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xwork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社会上各种文学作品大量涌现,但是文学质量与可读性却不同。高中生已初步具备基本的文学素养与文学探讨研究能力,但在文学作品选择和如何有效阅读方面仍需要一定的指导和监督。高中语文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和人文素养。高中语文阅读大多以知名文学作品选段为主,其本身与文学密切相关,所以以文学背景为前提,研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文学背景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在高中学生已普遍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的前提下,其教学目的不再仅仅是教授学生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和人文素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占很大一部分比例。阅读教学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延展性,高中语文阅读大多以知名的文学作品选段为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传授学生知识,还可以通过讲授文学选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为好的文学作品具有陶冶情操,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文素养的积极作用。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六条“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可以看出,新课标重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文学相结合,并对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和文学鉴赏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所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以文学背景为前提,对于阅读教学的有效展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目前,由于高考制度和考试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中语文课程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视不够,且教师在实践阅读教学策略时存在一些问题。
  (一)只注重解决问题而忽略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这里指的阅读能力不仅仅是高中学生自主语文阅读能力,更包括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解决文章后面提出的问题,只是根据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忽视学生对于文章整体的理解及对于文章更深层次的欣赏。这就导致虽然阅读选段是名家名作但无人问津无人欣赏。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学到的只是针对某篇文章如何解决其提出的问题,却不能举一反三,没有能力解决另一篇文章后的问题,更不用说如何欣赏一篇名作。
  (二)阅读的深度不够
  好的阅读意味着时间的消磨,很大一部分高中生并没有阅读的习惯和阅读的兴趣,而传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习惯于将理性的东西强加于感性的文学作品,虽然其直接目的是解决文章后的问题,但学生不能真正理解阅读的文章,对其以后独立进行语文阅读可谓毫无帮助。教师往往是根据学生做题的准确性判断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就导致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只是为了提高做题的准确性,这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态度是十分片面且表面化的,教师和学生都忽视阅读的深度,教师不重视且学生没有做到真正理解文章,造成学生的阅读面狭窄,不利于达到有效阅读教学的目的。
  二、以文学背景为前提研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以往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往往是枯燥的,因为教师只注重解决阅读文章后的问题和提高学生的做题准确性,课堂教学只是一个不断重复阅读做题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讲授下只是被动接受,其阅读能力不会提高。好的文学作品通常具备很强的趣味性和情节性,或者有很强的文学艺术鉴赏价值。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阅读文章的文学背景,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阅读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开阔学生眼界
  高中生的学习不应该局限于课堂和课本知识,阅读是高中学生开阔眼界了解课堂之外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却将学生局限在课堂,也导致阅读的文章成为学生做题的工具,失去文学性。在阅读教学中融入文学背景,重视阅读文章的文学性,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对文章本身进行讲解,比如作者生平,比如某一作品选段的完整故事情节梗概,比如某一文章中的典型人物,这些都会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了解阅读文章之外,甚至课堂之外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这些知识在学生的实际学习中会有一定的作用,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对某一阅读文章的讲解,例如某一经典人物都可以成为学生考试作文有价值的素材。
  三、文学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更重视语文阅读教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还原阅读本身的意义。文学背景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以人文性、文学性为核心,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使学生享受这一过程,并且愿意主动阅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接受优秀文章文学和人文情怀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得到积极的人生指导;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拓宽知识面、开阔眼界,不再局限于书本之内、课堂之内,而是进入了解其之外的精彩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性,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此前提下,学生的阅读做题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锻炼和提高。这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达到的目的,而以文学背景为前提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一定的策略。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
  学生的阅读意识是高中语文课程进行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之一。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课下多看一些文学作品,如中外文学名著,一些优美的诗词歌赋,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语感,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这样学生的阅读意识强化了,在课堂阅读教学时,才能跟着教师的思路主动阅读文章。
  (二)设计适合的阅读情景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好的适合的阅读情境创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营造良好的文学氛围,令课堂教学更灵动有趣。
  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材《再别康桥》。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播放朗诵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然后探讨对于这首诗的初步印象,再介绍诗人的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思考诗人道别的“康桥”到底指的是什么。接着,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歌,角度的选择十分灵活,可以从历史角度、美学角度,也可以单纯从文学的角度进行讲解。这样根据诗歌自身独特的意境进行情境创设,可以增强阅读作品的感染力,使学生产生共鸣,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在外部因素上也可以进行情境创设,比如创造适合阅读的环境,这更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动员学生自己装饰教室,使教室更加高雅富有书香气;或者建造一个图书角,活跃阅读氛围等。   (三)灵活利用多媒体技术
  现代课堂教学总是少不了多媒体技术的协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使原本平面甚至是有些枯燥的课文、文章立体生动起来。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阅读文章学习的兴趣,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令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印象更深刻。例如沈从文先生小说《边城》选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PPT介绍沈从文先生生平及《边城》的创作背景,还可以播放与选段内容相关的电视剧选段,通过观看视频得到直观印象再结合选段内容,让学生对文内人物进行分析。
  (四)多样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以解决阅读文章后的问题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十分单一,学生的学习以被动接受为主,难以真正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以文学为背景,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实现,使课堂教学更紧凑而轻松。在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独立性,以学生自主学习为重点。例如在阅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版样文中描述的情景,在准备期间学生必然会仔细阅读原文并对自己所要扮演的人物性格等进行揣摩,这样让学生在“游戏”中主动阅读,取得的教学效果比教师简单直接讲授要好得多。此外,学生和教师角色互换,采取学生讲课、老师评价的方式等是很好的课堂教学方式。
  当今社会,学校需要培养的不再是仅仅懂得知识而没有能力运用知识的学生,时代需要的是具备学习能力且能够独立自主学习的人才。语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高中则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以文学为背景,将文学渗透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方面面,不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还培养出一批具备文学和人文素养、具有敏锐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骥腾.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M].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科教学.2010.
  [2]陈海峰.当代文学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师阅读研究[J].作文教学研究,2016(2).
  [3]仲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8).
  [4]杨国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J].成才之路,2013(29).
  [5]陈茵.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策略思考[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1(4).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课程评价应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互动,按照不同学段课程目标采用合适的方式,从而增强评价效果,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考试评价 评价改革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考试与评价是考查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不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一直把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语文的唯一手
期刊
摘 要: 《大型数据库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本文分析《大型数据库系统》课程教学现状,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和课程评价等方面,探讨对该课程进行综合改革,提出合理可行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教学改革 《大型数据库系统》  1.引言  近年来,转型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成
期刊
西周建立了中国最大的封建制国家,这种封建制最大的一个支柱就是“宗法体系”。正是在这种制度下,第一次出现了“士”的概念。春秋战国时期,“士”积极寻求自身的变化,从传统的贵族化教学中走出,根据现实情况的需求,开始了新的学习。他们普遍把侧重点放在政治权术与军事技术的学习上,以适应当时的需求。因此,“士”内部开始出现分化,产生了所谓的“诸子百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汉代
期刊
摘 要: 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其主要基础是不断创新的知识。它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经济,其核心为创新。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时就已显露独特的地位和价值。没有创新,知识经济主体便失去了竞争力和生命力。  关键词: 中学语文 素质教育 新课改 教学思考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个性发展观,他认为个性是发展与社会进步,私德修养与公德教育,个性发展和集体生活的统一,解放大脑和培养创造精神是个
期刊
摘 要: 《圣经》既是基督教文化教义,又是世界文学经典。它对西方文学的影响不可估量。这与它完整体现的各种主题有很大关系,如“苦难”与“死亡”、“罪恶”与“赎罪”、“仁慈”与“爱”和“自由”与“天堂”等主题在后来的西方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不仅如此,“友善”“关爱”等主题也符合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和要求。本文选取《圣经》中两个故事分析“友善”这一主题的体现。  关键词: 《圣经》 主题 友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