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为建筑行业的革新提供技术和需求保障。建筑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提升市场的占有率,就应该提升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构建完善的经济成本管理模式。本文对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原则进行探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的要点进行探究,应该提升成本管理意识、对建筑施工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有效地把控、采取成本责任制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关键词】建筑经济;成本管理;要点
为了满足多样化的市场发展需求,建筑企业应该提升对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力度,这样能降低施工的成本,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主要包括制定成本管理计划、预测建筑成本支出、核算建筑成本、材料和机械管理等。企业对建筑经济成本进行科学管理能有效地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1、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原则
第一,全面性。建筑经济成本管理贯穿于建筑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从最初的项目决策,到项目设计、招投标、施工以及最后的竣工阶段。在每个阶段都应该进行系统化的成本管理工作。第二,开源节流。不仅应该对建筑经济成本进行全面把控,还应该对开源进行有效地控制,加强资源回收利用的效果。特别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使用可回收或者能循环利用的材料,这样才能提升成本管理的质量,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第三,可控性。因为建筑经济的成本涉及到多个方面,与很多的部门有着直接联系。所以每一个部分和里面的员工都应该努力完成本职工作,对建筑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实施把控建筑经济支出情况,确保每一部分的经济支出都在规定的范围内[1]。第四,确保责任、权利和利益的有机整合。在成本管理中,各个工作人员应该积极承担管理的责任,加强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充分体现成本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理念与社会发展脱节
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探析,建筑企业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意识不断提升,但是仍旧存在一定的企业没有认识到建筑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在管理中没有使用科学的方法,许多人的管理意识仍旧存在传统的阶段,缺少对现代社会发展特征的考量。部分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较为淡薄,没有构建系统的结构框架,同时相关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较低,综合素养不足,在成本管理中存在不规范操作的问题,严重阻碍成本管理的发展。这样不仅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造成影响,还会干扰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2.2管理目标和考核制度缺乏科学性
但建筑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只是重视降低成本,发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足够的实验经验,只把管理的重心放在某一环节,缺乏对全局的考量,同时也不具备稳定发展的计划。此外在进行管理时如果不能妥善地解决问题,就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根本的影响,导致资源流失等问题。建筑企业内部不具备完善的考核制度,成本管理工作没有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兼顾,所以成本管理工作收效甚微。
3、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的要点探究
3.1提升成本管理意识,加强成本预测工作
管理人员是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主心骨,他们在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引导和协调的作用。所以在工作中应该提高他们的成本管理意识,从而提升成本管理的质量。第一,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岗内培训,使其明确管理的概念、内容和必要性。这样他们能对成本管理进行全面认识,提高管理的认真度。第二,建立激励机制,增加管理人员认真工作的动力。例如,为那些在经济成本管理中具有杰出贡献的员工予以一定的资金奖励。对那些工作散漫、毫无组织纪律性的员工予以一定的处罚。在这种模式下,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不断深化,为管理工作的提升提供助力[2]。
在优化自身的意识后,应该结合培训知识对建筑经济成本进行科学预测,确保管理工作有的放矢。建筑中的主要成本支出为人工费、机械费以及材料费。第一,在对材料费进行预测时,应该对区域内的人均消费水平和经济收入进行分析,再结合其它相近工程的人员费用,对工人的薪资和福利待遇资金进行分析。同时要根据工程量明确需要的施工人员数量,保障劳动力数值的精准性。第二,对机械费用进行预测。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进行分析,确定施工需要配置的技术、工艺和机械设备。在同类机械中选择最物美价廉的设备,明确各项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应用强度,从而合理安排设备的租赁和购买情况。第三,对材料进行探究。材料的成本支出占据建筑工程中支出的一半左右,在对材料继续预测时要集合工程量和市场中材料的价格。要保障材料的种类、质量都符合工程的要求。在采购阶段要采用货比三家的模式,首选供货量大、价格适中的商家,这样才能保障供货的连续性,保障材料的使用价值。
3.2对建筑各个阶段的成本进行全面把控
第一,在决策阶段进行成本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信息采集工作,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探究,制定对应的优化措施。例如,建设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机械设备的运行态势、材料的损耗和库存情况以及项目的利润空间等。结合采集的信息分析项目实施的必要性,明确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标准,制定系统的预算编制,同时对各项要素的浮动情况进行探究,在建筑项目的资金投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第二,在设计阶段进行成本管理。这时要加强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财务人员要拓宽工作范围,加强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熟悉度,加强财务技能应用的灵活性,制定科学严谨的造价计划。同时要对施工图纸进行探究,明确设计中的关键信息和要点,明确施工的费用支出情况。
第三,在建设工程实施阶段进行经济成本管理。构建完善的招投标体系,保障各个工程量概念的严谨性,对与成本支出相关的概念进行充分审核。建筑单位应该加强现场管理的强度,不仅应该配置建筑工程监理员,企业还应该安排专人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应该详细记录施工项目的内容,对工程项目变更问题进行严格把控,要明确发生变更的诱因和多耗费的资金,要保障经济成本管理的全面性。第四,竣工阶段进行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企业管理人员要采集與成本支出相关的资料,编制完整的竣工结算报告。结算主要包括项目变更产生的额外成本支出以及项目检验花费的资金等。在对工程进行结算时,要对工程量和成本支出情况进行探究,判断各项数据是否与事实相符合。如果发现经济成本管理中存在疏漏,管理人员应该安排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进行协商,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保障结算数值的准确性,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3.3采取责任制的模式,提升管理效果
在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采用全员责任制的模式,能够提升成本管理的效果,降低发生纠纷和疏漏的几率。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对权利、责任、利益进行有效地划分,明确每个部门以及员工的责任,保障分工的科学性,确保每个环节和项目都有专人进行负责和规划。例如,在进行施工现场经济成本管理时采用网格化的管理模式,利用网格把现场分为多个区块,每名施工人员负责一个区域,每一个纵列为一个组别,每一组设置一名组长。他们对区域内的成本支出情况进行统一管理,然后把具体成本支出数据整合,一同汇报给现场经济成本管理人员。这样那一部分的成本管理出现问题,就能马上找到相关的负责人,避免推卸责任或者无人负责的情况。此外应该把责任制度和绩效考核构建联系,这样才能提升工作人员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增加他们的参与感。
3.4构建系统化的成本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机制能够为管理工作进行助力,提升成本规划和控制的效果。建筑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态势和建筑工程的要求形成系统化的成本管理模式,对组织、技术和经济措施进行科学安排,保障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第一,组织措施。协调、优化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成本管理计划的实施效果,保障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建立成本管理奖惩制度,明确成本管理和监控的目标,通过组织措施保障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的執行效果,保障成本管理的运行效果。第二,技术措施。从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工程的建设要求、规模和人员配置情况进行探究,并结合具体的数据确定施工的方案和模式,掌握施工中的各项工艺和技术,避免发生返工或者资源浪费的情况。第三,经济措施。应该对建筑经济成本支出情况进行分解,把成本支出划分为多个子项目,之后逐层进行分解和细化,并落实到具体的施工环节中。这样能把这些抽象的数据具象化,以便有效地进行管理。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执行力度,提升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引导他们对施工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把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崔德英.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的要点分析[J].商讯,2019(23):163.
[2]王小燕.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的要点分析[J].门窗,2019(14):25+27.
【关键词】建筑经济;成本管理;要点
为了满足多样化的市场发展需求,建筑企业应该提升对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力度,这样能降低施工的成本,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主要包括制定成本管理计划、预测建筑成本支出、核算建筑成本、材料和机械管理等。企业对建筑经济成本进行科学管理能有效地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1、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原则
第一,全面性。建筑经济成本管理贯穿于建筑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从最初的项目决策,到项目设计、招投标、施工以及最后的竣工阶段。在每个阶段都应该进行系统化的成本管理工作。第二,开源节流。不仅应该对建筑经济成本进行全面把控,还应该对开源进行有效地控制,加强资源回收利用的效果。特别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使用可回收或者能循环利用的材料,这样才能提升成本管理的质量,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第三,可控性。因为建筑经济的成本涉及到多个方面,与很多的部门有着直接联系。所以每一个部分和里面的员工都应该努力完成本职工作,对建筑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实施把控建筑经济支出情况,确保每一部分的经济支出都在规定的范围内[1]。第四,确保责任、权利和利益的有机整合。在成本管理中,各个工作人员应该积极承担管理的责任,加强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充分体现成本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理念与社会发展脱节
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探析,建筑企业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意识不断提升,但是仍旧存在一定的企业没有认识到建筑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在管理中没有使用科学的方法,许多人的管理意识仍旧存在传统的阶段,缺少对现代社会发展特征的考量。部分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较为淡薄,没有构建系统的结构框架,同时相关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较低,综合素养不足,在成本管理中存在不规范操作的问题,严重阻碍成本管理的发展。这样不仅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造成影响,还会干扰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2.2管理目标和考核制度缺乏科学性
但建筑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只是重视降低成本,发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足够的实验经验,只把管理的重心放在某一环节,缺乏对全局的考量,同时也不具备稳定发展的计划。此外在进行管理时如果不能妥善地解决问题,就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根本的影响,导致资源流失等问题。建筑企业内部不具备完善的考核制度,成本管理工作没有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兼顾,所以成本管理工作收效甚微。
3、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的要点探究
3.1提升成本管理意识,加强成本预测工作
管理人员是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主心骨,他们在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引导和协调的作用。所以在工作中应该提高他们的成本管理意识,从而提升成本管理的质量。第一,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岗内培训,使其明确管理的概念、内容和必要性。这样他们能对成本管理进行全面认识,提高管理的认真度。第二,建立激励机制,增加管理人员认真工作的动力。例如,为那些在经济成本管理中具有杰出贡献的员工予以一定的资金奖励。对那些工作散漫、毫无组织纪律性的员工予以一定的处罚。在这种模式下,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不断深化,为管理工作的提升提供助力[2]。
在优化自身的意识后,应该结合培训知识对建筑经济成本进行科学预测,确保管理工作有的放矢。建筑中的主要成本支出为人工费、机械费以及材料费。第一,在对材料费进行预测时,应该对区域内的人均消费水平和经济收入进行分析,再结合其它相近工程的人员费用,对工人的薪资和福利待遇资金进行分析。同时要根据工程量明确需要的施工人员数量,保障劳动力数值的精准性。第二,对机械费用进行预测。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进行分析,确定施工需要配置的技术、工艺和机械设备。在同类机械中选择最物美价廉的设备,明确各项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应用强度,从而合理安排设备的租赁和购买情况。第三,对材料进行探究。材料的成本支出占据建筑工程中支出的一半左右,在对材料继续预测时要集合工程量和市场中材料的价格。要保障材料的种类、质量都符合工程的要求。在采购阶段要采用货比三家的模式,首选供货量大、价格适中的商家,这样才能保障供货的连续性,保障材料的使用价值。
3.2对建筑各个阶段的成本进行全面把控
第一,在决策阶段进行成本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信息采集工作,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探究,制定对应的优化措施。例如,建设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机械设备的运行态势、材料的损耗和库存情况以及项目的利润空间等。结合采集的信息分析项目实施的必要性,明确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标准,制定系统的预算编制,同时对各项要素的浮动情况进行探究,在建筑项目的资金投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第二,在设计阶段进行成本管理。这时要加强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财务人员要拓宽工作范围,加强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熟悉度,加强财务技能应用的灵活性,制定科学严谨的造价计划。同时要对施工图纸进行探究,明确设计中的关键信息和要点,明确施工的费用支出情况。
第三,在建设工程实施阶段进行经济成本管理。构建完善的招投标体系,保障各个工程量概念的严谨性,对与成本支出相关的概念进行充分审核。建筑单位应该加强现场管理的强度,不仅应该配置建筑工程监理员,企业还应该安排专人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应该详细记录施工项目的内容,对工程项目变更问题进行严格把控,要明确发生变更的诱因和多耗费的资金,要保障经济成本管理的全面性。第四,竣工阶段进行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企业管理人员要采集與成本支出相关的资料,编制完整的竣工结算报告。结算主要包括项目变更产生的额外成本支出以及项目检验花费的资金等。在对工程进行结算时,要对工程量和成本支出情况进行探究,判断各项数据是否与事实相符合。如果发现经济成本管理中存在疏漏,管理人员应该安排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进行协商,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保障结算数值的准确性,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3.3采取责任制的模式,提升管理效果
在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采用全员责任制的模式,能够提升成本管理的效果,降低发生纠纷和疏漏的几率。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对权利、责任、利益进行有效地划分,明确每个部门以及员工的责任,保障分工的科学性,确保每个环节和项目都有专人进行负责和规划。例如,在进行施工现场经济成本管理时采用网格化的管理模式,利用网格把现场分为多个区块,每名施工人员负责一个区域,每一个纵列为一个组别,每一组设置一名组长。他们对区域内的成本支出情况进行统一管理,然后把具体成本支出数据整合,一同汇报给现场经济成本管理人员。这样那一部分的成本管理出现问题,就能马上找到相关的负责人,避免推卸责任或者无人负责的情况。此外应该把责任制度和绩效考核构建联系,这样才能提升工作人员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增加他们的参与感。
3.4构建系统化的成本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机制能够为管理工作进行助力,提升成本规划和控制的效果。建筑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态势和建筑工程的要求形成系统化的成本管理模式,对组织、技术和经济措施进行科学安排,保障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第一,组织措施。协调、优化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成本管理计划的实施效果,保障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建立成本管理奖惩制度,明确成本管理和监控的目标,通过组织措施保障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的執行效果,保障成本管理的运行效果。第二,技术措施。从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工程的建设要求、规模和人员配置情况进行探究,并结合具体的数据确定施工的方案和模式,掌握施工中的各项工艺和技术,避免发生返工或者资源浪费的情况。第三,经济措施。应该对建筑经济成本支出情况进行分解,把成本支出划分为多个子项目,之后逐层进行分解和细化,并落实到具体的施工环节中。这样能把这些抽象的数据具象化,以便有效地进行管理。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执行力度,提升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引导他们对施工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把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崔德英.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的要点分析[J].商讯,2019(23):163.
[2]王小燕.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的要点分析[J].门窗,2019(14):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