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隨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实施,出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怎样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改变目前体育教学状况,体现学生的主题性,对中学体育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主题缺失
一、问题的提出
2002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题地位”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题地位和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但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现实与这一新理念的差距,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一些学校和教师仍采用老的教学模式或在新标准影响下的“放羊式”教学,学生主体性根本得不到体现,根本不符和学校体育的改革要求,本文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客观的反映了实际情况,为彻底执行新的课程标准奠定了基础。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其中调查问卷共发出138份,回收108份,经过整理,有效问卷100份。
三、结果与分析
1、南京地区体育教学主题缺失现象
(1)课堂环境。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作为围绕在学生周围的客观存在,它是学生主题性学习和体验的重要物质和精神空间,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能唤醒和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并积极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2)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探究式的教学,自主学习式的教学,互教互评的教学、理论课:辩论式的教学,答辩式的教学,教学模式:“合作型”、“主动型”、“进取型”,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可为学生创造活泼的学习氛围,真正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使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终身受益,也是在新标准下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是学生主体性体现的重要手段。
(3)师生间的交流和关系。尊重学生,传统的教育观主张“师道尊严”教师指挥一切,控制一切,学生只能循规蹈矩,不能越雷池一步,这就严格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要消除师生间的这条无形鸿沟,教师应该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把学生示为自己平等的一员,尊重、欣赏、宽容和平等的对待学生,尊重其人格。
2、影响因素
(1)体育意识淡簿。就学生上体育课的动机这一问题,我调查了南京市浦口区的100名中学生,上课完全是为了玩的有60人,占60%:上课是为了强身健体的有18人,占18%;上课是体育爱好的有8人,占8‰上课是为了逃避文化课的有4人,占4%;其它的有10人,占10%;并且还对学生一周参加课外活动的次数作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不进行课外活动的有32人占32%;一周参加1次课外活动的有42人,占42%:一周参加2次课外活动的有12人,占12%;一周参加3次或3次以上的有4人,占4%。这远远低于新的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一周参加2到3次的体育课外活动,更达不到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生体育意识,以及懂得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这也是制约体育教学中主题缺失的客观因素。
(2)了解和掌握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较少。新的体育健康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应该做到①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②根据科学的锻炼原理制定个人锻炼计划,③学会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方法,④掌握1或2项(套)的运动技术,⑤掌握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⑥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就以上内容对南京地区的100名中学生作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能做到“①”的有1人,占1%:做到“②”的O人,0%;做到“③”得8人,占8‰做到“④”。的有12人,占12%;做到“⑤”的有2人。占2%;做到“⑥”的有6人,占6%。从数,据可以看出,学生掌握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是多是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也使学生不想,也不敢去表现。
(3)学内容强调大统一而忽视学生主体性。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是由体育学者根据锻炼的价值、学位、当前的条件等要求,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且大多都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的强制性教学内容,学生缺乏自主选择教学内容的主动性。
四、消除对策
1、从教学思想上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在我国经济发展到了比较高的水平时,探讨学生的主体发展的权利与需要,发展时机已经成熟了。结合社会和主体的需要,来更新教学思想,特别从传统的“体制教学思想”向“终身体育与健康”,“健康第一”的现代体育教学思想转变。2、让学生明确锻炼的价值。3、教学方法由注入式教学调整为启发诱导学生参与式教学。4、改革学习评价形式。
五、结 语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学生为主体,使他们积极参与体育课各项活动,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长,扬长避短,体验成功,产生成就感,实现现代教学理念,贯彻执行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推动体育改革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新大纲[M]2002
[2]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主题缺失
一、问题的提出
2002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题地位”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题地位和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但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现实与这一新理念的差距,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一些学校和教师仍采用老的教学模式或在新标准影响下的“放羊式”教学,学生主体性根本得不到体现,根本不符和学校体育的改革要求,本文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客观的反映了实际情况,为彻底执行新的课程标准奠定了基础。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其中调查问卷共发出138份,回收108份,经过整理,有效问卷100份。
三、结果与分析
1、南京地区体育教学主题缺失现象
(1)课堂环境。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作为围绕在学生周围的客观存在,它是学生主题性学习和体验的重要物质和精神空间,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能唤醒和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并积极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2)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探究式的教学,自主学习式的教学,互教互评的教学、理论课:辩论式的教学,答辩式的教学,教学模式:“合作型”、“主动型”、“进取型”,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可为学生创造活泼的学习氛围,真正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使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终身受益,也是在新标准下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是学生主体性体现的重要手段。
(3)师生间的交流和关系。尊重学生,传统的教育观主张“师道尊严”教师指挥一切,控制一切,学生只能循规蹈矩,不能越雷池一步,这就严格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要消除师生间的这条无形鸿沟,教师应该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把学生示为自己平等的一员,尊重、欣赏、宽容和平等的对待学生,尊重其人格。
2、影响因素
(1)体育意识淡簿。就学生上体育课的动机这一问题,我调查了南京市浦口区的100名中学生,上课完全是为了玩的有60人,占60%:上课是为了强身健体的有18人,占18%;上课是体育爱好的有8人,占8‰上课是为了逃避文化课的有4人,占4%;其它的有10人,占10%;并且还对学生一周参加课外活动的次数作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不进行课外活动的有32人占32%;一周参加1次课外活动的有42人,占42%:一周参加2次课外活动的有12人,占12%;一周参加3次或3次以上的有4人,占4%。这远远低于新的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一周参加2到3次的体育课外活动,更达不到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生体育意识,以及懂得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这也是制约体育教学中主题缺失的客观因素。
(2)了解和掌握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较少。新的体育健康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应该做到①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②根据科学的锻炼原理制定个人锻炼计划,③学会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方法,④掌握1或2项(套)的运动技术,⑤掌握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⑥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就以上内容对南京地区的100名中学生作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能做到“①”的有1人,占1%:做到“②”的O人,0%;做到“③”得8人,占8‰做到“④”。的有12人,占12%;做到“⑤”的有2人。占2%;做到“⑥”的有6人,占6%。从数,据可以看出,学生掌握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是多是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也使学生不想,也不敢去表现。
(3)学内容强调大统一而忽视学生主体性。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是由体育学者根据锻炼的价值、学位、当前的条件等要求,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且大多都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的强制性教学内容,学生缺乏自主选择教学内容的主动性。
四、消除对策
1、从教学思想上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在我国经济发展到了比较高的水平时,探讨学生的主体发展的权利与需要,发展时机已经成熟了。结合社会和主体的需要,来更新教学思想,特别从传统的“体制教学思想”向“终身体育与健康”,“健康第一”的现代体育教学思想转变。2、让学生明确锻炼的价值。3、教学方法由注入式教学调整为启发诱导学生参与式教学。4、改革学习评价形式。
五、结 语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学生为主体,使他们积极参与体育课各项活动,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长,扬长避短,体验成功,产生成就感,实现现代教学理念,贯彻执行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推动体育改革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新大纲[M]2002
[2]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