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生成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li2010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每进入初三以后,笔者总要在班级中安排每日一题的讲题活动.即前一天由我布置精心选择的一道思考题,由学生在课外独立思考后,然后利用当天课堂中的前5分钟时间由一名学生(前一天随机确定的)主讲,其他学生再进行补充或质疑.为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为了保证讲题的效率,布置的问题应尽量体现层次,难度适中,从而既使学生能在互相交流过程中达到丰富解题思路,提炼数学方法,完善认知结构的作用;也容易使教师较好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展开指导活动.这样的活动由于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比较受学生的欢迎,有时还经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下面是学生对2012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卷第26题的讲题过程,笔者把它记录下来,以飨读者.
  笔者当时选择此题的用意在于,本题既能反映学生对特殊图形性质的掌握程度,对全等、相似等基本数学方法的运用能力,还能考查学生在复杂图形中提炼基本图形的能力.虽综合性强,但起点颇低,难度不大.因此,原先并没有意识到会深入讨论.但事实上的进程却一波三折,与本人预计的大相径庭……
  2.2 预设之中的回答
  果然,小B同学已急不可耐的跑上讲台开始他的讲解.




  接着在追问环节,小B同学阐述了自己思路的来源:要求CG,先分析CG所在的三角形,发现△CEG或△CGF的条件都只有2个,因此就去寻求它们的相似三角形,由于∠ABC=∠AEF=∠ACB=60°,于是自然发现了一线三等角相似模型.
  小C同学也不甘落后,马上站起来提供了下面的解法,理由与小B相同,但利用的是△CGF与△CEA相似.
  解法4 如图2,易知∠ACF=60°,于是∠ACF=∠AEF,又∠AGE=∠FGC,故∠CAE=∠GFC,又因为∠AGE=∠FGC,所以△CGF∽△CEA,故由CGCF=CEAC可知,CG=38.
  下面还有同学指出可利用△CGF与△DFA相似来解,看到这几位同学的思路与笔者预设的不谋而合,再看看下面多数同学理解并赞同的神情,感到已达到了讲题的目的.于是,再一次强调了学习中要注意归纳基本图形的重要性后,准备上课.这时意外发现平时难得发言的小D坐立不安且欲言又止的表情,我内心实在有些纠结,已过去十几分钟了,感觉本题应该也不会再有更简捷的方法了,再下去本节课的教学将会受到影响.但又想到小D发言实在难得,从维护他的学习积极性来讲,就算真的耽搁了也值.因此微笑的对小D说,你还有什么新的招数吗?
  2.3 一波三折的尴尬
  小D的想法:由于△CEG中求CG条件不够,因此想利用相似来求,发现BC∥AD,又F为4等分点,于是构造了下面的相似.
  话音刚落,下面同学已说开了,明明已有相似了再去构造,不是多此一举吗.
  确实,这个方法与前面的方法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但思路要比小A更清晰些,同时,利用平行线构造A型(或X型)相似也是常见的添辅助线方法.因此,我还是对他的方法表示了极大的肯定,小D有点兴奋的坐下了.
  正当我准备进入正题时,我班的数学课代表小E大呼一声:老师,我还有新的方法.我想:完了,今天的课看来泡汤了,心一横,那就让我们继续吧!
  小E的想法:刚才大家都在说要求CG,而△CEG或△CGF的条件不足,所以要去找相似,但刚才小A的证明图3或图4都给了我启发,可计算出EG=13EF,而EF通过解△ABE(或△ACE),可求出AE(即EF)的长为132,因此,再利用小A的图4解△CEG就行了.


  我定睛一看,这种方法自己在备课时确实忽视了,但G为EF的三等分点用面积法说明会更简捷些,只是这个方法若与前面的相比,要解两次斜三角形,从表述来看,会更繁复.怎么让学生愉快的接受呢,我有些犯难!
  果不其然,下面已有同学嘟囔,这么烦的方法,有什么好的.一些同学也随声表示附和.看来我不站出来,小E同学会比较难堪.因此,我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方法好坏本身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小E同学能从大家都忽视的问题中认真观察,深入分析,并提出自己新的见解值得大家学习,请大家为他鼓鼓掌.当然,证明G为EF的三等分点还有别的方法吗?请注意,AC为∠BCD的平分线.
  “同学们体会到了吧,方法的优劣在于能否深入思考,正确运用,而不在于方法本身.因此,经常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可以使知识间的联系更紧密,对问题本质的认识更透彻,思维也更广阔.”正当我进行自圆其说的总结时,冷不丁,一个声音从小G的嘴里传来:老师,能否建立坐标系,用函数方法来解吗?
  又是一阵尴尬,这个事先自己也没有过思考.仔细观察后迅速让自己冷静下来,有点不好意思的说:“好主意!你们看图中所有的点都是确定的,大家试试吧!”经过几分钟的讨论交流,学生给出了下面的解法.


  解法7 如图6建立直角坐标系.
  在学生阐述解法时,我内心既感汗颜又切实感到教学相长的道理.下课铃响了,但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3 过后的感悟
  平日上课有时会有这样的体会,精心预设的课未见精彩,而有时无心插柳的课堂却能茁壮生长.难道这是一对悖论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细细回味本课的场景,给笔者的启发是,精心预设的课若未见精彩,一定不在于备课本身,而在于师者因成竹在胸,却有意无意地会显示出自己思考的痕迹,于是教学往往会在教师的牵引下按预期的发展,学让位于教,课堂于是难见精彩的生成;而无心插柳的课若成就精彩,一定在于平等的对话,发散的空间.以本课为例,因为平等,学生的想法得以充分展现,教师让教于学的角色得以确立,学生的交流得以深度展开,也就自然实现了预设与生成,知识与方法的精彩融合.但深层次分析,本课的问题同样明显.因为课前思考的不足,使得教师的引导多是依赖于灵机一动的成分,关键性的有效启发引导缺失,使得不同解法之间(如解法1、2、5)的有机联系挖掘不够,也使得精彩的解法往往依赖于优秀学生的灵感迸发,具有偶然性.因此,要想让课堂常见精彩,教师既要在备课上做足功课,特别要在学生思维中可能出现的关键点、疑难点、障碍点设计好关键性的启导语,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的效率;同时,更要在课堂中营造民主的氛围,要敢于在学生面前示弱,从而让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中敢讲、愿讲、善讲.唯如此,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自然的流淌,也才能催生出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精彩课堂.
  作者简介 张雪挺,浙江宁波人,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张宏政,浙江定海人,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主要从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解题研究.
其他文献
探究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数学选择探究学习作为改革教学方式的重要内容,主要决定于数学的特点、数学教学目的和数学教与学过程的特殊性。  一、由数学的特点决定的  数学的特点是“抽象的内容、广泛的应用、严谨的推理和明确的结论”,它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其中数学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抽象性,而数学的抽象性随着个体的不断发展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情感教育的实际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情感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提出了情感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情感教育 必要性 实施策略  情感教育是指对情感施之以教育的力量,把情感作为人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情感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丰富高雅的人生品位。把情感教育融入体育教学活动,有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
期刊
我们经常会在历史中考模拟试卷中接触到这一类题目,即同一性质的历史事件会出现在同一题中,让考生进行对比来答题。如:中国近代的鸦片战争是由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英国发动的,那么谈到英国,题目当中又出现了有关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题;再如题目出了有关美国的南北战争的试题,相应地也会出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再比如:题目涉及到中国的“一五计划”,也很自然地将中国的“一五计划”与苏联的“一五计划”进行对比。当看到这一
期刊
凡一次购物满千元就可以获得砸金蛋机会.每次砸两个金蛋.如图1,还剩下三串6个金蛋,其中只有B蛋中藏有红包,每次砸金蛋时只准砸各串最下方的金蛋,现在有顾客甲、乙两人获得砸金蛋机会,根据抽签,甲获得优先权.
期刊
数学的花样年华,盛开在与日常有关的事物里,带一种自然亲切的风采,绝不是我们通常固有的刻板印象.世界知名数学家、美国科普作家乔丹·艾伦伯格的《魔鬼数学》,可谓是“深入浅出”的典范创作,涤清了我自小读书以来对数学的畏惧感,原来数学可以这样有趣,原来数学可以这样融入生活,原来数学拥有这样一种非凡的洞察力.  09999……=1吗?很多人立刻摇头,然后马上说,应该是等于1减去一个无限小的数.嗯,是这样吗?
期刊
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设计一个陌生的数学情景,并给出一个新的定义,要求使用新给出的定义作出某种判断或计算、推理、迁移,我们不妨称这类试题为“新定义”试题.这类问题关键在于阅读,核心在于理解,目的在于应用.其重点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品质.纵观北京市2012年至2015年的中考数学试卷,“非常距离”、“关联点”、“有界函数、边界值”、“反称点
期刊
国家颁布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学生应该“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作为文学样式之一的诗哥,包括由诗衍生出的词曲类作品,在初中教材的各册都有安排,六册教材选用的诗词曲有近四十首,选用这些作品,对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都是大有作用的。  在学习诗词曲时,常要涉及“意境”这个词。学生往往一知半解地听
期刊
有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然而,具体落实到实践,许多教师往往难以全面把握其精髓,常常虽也曾努力,但却又难以得法,无功而返.究其原因,大多未能真正唤醒自己的智慧,领会其实质与要领.笔者拟结合若干实例对数学教学之法作些思索,旨在探寻课堂“智”高点,俯瞰数学教与学.1 要有底气支撑,不要过分束手束脚  不少课堂,尤其是公开课、评优课,执教者在教学中往往表现得束手束脚,生怕课堂上会出现意外
期刊
最近几年绍兴市中考数学试卷总是锐意创新,原创度高,给命题研究、教学指向带来很好的导向.2015年仍然如此,以一道以特殊四边形为载体的动态问题融坐标系中作为压轴题,尤其是最后一问的取值范围的求解,引来了几个数学QQ群中不少教师的热议和交流,探讨题中m的取值范围该怎么求?本文尝试对该题第(3)小题中m的取值范围进行思路突破,并给出解后反思,与同行研讨.  1 试题呈现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
期刊
数学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知识、能力、意识.代数、几何、微积分学均为数学知识.过去我国提出的数学能力是: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后来数学教学大纲又提出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00年美国数学教师协会发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六种能力:(1)数的运算能力;(2)问题解决能力;(3)逻辑推理能力;(4)数学联结能力;(5)数学交流能力;(6)数学表达能力.数学联结能力是指,把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