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老师以课成名,所以提起她的名字,就不得不先从她的课说起——
初识“楚楚风格”
第一次听说边楚女老师的名字,源于一节《Mission: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务》。这是边老师在2003年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中上的一节Windows综合课。该课不仅获得了当时的省一等奖第一名,还在同行中掀起了一阵热议。其教学过程大致是:公安局卧底要找到国际毒品组织下一次交易的地点并将地点信息传送出去。为完成这个任务,学生需要根据组织头目对话中几个有价值的关键信息,在电脑中搜索出包含交易地点的图片文件,并将其压缩到最小,以最快速度传送出去。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层层递进,整个教学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边老师教得从容,学生也相当投入和认真。
在2003年,能把信息技术课上得这么引人入胜,可以说是为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注入了一股新流。边老师后来在个人博客的一篇文章中曾提起这节课,认为这是她课堂教学风格探索的一次成功试水,并把自己的课堂开场白戏称为“楚楚风格”。
2006年暑期,我参加了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培训。在那次培训中,她设计的教学案例《新闻主播》作为新课程的样板,供参培教师探讨交流。我也是在这次活动上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了边老师。《新闻主播》是一节综合课,它以“完成新闻作品、当一名新闻主播”为总任务,糅合了信息的采集、筛选、加工处理和表达展示等一连串子任务和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提高了对信息的认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对工具软件合理应用的能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节课,我对边老师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又有了更深的感受。
再次听说边老师,是2010年下半年,她被评为浙江省第十批特级教师。1975年出生的她,也是全省最年轻的中学特级教师。如今,边老师已经成为众多信息技术教师们心中的一颗明星。从某种意义上说,边老师的成功得益于她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上的努力和探索。在计算机课向信息技术课转型的关键时期,很多教师在茫然中迷失了方向,而边老师始终以课堂为舞台,从温州市教坛新秀到浙江省特级教师,一路走来,步履匆匆却又坚实有力。
何谓“楚楚风格”
不仅课堂《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务》、《新闻主播》带有边老师浓浓的教学风格,边老师执教的《将复制进行到底》、《工作表编辑》、《用循环语句解决共性问题》以及获得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的《对分查找算法与程序实现》等,都深深地打上了“楚楚风格”的烙印。那么,“楚楚风格”究竟是怎样的一种风格呢?作为同行,又能够从她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哪些启发和收获呢?
我认为,所谓“楚楚风格”,就是一种“任务串联”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任务”完成的最终目的不仅是理解并掌握课堂学习目标,还能极大地享受课堂学习过程。“楚楚风格”的鲜明特点是,善于把一个主题的教学内容打散,再提炼出一个核心问题,围绕核心问题设置综合情境和总任务,在教学过程的推进中,把总任务化解为一个个子任务,子任务中渗透具体的知识点。用边老师自己的话来说,任务是明线,知识点是暗线,明线和暗线融合并行于课堂中。在《将复制进行到底》中,边老师把为国产影片《十面埋伏》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制作一张图片新闻作为任务,其中涉及对素材处理的一系列环节;《工作表编辑》中,边老师创设了一个与各种类型汽车启动和刹车情境相关的总任务,子任务有机结合了工作表编辑的各种操作。
“楚楚风格”的“魂”
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普及,信息技术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任务”都不陌生。然而,为什么边老师将“任务”演绎得那么灵动、那么水到渠成呢?如果说上述文字解读的是“楚楚风格”的外壳,那么接下来,我们不妨尝试着触摸“楚楚风格”的内核,看看“楚楚风格”的“魂”究竟是什么。
边老师的课,沉稳又不失动感。沉稳来自于边老师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动感则来自于学生思维启动、打开和活跃的过程。作为一名普通的信息技术教师,我和很多迷茫中的同行们一样,常常在追问一个问题:信息技术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在挖掘“楚楚风格”内核的同时,我发现边老师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注解,那就是:带给学生一种信息技术学习的理念,一种思维上的超越。2010年12月初,边老师在“携手名师,相约永嘉”送教活动中上了一节高三复习示范课《三个任务引发的思考》。这节课可以说是她教学风格“魂”的一次升级绽放。就像边老师自己所说的那样,“与学生短短40分钟的相约,我不想老生常谈,应该给学生心理上一些建设,给学生一些启示,让他们在错误中成长、在实践中成长、在经历中成长,这才是恒久的东西。”
当然,说起“楚楚风格”,还有很多其他让人津津乐道之处。如边老师简明温婉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与学生顺畅互动交流的能力。边老师的课大多看似不紧不慢、不温不火,实则步步为营、精心策划。边老师的课堂导入总是很独特,能在第一时间吸引住学生。边老师上课的PPT很朴素,却一点都不妨碍它作用的发挥。边老师脱口而出的流利英语和她身上浓浓的文化气息,都让人印象深刻。
关于课堂导入、课堂语言应用等相关话题,边老师近年分别在文章《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导入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用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例谈信息技术教师情境性课堂语言使用》和《让“计算机英语”助信息技术教学一臂之力》中有较为具体的论述,有兴趣的教师不妨找来细细品读。
(作者单位:浙江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
初识“楚楚风格”
第一次听说边楚女老师的名字,源于一节《Mission: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务》。这是边老师在2003年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中上的一节Windows综合课。该课不仅获得了当时的省一等奖第一名,还在同行中掀起了一阵热议。其教学过程大致是:公安局卧底要找到国际毒品组织下一次交易的地点并将地点信息传送出去。为完成这个任务,学生需要根据组织头目对话中几个有价值的关键信息,在电脑中搜索出包含交易地点的图片文件,并将其压缩到最小,以最快速度传送出去。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层层递进,整个教学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边老师教得从容,学生也相当投入和认真。
在2003年,能把信息技术课上得这么引人入胜,可以说是为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注入了一股新流。边老师后来在个人博客的一篇文章中曾提起这节课,认为这是她课堂教学风格探索的一次成功试水,并把自己的课堂开场白戏称为“楚楚风格”。
2006年暑期,我参加了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培训。在那次培训中,她设计的教学案例《新闻主播》作为新课程的样板,供参培教师探讨交流。我也是在这次活动上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了边老师。《新闻主播》是一节综合课,它以“完成新闻作品、当一名新闻主播”为总任务,糅合了信息的采集、筛选、加工处理和表达展示等一连串子任务和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提高了对信息的认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对工具软件合理应用的能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节课,我对边老师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又有了更深的感受。
再次听说边老师,是2010年下半年,她被评为浙江省第十批特级教师。1975年出生的她,也是全省最年轻的中学特级教师。如今,边老师已经成为众多信息技术教师们心中的一颗明星。从某种意义上说,边老师的成功得益于她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上的努力和探索。在计算机课向信息技术课转型的关键时期,很多教师在茫然中迷失了方向,而边老师始终以课堂为舞台,从温州市教坛新秀到浙江省特级教师,一路走来,步履匆匆却又坚实有力。
何谓“楚楚风格”
不仅课堂《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务》、《新闻主播》带有边老师浓浓的教学风格,边老师执教的《将复制进行到底》、《工作表编辑》、《用循环语句解决共性问题》以及获得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的《对分查找算法与程序实现》等,都深深地打上了“楚楚风格”的烙印。那么,“楚楚风格”究竟是怎样的一种风格呢?作为同行,又能够从她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哪些启发和收获呢?
我认为,所谓“楚楚风格”,就是一种“任务串联”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任务”完成的最终目的不仅是理解并掌握课堂学习目标,还能极大地享受课堂学习过程。“楚楚风格”的鲜明特点是,善于把一个主题的教学内容打散,再提炼出一个核心问题,围绕核心问题设置综合情境和总任务,在教学过程的推进中,把总任务化解为一个个子任务,子任务中渗透具体的知识点。用边老师自己的话来说,任务是明线,知识点是暗线,明线和暗线融合并行于课堂中。在《将复制进行到底》中,边老师把为国产影片《十面埋伏》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制作一张图片新闻作为任务,其中涉及对素材处理的一系列环节;《工作表编辑》中,边老师创设了一个与各种类型汽车启动和刹车情境相关的总任务,子任务有机结合了工作表编辑的各种操作。
“楚楚风格”的“魂”
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普及,信息技术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任务”都不陌生。然而,为什么边老师将“任务”演绎得那么灵动、那么水到渠成呢?如果说上述文字解读的是“楚楚风格”的外壳,那么接下来,我们不妨尝试着触摸“楚楚风格”的内核,看看“楚楚风格”的“魂”究竟是什么。
边老师的课,沉稳又不失动感。沉稳来自于边老师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动感则来自于学生思维启动、打开和活跃的过程。作为一名普通的信息技术教师,我和很多迷茫中的同行们一样,常常在追问一个问题:信息技术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在挖掘“楚楚风格”内核的同时,我发现边老师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注解,那就是:带给学生一种信息技术学习的理念,一种思维上的超越。2010年12月初,边老师在“携手名师,相约永嘉”送教活动中上了一节高三复习示范课《三个任务引发的思考》。这节课可以说是她教学风格“魂”的一次升级绽放。就像边老师自己所说的那样,“与学生短短40分钟的相约,我不想老生常谈,应该给学生心理上一些建设,给学生一些启示,让他们在错误中成长、在实践中成长、在经历中成长,这才是恒久的东西。”
当然,说起“楚楚风格”,还有很多其他让人津津乐道之处。如边老师简明温婉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与学生顺畅互动交流的能力。边老师的课大多看似不紧不慢、不温不火,实则步步为营、精心策划。边老师的课堂导入总是很独特,能在第一时间吸引住学生。边老师上课的PPT很朴素,却一点都不妨碍它作用的发挥。边老师脱口而出的流利英语和她身上浓浓的文化气息,都让人印象深刻。
关于课堂导入、课堂语言应用等相关话题,边老师近年分别在文章《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导入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用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例谈信息技术教师情境性课堂语言使用》和《让“计算机英语”助信息技术教学一臂之力》中有较为具体的论述,有兴趣的教师不妨找来细细品读。
(作者单位:浙江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