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水白菜,简约的极致之味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fish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你有没有吃过一道菜——开水白菜。这道菜从名字到造型都简单至极,就是清水里泡着几棵白菜心,味道寡淡的样子根本不能激起人的食欲。据说,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宴请日本贵宾时,就上了这道菜。客人见上来的菜只是一碗清水上浮着几棵白菜,认为肯定寡淡无味,迟迟不愿动筷。谁知一尝之下立即目瞪口呆,狼吞虎咽之余不忘询问总理:为何白水煮白菜竟然可以这般美味?
  开水白菜,单听名字,很多人都不会相信这是国宴中的一道头菜,更离奇的是,它来自于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四川菜以麻辣出名,其中火锅更是流行于全国各地,麻婆豆腐也是闻名世界,但偏偏就有异数存在,最典型的就是开水白菜。
  白菜本不金贵,到处都有,它是百家菜,登得了大雅之堂,也入得了家常的厨房。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最爱吃白菜,他在《雨后行菜圃》中说:“白菘类羔豚,冒土出蹯掌。”古人称白菜为“菘”,东坡先生把白菜比作猪羊、熊掌那般好滋味,由此可见他对白菜之倾心。
  在网上查询白菜的做法,就有上百种,但你千万别以为开水白菜中的“开水”就是“白开水”。這道菜名曰“开水”,实则是巧用清汤,其关键在于吊汤,汤要味浓而清,清如开水一般。食材要用母鸡、母鸭、火腿、干贝、肘子、花椒等,精心熬制四个小时以上,再用鸡蓉吸附汤中杂质,过滤之后,汤色清澈透亮,不油不腻,香味醇厚。
  白菜也并非是一般的大白菜,而是精心挑选东北大白菜中最精华的部分——白茎嫩、拳头大小的菜心。菜心先在调好的汤里把菜根部分浸泡一下,让外面的菜茎软化,然后轻轻剥开四五片,根部不能断开,如睡莲初开,平放于网漏之上,然后用大勺将温烫的上汤反复浇淋到白菜上,直到最外一层的菜茎用手一触完全熟软。成菜乍看如清水泡着几棵白菜心,清汤寡水,一星油花也不见,闻起来却香味扑鼻,吃进嘴里清鲜柔美,香味浓醇。
  开水白菜是川菜中难得一见的清流,在一味追求麻辣鲜香、厚味重油的氛围中,它逆流而上,让人耳目一新。在成都,好吃的人总是绕不开这道开水白菜,街上的馆子里也随处可见这道菜。
  我第一次在成都见到这道美食时,48元一碗,怎么看都觉得不值,可是凑近一闻,淡而有味,就像薄雾笼罩的远山,看似清浅悠远,里面却藏着万千风景。尝一口,清鲜淡雅,汤味浓醇,有不似珍肴、胜似珍肴之感,让人忍不住赞叹这道菜的境界——经过长时间的熬制才把种种滋味融在一起,最后以“白开水”的姿态来呈现。
  当地的店老板介绍,开水白菜实际起源于川菜大厨黄敬临,他颇受慈禧赏识。在御膳房工作时,有人贬川菜只会麻辣,土里土气。黄敬临苦思冥想,不断地尝试,终于做出了这道化繁为简、达到极致的菜肴,为受冤屈的川菜正名。
  我在成都的一位朋友家做客,他爷爷是当地有名的厨子,谈起开水白菜时,他说:“这是一道菜,也是一种象征,更是一种态度。表面看来平平无奇,实则极具内涵。它看起来人畜无害像一道素菜,实则暗流涌动,是货真价实的荤菜。传统的吊汤方法虽然费时、费力、费心思,然而真正的滋味就蕴含在清如开水的汤菜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开水白菜是简约的极致之味。”
  (编辑 邢多多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2020年4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从武汉抗疫一线回北京,仅三个多月,他主编的《新冠肺炎中医诊疗与研究》面世。在这本40多万字的书中,他写道:“我亲身经历了这场百年不遇之全球大疫,可以骄傲地说,我们的中医药经受住了这场百年大考。”  经受住这次大考的,还有一批年轻的中医医生,江苏省中医院重症病房主治中医师陈明祺就是其中一位。在专业领域,他申报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
期刊
母亲在客厅的地板上铺上席子,在上面缝棉被,父亲则拿一张报纸坐在沙发上看。阳光照进窗子,暖暖的,父亲被晒得有些困意,但他依旧不肯去睡会儿,就这样陪着母亲。两个人连电视也不开,好像担心这样的静谧时光被打扰到。  父亲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报纸,时不时地帮母亲纫针,或者帮她抻一下被角。母亲做针线活的时候,父亲喜欢全程陪伴。两个人聊些陈年往事,父亲说:“咱们第一次去北京,看到了天安门,那年你才28岁吧……”母
期刊
在一片水泽之中感受浩瀚之美  那些清雅,难以复制的美  被一遍一遍传颂  在江南古镇泼墨挥毫  听一听慈云禅寺穿越时空的钟声  仰望文昌阁的星宿  感受温婉的气息  在一汪清潭前伫立  天空的云朵,仿佛一床蚕丝被  温暖我疲惫的心灵  震泽是一首诗,我是诗中一個逗号  我是震泽夜色中的影子  一盏小镇的灯火,说出它的全部秘密  我的幸福是震泽的一部分
期刊
不说话  不要惊动人间的菩萨  无须溢美之词  芦花,一天比一天白  长风抬过来的,都是一地苍茫  吹唢呐的人,已远去他乡  我的伊人  在水一方  只等,大雪簌簌  ——這一地私奔而来的音符  我折几秆长长的芦苇  ——大地的琴弦  弹起山重水复的故乡
期刊
只要有光,一滴水就会张开翅膀  比你想象的还要真切  除了天空、闪电和云朵,一滴水  足以容纳一个人独单的影子  从前——  在叶片上,叫它露珠  在臉颊上,叫它泪水  在脊梁上,叫它汗滴  在嘴唇上,叫它爱情  当一滴水成为一粒种子  那是经历了多年的别离之后  又回到潮润的手心  从睁开的眼睛里 发芽
期刊
“夜空像一面镜子……”  这么说话的人啊,看见了什么  十五的烟花,得以倾吐的小秘密  那声响中仍有难以言传的寂寞  有人仰望,有人俯视  有人终于说了出来,有人还是不明白  节令中急促的烟火气  那获得许可者,一夕老去  哦,元宵,哦,小团圆  有時候放弃是为了安于平静  这一刻留下的,下一刻会离开  我看见爆竹正在空地里爆裂开来
期刊
乡下人,以庄稼为生  便有了個共同的乳名  叫作庄稼人  乡下人,便总是把自己  活成一株庄稼  庄稼与人,就这样  合二为一,水乳交融  活成一棵玉米,或者水稻  活成青黄不接时的禾苗  自己养活自己  活成一株棉,从生涩  而又鼓胀的桃铃  再到干净柔软的白花  每一朵,都氤氲着  尘世间才有的温情与悲悯
期刊
一位偏执音乐人的重新开始  “忙忙碌碌,迷迷糊糊,就这样走到35,跌跌撞撞,起起伏伏,人生多少有些领悟。”最近重听《35》这首歌,仍然不敢相信,陈楚生竟然走过了35岁,甚至到了奔四的年纪。从25岁到40岁,15年,确实过得太快,想当年他还是稚气未脱的样子,如今在光阴里成了笃定的模样。  提起陈楚生,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首先想到的是他和李宇春分别拿下《快乐男声》《超级女声》的冠军,几乎一夜之间火遍
期刊
一台老旧的“飞人牌”缝纫机、几米大市场淘来的布料,在自家客厅里,徐睿卿经常捯饬这些东西,一忙就是一个周末。各式各样的布料,在他的裁剪制作下,变成了一件件礼服,或飘逸甜美,或法式复古,或时尚流行……各种风格应有尽有。7年间,他做了汉服、洛丽塔、洋装等风格的礼服上百套,这些精美的衣服只有一个主人——他的宝贝女儿曦曦。  这位方脸爸爸并不是专业的服装设计师,也从没学过服装设计,工作之余的爱好之一就是给女
期刊
近些年,年轻人在线下观看舞蹈演出、舞剧、音乐会等的热情有了很大提高。如今,这类“小众”艺术已经不再“小众”。最近,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78名18~35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日常生活中,受访青年最常观看的表演是舞蹈和音乐会。87.5%的受访青年感到,近些年年轻人的“文化消费”升级了。(2020年12月24日《中國青年报》)  年轻人是文化消费的主流群体,是观照国民文化消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