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在游戏中绘画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兴趣,减少绘画过程中的枯燥感和挫败感,还会让绘画真正成为一种幼儿喜爱的游戏,让游戏成为幼儿不可缺少的生活。
在实际的绘画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喜欢画画、爱画画,久而久之画得越来越好。如我班的吴笛闻、武俊竹等几个小朋友,他们非常喜欢画画,每次画画的时候都能有所提高,画出超乎想象得的作品并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赞赏,这样一来更增强了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另一种则是讨厌画画,怕画得不好,这样一来便陷入不画而更画不好的恶性循环中。正所以出现的二种情况,主要原因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临摹训练,以画得像不像作为绘画的标准。例如在刚接触绘画教学时,不能够正视孩子的年龄特点,每次课前先准备好一张范画,然后要求小朋友随着老师一步一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对于临摹差的小朋友尽管也进行鼓励,但仍使一些小朋友丧失了对绘画的兴趣。慢慢地我开始摸索幼儿的绘画规律,发现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绘画情况就大有改观,因为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幼儿的主导活力。
一、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并带有游戏性的教材
幼儿的生活经验少,认知发展水平有限,他们只能用自己稚嫩的眼光捕捉生活中一切感兴趣和熟悉的事物,经过想象塑造出生动丰富的形象,具有巨大感人的力量。因此,我在选择美术活动教材时都会找幼儿熟悉的或是感兴趣的题材。例如:幼儿都喜欢小动物,我就设计“美丽的蝴蝶”、“鱼儿游”、“小鸡吃虫”等绘画内容;还有“我班的小朋友”“一双小手”、“生日蛋糕”、“机器人”等,这些都是他们熟悉的人、事物和食物,都是不错的美术活动题材。同样,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幼儿所喜欢的,他们更爱在有趣的游戏中作画,所以,我们选择的教材也要具有游戏性。
二、以游戏的方式进入,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好玩、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首先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例如我在带领幼儿画“捉迷藏”时,就是从游戏开始的:我先把幼儿分成几个小组,一组扮演小鸡,一组扮演小鸭,选出其中一只小鸡蒙上眼睛,然后开始进行捉迷藏游戏。每个小朋友都玩得非常投入,游戏的参与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这样一来,通过玩游戏及老师的引导,幼儿可以切身感受到小动物们在玩游戏时的神态、心情和动作。激起绘画的兴趣,画出自己心中理想的作品。还有在画“妈妈回来了”的活动中,我先以一个《麻雀》的故事进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幼儿从中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良好的情绪基础。
三、通过游戏,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自主参与绘画
要让绘画成为一种幼儿自发的游戏,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让幼儿想画的时候有东西可画,就必须为幼儿创设一种自主的、不受拘束的绘画环境。如,在画“冬天来了”时,我便带领幼儿到户外去玩堆雪人、打雪仗、找足迹等游戏,让幼儿切身体验冬天的美,回到教室后,引导他们发挥想象,独立完成作品。并将自己的作品贴在展示墙上,让幼儿从份体验到自主绘画的乐趣。
四、活动中边做边玩,发展幼儿的美术技能
不要以为在导题时用游戏把幼儿吸引过来就可以了,活动中更要注意带有游戏性,如果在活动中平淡无奇,幼儿一样会感到乏味,那么活动就收不到好效果。一些简单的美术技能,如剪、贴、撕、捏等,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边做边玩中掌握。例如用小汽车的轮子蘸上颜色,放在纸上滚动,不一会儿便出来一条五颜六色的小手帕;又如用纸团蘸上颜色让幼儿压印在衣服型的纸上,帮小娃娃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幼儿不仅掌握了一些基本技巧,还对美术活动产生浑厚的兴趣。
五、教师的指导语言要具有游戏性
幼儿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并且对一件事情的兴趣保持很短,有些幼儿在活动中只是画了廖廖几笔就不愿意再动手了。这时,我们就可以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进行提示、指导和鼓励,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比如练习画直线,我们可以说是帮娃娃织毛衣、帮妈妈挂窗帘,看看谁的毛衣、窗帘多和漂亮。有一次在画轮船时,悦悦小朋友随便拿起一支黑笔在纸上乱涂鸦,我走过去对他说:“天圣的船遇上暴风雨,已经沉下去了,那可怎么办?我们再造过一艘漂亮的轮船,好吗?”他不好意思地看看我,又看看画,点点头拿起纸开始认认真真地画轮船了。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可以使气氛变得轻松愉快,让幼儿在无拘无束的情况下作画,效果更好。
总之,游戏与绘画教育的优化结合,能够让幼儿在看看、说说、想想、画画、玩玩中得到智力、能力和个性的发展,表现自己的感受、心情,享受绘画游戏带来的乐趣获得成功的满足。
(作者单位:通钢第一幼儿园)
在实际的绘画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喜欢画画、爱画画,久而久之画得越来越好。如我班的吴笛闻、武俊竹等几个小朋友,他们非常喜欢画画,每次画画的时候都能有所提高,画出超乎想象得的作品并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赞赏,这样一来更增强了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另一种则是讨厌画画,怕画得不好,这样一来便陷入不画而更画不好的恶性循环中。正所以出现的二种情况,主要原因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临摹训练,以画得像不像作为绘画的标准。例如在刚接触绘画教学时,不能够正视孩子的年龄特点,每次课前先准备好一张范画,然后要求小朋友随着老师一步一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对于临摹差的小朋友尽管也进行鼓励,但仍使一些小朋友丧失了对绘画的兴趣。慢慢地我开始摸索幼儿的绘画规律,发现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绘画情况就大有改观,因为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幼儿的主导活力。
一、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并带有游戏性的教材
幼儿的生活经验少,认知发展水平有限,他们只能用自己稚嫩的眼光捕捉生活中一切感兴趣和熟悉的事物,经过想象塑造出生动丰富的形象,具有巨大感人的力量。因此,我在选择美术活动教材时都会找幼儿熟悉的或是感兴趣的题材。例如:幼儿都喜欢小动物,我就设计“美丽的蝴蝶”、“鱼儿游”、“小鸡吃虫”等绘画内容;还有“我班的小朋友”“一双小手”、“生日蛋糕”、“机器人”等,这些都是他们熟悉的人、事物和食物,都是不错的美术活动题材。同样,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幼儿所喜欢的,他们更爱在有趣的游戏中作画,所以,我们选择的教材也要具有游戏性。
二、以游戏的方式进入,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好玩、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首先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例如我在带领幼儿画“捉迷藏”时,就是从游戏开始的:我先把幼儿分成几个小组,一组扮演小鸡,一组扮演小鸭,选出其中一只小鸡蒙上眼睛,然后开始进行捉迷藏游戏。每个小朋友都玩得非常投入,游戏的参与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这样一来,通过玩游戏及老师的引导,幼儿可以切身感受到小动物们在玩游戏时的神态、心情和动作。激起绘画的兴趣,画出自己心中理想的作品。还有在画“妈妈回来了”的活动中,我先以一个《麻雀》的故事进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幼儿从中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良好的情绪基础。
三、通过游戏,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自主参与绘画
要让绘画成为一种幼儿自发的游戏,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让幼儿想画的时候有东西可画,就必须为幼儿创设一种自主的、不受拘束的绘画环境。如,在画“冬天来了”时,我便带领幼儿到户外去玩堆雪人、打雪仗、找足迹等游戏,让幼儿切身体验冬天的美,回到教室后,引导他们发挥想象,独立完成作品。并将自己的作品贴在展示墙上,让幼儿从份体验到自主绘画的乐趣。
四、活动中边做边玩,发展幼儿的美术技能
不要以为在导题时用游戏把幼儿吸引过来就可以了,活动中更要注意带有游戏性,如果在活动中平淡无奇,幼儿一样会感到乏味,那么活动就收不到好效果。一些简单的美术技能,如剪、贴、撕、捏等,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边做边玩中掌握。例如用小汽车的轮子蘸上颜色,放在纸上滚动,不一会儿便出来一条五颜六色的小手帕;又如用纸团蘸上颜色让幼儿压印在衣服型的纸上,帮小娃娃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幼儿不仅掌握了一些基本技巧,还对美术活动产生浑厚的兴趣。
五、教师的指导语言要具有游戏性
幼儿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并且对一件事情的兴趣保持很短,有些幼儿在活动中只是画了廖廖几笔就不愿意再动手了。这时,我们就可以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进行提示、指导和鼓励,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比如练习画直线,我们可以说是帮娃娃织毛衣、帮妈妈挂窗帘,看看谁的毛衣、窗帘多和漂亮。有一次在画轮船时,悦悦小朋友随便拿起一支黑笔在纸上乱涂鸦,我走过去对他说:“天圣的船遇上暴风雨,已经沉下去了,那可怎么办?我们再造过一艘漂亮的轮船,好吗?”他不好意思地看看我,又看看画,点点头拿起纸开始认认真真地画轮船了。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可以使气氛变得轻松愉快,让幼儿在无拘无束的情况下作画,效果更好。
总之,游戏与绘画教育的优化结合,能够让幼儿在看看、说说、想想、画画、玩玩中得到智力、能力和个性的发展,表现自己的感受、心情,享受绘画游戏带来的乐趣获得成功的满足。
(作者单位:通钢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