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在斯万家那边
《追忆似水年华》是20世纪法国伟大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被翻译为多种语言流传至今,单其英文书名就有“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和“In Search of Lost Time”两种译法。这部长篇巨著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也是作者本人心路历程的记录。其叙事中夹杂着大量的抒情、描写、说明与议论,人与事穿插其中,相互交融,勾勒出一幅宏大壮美的社会画卷。
普鲁斯特从1908年开始动笔,到1922年去世前夕匆匆写完最后一卷。在这十余年间,他将自己禁闭在斗室中,将全部精力集中在写作上,可谓呕心沥血。这部小说中反映的是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巴黎,是临近巨大变革时刻的法国社会缩影。它是法国传统小说艺术的最后一颗硕果,最后一朵奇葩,最后一座伟大的里程碑,同时也是世界意识流文学的开端。
本篇节选自小说第一卷《在斯万家那边》,也是全书的开场白,讲述了“我”从床上醒来,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中,千头万绪一时涌上心头……
见招拆招
你会不会觉得“意识流文学”这几个字特别高大上,令人望而生畏?其实这种手法在我们平时的写作中并不少见——特别是当你进行心理描写时,可能在毫无自觉的情况下就写出了一段意识流哦!作为整本小说的开篇,这一大段关于睡眠的描写意随心动,叙述角度自由转换,通过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描写出梦境与现实之间那种暧昧朦胧的感觉。尤为难得的是,无论是英文版还是中文版,其中的优美意象并没有因为翻译而失色,足见原文本身的文学功力,例如:
I could hear the whistling of trains,which,now nearer and now farther off,punctuating the distance likethe note of a bird in a forest.shewed me in perspective the deserted countryside through which a travellerwould be hurrying towards the nearest station…(我听到火车鸣笛的声音,忽远忽近,就像林中鸟儿的啭鸣,标明距离的远近。汽笛声中,我仿佛看到一片空旷的田野,匆匆的旅人赶往附近的车站……)
I would lay my cheeks gently against the comfortable cheeks of my pillow,as plump and blooming as thecheeks of babyhood.(我情意绵绵地把腮帮贴在枕头那鼓溜溜的面颊上,它就像我们童年的脸庞,那么饱满、娇嫩、清新。)
参考译文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有时候,蜡烛才灭,我的眼皮儿随即合上,都来不及咕哝一句:“我要睡了。”半小时之后,我才想到应该睡觉;这一想,我反倒清醒过来。我打算把自以为还捏在手里的书放好,吹灭灯火。睡着的那会儿,我一直在思考刚才读的那本书,只是思路有点特别;我总觉得书里说的事儿,什么教堂呀,四重奏呀,弗朗索瓦一世和查理五世争强斗胜呀,全都同我直接有关。这种念头直到我醒来之后还延续了好一会儿;它倒与我的理性不很相悖,只是像有阴翳蒙住我的眼睛,使我一时觉察不到烛火早已熄灭。后来,它开始变得令人费解,好像是上一辈子的思想,经过还魂转世来到我的面前,于是书里的内容同我脱节,愿不愿意再挂上钩,全凭我自己决定;这一来,我的视力得到恢复,才惊讶地发现周围原来漆黑一片,这黑暗固然使我的眼睛十分受用,但也许更使我的心情感到亲切而安详;它简直像是没有来由、莫名其妙的东西,名副其实地让人摸不着头脑。
我不知道那时几点钟了;我听到火车鸣笛的声音,忽远忽近,就像林中鸟儿的啭鸣,标明距离的远近。汽笛声中,我仿佛看到一片空旷的田野,匆匆的旅人赶往附近的车站:他走过的小路将在他的心头留下难以磨灭的回忆,因为陌生的环境,不寻常的行止,不久前的交谈,以及在这静谧之夜仍萦绕在他耳畔的异乡灯下的话别,还有回家后即将享受到的温暖,这一切都使他心绪激荡。
我情意绵绵地把腮帮贴在枕头那鼓溜溜的面颊上,它就像我们童年的脸庞,那么饱满、娇嫩、清新。我划亮一根火柴看了看表。时近子夜。这正是病羁异乡的游子独宿在陌生的客舍,被一阵疼痛惊醒的时刻。看到门下透进一丝光芒,他感到宽慰。谢天谢地,总算天亮了!旅馆的听差就要起床了:待会儿,他只要拉铃,就会有人前来支应。一想到很快就能缓和过来,他便涌起了一股忍受痛苦的力量。他确信自己听到了脚步声,自远而近,旋而又渐渐远去。门下的那一线光亮也随之消失。正是午夜时分。来人把煤气灯捻灭了;最后的听差也去睡了。他只得独自煎熬整整一宿,无人向他伸出援手。
《追忆似水年华》是20世纪法国伟大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被翻译为多种语言流传至今,单其英文书名就有“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和“In Search of Lost Time”两种译法。这部长篇巨著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也是作者本人心路历程的记录。其叙事中夹杂着大量的抒情、描写、说明与议论,人与事穿插其中,相互交融,勾勒出一幅宏大壮美的社会画卷。
普鲁斯特从1908年开始动笔,到1922年去世前夕匆匆写完最后一卷。在这十余年间,他将自己禁闭在斗室中,将全部精力集中在写作上,可谓呕心沥血。这部小说中反映的是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巴黎,是临近巨大变革时刻的法国社会缩影。它是法国传统小说艺术的最后一颗硕果,最后一朵奇葩,最后一座伟大的里程碑,同时也是世界意识流文学的开端。
本篇节选自小说第一卷《在斯万家那边》,也是全书的开场白,讲述了“我”从床上醒来,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中,千头万绪一时涌上心头……
见招拆招
你会不会觉得“意识流文学”这几个字特别高大上,令人望而生畏?其实这种手法在我们平时的写作中并不少见——特别是当你进行心理描写时,可能在毫无自觉的情况下就写出了一段意识流哦!作为整本小说的开篇,这一大段关于睡眠的描写意随心动,叙述角度自由转换,通过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描写出梦境与现实之间那种暧昧朦胧的感觉。尤为难得的是,无论是英文版还是中文版,其中的优美意象并没有因为翻译而失色,足见原文本身的文学功力,例如:
I could hear the whistling of trains,which,now nearer and now farther off,punctuating the distance likethe note of a bird in a forest.shewed me in perspective the deserted countryside through which a travellerwould be hurrying towards the nearest station…(我听到火车鸣笛的声音,忽远忽近,就像林中鸟儿的啭鸣,标明距离的远近。汽笛声中,我仿佛看到一片空旷的田野,匆匆的旅人赶往附近的车站……)
I would lay my cheeks gently against the comfortable cheeks of my pillow,as plump and blooming as thecheeks of babyhood.(我情意绵绵地把腮帮贴在枕头那鼓溜溜的面颊上,它就像我们童年的脸庞,那么饱满、娇嫩、清新。)
参考译文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有时候,蜡烛才灭,我的眼皮儿随即合上,都来不及咕哝一句:“我要睡了。”半小时之后,我才想到应该睡觉;这一想,我反倒清醒过来。我打算把自以为还捏在手里的书放好,吹灭灯火。睡着的那会儿,我一直在思考刚才读的那本书,只是思路有点特别;我总觉得书里说的事儿,什么教堂呀,四重奏呀,弗朗索瓦一世和查理五世争强斗胜呀,全都同我直接有关。这种念头直到我醒来之后还延续了好一会儿;它倒与我的理性不很相悖,只是像有阴翳蒙住我的眼睛,使我一时觉察不到烛火早已熄灭。后来,它开始变得令人费解,好像是上一辈子的思想,经过还魂转世来到我的面前,于是书里的内容同我脱节,愿不愿意再挂上钩,全凭我自己决定;这一来,我的视力得到恢复,才惊讶地发现周围原来漆黑一片,这黑暗固然使我的眼睛十分受用,但也许更使我的心情感到亲切而安详;它简直像是没有来由、莫名其妙的东西,名副其实地让人摸不着头脑。
我不知道那时几点钟了;我听到火车鸣笛的声音,忽远忽近,就像林中鸟儿的啭鸣,标明距离的远近。汽笛声中,我仿佛看到一片空旷的田野,匆匆的旅人赶往附近的车站:他走过的小路将在他的心头留下难以磨灭的回忆,因为陌生的环境,不寻常的行止,不久前的交谈,以及在这静谧之夜仍萦绕在他耳畔的异乡灯下的话别,还有回家后即将享受到的温暖,这一切都使他心绪激荡。
我情意绵绵地把腮帮贴在枕头那鼓溜溜的面颊上,它就像我们童年的脸庞,那么饱满、娇嫩、清新。我划亮一根火柴看了看表。时近子夜。这正是病羁异乡的游子独宿在陌生的客舍,被一阵疼痛惊醒的时刻。看到门下透进一丝光芒,他感到宽慰。谢天谢地,总算天亮了!旅馆的听差就要起床了:待会儿,他只要拉铃,就会有人前来支应。一想到很快就能缓和过来,他便涌起了一股忍受痛苦的力量。他确信自己听到了脚步声,自远而近,旋而又渐渐远去。门下的那一线光亮也随之消失。正是午夜时分。来人把煤气灯捻灭了;最后的听差也去睡了。他只得独自煎熬整整一宿,无人向他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