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不一样

来源 :美术文献·学校体音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35022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小学美术老师,每一学年我都会执教同一年级七个班的美术,也就是说,每一个课时的内容我需要重复七遍,重复着一样的教学流程、一样的教学语言、一样的教具、一样的作业……天天这样重复着这一切,做为一名老师,感觉自己不但不会提高教学技艺,反而会让我变得懒惰且呆板。因此,我决定把每节课都当做公开课来上,这样,每上一节课,就是一次试教的过程,每上一节课,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改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方法的过程,长此以往,我想我会把每节课都上成精品课,不断打造出平行班里的一模不一样。
  一、教学方法不一样
  在A班执教《草丛中》一课时,我请学生对照书中的单株草来改画,要求表现出草叶的转折、穿插与遮挡。孩子们在书上改来改去,也没画出我想要的效果,有的孩子几乎不敢动笔,只有少数几个基础特别好的同学能表现出来,这节课由于改画过程不成见效,孩子们似乎对绘画失去了兴趣,做为老师的我也有些小失望。下一节课,我来到了B班,这次我不能重复A班的教学方法了,我得改变新的教学方法,怎样才能让孩子们顺利的改画草叶了,我想出了一个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方法,那就是——走出去。一进教室,我对孩子们说,今天的美术课,周老师想带你们到操场上去玩一玩,我们出去享受阳光,享受大自然。你们想去吗?孩子们人人欢呼。
  我们来到了操场上,我领着孩子们来到了草丛中,我们蹲下来,围着这些小草,一起闻闻小草的清香,一起观察小草的样子,“谁来说说小草长什么样啊?”“小草绿绿的。”“很多小草在一起时,它们相互间是穿插的。”“对呀,还相互之间产生了遮挡。”“草叶还有转折了!”“对,我也看见了转折。”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都有一双慧眼,都是热爱生活的好孩子!”观察了草丛后,孩子们来到了教室,这时我给他们布置任务,请他们改画书中的单株草,表现草叶的转折、穿插与遮挡。孩子们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就已经大功告成了,他们画得很轻松。看来,有些教学内容,我们领着孩子们去观察后再实践比直接练习,效果会好很多。
  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两个班我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尝试,效果大不一样,看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及能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很有必要。上好美术课贵在得法,方法好比船和桥,是达到目的完成任务的一种手段,所以美术教育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依赖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没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不可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方面,教者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教者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并取得预期效果。
  做为美术老师,我想一定有很多同行跟我有着一样的困惑:美术课上尝试练习后,再来学习新知时,孩子们对你不理不睬,只顾忙自己的了,课堂没办法组织了,很难做到收放自如。一次教研活动上,我执教的泥塑课《漂亮的铅笔头》,给孩子们尝试搓泥球,尝试练习几分钟后,我请孩子们停下来,孩子们似乎觉得没玩够,搓得可起劲了,这分明是停不下来的节奏,当我进入下一环节时,孩子们基本上是不给我面子,面对这样的情形,做为老师的我觉得很尴尬。做为老师的我们不能一直让课堂尴尬下去,于是,在下一个班级执教这一内容时,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当孩子们尝试搓泥球后,我对孩子们说:“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跟周老师挥挥手吧,老师觉得你们好棒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搓出漂亮的泥球,老师佩服你们,让我们一起来表扬一下自己吧。跟着老师一起称赞自己,一起做动作,我真棒,我最棒。最棒的你一定做得最好!”这一招对低年级的孩子可管用了。
  两次课堂的对比,两个班里不一样的教法,让我再一次感觉到:方法正确不但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課堂的效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采用鼓励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关注每个孩子,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作业展示不一样
  美术课上孩子们的作业展示评价环节很重要,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十分在意自己的佳作能否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美术作业内容丰富多彩,有绘画作业、剪纸作业、泥塑作业、小制作等等。如果孩子们的作业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对他们来说是一件特别幸运与快乐的事情。


  还记得一年级的一次绘画课《我的太阳》,孩子们在下课前画出了很多有趣的太阳,我请出了一些画得好的作业到前台展示。这时我听到了一个小男孩的哭声,他边哭边捂住自己的脸,还小声地说:“老师为什么不点我?难道我就画得不好吗?”我走到他的这边,悄悄看了看他的画,画面很小,但也算完整,也有自己丰富的想象。看来,真是我错了。我的一个错误,让这个孩子伤心不已,其实每个孩子的画都有自己的优点,我怎么能不照顾全体学生了,我应该让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得到展示,这样他们会对美术学习才会更有兴趣。下一个班展示作业时,我分组展示孩子们的作业,请每个孩子都走上讲台,高高举起自己的作品,并充分肯定他们作品的优点,孩子们可高兴了,个个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一次制作课《小兔》,当孩子们用苹果和卡纸、纸杯做出了可爱的小兔后,请孩子们拿着作品上台展示,有的孩子举着自己的作品,有的叫喊着:“老师,我的兔脑袋掉了。”有的说:“老师,我拿不动了,好重啊!”还有的说:“老师,我的纸杯也快破了。”短短几分钟的作品展示时间就在各种突发事件中结束了。来到下一个班上课时,我经过反思,吸取了上节课的教训,提前进行了谋划,我在教室准备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准备了三张大桌子,在桌子上铺上了绿色的布,感觉像是一块绿色的草丛,当孩子们的作品完工后,我邀请同学们将小兔送到草丛中自由玩耍,孩子们积极踊跃参与进来,一会儿功夫,草丛中迎来了很多漂亮的小兔。大家围在一起相互欣赏作品,“我觉得这个好看,这只兔子的耳朵剪的好看。”“我觉得这只小兔眼睛画的漂亮。”“兔子衣服上的蝴蝶结做得好有创意啊!”我精心准备的展台得到了完美的运用,大家在一起展示作品、欣赏作品、评价作品,构建了一种和谐的气氛。让孩子们充分感受了美术学习的快乐。
  在美术课作业展示中,我经常采用情景化的展示方式。比如在一堂人物像课中,展示时我一边摆放了一张蒙娜丽莎的画像,一边在讲台上放置一面制作好的画框,让学生将绘画好的作品逐一放到画框中,打上灯光,感觉走进了博物馆中。在这种氛围里边欣赏,边比较,边评价。学生在这种自己的画变名画的心情中,变得更加积极,评价有了更好的发挥,讨论更多,想的也更具体,课堂的效果非常好。
  通过长时间的教学,老师们应该会发现小学生在美术课中,最喜欢的除了画画,就是展示评价时间。在展示评价的过程中老师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就会觉得非常的自豪,这就是学生都有渴望被肯定的本质。如果老师在展示时没有技巧性,仅仅将学生的作品拿出来,给学生看上几眼,然后夸奖或者批评一通就了事。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尤其是坐在后面的同学还没看清楚画作就结束了展示过程。对于忽略展示环节,直接评个分数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这样的展示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为了杜绝展示评价的随意、简单、草率,力求在展示评价过程中做到“唤醒、激发、鼓励”,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课中,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水平,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改变美术作业展示评价方式。
  相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常常会引发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若能主动传神地讲解,诱导学生积极地导入,使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那么学生就能学得主动,学得有趣。在以后的美术教学中,我会一如既往的探究教学技艺,努力打造平行班里的一模不一样,积极构建高效和谐的美术课堂!
其他文献
自2017年起,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办学,面向“潜江龙虾万师千店工程”,通过单独招生考试录取,培養普通专科层次的小龙虾产业技能型人才。  我省潜江市素有“中国小龙虾之乡”的称号,做大做强龙虾产业、积极探索地方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是潜江市的发展思路。位于潜江市的江汉艺术职业学院,积极响应政府的发展思路,立足于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开设了“小龙虾专业”,2017年计划招生150人,专业为烹调
期刊
为了认真贯彻中央七号文件,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更好的实施2011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河南省教育厅开展了河南省“体育名师送教工程”。2016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河南省体育教研员刘俊凯,人教社专家团核心成员、河南省开封市体育教研员赵超君和郑州市互助路小学张东栋、濮阳高新区實验学校姬彦忠、安阳市虹桥中学张伟三位河南省体育名师先后到驻马店市西平县、上蔡县进行了送教活动,展示了小
期刊
日前,湖北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团省委下发举办湖北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的通知精神,本届运动会于2017年5月17日至27日在黄石市举行。本届运動会期间,还举办了湖北省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等活动。  通知指出,各地教育、体育、团委加强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做好本届运动会的组队、集训和参赛工作。
期刊
2015年7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建设5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0个左右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等目标。2017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将达到2万所,至少覆盖2000万足球人口;校园足球将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突破口,促进体育育人目标的全面实现。经过2年多的探索,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已达1.3万所、校园足球试点县69个,建立
期刊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段话充分说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高效课堂实践研究”秉持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说到底就是主张在课堂教学中力争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美术课非“主课”,受重视程度有差异,再加上学生年龄因素,要上好它实在不容易
期刊
一、教材简析  《盘泥条》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三年级上册第12课,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2.训练手的灵活性,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体会玩陶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将能够成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发展的目标。如何辨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无疑需要紧密结合我国当前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主流价值观,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必然有一个重塑的过程。同时,要使学生不再在读、背、记等枯燥乏味中接受和习得传统文化,就需要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使其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影响学生,让学生在环境中沉浸式的接受并习得传统
期刊
一、教材分析  《童心是小鸟》是湘版四年级唱唱听听内容中的一首,由主歌和副歌两部分组成,主歌部分以排比句的形式描述了大自然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美;副歌部分抒发了少年儿童对大自然满怀热爱和对幸福童年无比珍惜的心情,演唱是应注意表达歌词的语气,休止符前面的四分音符要唱得轻一些,但时值要唱足。  二、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童心是小鸟》  三、教学目标  (一)通过各种形式的节奏和模唱练习,使学生准确地掌
期刊
欣赏苏轼,自“大江东去,浪淘尽”始。欣赏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定,欣赏他“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豁达,欣赏他“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的深情……就让我把这些欣赏寄与那一轮明月,寄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吧。  一、立足文本,细析教材准确定位  1.细析说教材。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词中极品,瑰丽的意境,丰富的想象,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让我们透过纸背,发现一个在人生沉浮中备受
期刊
教学年级  四年级  教学课型  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2.能在演唱中表现蜗牛与黄鹂鸟的形象,再现音乐故事;  3.掌握曲中的难点节奏,并能进行节奏游戏。  教材分析  《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流行于台湾的叙事性民歌。歌词以一个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的时候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却在一旁讥笑它的有趣情景。歌曲歌颂了蜗牛坚持不懈的进取精
期刊