“朴素资源观”的价值和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等著,2001)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提出:“从理论上讲,即使条件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但缺乏的是对于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导致大量的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安吉游戏”所倡导的利用身边一切可用的环境及资源,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游戏
2017年5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重庆市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重庆市教育科学学院承办,以“树立科学健康观,提升健康教育质量”为主题的第十届全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术年会在重庆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幼儿园、杂志社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和体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师等近60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22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