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少年》:不回头地走下去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ong6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叫板命运的棒球少年
  在北京市郊的一个棒球基地,一群困境儿童在前国手孙岭峰和“师爷爷”张锦新的带领下练习棒球。少年马虎的到来打破了宁静,他淘气,在队中拉帮结派,成了队员和教练的眼中钉,是天字一号刺儿头。他一言不合就和梁正双打架,前前后后气走了一屋子小伙伴,谁也不愿意陪他。
  但马虎也是个可怜的孩子,在他三个月的时候,妈妈就离家而去,父亲爱喝酒,酒后会家暴,还常年不着家。马虎只能跟着奶奶一起生活,但由于生活贫困,奶奶只能讨别人的旧衣服、烂鞋子给马虎穿,加上眼睛花了看不清针眼,没法缝补窟窿。父母的缺位导致马虎外表放肆顽皮、内心极端敏感,他学会用愤怒来“武装”自己,在家乡打架、闹事样样在行,来到棒球队之后,一言不合就开打。
  队员梁正双的母亲在生下梁正双和双胞胎哥哥后也离家出走了,父亲因酗酒突发脑溢血身亡。与马虎和梁正双类似,每个来到棒球基地的少年都有一段苦涩的故事,但在教练和队友的感召下,他们获得了“拯救”。
  因为拆迁等原因,棒球基地被要求限期搬离,半年后,球队将代表亚太区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级少棒比赛。新场地要么贵、要么远,教练带着孩子们偷偷住在楼里,蒙上厚厚的遮光窗帘,晚上连灯都不敢开,就怕被举报。家庭的贫困、训练的艰苦、前路的艰难,等待他们的是重重困难。在美国的比赛中,马虎因为超龄没法参加、梁正双受伤……最终,他们惨败。但是棒球带给他们久违的热血和梦想,让他们学会了与命运抗争。
  影片刻画了一群生命力蓬勃的少年,每一位个性鲜活的主角人物背后都有令人揪心的童年故事,他们相较同龄人而言,经历了太多生死苦乐之事,但在困境面前,棒球成为了他们的救赎。这群少年在运动中磨练了个人品格、锻炼了意志、实现了成长,正如演员李冰冰所说:“一群少年通过棒球找到了人生的解法。《棒!少年》记录了一群贫困少年在生活中与自己的和解。当生活面临巨变,成功难以触及,和解不是妥协,而是战斗!”困境少年通过棒球叫板命运,他们奋进、朝气蓬勃的少年模样带给我们更多力量。
  比剧情片更吸引人的纪录片
  《棒!少年》曾获2020年第14届FIRST青年影展“最佳纪录片”和“观众选择荣誉”两项大奖,并在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入围展映单元收获超高口碑,豆瓣评分高达8.7分。该片拍摄历时两年,剪辑耗时近三年,细腻地记录了少年各自的成长和转变,其中关于个性与命运、机会与选择、原生家庭与出路的思考,更是激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棒!少年》在关照现实的基础上融入了体育和励志元素。有一部关注少年的纪录片《滑板少年》和该片类似,也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三个爱好滑板的少年在成长中的困惑。在《滑板少年》中,那群踩着滑板自由飞驰的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很苦闷,面对家庭暴力,滑板成了他们逃避现实的管道,与影片《棒!少年》的共同之处在于,造成这群孩子陷入困境的原因都是父母的缺位。
  但与《滑板少年》不同的是,《棒!少年》中的孩子不只是寻找宣泄情绪的出口,更传递出了一种积极正向的价值取向。教练孙岭峰和“师爷爷”张锦新“雪中送炭”,试图用棒球为他们找到出路。这群少年也很上进,奋力挣脱困境。棒球,成了他们叫板命运的武器,他们投出的每一个球都是选择,挥出的每一棒都在击打命运。该片也让更多人关注这些贫苦少年,给他们提供更温暖的帮助,这也是纪录片的社会功能所在。
  除了选题别具一格,《棒!少年》的创作手法也和一般的纪录片有所区别。除了平行剪辑、混剪、超越线性的时间叙事和一些恰到好處的蒙太奇使用之外,该片还考虑到了剧情、人物形象和戏剧冲突,借鉴了一些剧情片的创作手法,来拍摄这些孩子的故事。影片中有明确的主角,马虎易怒、行为乖张,梁正双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少年就像镜子的两面,富有剧情片的张力。这比纯粹的人物介绍具备更多起伏、更有温度,又比虚构故事更有落地质感,综合了剧情片和纪录片的优势,有观众赞叹影片“颠覆了对纪录片的认知”“没想到比剧情片还好看”。
  不回头地走下去
  《棒!少年》首先让人感到的是苦涩,它不加掩饰地展现了中国乡村的贫穷和闭塞、家庭的破碎、精神上的困顿、球队的艰难,但没有停在对苦难的执念里,而是通过运动精神、团队精神和善念,讲述向上泅渡的可能。在美国的那一场比赛中,1:11大败,梁正双对比赛失利自责不已,但他学会了面对失败、认同自己。影片中的体育精神,正是聚焦在失败上,无论是赛场还是生活都很残酷,对于孩子而言,学会在挫折中成长极为重要。孩子只有早早具备面对挫折的勇气,继续向前看,不停地走下去,才能获得成长。
  现在的社会,因为很多人都讲成功,我们似乎缺少一种教育和文化氛围,告诉孩子们怎么去面对失败。在普遍缺乏挫折教育的当下,这部电影给我们补上了重要的一课。导演许慧晶说:“至少,五年、十年后,他们长大了,在拥有了自我意识的时候,通过影片看到自己的童年,能对自己满意,能认可自己,在以后面对困难的时候,能找到一种力量。”对失败和失败者的包容与理解,也是我们所需要的。
  《棒!少年》关注到了“边缘儿童”,父母角色的缺位是他们困苦的原因之一。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有的父母在物质上给了孩子极大的满足,却缺少了呵护和教育。他们忙于工作、拼命赚钱,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留下了种种缺憾,正因如此,很多父母能从该片中受到启发,重新审视自己作为父母的职责。
  虽然缺失了父母的陪伴,但社会的关心与善待,让这群没有力量的孩子变成了有力量的孩子。从没有出路到为自己的前途去争取,他们一直不停地走下去,寻找到人生更好的一种可能性。影片以梁正双的老家结束,镜头突然拉远,伴随着张震岳的《再见》音乐作为收尾:“我不能答应你,我是否会再回来,不回头,不回头地走下去……”和过去的原生家庭影响下的自己说再见、和贫困乏味的人生说再见,能够不回头地在棒球这条道路上走下去,这或许是影片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给《棒!少年》的颁奖词有这么一句:“在动人又诚挚的成长故事中,彰显了人性的温存与希望。”《棒!少年》是一部有“力量”的纪录片,也是一部没有“结尾”的纪录片,因为孩子们的人生还在继续。导演许慧晶说:“真心希望棒球可以带给他们快乐,弥补内心的缺失,获得生存的能力和尊严。也真心希望经由这部纪录片,有更多的人来帮助和关照困境儿童的成长。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即将走过的道路会更加宽广而光明。”
  (编辑 邢多多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母亲在客厅的地板上铺上席子,在上面缝棉被,父亲则拿一张报纸坐在沙发上看。阳光照进窗子,暖暖的,父亲被晒得有些困意,但他依旧不肯去睡会儿,就这样陪着母亲。两个人连电视也不开,好像担心这样的静谧时光被打扰到。  父亲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报纸,时不时地帮母亲纫针,或者帮她抻一下被角。母亲做针线活的时候,父亲喜欢全程陪伴。两个人聊些陈年往事,父亲说:“咱们第一次去北京,看到了天安门,那年你才28岁吧……”母
期刊
在一片水泽之中感受浩瀚之美  那些清雅,难以复制的美  被一遍一遍传颂  在江南古镇泼墨挥毫  听一听慈云禅寺穿越时空的钟声  仰望文昌阁的星宿  感受温婉的气息  在一汪清潭前伫立  天空的云朵,仿佛一床蚕丝被  温暖我疲惫的心灵  震泽是一首诗,我是诗中一個逗号  我是震泽夜色中的影子  一盏小镇的灯火,说出它的全部秘密  我的幸福是震泽的一部分
期刊
不说话  不要惊动人间的菩萨  无须溢美之词  芦花,一天比一天白  长风抬过来的,都是一地苍茫  吹唢呐的人,已远去他乡  我的伊人  在水一方  只等,大雪簌簌  ——這一地私奔而来的音符  我折几秆长长的芦苇  ——大地的琴弦  弹起山重水复的故乡
期刊
只要有光,一滴水就会张开翅膀  比你想象的还要真切  除了天空、闪电和云朵,一滴水  足以容纳一个人独单的影子  从前——  在叶片上,叫它露珠  在臉颊上,叫它泪水  在脊梁上,叫它汗滴  在嘴唇上,叫它爱情  当一滴水成为一粒种子  那是经历了多年的别离之后  又回到潮润的手心  从睁开的眼睛里 发芽
期刊
“夜空像一面镜子……”  这么说话的人啊,看见了什么  十五的烟花,得以倾吐的小秘密  那声响中仍有难以言传的寂寞  有人仰望,有人俯视  有人终于说了出来,有人还是不明白  节令中急促的烟火气  那获得许可者,一夕老去  哦,元宵,哦,小团圆  有時候放弃是为了安于平静  这一刻留下的,下一刻会离开  我看见爆竹正在空地里爆裂开来
期刊
乡下人,以庄稼为生  便有了個共同的乳名  叫作庄稼人  乡下人,便总是把自己  活成一株庄稼  庄稼与人,就这样  合二为一,水乳交融  活成一棵玉米,或者水稻  活成青黄不接时的禾苗  自己养活自己  活成一株棉,从生涩  而又鼓胀的桃铃  再到干净柔软的白花  每一朵,都氤氲着  尘世间才有的温情与悲悯
期刊
一位偏执音乐人的重新开始  “忙忙碌碌,迷迷糊糊,就这样走到35,跌跌撞撞,起起伏伏,人生多少有些领悟。”最近重听《35》这首歌,仍然不敢相信,陈楚生竟然走过了35岁,甚至到了奔四的年纪。从25岁到40岁,15年,确实过得太快,想当年他还是稚气未脱的样子,如今在光阴里成了笃定的模样。  提起陈楚生,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首先想到的是他和李宇春分别拿下《快乐男声》《超级女声》的冠军,几乎一夜之间火遍
期刊
一台老旧的“飞人牌”缝纫机、几米大市场淘来的布料,在自家客厅里,徐睿卿经常捯饬这些东西,一忙就是一个周末。各式各样的布料,在他的裁剪制作下,变成了一件件礼服,或飘逸甜美,或法式复古,或时尚流行……各种风格应有尽有。7年间,他做了汉服、洛丽塔、洋装等风格的礼服上百套,这些精美的衣服只有一个主人——他的宝贝女儿曦曦。  这位方脸爸爸并不是专业的服装设计师,也从没学过服装设计,工作之余的爱好之一就是给女
期刊
近些年,年轻人在线下观看舞蹈演出、舞剧、音乐会等的热情有了很大提高。如今,这类“小众”艺术已经不再“小众”。最近,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78名18~35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日常生活中,受访青年最常观看的表演是舞蹈和音乐会。87.5%的受访青年感到,近些年年轻人的“文化消费”升级了。(2020年12月24日《中國青年报》)  年轻人是文化消费的主流群体,是观照国民文化消费的
期刊
不知你有没有吃过一道菜——开水白菜。这道菜从名字到造型都简单至极,就是清水里泡着几棵白菜心,味道寡淡的样子根本不能激起人的食欲。据说,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宴请日本贵宾时,就上了这道菜。客人见上来的菜只是一碗清水上浮着几棵白菜,认为肯定寡淡无味,迟迟不愿动筷。谁知一尝之下立即目瞪口呆,狼吞虎咽之余不忘询问总理:为何白水煮白菜竟然可以这般美味?  开水白菜,单听名字,很多人都不会相信这是国宴中的一道头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